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初-2月中: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2年之「台灣詩集出版導覽」改版為《中華日報》副刊專欄「雙週詩集導覽」並增加頻率為每月兩次。

2022年之「台灣詩集出版導覽」改版為《中華日報》副刊專欄「雙週詩集導覽」並增加頻率為每月兩次。

2023年2月至今有許多個人詩集出版,合集有新加坡詩人懷鷹主編的《四海俳句選》,翻譯詩集則有杜國清翻譯艾略特《四重奏》、孟明翻譯《策蘭詩選》增訂版、烏蘭翻譯《扎嘎耶夫斯基詩選》、陳榮彬翻譯布考斯基《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以及陳瑞山評介一百首波蘭詩作的《歷史圈套裡的獨白》。

國外華文詩有兩本在台出版:澳門詩人邢悅(1982-)的《伴》是他第三本三行詩集,整體以編號命名、主題性低;中國詩人北島(1949-)的長詩集《歧路行》全詩長達三十四章,是他自2010創作至2021年的巨作。在羅智成崔舜華之外,台灣近年少有詩人創作長詩;相較之下,北島這部作品除了有整體性和歷史感,甚至進一步與時事結合(如自比疫情間的「零號病人」),從中可觀察到北島的敘事手法和結構安排,值得詩人學習、讀者參閱。

曾主編《春風》詩刊的陸之駿(1966-2021)最後一本詩集《江山剩此樓》出版,如同詩作〈陣雨〉末節所寫「現在是不是浪很大?/我想去看看;不必帶傘/就去看看」,詩人透過詩句營造了適切的氛圍。創作力旺盛的趙文豪(1986-)則在《聽,說》延續他一貫的平實詩風,全書穿插各種生活回憶,在日常情境當中鋪敘個體的情感。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從你的指尖、毛髮/到你引以為傲的頂端/燃起火光」的《火光》,是醞釀甚久的一次火力展示。如嚴忠政所說的「質感」,楊書軒解構對立的單元並重新審視二元關係,任何概念在詩集中都是互相糾纏、沒有絕對邊陲的。在同名詩作〈火光〉中,可以窺見楊書軒對情愛關係與自我追尋的體感描寫:

繼續走
用你雙眼的探照燈
照亮我坑道的胸口

騷夏(1978-)推出了新版《瀕危動物》,這本絕版已久的傳奇詩集終於以不同面貌再度問世。無論是觸及家庭的〈妹妹孵蛋〉、情慾的〈玩具的房間〉,或是同名組詩〈瀕危動物〉的「一頭栽到妳的身體裡面,所以我知道,我身上所有開孔的地方都非常害怕妳,但也非常思念妳。」都顯示出騷夏詩作的深刻情感與十足創意。除了將原有的詩作重新排版,新版《瀕危動物》由楊佳嫻作序、鴻鴻寫跋,另外更增補了六首新作,質地成熟而耐讀,喜歡情詩的讀者不可錯過。

如鴻鴻所言:「詩人或情人都是瀕危動物」。在文學無用論盛行的今日,讀到這裡的各位想必對詩有著一定的情感,不如就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好好生活,好好讀詩。


延伸閱讀:

