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你的我的她的卡農 🎧

2023/03/03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 The Blossoming of Dreams -- 跨域歷程記錄]
帶著朝聖般心情走進音樂學院,星期五早晨的第一堂課,在空調特低的階梯教室聆聽古典音樂。
素顏的老師,烏黑的披肩短髮,身上極簡的穿著一點也不減她的靈氣風韻。老師的雙手在空中揮舞,口條活躍生動,偶爾隨性台灣國語或美式俚語,加強語氣,只見台下大學部同學回應寥寥無幾。同樣在教學現場疲於奔命的我,容易對台上教授施以同理心,適時給教授回饋。所內只有我回大學部修「音樂鑑賞」,這是我一學期走一個學院的計畫,一方面補足缺乏的藝術專業,另一方面也觀察藝術校院裡的藝術教育教授方式。

我選擇坐教室第一排,像參觀表演的貴賓席,可以好好欣賞老師說音樂故事與「表演」。表演?嗯。
講述課綱時,老師簡短十幾分鐘帶過音樂的起源至文藝復興時期,選擇從巴洛克時期開始,也是一般大眾耳熟能詳的音樂。這樣剛好,銜接先前在德州修進階音樂欣賞課沒能上完的部份。那時因為時程緣故選到難度較高的課,又音樂術語多來不及吸收,寫不出老師每回課堂即時需要繳交的報告,後來退選了。每回翻著當時的課本,成為心中一份憾事。現在可好,溫習相同內容,吸收更快。

老師播放巴洛克時期名曲-卡農,她挑選的版本,音效非常好。講台前方兩座三角鋼琴敞開著面板,琴鍵在燈光下發亮,這時真希望可以把上方日光燈換掉,增加一些氣氛。聆聽音樂同時,老師一邊向同學數著曲子裡重複的八個音,同時走來鋼琴邊,配上音樂播放速度,演奏~。

第一回,她在原曲上加八個重複單音;休息一會,以和弦方式搭配,曲子更加生動。除了現場音效加分外,加上老師演奏時的肢體律動,彷彿親臨音樂廳現場,讓人感動(除了殺風景的燈光之外…)。
這首曲子聽了千遍吧,很小的時候就引起我注意。當時哪記得什麼時期,為曲子記下「巴洛克」這「東西」,或許哪天接觸就會知道樂曲背景與故事。後來每隔一段時間在不同場合聆聽這首樂曲,餐廳、書店、喜宴等等,一篇又一篇為生活往上附加故事,然後再次在音樂教室裡回聽,老師的演奏觸動我當下的領會。
圖 YHCC@音樂院裡的天空

欣賞音樂和其它藝術形式不同之處,在於沒有空間限制。我們不一定要到烏菲茲美術館才能聆聽文藝復興時期音樂;當我們在房子裡播放一首適當的樂曲時,整個空間立刻被充滿,但「她」又不是真正在那裡。
課堂中間休息時我到中庭樹下拉筋,音樂院裡處處傳來同學練琴聲,感覺聽音樂的樹好像比成天吸美術院裡化學顏料的樹更健康、更有靈性。

🎞️ 分享兩首好聽的卡農:

123會員
316內容數
這裡有畫、有歌、有詩,有關於跨域觀察,體驗藝術人文的細微,目前每週更新親近藝文的內容工具,提供您參考。我是CC/希浠 -- CC是帶著缺的兩個圓圈,是記錄跨域生活使用的符號,靈感取自〈圈兒詞〉宋代女詞人朱淑真一封作弄夫婿的信;希浠是一條載著希望的小溪,盼與您一起/持續交流學習,謝謝您的來訪回饋與關注支持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