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最近很多人都很關心獨立媒體《報導者》的最新專題〈
綁債.黑工.留學陷阱:失控的高教技職國際招生〉,探討台灣的高等教育機構因為學生人數減少,將目光轉向外籍學生,透過廣招國際學生來填補學生不足→賺不到錢的資金缺口。《報導者》這個專題一共有 5篇,每一篇都很值得閱讀,也很推薦大家捐款贊助《報導者》(非業配,單純是真心推薦)。
日本也有類似的情況。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的地方。接下來我會用 2篇文章的篇幅,談日本如何「表面上沒有外籍移工,實際上卻以各種管道吸引發展中國家的年輕勞動力前往日本填補底層勞動力缺口」,其中一個管道,就和「留學生」有關。
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Matese Fields on Unsplash
日本並沒有專為「外籍移工」設計的單一簽證
為了避免有些新朋友沒有看過舊的文章,所以還是要再解釋一次上面那句話是什麼意思。
隨著政策轉變,開設各種簽證及管道
日本有很多可以用來引進外籍勞動力的制度,但並沒有一種簽證叫做「外籍移工」,而是會隨著日本政策的發展與轉變,開設各種不同的簽證及管道。以目前來說,相當於「外籍移工」的簽證就包括:
- 特定技能 1號、2號(2019年起的新制)
- 技能實習生(舊制)
- 留學生(下述)
- 其他(特定活動等轉換期間的短期簽證)
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如果是有在做日本移民政策研究的話,就會追溯到 1990年代開放日裔南美人(日系南米人,其中又以巴西(日系ブラジル人)和秘魯(日系ペルー人)為大宗)「回歸母國」擔任工廠工。但日裔南美人嚴格來說不算是「外籍移工」,所以這 2篇文章會先略過日裔南美人,除非有人找我去演講⋯⋯
「掛羊皮賣狗肉」的移工政策
另一方面,日文裡面雖然有相當於外籍移工一詞的「外国人労働者(foreign workers)」,但這個單字不是日常用語,是學術研究或新聞用語,而且通常會針對簽證種類,細分成不同的類別來談,因為不同的類別會遇到的狀況有所不同。
所以日本的移工政策長期以來被批評是「掛羊皮賣狗肉」,政府為了避免招致民眾反感,刻意避開「外籍移工」一詞,目的是不希望讓民眾誤以為日本要開放移民(這又是另一個很大的議題⋯⋯)。不過在「特定技能 2號」簽證種類出來後,日本在移民工政策上有了很大的改變,因為「特定技能 2號」簽證沒有換發次數上限,又允許攜帶家眷前往日本,這是從「移工轉為移民」政策很關鍵的變化。但「特定技能」制度有其他的衍生問題(基本上現在仍是畫了大餅的空殼,沒有實際執行),這部分就等到
下一篇再慢慢揭曉。
寫到這裡,還是沒有解釋為什麼「留學生」會被放到「外籍移工」的大分類底下。這和日本政府 2008年推出的「留學生 30萬人計畫(留学生30万人計画)」有很大的關係。以下簡稱「30萬人計畫」。
「留學生30萬人計畫」是什麼?
