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察力】滑坡效應,苟且小過比想像的更嚴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原本只是想要彌補過錯,詎料越陷越深。

某公司近年來表現不錯,但經理人發現最近可能達不到過去的高成長標準,於是他稍微積極的運用會計操作,這違反了會計原則,但讓業績符合期待,他為自己找藉口「下一季再調整回來就好了」,他沒考慮到的是,未來表現仍然不理想,下一季度的盈利在填補作帳缺口後,距離宣告目標又更遠了。

這時他有幾種選擇,一是坦承錯誤,二是故技重施;經理人想著「五窮六絕,第三季度一定會好轉的」,於是他再次美化財報,甚至做出更大幅度的操縱。

一開始他可能沒想要欺騙大眾或從中牟利,只是想跨過一個小檻,讓他在董事會這關好過一點,但如果公司業績持續惡化,他的操作財報就會越陷越深,漸漸地演變成嚴重的詐欺背信。

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裁定的弊案中,有3/4的企業都是因為經理人太過樂觀或自信,卻又因為業績不如預期才越演越烈。

柯茲威爾公司剛開始是在某個財報季度快結束前,一筆訂單還需要幾天才能完成買賣,時任總裁稍微做了一些調整,提前將這筆營收登帳記入,但還沒出貨;依照會計原則,必須在貨品出了公司大門才能將營收登帳,他想著反正這筆訂單也快談成了,很快就會出貨,提前幾天登帳不礙事,之後再調整回來就好。

過幾年,公司營運狀況不如以往,同一位總裁開始放鬆管制,允許提前兩週登帳營收;接著,又為了達成銷售目標,不擇手段地進行大規模的假帳,一步步順著滑坡的敗德行為逐漸上演,董事會及審計人員矇在鼓裡,投資人看著美美的財報買入股票,最終,總裁因浮報營收、捏造假帳及其他紀錄,被判兩年九個月並罰款230萬美元,

企業經理人和組織領導人在判斷時,往往失之於太過自信。以謊圓謊、漏洞越挖越大的現象層出不窮,研究發現,決策者一旦採取某種作法,日後也會傾向採用相同方式,要是問題加劇,非但不會承認先前的小錯,更可能做出令人吃驚的行為,只求僥倖過關。

過度自信讓我們看不見行動的缺點,可能觸發不必要的戰爭、發動對勞資雙方都沒好處的罷工、提起毫無意義的訴訟、做出不合理的投資、及政府不知能屈能伸,無法達成最有經濟效益的交易等。

不禁聯想,烏俄戰爭是不是也是普丁誤踩上滑坡呢?他誤以為烏克蘭很弱小,誤以為只要花十天就可以拿下他想要的,仗打了,與全世界為敵,國內經濟不穩定,前線又失利,什麼時候才會從滑坡上醒過來呢?

當問題還小的時候,承認自己的缺失並修正,其實無傷大雅,現實世界中誰不犯錯呢。但如果過度堅持「自己絕對不會錯」或是「絕不能出錯」這種包袱,常常就是滑坡的開始;當在策略沒有改變但卻進展不順利時,最好檢視自己的決策和行動,別讓自己踩上心理的滑坡。

