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如花開花謝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世俗常說「放空自己」、「讓自己歸零」。佛法的「真空」,不是對著空氣發呆,消極放棄,而是「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謂「無相」,並非要離開了我、人、眾生、壽者才沒有相,而是不執著在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上面,就是所謂的「在相離相」。

真空不礙妙有,真空才能妙有。

空,是很難明白,很難把握的真理。空,究竟是什麼呢?

一般人的觀念是把「空」和「有」分成二邊,凡是「有」的東西,你不能說「空」,凡是「空」的東西,不能說「有」。用我們的拳頭作譬喻,握拳時明明有個拳頭在,但當五指伸開,拳頭又在哪裡呢?明明看到的拳頭現在卻沒有了。你說沒有嗎?可是五個指頭合起來一握,又是一個拳頭在這裡。

《金剛經》講空,說明世間沒有不變、常住性的東西,沒有不依因緣獨立存在的東西,有就是無,無也是有。

種子慢慢生長,開花,花開了,待花落之後,「化做春泥更護花」;結了果,果熟,成為鳥獸的食物,或是落地,果肉腐爛,種子就隨之傳播,等待新生。「有」和「無」,同在一個圓上,起點,也是終點。因此,空,是宇宙本體,是人生的根本,是「有」和「無」同在。

在般若的空性中,我們擁有三千大千世界,我們每一個人,實在一點也不孤單,一點也不貧窮!情緣和物質總有生滅,人生真正的富裕是內在、精神上的充實,這是無法用錢財購買的,也無法令別人替我們修行,須靠自己悟得佛法和般若空理,在生活的實踐當中印證。

堅實的金剛心,是般若空性,是菩提本心。

發菩提心,實踐於現世人間,即應:無相布施,無我度生,無住生活,無得而修。

—摘錄《成就的秘訣——金剛經》〈真空才能妙有〉


【延伸閱讀】

《般若心經的生活觀》〈因緣如花開花謝〉

http://lnago.com/ADQ9Q

人間最永恆的那顆星

http://www.bltv.tv/Masterhsingyun/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關心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佛光山佛陀紀念館的沙龍
76會員
798內容數
勵志、激勵人心的正能量
2024/07/15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Thumbnail
2024/07/15
人生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人生最大的勝利,不是制敵,而是克己。
Thumbnail
2024/06/17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2024/06/17
世間上沒有小人物,只要發大心,就是大人物; 世間上沒有大問題,只要虛其心,就沒大不了。 —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願》
Thumbnail
2024/06/13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2024/06/13
善的一半,眼前雖然看似吃虧,最後必然會勝利。惡的一半,本來雖會佔些便宜,最後注定要失敗。—摘自星雲大師《佛光菜根譚‧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Thumbnail
    在修行中,務必參照《金剛經》,點明了「心」該如何修持。而佛菩薩開示所提到的習氣部分,也可透過多念誦《金剛經》並配合實踐以逐步化解。     在此將南懷瑾所著作的《金剛經說甚麼》文章一篇篇放上,建議您在誦持過程也應多多觀閱,對《金剛經》更了解。我們將不定時放上幾篇,單篇內容也不多,希望您
Thumbnail
其實,不只凡夫有煩惱,菩薩也有。 當初佛陀留下《金剛經》,主要是傳授菩薩降伏煩惱的智慧。 雖然凡夫未到菩薩位階,但在這充滿天災人禍的「末法時代」,煩惱更加熾盛時,也可用經中的一個「法門」,來超越困境挫折,在「逆緣」中增長智慧。 那個法門是什麼呢? 答案是,「離相法門」。 《金剛經》說:宇宙「實相」是
Thumbnail
其實,不只凡夫有煩惱,菩薩也有。 當初佛陀留下《金剛經》,主要是傳授菩薩降伏煩惱的智慧。 雖然凡夫未到菩薩位階,但在這充滿天災人禍的「末法時代」,煩惱更加熾盛時,也可用經中的一個「法門」,來超越困境挫折,在「逆緣」中增長智慧。 那個法門是什麼呢? 答案是,「離相法門」。 《金剛經》說:宇宙「實相」是
Thumbnail
一花一草、一事一物, 整個宇宙萬法,都在因緣裡面。 花沒有開,是什麼?「色即是空」; 花開了,又是什麼?「空即是色」。
Thumbnail
一花一草、一事一物, 整個宇宙萬法,都在因緣裡面。 花沒有開,是什麼?「色即是空」; 花開了,又是什麼?「空即是色」。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6】課程影片: 大家好, 延續客觀意識的這個話題, 其實所謂的修行我把他形容成只有八個字: 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而把假的分辨出來, 也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另外就是 明心見性,明白心的運作明白四個中心的運作, 然後見性,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 見到自己的佛性, 契入
Thumbnail
【黃誌群的一門講堂ep26】課程影片: 大家好, 延續客觀意識的這個話題, 其實所謂的修行我把他形容成只有八個字: 明真分假,明白什麼是真實的而把假的分辨出來, 也知道什麼是假的什麼是真的。 另外就是 明心見性,明白心的運作明白四個中心的運作, 然後見性,見到自己的如如本性。 見到自己的佛性, 契入
Thumbnail
―每天唸心經― 心經全文意思解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看這佛法的真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何來了解這上等法界的智慧 照見五蘊皆空 怎樣能使心、食、衣、住、行的平衡 度一切苦厄 才能解決身邊的一切困難 舍利子 佛法 色不異空 • 空不異色 色界是無空相;空界也絕無色相 色即是空 • 空即是
Thumbnail
―每天唸心經― 心經全文意思解析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 看這佛法的真理 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如何來了解這上等法界的智慧 照見五蘊皆空 怎樣能使心、食、衣、住、行的平衡 度一切苦厄 才能解決身邊的一切困難 舍利子 佛法 色不異空 • 空不異色 色界是無空相;空界也絕無色相 色即是空 • 空即是
Thumbnail
「知」在回到生命本源的狀態下會使天下有裂縫,於是分裂會一直發生,直到完整,直到容納的空間形成,於是「道」的展示,會一直持續運作,就算沒了身體也不會停止。
Thumbnail
「知」在回到生命本源的狀態下會使天下有裂縫,於是分裂會一直發生,直到完整,直到容納的空間形成,於是「道」的展示,會一直持續運作,就算沒了身體也不會停止。
Thumbnail
必須打破「住」,才能建立「如來知見」,這在神會稱為「無住立知」。 好比有人要爬上十層樓的塔台,當還在樓層中拾級而上的階段,所看到的都是幽暗的塔中景象,直到登上塔頂,突然豁然開朗,普觀一切,四面八方的美景一覽而無遺。
Thumbnail
必須打破「住」,才能建立「如來知見」,這在神會稱為「無住立知」。 好比有人要爬上十層樓的塔台,當還在樓層中拾級而上的階段,所看到的都是幽暗的塔中景象,直到登上塔頂,突然豁然開朗,普觀一切,四面八方的美景一覽而無遺。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Thumbnail
以佛教的觀點,這個所謂的「我」以至世間的一切歸根究柢都是「因緣所生」,這表示個人對意義和自我實現的追求,是無法離開全人類、社會和自然的改善而獲得的。這就是「人間」的人本主義,也是體認「淨土就在人間」的一種表述。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