〈騷夏談《瀕危動物》的前世今生〉

〈陰性書寫:新世代詩人關鍵詞〉

原文刊於《中華日報》副刊專欄「雙週詩集導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宇軒
81會員
111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林宇軒的其他內容
2024/08/03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2024/08/03
「感謝大家這麼熱情,我以為只有少少的朋友會來,結果來了那麼多人,讓我有點不知所措。」隱地回想:「臺灣第一代詩人就是用『當』來的錢去辦雜誌。再怎麼窮、再怎麼苦,文學就像野草一樣,永遠會生長。」
Thumbnail
2024/02/28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Thumbnail
2024/02/28
《夢的截圖》充分擷取生活的靈光,由淺入深、不避口語的詩行平實而易讀。漫漁在這本詩集更得宜地發揮敘事的長處,慣用的括號與空格在結構中顯得靈活。我特別注意到「待機」一輯的詩作:盒子裡的自由、水果與性別、報紙的虛實等發想都顯得有趣;而「長鏡頭」一輯的散文詩也呈現出更幽遠的詩意,體現詩人在分行之外的技藝。
Thumbnail
2024/02/27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Thumbnail
2024/02/27
「養貓這件事情,真的是顛覆了我本來的生活型態。」身為一位有點怕狗的貓派,顏嘉琪說自己養貓「不算早」,二十五、六歲時才因為流浪貓而開啟另外一個宇宙──「貓咪就是宇宙奧義的集合。」顏嘉琪認真說道,貓作為「神奇的動物」,不只不太能控制,有時甚至會主導家裡的一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Thumbnail
2023年6月底至7月初,共有四本詩集出版,包含去年因〈一袋米要扛幾樓〉而受矚目的洪萬達(1997-)、中國青年詩人王徹之(1994-)、已有多本詩集的龍青,以及活躍於各詩社的靈歌(1951-)。
Thumbnail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了下一本詩集《火光》,是醞釀許久的一次火力展示;整本詩集分為四輯,分別是「生生」、「火光」、「偷馬」與「老哥」,每輯各有不同的側重與關懷。
Thumbnail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了下一本詩集《火光》,是醞釀許久的一次火力展示;整本詩集分為四輯,分別是「生生」、「火光」、「偷馬」與「老哥」,每輯各有不同的側重與關懷。
Thumbnail
在高中執教的顏嘉琪(1982-)推出第三本詩集《日子伸出利爪我用隕石磨牙》,沒有推薦序、推薦語、自序或後記,以作品直面讀者。除了延續前本詩集《B群》的議題性,當中也收錄了許多圍繞日常生活的詩。在九十二首詩作中,以觸及情感的文字尤為吸引人,如〈吃冰〉:…
Thumbnail
在高中執教的顏嘉琪(1982-)推出第三本詩集《日子伸出利爪我用隕石磨牙》,沒有推薦序、推薦語、自序或後記,以作品直面讀者。除了延續前本詩集《B群》的議題性,當中也收錄了許多圍繞日常生活的詩。在九十二首詩作中,以觸及情感的文字尤為吸引人,如〈吃冰〉:…
Thumbnail
騷夏(1978-)推出了新版《瀕危動物》,這本絕版已久的傳奇詩集終於以不同面貌再度問世。無論是觸及家庭的〈妹妹孵蛋〉、情慾的〈玩具的房間〉,或是同名組詩〈瀕危動物〉的「一頭栽到妳的身體裡面,所以我知道,我身上所有開孔的地方都非常害怕妳,但也非常思念妳。」都顯示出騷夏詩作的深刻情感與十足創意。除了將原
Thumbnail