《覺察力: 哈佛商學院教你察覺別人遺漏的訊息, 掌握行動先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icia Lee的沙龍
2會員
12內容數
Alicia Le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16
沒什麼比眼睜睜看著朋友發財更擾亂一個人的心智。 我們所認識的那位牛頓公爵,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他也當過韭菜,他說: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但算不出人類的瘋狂。 1720年南海公司的股價從128英磅開始飆漲,在起漲沒多久,聰明的牛頓公爵就看出這波漲勢的投機性,換言之,沒有足夠的基本面支撐,所以他早早的脫
Thumbnail
2023/03/16
沒什麼比眼睜睜看著朋友發財更擾亂一個人的心智。 我們所認識的那位牛頓公爵,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之一,他也當過韭菜,他說:我能計算出天體運行,但算不出人類的瘋狂。 1720年南海公司的股價從128英磅開始飆漲,在起漲沒多久,聰明的牛頓公爵就看出這波漲勢的投機性,換言之,沒有足夠的基本面支撐,所以他早早的脫
Thumbnail
2023/03/10
那一年,盧卡斯才十歲,他試圖從六樓窗戶跳下去...
Thumbnail
2023/03/10
那一年,盧卡斯才十歲,他試圖從六樓窗戶跳下去...
Thumbnail
2023/03/06
人對資訊解讀方式會受到欲望影響,當認定某些結論時,會低估其他違背看法的事實,而對於支持我們想法的例證全盤接受。《覺察力》 白話的說,『自利偏見』讓人在自以為公正客觀的認為自己的看法最好,如果有人勸,那是那些人愚蠢沒見識,如果有第三方資訊,那一定是想帶風向,帶著成見地過濾訊息,是一種自大的成見。 一個
Thumbnail
2023/03/06
人對資訊解讀方式會受到欲望影響,當認定某些結論時,會低估其他違背看法的事實,而對於支持我們想法的例證全盤接受。《覺察力》 白話的說,『自利偏見』讓人在自以為公正客觀的認為自己的看法最好,如果有人勸,那是那些人愚蠢沒見識,如果有第三方資訊,那一定是想帶風向,帶著成見地過濾訊息,是一種自大的成見。 一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既雕既琢,復歸於樸;有些理想,知道、做到與做好就是需要一些時間,上一篇交易記錄間隔至今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會重新開始記錄不是因為績效獲利了多少,而是心態穩健了下來,就像一個人對於過去一但能夠侃侃而談,就意謂著已經走過了、放下了。
Thumbnail
既雕既琢,復歸於樸;有些理想,知道、做到與做好就是需要一些時間,上一篇交易記錄間隔至今又花了一年的時間,會重新開始記錄不是因為績效獲利了多少,而是心態穩健了下來,就像一個人對於過去一但能夠侃侃而談,就意謂著已經走過了、放下了。
Thumbnail
你在市場上看到一些所謂的達人 他們經常都在那邊PO獲利對帳單 你永遠都看不到他賠錢的部分 他只會塑造一個美好的形象 讓你覺得他一直都是在賺錢 如此才可以招攬信徒,甚至收會員 但是吃芝麻哪有不掉燒餅的(咦)
Thumbnail
你在市場上看到一些所謂的達人 他們經常都在那邊PO獲利對帳單 你永遠都看不到他賠錢的部分 他只會塑造一個美好的形象 讓你覺得他一直都是在賺錢 如此才可以招攬信徒,甚至收會員 但是吃芝麻哪有不掉燒餅的(咦)
Thumbnail
原本只是想要彌補過錯,詎料越陷越深。 某公司近年來表現不錯,但經理人發現最近可能達不到過去的高成長標準,於是他稍微積極的運用會計操作,這違反了會計原則,但讓業績符合期待,他為自己找藉口「下一季再調整回來就好了」,他沒考慮到的是,未來表現仍然不理想,下一季度的盈利在填補作帳缺口後,距離宣告目標又更遠了
Thumbnail
原本只是想要彌補過錯,詎料越陷越深。 某公司近年來表現不錯,但經理人發現最近可能達不到過去的高成長標準,於是他稍微積極的運用會計操作,這違反了會計原則,但讓業績符合期待,他為自己找藉口「下一季再調整回來就好了」,他沒考慮到的是,未來表現仍然不理想,下一季度的盈利在填補作帳缺口後,距離宣告目標又更遠了
Thumbnail
一周過了,又到了我們一起檢討的日子。A發現了他站錯邊,但當天他順利想起我們最先開始談的,永遠保有「今天就這樣的」餘地,並且立刻就去執行,但這個過程又衍生了一些問題,得更詳細討論。入座就定位,A遂開始說起當天的情形,開啟我們這周的對話。 「可既然你都已經要這樣做,你判斷站錯趨勢,你也想到,你也信任自己
Thumbnail
一周過了,又到了我們一起檢討的日子。A發現了他站錯邊,但當天他順利想起我們最先開始談的,永遠保有「今天就這樣的」餘地,並且立刻就去執行,但這個過程又衍生了一些問題,得更詳細討論。入座就定位,A遂開始說起當天的情形,開啟我們這周的對話。 「可既然你都已經要這樣做,你判斷站錯趨勢,你也想到,你也信任自己
Thumbnail
【投資心法對話錄】離開日漸加深的脆弱輪迴與恐懼,透過有意識地覺察,權責切分,負責該負責的部分。
Thumbnail
【投資心法對話錄】離開日漸加深的脆弱輪迴與恐懼,透過有意識地覺察,權責切分,負責該負責的部分。
Thumbnail
「交易這條路,是比誰犯錯犯的少」 嗨 大家好,歡迎來到投資理財先生的方格子文章 這是我第二篇的文章 今天的主題是"為何要減少犯錯"的這件事情 我相信每一位有在操作的聽眾,這裡先撇除價值派的投資人 剩下的人應該也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技術分析與各式各樣的操作知識 也聽了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
Thumbnail
「交易這條路,是比誰犯錯犯的少」 嗨 大家好,歡迎來到投資理財先生的方格子文章 這是我第二篇的文章 今天的主題是"為何要減少犯錯"的這件事情 我相信每一位有在操作的聽眾,這裡先撇除價值派的投資人 剩下的人應該也都花了很多時間在學習技術分析與各式各樣的操作知識 也聽了許多前輩分享他們的經驗......
Thumbnail
每个人做决策时,势必会犯错误,严格说是偏差。这种偏差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信息输入有局限,或者被输入了虚假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演变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有限思维模型可以想象的范围。 所以偏差是必然,没有必要觉得丢脸或者不好意思。 在必然有错误和偏差的情况下,纠错的能力
Thumbnail
每个人做决策时,势必会犯错误,严格说是偏差。这种偏差往往不是因为我们不够聪明,而是因为信息输入有局限,或者被输入了虚假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演变的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有限思维模型可以想象的范围。 所以偏差是必然,没有必要觉得丢脸或者不好意思。 在必然有错误和偏差的情况下,纠错的能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