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Audition CS6錄製並後製Podcast-以能墨Podcast為例Part.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小前言

前一篇我們提到了關於Audition的視窗設置與功能,還有怎麼以Audition進行Podcast的基本錄製與注意事項。
這一篇我想要來提另一個相當重要的部分,也就是Podcast對話的剪輯以及降噪。
比起提升音質來說,對話的剪輯跟降噪可以說是聽眾對於節目舒適程度的一大關鍵。
畢竟如果整個對話內容充滿著結巴、空拍還有講錯話等NG段落,一定會讓人深感不耐。
甚至環境中如果有過多雜訊聲、電話聲救護車的聲音,也讓人覺得太身歷其境了是吧XD。
因此比起提升音質,我覺得進行對話的剪輯與降噪才是後製Podcast第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呢!
在開始之前,還是容許我先業配一下我們的Podcast!
喜歡的話,可以幫我們追隨支持我們喔!
那我們就二話不說的開啟接下來的文章重點了吧!

以Audition進行Podcast對話剪輯與降噪

前面的小知識和介面介紹

因為Podcast是屬於長時間的談話,實在不太可能一鏡到底,甚至也有可能說錯話或是說了不該說的話XD,一定有很多會需要剪掉、調換的地方。
而且如果不是在非常頂級的錄音室,環境的噪音是在所難免的事情,因此這兩個是在後續進行音質提高前必須要先做的動作。
首先因為對話的剪輯會將原本完整的音檔變成無數小段的音檔,所以這個時候我們要使用的是Multitrack的模式。
使用Multitrack進行剪輯時的建立新檔案視窗
前面有說過Multitrack,是針對多個音檔要進行剪輯或是合併的時候使用,完整的名字我們會稱呼他為「Multitrack Session」。
在什麼都沒有的Audition軟體中,點選Tool視窗中的Multitrack,就會跳出Session資訊設定的視窗。
而這個階段我們只是要做對話的剪輯還有降噪,所以就比照原本音檔的設定數值就好。
Multitrack視窗的畫面
建立好了新的Multitack session時,會發現整個視窗的架構除了Editor變得比較複雜外,其他的視窗基本上沒有太大的變化。
這就是為什麼Multitrack名稱的由來,因為他其實提供好幾個音軌可以放你的音檔。
那你可能會說,我的音檔不是就一個音軌就好嗎?幹嘛要這麼多個?
是這樣的,有些人可能會想要之後的對話內容想要加上背景音樂,那這樣就必須要把對話內容放在其中一個音軌,背景音樂放在另外一個音軌才可以。

對話的剪輯

這個部分要處理的就是可能有結巴、空拍、整段要砍掉不能講或是置換段落的情況。
首先在Multitrack的模式中,把前面錄製好的Podcast音檔放到Files資料夾裡面,並且拖到其中一個音軌中。
主要的技巧就是利用Razor Selected Clips Tool,那個長得像刀片的工具,把要剪輯的地方先切出來。
把對話音檔拖曳到Multitrack視窗中的Editor的畫面
而我們可以知道,如果想要用來剪輯各種講錯話或是結巴,這樣是絕對不夠的。
所以我們必須要透過前面講的兩種放大鏡,把整個波形放大到可以細部剪輯的部分,就像下圖這樣。
一般來說我會放到這麼大的畫面來進行剪輯,才可以剪接的神不知鬼不覺
使用刀片工具在想要剪的地方點下去後,就會出現一條剪輯的痕跡,然後原本是一段的音檔就會被分成左右兩段,如下圖。
紅色框框的部分剪輯的位置,他會把圖中的音檔分為音檔1和音檔2
所以可以一直都保持使用刀片工具的狀態,把音檔切成很多的片段,就像下圖這樣。
試問以下的4段音檔,總共被切了幾刀(職業病上身)?
而被分離出來的音檔,可以直接選擇以後使用Delete刪除,當然也可以使用Move Tool來移動。
而在Podcast對話的剪輯中最常出現的技巧莫過於是刪除特定的片段,然後將後面的音檔移動到前面來。
我們可以使用滑鼠拖曳將後面所有的音檔選取起來,變成如下圖中較亮的片段,再利用Move Tool把這些音檔拖曳過來跟前面的音檔結合在一起。
圖中後面的音檔就是被選取到的部分
選取過後的音檔必須要跟前面的音檔有密切貼合,因此這個時候我們會把Editor視窗裡面有個磁鐵點選,然後再用Move Tool拖曳,這樣就可以確保音檔有密切貼合了。
有密切貼合到的話會出現黃色的線條。
磁鐵的位置還有密切貼合會出現的黃色線條
有的時候如果有拉過頭的話,就會像下圖一樣出現很明顯的黃色的叉叉,就是代表兩個音檔這個部分有重疊到了。
紅色框框裡面的叉叉是有重疊到的地方
透過上面這樣子的剪輯方法,基本上可以處理所有在對話過程中的結巴、空拍還有換段落的問題。