2008年1月,時任日本首相的福田康夫在國會上喊出了「要讓日本與世界接軌」,讓日本成為世界上人、物、資訊交流的節點,作為全球戰略的一環。半年後,各部會開會討論出來的方案就是這個「30萬人計畫」。
「30萬人計畫」的概念非常簡單,這個計畫的目標只有讓日本境內的留學生人數,在 2020年達到 30萬人而已。也因為這個目標只有要看數字,所以日本在 2019年5月境內留學生總數破 31萬人的當下,這個「30萬人計畫」提前達標,可以說是「相當成功」。
提前達標後的下一步
也因為本來的計劃就只有到 2020年,而且早就可以預期能提前達標了,所以在接近尾聲的時候,就有了新的方向。「特定技能」緊急上路,可能就和這有一點關係(關於這部分後面再細講)。
現在已經是 2022年,「30萬人計畫」也提前達標啦~現在因為疫情的關係,並不是所有留學生都能順利入境日本(能入境的相對來說是少數,根本是幸運兒),所以留學生政策今後會怎麼演變,還有待觀察。但可以確認的是,在「30萬人計畫」實施期間,為了要達成「2020年境內留學生數破 30萬人」的目標,出現了很大的變化。甚至可以說,日本政府為了要達成這個目標,讓留學生制度逐漸變質。
立意雖好,但僅限於高等人才
「30萬人計畫」原本的立意是,擴大開放讓外籍學生入境日本,這樣可以吸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未來這些留學生就可以成為日本重要的「高度人才」。
這一個目標和政策還是有的。現在在日本,確實,如果你是日本通過正規高等教育機構畢業後,並在日本找到工作,選擇留在日本成為白領移工的話,相對來說是非常容易取得永住權的。但這只限於白領移工,也就是日文在講的「高度人才」(雖然我對這個詞有點感冒),福利和優惠是很多的。台灣也是有這樣的情況,學歷好、又賺得多的外國人,相對容易留在台灣生活。
「留學生30萬人計畫」讓制度走向變質
小補充:留學生 10萬人計畫(留学生 10万人計画)
日本政府曾在 1983年推行「留學生 10萬人計畫」,預計要讓日本境內的留學生人數在 10年內多 10倍,來到 10萬人。但實際上日本要一直到 20年後,也就是 2003年才達到「境內留學生人數破 10萬人」的目標。
可以說,2008年推行的「留學生 30萬人計畫」是 1983年「留學生 10萬人計畫」的進化版,概念上都是要衝高數字。
在過去,只有就讀大學、短大這種高等教育機構的留學生,才是持有「留學」簽證的「留學生」;如果是就讀日本語學校,或是專門學校的學生,對不起,你的簽證叫做「就學」,屬於「就學生」。「就學生」和「留學生」是不一樣的,不能列入留學生總數做計算。
修法讓語言學校的學生列入「留學生」
2010年,日本修改《
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出入国管理及び難民認定法)》時,將「就學」和「留學」簽證統一成「留學」。在這之後,留學生指的就是持有「留學」簽證的人,不論是就讀語言學校、專門學校,還是正規的高教機構,通通都是「留學生」。相較起來,修改了計算方式之後,境內留學生總數一定能比原本的計算方式來得高。
這個改變並沒有不好,實際上我也認為應該要統一。因為「就學」和「留學」充其量只是簽證種類的名詞,在日常生活並不會特別是區分是「就學生」還是「留學生」,對於一般民眾來說兩者都是「留學生」,也不該覺得高教機構就好棒棒,念語言學校或專門學校就差人一等。但問題就出在日本語學校的認證機制上。
日本語學校成為助長留學生變學工的溫床
可以說,日本為了要達成「2020年境內留學生破 30萬人」的目標,鼓勵各級學校積極招募外籍學生之餘,更在各地方廣設日本語學校,來衝高留學生總數。
平心而論,我認為像日本語學校這樣的語言學校有其必要性。對於語言學習者來說,如果有機會可以到當地有系統地學習當地語言,效果一定很顯著。再者,日本語學校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是,剛到日本的外國人能迅速學會基礎日文,這對於他們之後看是要留在日本唸書、工作還是生活,一定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實際上,一份發表於
2021年的研究也指出,「30萬人計畫」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以日本語學校當作跳板,先讓留學生入境後再轉去其他正規教育體系的「國內升學」,而透過這個方式來到日本的留學生,過半數都是來自非漢字圈的越南或尼泊爾人。
廣設日本語學校,改變留學生組成
這就要談到,「30萬人計畫」在上路之後,日本境內的留學生國籍比例出現很大的變化。
綜合前述,「30萬人計畫」的成功,靠的是讓外籍學生先到日本語學校後,再轉去其他教育機構,而利用這種方式主要都是非漢字圈的越南人或尼泊爾人,可以說,廣設日本語學校其實間接改變了留學生的國籍組成。因為相對於非漢字圈的留學生,傳統留日人數前三多的國家(中國>韓國>台灣)都是漢字圈的學生,日文比較容易上手,如果是想在日本升學的話,比較不需要將日本語學校當作跳板,也就不需要這麼多的日本語學校。
越南及尼泊爾籍留學生人數太不合理
原本「30萬人計畫」的立意是,透過擴大開放讓外籍學生入境日本,吸收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學生,未來這些留學生就可以成為日本重要的「高度人才」。但,計畫上路之後,日本政府吸引到的外籍學生,是否真的是他們原本要找的人?
