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圖書館》遺憾是人生的常態,釋懷是成長的課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午夜圖書館(博客來獨家書衣版)

故事簡介

開頭,35歲的諾拉認為自己一是無成,此生有數不清的遺憾,走向自殺的路途,她選擇在午夜結束人生,然而在0:00,她既沒有死亡也沒有活著,而是走入了一座生死之間的圖書館。這裡的書架上充滿了書籍,紀錄著每個不同的人生。
有一本是諾拉的後悔之書,書的厚度取決於書的主人有多少後悔。她可以選擇從每個懊悔開始新的人生,但當她對那段人生絕望時,便會回到原本的圖書館。如果她在那段人生中死去,這座圖書館就會坍塌,換言之,她就不會再回到圖書館,也就是迎來真正的死亡。

個人心得

一開始,我想繼續翻頁的原因不是因為我好奇諾拉為何想要自殺,而是因為書中的有趣比喻和對話。這裡的「有趣」並不是幽默,而是不同的見解或有料的哲學。譯者章晉維先生的翻譯也很出色,之前他也是《親愛的夏吉.班恩》的譯者。
她心想,也許這地方會有答案。她走入建築物中,裡面燈火通明,地面是淡色的石地,顏色大概介於淡黃和奶茶色之間,像是古老的紙頁,但她進到裡面,沒看到剛才看到的窗戶。
故事的前奏很快,迅速帶領讀者進入圖書館,這裡真的令人身歷其境!
諾拉現在走在一條寬敞的走道上,一排又一排的書架向四周延伸,並延續到天花板。她轉入其中一條走道,停下腳步,疑惑地望著滿坑滿谷的書本。到處都是書,書架木板相對輕薄,彷彿不存在。每一本書都是綠色書皮,有著深淺不同的層次。有的是明亮的黃綠色,有的是深濃的祖母綠,有的則像夏日的草坪,呈現青翠的色澤。說到夏日草坪,書本看似陳舊,但圖書館中的空氣格外清新。屋里並未瀰漫著塵封古書的氣味,反而散發蒼翠蔥鬱的樹木氣味⋯⋯
尤其隨著諾拉進入她每段人生的體悟及轉折,真的令人一翻到底,有些橋段令人緊張,有些不勝唏噓,有些則似曾相識,我在閱讀的過程中很感動,大半夜一直哭,我自己也有很多想回到過去的時刻,在閱讀她轉換不同人生的過程中,就像是在跟自己和解,雖然我不會因此就不再遺憾,而是即便遺憾,也要對未來抱持希望。
我覺得會後悔本身是正常的,但就算你做了另一個選擇,結果也未必會如你所願,因為生命中有太多末知數,你的其他選擇也會重新導向至不同的人生。
我在這本書籍上畫了很多線,結果因為太喜歡這本書,所以又買了實體書收藏。我覺得就算讀過相關題材的書籍,此書還是能觸動人心,推薦給大家!

文章摘錄

她閉上雙眼。她記得氯氣的味道,也記得只得第二名的失落。「壓力很大。」「但壓力才會成就我們。人一開始就像煤炭,而壓力會讓人成為鑽石。」關於鑽石生成的原理,諾拉不想糾正他。她沒告訴尼爾,煤炭和鑽石雖然都是由碳元素組成,但煤炭雜質太多,不論壓力多大都不可能成為鑽石。根據科學,你一開始是煤炭,最後也是煤炭。也許這才是人生真正的教訓。
也許甚至連自殺都太過積極,也許在某幾段人生中,你只會在人生中飄浮,不期不待,甚至不試著改變。也許大多數人生都如此。
對她來說,游泳等同於父親的認可,而且她很享受沉入水中,脫離世界的感覺,因為在那裡,她不會看到父母朝彼此吼叫。
「但如果你一直搜尋人生的意義,你永遠都不算活過。」他意味深長地說。「你這句話引用卡謬。」「被你發現了。」雨果凝視著她。
看來這就是力量。名聲的力量。就像她在社群媒體上看到的流行偶像,他們說一個宇就能有上百萬人喜歡和分享。名聲到達頂端時,不費吹灰之力,你就會像個英雄、天才或神,但壞處就是那時的處境也是搖搖欲墜。你同樣會容易墜落,看起來像魔鬼或壞人,或就是個混蛋。
大家都說手足之爭其實無關手足,而是關於父母的關愛。我總覺得我父母親更支持他的夢想。