對話降噪

在對話剪輯的時候其實就會一邊聽整個音檔,所以為了節省時間,我自己會一邊剪輯空拍結巴的問題時,一邊處理噪音的問題。
而在了解噪音的問題之前,必須要先稍微會看一下所有的聲音的頻譜圖,可以透過前面提過的「Show Spectral Frequency Display」來檢查(在Waveform模式下)。
首先必須要先了解的是,我們人在講話的音調並不是單一的頻率,而是在每一個頻率會有不同的強度,組合起來就會變成這個人獨特的波形,或是在物理學上我們稱之為音品。
而這種描述聲音在不同頻率有不同強度的圖形,我們稱之為「聲音的頻譜圖」。
在Podcast錄製完成後,Audition可以直接將這個聲音的頻譜圖跑出來給我們看結果,如同下圖那些紅色亮亮的圖。
紅色框框就是Editor視窗會有的每個時間點的聲音頻譜圖
可以注意到右邊縱軸的部分對應到的就是聲音的頻率數值,橫軸的話是時間點,可以跟上面的波形做對照。
圖中顏色看起來越亮的就是強度越大的,越淺的就是代表強度越小。
一般來說的噪音可以分為三類:環境長久一直存在的底噪、環境暫時出現的極短噪音(如敲擊聲、電子音)以及環境暫時出現的一段時間的噪音(如冷氣水箱聲)。
但總歸我們可以分成兩類來處理,一類是極短噪音,另一類則是一段時間的噪音。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極短噪音怎麼處理,如果在一邊剪輯對話的時候會聽到一些很奇怪的極短噪音,大多數回去看頻譜分析的時候都會有不尋常的地方,就是那個地方明明沒有講話,但是卻有一些亮亮的訊號。
紅色框框的地方就是沒有在講話,但是卻有奇怪的能量訊號,如果是救護車或是電話聲的話,可能是一連串的點狀訊號。
而因為他是很短出現的關係,所以這個時候我們就要用俗稱OK蹦,也就是Tools視窗裡面的Spot Healing Brush Tool來做處理。
這個工具其實就是有點像手指,利用手指去把這個不想要的部分抹掉的感覺,而因為想要除去的音檔範圍有大有小,你可以在上面選擇手指的Size,但一般我們會稱之他為Heal。
紅色框框的部分就是手指的大小,以及他在頻譜圖上面塗抹的範圍
不管是橫的還是縱的短暫噪音,只要可以明確抓出噪音範圍在哪個頻率的,都可以用這個方法來處理。
紅色框框的部分是後來被除去噪音的部分,可以看到這個部分已經沒有太多聲音的強度
再來針對的是較長時間的噪音或是環境底噪,這個類型的噪音有一個特色就是「很難抓出確切的噪音位置跟頻率」。
下面給讀者看一下這類的噪音在頻譜分析圖的上面呈現出來的樣子是什麼感覺。
藍色框框的部分是我們錄音室會突然發出噪音的冷氣水箱,紅色的部分則是在沒有講話的時候都會出現的環境底噪
冷氣水箱的噪音因為很明顯跟講話的聲音對在一起了,很難把他分離出來。
而底噪的部分則是在整個錄音的過程中都會有,你要一段一段用Heal工具擦的話會太耗時間。
而對於底噪還有這種連續型的噪音的做法是相同的,因為他難以用肉眼去抹掉但是至少可以辨認大概的位置,因此我們要先告訴Audition噪音長成什麼樣子,再讓他自行去分離。
所以我們要先找到一段「沒有講話但是有這個噪音的片段」,以剛剛的水箱聲還有底噪為例,其實就是下圖藍色框框還有紅色框框的地方。
沒有講話但是有噪音存在可以作為辨識的片段
但因為這兩個噪音的頻譜感覺是不相同的,所以雖然方法一樣但是我們一次先處理一個部分,這邊先以冷氣的水箱聲為例。
先用選取工具把藍色框框那個「沒有講話但是有噪音的部分」選起來。
並且在視窗左上工具列中的Effects → Noise Reduction/Restoration → Capture Noise Print點下去,這樣你就可以告訴Audition說哪個部分是你要除去的噪音。
這很像是一種噪音指紋的建立。
擷取噪音指紋的路徑
接著再選取你想要除去這個噪音的音檔片段,並且在Effects → Noise Reduction/Restoration,選擇Noise Reduction(process)。
被選取要降噪的音檔片段,以及降噪的視窗路徑
為什麼上面會標註process?
這代表這個動作會直接改變波形本身,而且是不可逆的變化。
當然你也可以透過回到上一部啦也沒有真的不可逆,只是相較於其他不會動到原本波形的效果,降噪是一個真正會動到波形的,因此他要提醒你。
降噪的視窗設定數值
盡量讓紅色的部分跟綠色的部分越靠近越好,這表示噪音的去除是相對來說比較精確的。