不是說來自東南亞國家的學生不好,本來因為地理位置因素,比起歐美學生,去日本留學的學生一定會以亞洲為主。但當越南和尼泊爾兩國的人口怎麼看都不會和中國一樣,在日本的留學生人數卻直逼現在已有 14億人口的中國,這怎麼想都不合理。
尼泊爾的總人口比台灣多一點,2020年尼泊爾人口數有 2,861萬人,但同一時間在日本的尼泊爾留學生人數竟達 2萬6,308人,將近每 1000人就有一個人現在人在日本留學。同樣的,越南 2019年的總人口數是 9,646萬人,但同一時間在日本的越南留學生人數是 7萬3,389人,同一時間在日本留學的比例也是相當高,這個數字很不尋常。而且這只有算當下以有效的「留學」簽證在日本的人數,而非同一時間在日本的人數。
下一個問題就會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留學生在日本?
為什麼日本需要這麼多留學生?
這些留學生到日本之後都在做什麼?
監管失靈+政策助長「假留學真打工」
不管是哪個國家還是哪個時間,一定都會有「假留學真打工」的狀況。是不是要「處理」這個狀況,其實看的是當局有沒有要處理、有沒有把這件事視為「需要被解決的問題」。如果要處理,或是降低「假留學真打工」的問題,第一步就是要從源頭,也就是入境審核及相關法規立法開始做起。
以日本為例,為了要避免「假留學真打工」的狀況發生,日本設了兩個門檻:
- 申辦「留學」簽證時,需要提供財力證明,確保留學生到日本之後,不需要為錢所苦。
通常這個財力證明是學生本人或是由其家長、親屬等相關人士擔保,習慣上以日本留學一年須生活費 200萬元做計算,看是提供已經確定能拿到獎學金的證明書,或是自己及家人的存款、年收入證明可以湊到一年 200萬日圓這個數字,基本上就會通過。
.
- 學生本業是唸書,而不是工作。所以持有「留學」簽證的外國人並取得「資格外許可」的話,就可以依法打工,每週工時上限 28小時。
湊滿一年200萬日圓不輕鬆
如果說以台灣為例,要能去日本唸書的人,就一定要是家裡具有一定經濟背景的人才有辦法。那就不難想像,薪資收入比台灣低的越南或尼泊爾等亞洲國家學生,如果想要去日本唸書,沒有獎學金、家裡又沒有一定程度的經濟能力,財力證明這一關真的很難過。
申辦簽證看財力證明已失靈
所以通常,基本上這已經是大家都知道的秘密,當地很多留學代辦,比較正派一點的,就是先讓你去外面借一筆錢,讓帳面上先湊到一年 200萬日圓存款的這個數字,再去跑流程。比較黑一點的⋯⋯我相信一定有偽造文書的狀況,但不論是哪一種,基本上你事後都必須要還債,只是看債主是誰、要還哪邊的問題而已。
寫這篇文的時候請教了熟識的越南籍留學生。對方表示基本上代辦和銀行是綁在一起的,就算家裡經濟不錯,代辦也會推薦去銀行簽約,因為這樣代辦和銀行都可以賺一筆。實際做法是,代辦會推薦去合作銀行開兩個戶頭,一個是借貸,一個是存款,提交財務證明時就只給看存款戶頭裡的錢。借錢的利息一定比存款多,銀行就是賺這一筆,代辦則是抽介紹費。
這個狀況,如果日本當局有心的話,其實他們應該是可以去查證,確認申請資料真的都沒問題,再發簽證下來,不然申請簽證為什麼需要人工審核?問題就出在,在「30萬人計畫」的大旗下,衝高留學生人數成為官方目標,那在這個過程中,簽證單位可能就不像過去審核這麼認真,先把人送進日本再說。「30萬人計畫」已經過了 12年,日本當局一定知道哪間代辦出來的資料很常有問題,他們如果有心的話,應該是有辦法能擋下惡質代辦提出的簽證申請。但目前看起來,「30萬人計畫」推行期間,想要申請日本留學簽證相對來說很容易,不太容易聽到申請簽證被擋下的案例。
Pema Lama on UnsplashPema Lama on Unsplash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黑工問題千古難防
再來是打黑工的問題。
很多國家都會針對持有「留學」簽證的留學生,限制打工時數。但這只是法律上這樣規定,實際上執法單位很難取締,沒事也不會特別去查留學生的打工時數有沒有合乎規定。除非是留學生本人或打工的店家出了什麼事、被檢舉又或是留學生換發簽證、更新在留資格的時候,才會去查當事人在日本的期間是不是都有符合規定,是個「守法的好公民」。
留學生為什麼需要超時打工?