相關資訊

作者|麥特.海格 Matt Haig
譯者|章晉唯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後記

就在我打心得的過程中,看到了一句愛爾姆女士對諾拉說的:「諾拉,因為有時活過才知道。」心中還是被書裡的內容大大地觸動,真心覺得這本書不容錯過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套書紀錄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針頭刺進體內,將愛與恨刻進書中,最後一部曲留下伏筆,此書完成後幾年,托芙自殺生亡,年59歲。
青春是迷茫、快樂、瘋狂,還有不懂事交織而成的故事集,那些年少的炙熱與哀愁⋯⋯
閱讀托芙.迪特萊弗森的作品,像是作者溫柔地邀請你,飲生命之蜜、嚐世間之澀,揭開童年的面紗。透過文字向母親還有其他生命中的人和解,雖然當年書寫時,便已明白自己永遠不會獲得答覆。
我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蒼涼,而非如書腰上說的「偉大」愛情;我讀懂的是垂垂老矣的徬徨,而非煥然一新的振作。
迎面而來的是人類暴力,而人性光輝又在戰火餘燼下不斷發亮。
這套書紀錄一個跌宕起伏的人生,針頭刺進體內,將愛與恨刻進書中,最後一部曲留下伏筆,此書完成後幾年,托芙自殺生亡,年59歲。
青春是迷茫、快樂、瘋狂,還有不懂事交織而成的故事集,那些年少的炙熱與哀愁⋯⋯
閱讀托芙.迪特萊弗森的作品,像是作者溫柔地邀請你,飲生命之蜜、嚐世間之澀,揭開童年的面紗。透過文字向母親還有其他生命中的人和解,雖然當年書寫時,便已明白自己永遠不會獲得答覆。
我看到的是漫無邊際的蒼涼,而非如書腰上說的「偉大」愛情;我讀懂的是垂垂老矣的徬徨,而非煥然一新的振作。
迎面而來的是人類暴力,而人性光輝又在戰火餘燼下不斷發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午夜圖書館》這本書探討的是關於「後悔」。書中的主角諾拉.席德因後悔過去的所作所為,造成自己一生庸庸碌碌、一事無成,而走上自殺之路,卻在通往黃泉路上來到了一個名為「午夜圖書館」的地方。 圖書館裡的每一本書都是諾拉曾經後悔沒有選擇的人生,只要諾拉願意,就能閱讀其中一本「人生之書」,體驗那段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娜娜躺在床上,心裡一遍又一遍念叨著:「多希望明天早上就不要醒來,可以永遠就睡下去就好了。」   娜娜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她沒有過於曲折離奇的人生,但卻也沒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將來。也許和許多人相較之下,她並未特別辛苦,只是她過得特別痛苦。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人生隨筆》 「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書。那時候的我春風得意,答她說『其實我更喜歡你。』但是過了很久,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才知道答案。」 - 「你沒爭取過?」 「誰人真的能對抗命運?我不停去尋找方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如何開始的呢?是在某個夜深人靜時,我上網搜尋「自殺的靈魂」,找到了很多不同的文章,其中一個部落客寫得很有邏輯,也是讓我最能接受的答案,就此開啟了我追隨腳步,她很多影片與文章,慢慢影響了我~ 關於非自然死亡,廣為人知的是當事人會每天同一時刻,一直重覆這痛苦的過程,直到原本陽壽盡的那一天,看到這個,我
