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初-2月中: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

2023/02/24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2022年之「台灣詩集出版導覽」改版為《中華日報》副刊專欄「雙週詩集導覽」並增加頻率為每月兩次。
2023年2月至今有許多個人詩集出版,合集有新加坡詩人懷鷹主編的《四海俳句選》,翻譯詩集則有杜國清翻譯艾略特《四重奏》、孟明翻譯《策蘭詩選》增訂版、烏蘭翻譯《扎嘎耶夫斯基詩選》、陳榮彬翻譯布考斯基《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以及陳瑞山評介一百首波蘭詩作的《歷史圈套裡的獨白》。
國外華文詩有兩本在台出版:澳門詩人邢悅(1982-)的《伴》是他第三本三行詩集,整體以編號命名、主題性低;中國詩人北島(1949-)的長詩集《歧路行》全詩長達三十四章,是他自2010創作至2021年的巨作。在羅智成崔舜華之外,台灣近年少有詩人創作長詩;相較之下,北島這部作品除了有整體性和歷史感,甚至進一步與時事結合(如自比疫情間的「零號病人」),從中可觀察到北島的敘事手法和結構安排,值得詩人學習、讀者參閱。
曾主編《春風》詩刊的陸之駿(1966-2021)最後一本詩集《江山剩此樓》出版,如同詩作〈陣雨〉末節所寫「現在是不是浪很大?/我想去看看;不必帶傘/就去看看」,詩人透過詩句營造了適切的氛圍。創作力旺盛的趙文豪(1986-)則在《聽,說》延續他一貫的平實詩風,全書穿插各種生活回憶,在日常情境當中鋪敘個體的情感。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從你的指尖、毛髮/到你引以為傲的頂端/燃起火光」的《火光》,是醞釀甚久的一次火力展示。如嚴忠政所說的「質感」,楊書軒解構對立的單元並重新審視二元關係,任何概念在詩集中都是互相糾纏、沒有絕對邊陲的。在同名詩作〈火光〉中,可以窺見楊書軒對情愛關係與自我追尋的體感描寫:
繼續走
用你雙眼的探照燈
照亮我坑道的胸口
騷夏(1978-)推出了新版《瀕危動物》,這本絕版已久的傳奇詩集終於以不同面貌再度問世。無論是觸及家庭的〈妹妹孵蛋〉、情慾的〈玩具的房間〉,或是同名組詩〈瀕危動物〉的「一頭栽到妳的身體裡面,所以我知道,我身上所有開孔的地方都非常害怕妳,但也非常思念妳。」都顯示出騷夏詩作的深刻情感與十足創意。除了將原有的詩作重新排版,新版《瀕危動物》由楊佳嫻作序、鴻鴻寫跋,另外更增補了六首新作,質地成熟而耐讀,喜歡情詩的讀者不可錯過。
如鴻鴻所言:「詩人或情人都是瀕危動物」。在文學無用論盛行的今日,讀到這裡的各位想必對詩有著一定的情感,不如就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好好生活,好好讀詩。

延伸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2會員
100內容數
從「文學小屋」、「雙週詩集出版導覽」到「風格與天氣」,轉載林宇軒在各處已公開發表的非文學創作類文章,歡迎自由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