再者,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法律上規定留學生一週工時最多只能 28小時,如果是要超時工作的話,最簡單的方式就是作帳——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工資直接發現金,這樣就很難追這筆帳;複雜一點的還有
使用多本存摺,在不同的打工地點使用不同的存摺,每個地方都控制在每週 28小時以內,如果被查帳,超時工作的留學生本人比較不容易被抓到。就算今天有留學生被抓到超時工作,只要他在同一個打工地點沒有超過每週 28小時,打工地點就算知道實情,也可以輕易甩鍋說不知道當事人還有兼職做其他地方的打工。
學生想要打工的理由很好理解:生活費不夠,或是想要多賺一點零用錢,很多人都會選擇在課餘時間兼職打工。留學生會需要超時打工,一定是錢不夠。錢不夠還有分兩種,一種是法律規定太苛刻,每週打工上限 28小時賺不夠多;另一種是他需要更多的錢,可能是要賺學費,可能是要寄回家或還債,後者基本上就是俗稱的「假留學真打工」。
「假留學真打工」比「技能實習」有魅力
如果是本來就抱持著「假留學真打工」心態的外籍留學生來說,選擇到日本語學校「留學」確實有「技能實習生」制度沒有的優點:
- 透過日本語學校取得「留學」簽證,在流程上比較簡單,還不用考「技能實習」的考試。
.
- 事前不需要具備基礎日文能力,畢竟去日本就讀語言學校,(表面上的)目的就是要來學日文的啊。
.
- 技能實習生基本上不能轉換雇主,產業別又有限制。相較之下,以留學的方式來到日本,就是一般打工,可以自己選擇打工地點,想去哪裡就去哪裡工作,想換個地方打工也行,沒有這麼多限制,比起技能實習生更有彈性。
「技能實習生」因為是直接和企業或是相當於日方仲介機構的「監理團體(監理団体)」簽約,所以不能轉換雇主。不過在技能實習 3年期滿,要從「技能實習 2號」簽證轉換成「技能實習 3號」時,當事人有機會申請轉換雇主。另外,在疫情爆發之後,因為很多產業受到重創,「技能實習生」等外籍移工最容易受到裁員,所以從 2020年4月起,日本政府有開放讓境內的「技能實習生」申請轉換雇主,算是疫情間的特別措施。
留學生工時上限28小時是否合理?
