與人和善很重要,但你真的「人很好」,還是「討好他人」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從小到大,家中的長輩總是教導我們要與人保持良好關係,但卻沒有具體說明如何做到與他人保持良好關係,而不是討好別人。

在任何場合中,我們都希望讓自己受歡迎,並得到他人的認同和喜愛,這時往往會下意識地去幫忙(或是討好)他人。

你是否曾遇到這樣的情況呢?
當你充滿熱情地幫助他人時,對方卻誤解你是在討好他們?

那麼,為什麼要與人保持和善的關係呢?
為什麼有些人可以做到「人很好」,而不被視為討好他人呢?

這是因為「人很好」和「討好他人」之間只有微妙的差別,而這些差別來自於你的態度。


根據法蘭・豪瑟(Fran Hauser)於 《柔韌:善良非軟弱,堅強非霸道,成為職場中溫柔且堅定的存在》一書裡,提到「人很好」與「討好他人」之間的3個關鍵差異:

關鍵差異1:面對「衝突」的態度

人很好:樂觀,但依舊誠實且直接
討好他人:為了避免紛爭而逃避問題


關鍵差異2:面對「助人」的態度

人很好:樂於助人
討好他人:卑躬屈膝


關鍵差異3:面對「幽默感」的態度

人很好:謙虛
討好他人:貶低自己


這些關鍵差異彰顯了做人很好和討好他人之間的重要區別。如果你希望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以下是需要牢記的幾點:

首先,學會直面衝突,而不是逃避問題。這意味著以積極、樂觀的態度處理問題,同時保持誠實和直接。

其次,樂於助人,但不需卑躬屈膝。你可以主動提供幫助,但也要確保自己的界線和尊嚴得到尊重。

最後,學會運用謙虛的幽默感,而不是貶低自己來討好他人。這樣可以讓你更有自信、更有魅力,也更容易與他人建立良好的關係。

總而言之,與他人建立良好關係不是討好他們。相反,這是基於尊重、誠實和直接的互動過程,需要你表現真正的善良和真誠,而非表面的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微頻道
3會員
3內容數
歡迎來到微蘋道! 這裡是一個探索心靈成長之旅,通過微小而深刻的思考,一起找到內在的平靜與力量。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任何關系中,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彼此間地較量。 即便是在好的關系都會存在一些博弈的現象,誰高誰低,誰在關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性格太軟的人,必然會在關系中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 但如果今天在這件小事上忍耐一下,明天又在另一個問題上謙讓一下,長此
Thumbnail
在任何關系中,我們都會看到這樣一種現象,那就是彼此間地較量。 即便是在好的關系都會存在一些博弈的現象,誰高誰低,誰在關系中佔據了主導地位。 所以,我們就會發現一個性格太軟的人,必然會在關系中遭遇到一些不公平的對待。 但如果今天在這件小事上忍耐一下,明天又在另一個問題上謙讓一下,長此
Thumbnail
會這麼說是因為, 有時候對別人好, 對方不一定也對你好。 小時候不管是家庭、學校, 都教育我們要乖、要聽話, 常告訴我們對別人好, 別人也會對你好。 其實一開始, 我也覺得這是對的, 因為從以前到高中, 用這樣的方式相處, 確實大家都對我不錯。 但到了大學...
Thumbnail
會這麼說是因為, 有時候對別人好, 對方不一定也對你好。 小時候不管是家庭、學校, 都教育我們要乖、要聽話, 常告訴我們對別人好, 別人也會對你好。 其實一開始, 我也覺得這是對的, 因為從以前到高中, 用這樣的方式相處, 確實大家都對我不錯。 但到了大學...
Thumbnail
如果被其他人評價:「你真是個善良的人耶。」不知道大家的反應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以前被評價是善良的人,我會覺得蠻開心的,因為接受的教育觀念是「善有善報」、「人性本善」,多多幫助他人代表我們是個好人,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這應該是普遍人的觀念吧)。但是長大之後生活經驗漸漸告訴我,善良不一定會有好報
Thumbnail
如果被其他人評價:「你真是個善良的人耶。」不知道大家的反應是開心還是不開心呢?以前被評價是善良的人,我會覺得蠻開心的,因為接受的教育觀念是「善有善報」、「人性本善」,多多幫助他人代表我們是個好人,也會得到更多人的喜歡(這應該是普遍人的觀念吧)。但是長大之後生活經驗漸漸告訴我,善良不一定會有好報
Thumbnail
別人不怎麼喜愛你,是因為你不懂得付出、不懂得待人處事。
Thumbnail
別人不怎麼喜愛你,是因為你不懂得付出、不懂得待人處事。
Thumbnail
專家認為,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真誠、正向、關注」三項特質,才能獲得別人真正的好感。 我們或許喜歡別人的討好,讚美甚至阿諛,但是沒有感受到他的真誠,我們對那個奉承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好感,因為我們討厭虛偽的人,每個人內心都喜歡坦率、能表現出真實自我的朋友。
Thumbnail
專家認為,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真誠、正向、關注」三項特質,才能獲得別人真正的好感。 我們或許喜歡別人的討好,讚美甚至阿諛,但是沒有感受到他的真誠,我們對那個奉承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好感,因為我們討厭虛偽的人,每個人內心都喜歡坦率、能表現出真實自我的朋友。
Thumbnail
專家認為,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真誠、正向、關注」三項特質,才能獲得別人真正的好感。 我們或許喜歡別人的討好,讚美甚至阿諛,但是沒有感受到他的真誠,我們對那個奉承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好感,因為我們討厭虛偽的人,每個人內心都喜歡坦率、能表現出真實自我的朋友。
Thumbnail
專家認為,跟別人互動過程中,自然而然呈現「真誠、正向、關注」三項特質,才能獲得別人真正的好感。 我們或許喜歡別人的討好,讚美甚至阿諛,但是沒有感受到他的真誠,我們對那個奉承的人不會有真正的好感,因為我們討厭虛偽的人,每個人內心都喜歡坦率、能表現出真實自我的朋友。
Thumbnail
你是否在生活中各個層面都做得太多了?  討好他人的人是以犧牲自己的需求為代價做出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以努力被人喜歡和建立關係。  討好別人可能會有想像不到的負面影響,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和內疚,以及下意識地退縮。  花點時間看看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動機,是結束「討好他人」模式的第一步。
Thumbnail
你是否在生活中各個層面都做得太多了?  討好他人的人是以犧牲自己的需求為代價做出為他人著想的行為,以努力被人喜歡和建立關係。  討好別人可能會有想像不到的負面影響,會讓別人感到不舒服和內疚,以及下意識地退縮。  花點時間看看自己在人際關係中的動機,是結束「討好他人」模式的第一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