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健檢真的有必要嗎? 還是只是業務員的銷售手段?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保單健檢真的有必要嗎? 還是只是業務員的銷售手段?
⠀⠀⠀⠀

這個標題有說中你心裡的話嗎?
想當初我還只是消費者時腦中也常閃過這個念頭
後來入行後看過幾個案例讓我有不同的想法
⠀⠀⠀⠀

✅#有買卻形同雞肋的實支實付醫療險


在保險社團看過一篇親身分享
一個男生的父母在小時候花了很多錢幫他買保險
後來他罹患一種特殊疾病
突然需要每個月自費施打很貴的免疫球蛋白藥劑
心想還好當初有保險可以幫上忙
但他買的實支實付保險實在是太古老了
雖然每次可以理賠5萬元上限
但是每三個月才能理賠一次
(現在絕大部分的實支實付是每兩週就能理賠一次)
也就是說他一年有八個月的藥錢是要自己出
大感崩潰求助於社團
但木已成舟真的是想幫都幫不上忙了…

✅#頂客族的受益人安排


另一個故事是來自李傑克老師的群組

客戶打電話求助……
夫妻倆未生育,妻子為家庭主婦
老公賺錢疼愛妻子,財產幾乎登記妻子名下
熟料妻子突然死亡,繼承人除老公外還有兩位小姨子
現在小姨子除應繼分外還要多要600萬
另妻子保單受益人又寫[法定繼承人]
老公怨自己賺的錢還要分給別人,還被要脅
連自己付的保費,該理賠金還要分給別人……
現在也真的愛莫能助了,事前的規劃與風險盤點更勝節稅呀!

以上這兩個例子恰巧點出不做保單健檢容易出現的大問題

1.保險的種類和額度是否符合現階段的需求:

出大事時,發現繳很多錢的保單派不上用場,那種感覺太痛了。

2.保險的身故受益人校正:

不誇張的說,錯誤的受益人安排,有可能讓還在世的家人從此失和,從此不相往來,完全偏離當初買保險想照顧家人的初衷。
⠀⠀⠀⠀

✅#什麼時候適合保單健檢?

⠀⠀⠀⠀

IG上的保險列車頻道有篇文章整理得很好
(連結在此)

▶ 保單健檢6大時機
⠀⠀⠀⠀

1️⃣不清楚保單內容時

舉例: 父母在孩子年幼時購買的保單,孩子長大後,想了解自身保障時
⠀⠀⠀⠀

2️⃣每2年定期檢視

人的記憶有限,若無定期檢視,很快會忘記保單內容
定期檢視除了能夠回顧保單內容外
也可適時釐清不同階段的內容是否符合需求
⠀⠀⠀⠀

3️⃣身體檢查之前

「健康」是買保險的必要條件!
當你前往體檢前建議先檢視自身保單
確認是否已將保障規划完善

否則當體檢結果出爐
若身體有狀況
彼時你能否買保險的選擇權就從自己手上落到保險公司囉!
⠀⠀⠀⠀

4️⃣人生階段改變時

1.畢業、就業: 由學生轉變成社會新鮮人、收入、需求不同以往

結婚: 由一個人轉變成兩個人,責任需求不同以往,也需考慮受益人是否需更改

生子: 生子後家庭責任最高,應檢視壽險、醫療等需求與受益人是否需更改增加等

離婚: 釐清是否有眷屬保單與受益人是否需更改等
⠀⠀⠀⠀

5️⃣當家人生病時(家族病史)

當家人生病時
應思考是否存在著「家族病史」的可能性
檢視自身保單並提前準備相對應之保障
可有效地減緩未來若發生類似狀況時的經濟、心理壓力。
⠀⠀⠀⠀

6️⃣想購買新保單時

買新保單之前,可先檢視自身現有保單
是否已經購買相同商品?
現有保額與理想的落差尚差多少?

舉例: 小綠現有重大傷病險100萬,理200萬
則小綠只需再補足100萬的保額差距
⠀⠀⠀⠀

✅ 結語

⠀⠀⠀⠀

我完全能理解大家對於保單健檢的排斥感
有不少業務員讓客戶的感覺非常不好
不專業也就算了還會硬賣保單
但希望這篇文章能提醒大家對於了解自身保單的重視
保單健檢絕對有必要
所以為了自己和家人的權益
我們要努力找到對的人來幫自己檢視保單
不要放棄也不要污名化保單健檢
直到你找到那個對的人為止
網站原文連結

----------工商分隔線-----------

📷
想找機會好好檢視保單
但又怕有壓力被騷擾?
點以下連結跟我預約
享受一場無壓力又收穫滿滿的理財保險知識對談吧!

https://forms.gle/DpyC7f3eqcVAYWZ57
人生風險管理師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Ken
人生風險管理師 保險中肯哥 謝克群Ken
🕵‍♂ 不斷追求專業品質的保險顧問 👌 讓你 3 張圖就能秒懂保險的思維架構 📲 預約沒有銷售感的保單心智圖健診諮詢 👉 https://portaly.cc/papaken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