回到留學生打工。
以我個人經驗,日本各地最低薪資略有不同,以時薪 1,000日圓做計算,留學生每週工時 28小時乘以一個月有 4週,這樣一個月是 11萬2,000日圓。這個數字應該是剛好可以生活(含生活費及住宿費等固定開銷),但如果偶爾想要去玩樂、外食吃好料,就會有點辛苦。一個月 11萬2,000日圓省吃儉用存下來的錢,一定不夠繳學費,這會非常辛苦。
如果留學生需要自己賺學費的話,每週工時上限 28小時其實是有點苛刻。但原本這個制度在設計上,每週 28小時相當於一個星期打工 4天、一次打工 7小時,以學生來說其實差不多是這個量,工時再多很難同時兼顧學業。再者,留學生申請學校和簽證的時候,就需要繳交財力證明,所以應該要是在沒有經濟壓力的負擔下,才去日本唸書。如果要放寬留學生的工時上限,那就真的是要把留學生當學工用。
問題出在留學代辦不實廣告
問題是出在前述,現在在東南亞國家(特別是越南)已經形成一個留學代辦產業鍊,先借一筆錢交給代辦或仲介去辦簽證,到了日本當地後就必須要努力打工還債。就算是有心想要唸書的留學生,在日本努力打工也會被債務壓死,日本生活費太高,光靠每週 28小時的最低薪資真的還不了多少。這裡面罪大惡極的,大概就是沒有和留學生據實以告,在日本的生活開銷及工讀時間上線,以「去日本可以邊打工邊唸書」為口號,招攬學生的代辦或仲介。
留學生成為日本境內不可或缺的勞動力
不只留學代辦不實廣告相當惡質,日本政府「掛羊皮賣狗肉」的心態也相當可惡。自民黨曾在
2017年5月的黨內政策提案書上指出,日本人學生沒有打工時數上限,但留學生卻有每週工時上限,有意放寬留學生的工時上限,「積極活用(留學生在)留學期間的勞動力,來補充(日本境內)勞動力的不足」。所幸最後沒有修法,放寬留學生的工時上限。
這句話並不是認同留學生和日本人學生之間,打工時數限制應有所不同,而是日本政府如果真的這麼需要勞動力,就應該要以移工名義,而非留學生的名義,讓外籍年輕勞動力入境日本,補充底層勞動力。
這就會帶到另一個問題,為什麼業界這麼需要留學生幫忙打工?
其中一個因素是,這些需要靠留學生作為勞動力撐起來的產業,它如果需要引進外籍勞動力,它可能真的只能找留學生幫忙。
Vanna Phon on UnsplashVanna Phon on Unsplash
靠留學生撐起的服務業
便利商店或外食餐飲業領的是最低薪資,低薪、工時又長,很難找到足夠的廉價勞動力。當這些都市人生活不可或缺的服務業找不到當地勞工,它能夠找的就是移工。
在「特定技能」制度上路以前,舊制的「技能實習生」並沒有開放便利商店、外食餐飲業等服務業。也因此,在 2019年前(其實現在也還是),日本服務業能夠看到的外國人,有很高的比例會是留學生。
服務業找不到日本人打工,又不能招募「技能實習生」,即便知道留學生每週最多只能工作28小時,在招不到人、人手不足的情況下,服務業願意成為共犯結構的一環,協助留學生打黑工。反正就像前面說的,萬一哪天被抓到,只要在同一地點每週工時沒有超過 28小時,雇主可以雙手一攤假裝不知道對方有同時兼職其他工作。
打工度假選擇服務業的人數相對少
如果以簽證種類來區分,在日本要能夠在便利商店、外食餐飲業等服務業工作的外國人,除了留學生之外,也有可能是打工度假(ワーキングホリデー)或是持有配偶簽、永住資格等可以長期住在日本的外國人。打工度假有國籍限制,目前有和日本簽打工度假協定的,主要還是
西方國家或台、港、韓這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國家。