Thumbnail
劫後餘生,蘿拉在和平會議前的休息室裡,憶起過往的種種點點滴滴……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我是人生整理師,是盧拉拉的第二本著作,這次探討的面向,不只侷限清掃死亡現場的描述,更聚焦隱藏在後的社會議題–「孤獨死、親情、遺物斷捨離」。 透過盧拉拉的文字,我們彷彿跟著走進那些髒亂、孤單的死亡現場,隨著清洗的過程,能夠還原空間的樣貌,但心中的結卻無法輕易解開。
Thumbnail
《午夜圖書館》充滿力量。很奇妙,不管我前面做什麼,只要手上拿起這本書、翻開我接續要讀的部分,就能馬上進入狀況,像諾拉一次次進入圖書館那般——從原本覺得垂死掙扎不想動,到充滿起身的力量、再次埋頭苦幹到該去的地方,發現「我活著」是那樣地值得憐愛。 (這本書作者文筆極好邏輯又極佳,想看金句記得要看圖!)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午夜圖書館》這本書探討的是關於「後悔」。書中的主角諾拉.席德因後悔過去的所作所為,造成自己一生庸庸碌碌、一事無成,而走上自殺之路,卻在通往黃泉路上來到了一個名為「午夜圖書館」的地方。 圖書館裡的每一本書都是諾拉曾經後悔沒有選擇的人生,只要諾拉願意,就能閱讀其中一本「人生之書」,體驗那段人生。
Thumbnail
這本書探討了死後的世界,根據催眠師朵洛莉絲的觀察,靈魂在轉世過程中學習與成長。書中提出思想的能量與痛苦的教學,挑戰了傳統的宗教觀念,尤其對虔誠的教徒來說,可能會顛覆他們的信仰框架。作者強調人生的旅程是為了學習,不必過度關注死後的世界,並且提供了對靈界及其法則的深入分析,推薦給對靈性領域有興趣的讀者。
娜娜躺在床上,心裡一遍又一遍念叨著:「多希望明天早上就不要醒來,可以永遠就睡下去就好了。」   娜娜不知道自己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她沒有過於曲折離奇的人生,但卻也沒有一個充滿希望的將來。也許和許多人相較之下,她並未特別辛苦,只是她過得特別痛苦。  
Thumbnail
如果悔恨遺憾可以改寫,如果美好回憶可以倒帶體驗,此刻正在經歷喜怒哀樂的你,難道不是記憶的玩物?
Thumbnail
《人生隨筆》 「你是在甚麼時候開始意識到自己不是主角?」 - 「有人問我為什麼那麼喜歡看書。那時候的我春風得意,答她說『其實我更喜歡你。』但是過了很久,當我一無所有的時候,我才知道答案。」 - 「你沒爭取過?」 「誰人真的能對抗命運?我不停去尋找方法,但有些東西失去了便是失去了。」
如何開始的呢?是在某個夜深人靜時,我上網搜尋「自殺的靈魂」,找到了很多不同的文章,其中一個部落客寫得很有邏輯,也是讓我最能接受的答案,就此開啟了我追隨腳步,她很多影片與文章,慢慢影響了我~ 關於非自然死亡,廣為人知的是當事人會每天同一時刻,一直重覆這痛苦的過程,直到原本陽壽盡的那一天,看到這個,我
Thumbnail
劫後餘生,蘿拉在和平會議前的休息室裡,憶起過往的種種點點滴滴……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我是人生整理師,是盧拉拉的第二本著作,這次探討的面向,不只侷限清掃死亡現場的描述,更聚焦隱藏在後的社會議題–「孤獨死、親情、遺物斷捨離」。 透過盧拉拉的文字,我們彷彿跟著走進那些髒亂、孤單的死亡現場,隨著清洗的過程,能夠還原空間的樣貌,但心中的結卻無法輕易解開。
Thumbnail
《午夜圖書館》充滿力量。很奇妙,不管我前面做什麼,只要手上拿起這本書、翻開我接續要讀的部分,就能馬上進入狀況,像諾拉一次次進入圖書館那般——從原本覺得垂死掙扎不想動,到充滿起身的力量、再次埋頭苦幹到該去的地方,發現「我活著」是那樣地值得憐愛。 (這本書作者文筆極好邏輯又極佳,想看金句記得要看圖!)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