騷夏(1978-)推出了新版《瀕危動物》,這本絕版已久的傳奇詩集終於以不同面貌再度問世。無論是觸及家庭的〈妹妹孵蛋〉、情慾的〈玩具的房間〉,或是同名組詩〈瀕危動物〉的「一頭栽到妳的身體裡面,所以我知道,我身上所有開孔的地方都非常害怕妳,但也非常思念妳。」都顯示出騷夏詩作的深刻情感與十足創意。除了將原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鳥聲有情〉/張東雄 ●〈南方.海翁仔ê夢聲啊〉/林益彰 ●〈花田花事〉/林榮淑 ●〈午後行夢〉/李淑貞 台灣人寫真 ●〈仁心仁術ê白醫師〉/蔡惠芬 逐家來phò-tāu ●〈罕得走頭名〉/許正輝 Lán來講看māi ●〈Bàng-gah〉/賴朝和 ●〈台語、英語、「國語」〉/李蕓霏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鳥聲有情〉/張東雄 ●〈南方.海翁仔ê夢聲啊〉/林益彰 ●〈花田花事〉/林榮淑 ●〈午後行夢〉/李淑貞 台灣人寫真 ●〈仁心仁術ê白醫師〉/蔡惠芬 逐家來phò-tāu ●〈罕得走頭名〉/許正輝 Lán來講看māi ●〈Bàng-gah〉/賴朝和 ●〈台語、英語、「國語」〉/李蕓霏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人生之二〉/張舒涵 ●〈貓咪〉/陳政亮 ●〈烏bui仔〉/Huī-sûn ●〈幸福〉/徐夢陽 台文青年 台灣點心——台語創作短詩集(三) 台語現代化 ●〈同性婚姻ê稱呼問題〉/Liz 心內話 ●〈思念故鄉ê歌〉/駱寶雲 台灣人寫真 ●〈台三線頂姊妹仔情〉/張翠苓 答喙鼓
Thumbnail
做伙來唸詩 ●〈人生之二〉/張舒涵 ●〈貓咪〉/陳政亮 ●〈烏bui仔〉/Huī-sûn ●〈幸福〉/徐夢陽 台文青年 台灣點心——台語創作短詩集(三) 台語現代化 ●〈同性婚姻ê稱呼問題〉/Liz 心內話 ●〈思念故鄉ê歌〉/駱寶雲 台灣人寫真 ●〈台三線頂姊妹仔情〉/張翠苓 答喙鼓
Thumbnail
2020年5月有14本個人詩集出版,數量上比前幾個月稍微少了一些,包括臺灣知名小說家黃春明於聯合文學推出的第一本詩集《零零落落》等;接續著的6月,臺灣詩人僅有9本詩集出版,包含吳俞萱推出的第三本個人詩集等,整體數量上和之前相比減少了許多。
Thumbnail
2020年5月有14本個人詩集出版,數量上比前幾個月稍微少了一些,包括臺灣知名小說家黃春明於聯合文學推出的第一本詩集《零零落落》等;接續著的6月,臺灣詩人僅有9本詩集出版,包含吳俞萱推出的第三本個人詩集等,整體數量上和之前相比減少了許多。
Thumbnail
除去古典詩集,臺灣詩人在2022年4月共有13本詩集出版,數量和前一個月相比稍微減少。無論是過去已有豐富詩集的鴻鴻、陳克華,或者是年輕一輩的曹馭博、孫得欽,乃至於重量級台語小說家胡長松,這個月出版詩集的詩人都在風格上持續精彩地展演。
Thumbnail
除去古典詩集,臺灣詩人在2022年4月共有13本詩集出版,數量和前一個月相比稍微減少。無論是過去已有豐富詩集的鴻鴻、陳克華,或者是年輕一輩的曹馭博、孫得欽,乃至於重量級台語小說家胡長松,這個月出版詩集的詩人都在風格上持續精彩地展演。
Thumbnail
觀察臺灣當代詩的出版狀況,2022年1月除了有嚴忠政、吳錦發、鄭智仁等臺灣詩人推出個人詩集,寶瓶文化也出版了由陳黎與張芬齡翻譯的《蝴蝶的重量:奈莉.沙克絲詩選》,出齊了四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詩人譯作。
Thumbnail
觀察臺灣當代詩的出版狀況,2022年1月除了有嚴忠政、吳錦發、鄭智仁等臺灣詩人推出個人詩集,寶瓶文化也出版了由陳黎與張芬齡翻譯的《蝴蝶的重量:奈莉.沙克絲詩選》,出齊了四位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詩人譯作。
Thumbnail
週一難得有空參加「微讀詩」社團的活動,從書架中抽出二十幾歲買的詩集,恰好翻到用金屬書籤夾著的內頁,瀏覽之下,依舊十分有感覺,那時的心境和這首詩很像,但如今更多的是緬懷,便決定與大家分享這首詩: 路寒袖,〈遠方〉 七月之后 我們就都是流落的書生了 只是你在南,我在北方 候鳥每一掠過 拖累至今,每每
Thumbnail
週一難得有空參加「微讀詩」社團的活動,從書架中抽出二十幾歲買的詩集,恰好翻到用金屬書籤夾著的內頁,瀏覽之下,依舊十分有感覺,那時的心境和這首詩很像,但如今更多的是緬懷,便決定與大家分享這首詩: 路寒袖,〈遠方〉 七月之后 我們就都是流落的書生了 只是你在南,我在北方 候鳥每一掠過 拖累至今,每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