打工度假雖然沒有工時限制,但開放名額相對少,工作型態和性質又會帶有各國地方特色(例如:台灣人很喜歡去滑雪場打工度假,體驗台灣沒有的生活型態),便利商店、外食餐飲業這種服務業,相對來說不是去日本打工度假的工作首選,畢竟打工度假的重點還是「度假」。
低薪、輪值大夜班,根本無法好好唸書
便利商店、外食餐飲業這種服務業至少還是「可以被看見」的工作,另外像送報員、便當加工廠等工廠,就比較不是日常生活中可以遇到的職業。這些需要靠留學生撐起來的工作有一個特色,這些都是領最低工資的體力活,有些甚至需要值大夜班。這種時候,白天要上課,晚上可以打工的留學生,就成為首選。
可想而知,明明是以「留學」簽證來到日本,最後卻變成白天上課、晚上工作,就算是有心想要學習的留學生,也可能會被打工壓垮。留學生沒有休息時間,工作變成了生活重心,在學校不可能學到什麼東西,日文能力可能只限於基本的招呼語,無法用日文完整傳達想要表達的意思。甚至,如果是在工廠或是廚房內場工作的留學生,根本不需要語言能力。
私立大學、專門學校也成幫凶
私立東京福祉大學在 2019年爆出大量超收留學生,3年內有 1,400名留學生失聯。私立東京福祉大學會有這麼多留學生,和另一種留學制度「研究生」有關。
各校可以自由招收「研究生」
日本的「研究生」不是「研究所學生」的簡稱,而是各大學可以自行招募外籍學生,讓外籍學生得以先取得「留學」簽證抵達日本後,在該所大學內修讀日文或相關課程準備入學考試,等到學生通過了入學考試,才是該校的正式學生。
由於日本的「研究生」嚴格來說不是正式學生,日本文部科學省也沒有「研究生」相關法律規定,各大學可以自行招募「研究生」,「研究生」人數也不算在各校招生人數範圍內,各校要不要招收「研究生」、要招收多少「研究生」,一切都由各大學自行判斷。私立東京福祉大學就是靠著這個漏洞,從 2016學年度起大量招募「研究生」,3年內學費收入暴增 12億日圓,學費收入賺飽飽。在事件爆發之前,更曾一度成為日本全國留學生在籍人數第二多的學校。
學校失職,量產失蹤人口
其實私立東京福祉大學的校務人員早就注意到,學校開始招收「研究生」之後,很多留學生才剛到日本不久,就以求職為由說要退學。但校方選擇姑息養奸,什麼事都不做,有外國人說要申請當研究生,就幫忙辦簽證,錄取率 99%。留學生失聯了,校方也沒有盡到確實向上級通報的義務,一律將失聯學生除籍,而沒有通報是「失聯」。上述種種因素,讓私立東京福祉大學在3年「量產失蹤人口」。
TBS電視台後續追蹤報導發現,私立東京福祉大學的留學生,並非所有都是從國外入境日本展開留學生活的留學生,還有很大一部分是前面所說的「國內升學」——日本語學校最多只能待 2年,如果語言學校課程結束前沒有辦法申請上好的學校,但還想繼續留在日本的話,現在就有很多專門學校或是像私立東京福祉大學這樣,成立一堆名目招攬留學生(註:東京福祉大學除了利用「研究生」制度招募留學生之外,他們在大學部或系列學校開設各種學程來招收留學生),招到學生就可以學費,根本不管課程內容好壞,或是適不適合留學生。受訪的前私立東京福祉大學留學生就說,去學校想上課也聽不懂,乾脆不去學校上課(專心打工),反正學校也沒在管。
學校聯手仲介,形成學工產業鍊
不僅如此,
本站之前曾經報導過的旭川日本語學校,則是學校和仲介聯手,校方以「收取學費」為由居中斡旋,把沒有辦法按時繳清學費的留學生們,送去鄰近的便當工廠,或派專車送去
自己名下的工業廢棄物處理廠超時工作,助長他人違法工作,還將學生打工所得作為學費收進自己口袋,變相收回扣。在事情爆發之後,學校經營者遭到逮捕,但把校方逮捕了,就能解決留學生淪為學工的問題嗎?
「30萬人計畫」為什麼會走歪路?
熟知日本留學生政策的東京工業大學准教授佐藤由利子
指出,「30萬人計畫」最初確實是要吸引海外優秀人才沒錯,但這個政策發展到後來會走樣,和 2011.3.11東日本大地震有關。
她解釋道,原本日本境內的留學生就是以中國、韓國等漢字圈的留學生為主,但 3.11之後漢字圈的學生是跑得最快的,原本預定要到日本留學的學生也相繼取消,所以日本語學校為了要招生,開始將目光擺在非漢字圈的留學生身上,透過掮客以「就算沒有錢,在日本也可以邊打工邊賺學費和生活費」為號召,吸引到大批非漢字圈的留學生。然而,非漢字圈的留學生本來在學習日文上,就需要比漢字圈的學生更多的時間,但這些來自非漢字圈的留學生又需要花大量時間在打工上,學習成效很差,就變成現在這樣,很多學生就算在日本語學校上了 2年的日文課,日文能力還不夠好,所以考不上好的學校。能夠接收這些學生的學校,就只剩下東京福祉大學這種學店。
偏鄉地區也在蓋日本語學校
此外,長期關注留學生及技能實習生淪為奴工議題的記者出井康博也
指出,過去日本語學校多半是座落在容易找到工讀機會的都市為主,但最近卻陸續傳出偏鄉地區新成立日本語學校。例如:2015年在奄美大島、2016年在佐渡島等離島,還有 2017年東京都奥多摩町將廢棄中學改建為日本語學校、2018年岡山縣瀬戸内市將廢棄小學改建為專門招募留學生的專門學校等例子。
出井康博以家鄉岡山縣瀬戸内市為例,瀬戸内市深受人口外移、高齡化所苦,近年人口已經不到 3萬8,000人,當地特產牡蠣,牡蠣養殖場面臨人手不足的狀況。因此,地方政府打著「
用留學生活化地方(留学生で町おこし)」的盤算,透過成立專收留學生的學校,吸引外籍青年人口入住當地,課餘期間可以幫忙採集牡蠣,把空的房子轉作留學生宿舍,還可以解決空屋問題,真是一兼二顧,摸蜊仔兼洗褲。
Redd null on UnsplashRedd null on Unsplash
在「30萬計畫」達標之後
在「30萬人計畫」政策下,日本政府想要達成「30萬人計畫」目標,就需要足夠的教育機構大量招募留學生。廣設日本語學校,就成了達成這個目標的手段之一。但同時,政府沒有餘力也沒有配套措施可以監管這些學校招收外籍學生的狀況,就會導致惡質學店的出現,靠著招募外籍學生賺取學費,或甚至介紹學生去合作夥伴打工,藉機賺取回扣。就算不是學校介紹學生去打工,學生早上上課,晚上上大夜班,根本沒時間睡覺,一早又要去學校上課,就只能在上課時間打瞌睡。面對這樣的狀況,校方真的無法處理,只能放任學生不管嗎?
或許是因爲「30萬人計畫」後期有越來越多批評聲浪質疑,日本政府放寬留學簽證限制,以衝高留學生數作為單一目標,變相助長地方仲介、掮客鼓吹「假留學真打工」,甚至由「仲介 — 學校 — 企業」聯手形成一條龍的學工產業鍊。眼見「30萬人計畫」一定能如期(甚至提早)達標,在計畫表定結束前,勢必要提前規劃後「30萬人計畫」時代,該如何解決缺工問題。
新成立的「特定技能」制度能拯救學工?
就在這個時間點,日本政府突然且迅速通過「特定技能」新制,就讓外界質疑,是不是希望讓「特定技能」取代「假留學真打工」的情況。畢竟,「特定技能」制度在名稱上雖然看似延續「技能實習生」的稱呼,但「特定技能」開放的業種比「技能實習生」來得多,甚至像便利商店、外食餐飲業這種,過去只能靠「留學生」幫忙打工的服務業,也納入「特定技能」的範圍內。便利商店、外食餐飲業正是缺工問題嚴重,大量聘僱「留學生」而為人詬病的目標。
然而,「特定技能」制度上路後可說是雷聲大雨點小,上路至今即將邁入第 4年,卻離預期目標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不全然是疫情因素(基本上疫情還救了「特定技能」一把)。關於「特定技能」的問題,有待
下回分解。
疫情期間強化邊境管理成特效藥
雖然「特定技能」制度不能馬上解決,日本社會這幾年來利用「留學生」填補底層勞動力的問題。但 2020年疫情爆發後,隨之而來的邊境封鎖政策,卻意外成為能有效阻擋這條學工產業鍊的特效藥。
這是因為各國在疫情下強化邊境管理,非正規課程的留學生會先喊卡,導致留學被迫提前終止或無法入境日本;相對之下,正規教育課程的留學生影響相對較少(比較不會有留學簽證被取消的狀況),原本已經在日本境內的留學生,也可能會因為考慮疫情期間的移動成本,選擇留在日本繼續升學。
目前最新統計數據只有到 2020年,2021年的統計最快可能要等到今年 3月才會出爐,但可以預期 2021年在日本境內的留學生人數,也不可能回到 2019年以前那樣。後疫情時代是否能改善「留學生」儼然成為日本社會不可或缺的勞動力來源的現狀,仍有待觀察。
接著閱讀下一集:
【特輯】在日本的外籍移工(下)「特定技能」制度可望擴大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