當然,也可以透過Advanced的數值設定,去決定你的降噪情形、平滑度等等,這個部分讀者可以自己再多方嘗試看看,也能透過左下角的播放鍵以及最左邊的效果開啟關閉鍵,來聽聽看降噪的效果。
如果聽起來OK的話,就再按Apply就可以了。
降噪完的結果
降噪完以後整個頻譜圖會看起來乾淨非常多,可以再試著聽聽看是不是真的有順利降噪,再搭配Heal工具除乾淨喔!
底噪的部分做法是相同的,也是選擇一個有底噪但沒有人講話的片段作為噪音指紋,只是差別在於需要降噪的範圍要選擇音檔的全部片段而已。
這個部分我就不說太多了喔!
剪輯跟降噪可以說是Podcast入門剪輯的最基本兩大門檻,如果這兩件事情沒有做好的話,在聽眾的聽覺上其實是會覺得很煩燥不舒服。
就算後面音質提升的再好,如果這兩個部分沒有先做好的話,其實也是沒有辦法給聽眾有舒服的聽感體驗。
那我們這個部分就先談到這裡,下面的一篇文章我們再來跟各位讀者聊,能墨Podcast在後製的時候會使用的常見音質優化技巧吧!
覺得想要搶先看後面的文章嗎?可以來我的個人網站直接看整篇文章的完整版喔!
那我們就下一篇文章再見囉: D!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若芽的沙龍
30會員
26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若芽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既上一篇談到了怎麼用比較經濟實惠的價格來開始你的Podcast之旅,這一篇我想要來聊聊,怎麼樣使用Adobe Audition軟體來進行Podcast的錄製。但是在使用這個軟體之前,你必須要對於這個軟體的介面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進行後方的錄製、剪輯和提升音質,所以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大家先打個底!
Podcast錄到現在來到了第6集,想想這一路走來也是在技術層面上遇到很多瓶頸,網路上的資料又眾說紛紜,感覺好像錄個Podcast沒有先花個幾萬都不能上傳。對於怎麼弄一個好的錄音室以及架設麥克風,還有剪輯軟體選擇有疑惑嗎?歡迎來看看這篇文章喔!
實況主可以說是這幾年來許多人想要從事的工作,但卻很容易因為網路上的資料四散,又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介紹,弄一弄煩了就覺得要放棄。有鑑於此,本文簡單整理了一下初次成為實況主的時候使用的軟體、Twitch前後台的設定等等的資訊,希望提供給想要入門實況主的朋朋們,第一篇比較有系統且完整的實況技術整理文。
本來只是因為想考甲級空污但是考不到,在當時真的有點無聊的時候隨便找了一張證照來考一下。沒有想到在一邊上課的過程中,突然發現這一張證照其實滿有用的,而且整體來說在學習跟準備考試的時候,意外地也補足了以前求學時期所沒有的遺憾。好奇怎麼準備環訓所的考試、上課都是怎麼上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的資訊YO。
對於不符合的事項要進行改善,並且讓整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越來越好,是整個PDCA流程或者甚至是說依照系統理論的運作,最想要做到的事情。總算來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了!
辛苦規劃跟執行的管制措施,如何能夠知道他的成效是否跟我們預想中的是相同的?那勢必就要靠績效評估。ISO 45001給了不少績效評估上面的注意事項,但對於如何進行績效評估,並沒有給予比較具體的建議流程。本文參考了CNS 14809的相關流程,配合ISO 45001對於績效評估的要求,形塑了相關的方法。
既上一篇談到了怎麼用比較經濟實惠的價格來開始你的Podcast之旅,這一篇我想要來聊聊,怎麼樣使用Adobe Audition軟體來進行Podcast的錄製。但是在使用這個軟體之前,你必須要對於這個軟體的介面有一定的了解,才能進行後方的錄製、剪輯和提升音質,所以這篇文章希望能幫大家先打個底!
Podcast錄到現在來到了第6集,想想這一路走來也是在技術層面上遇到很多瓶頸,網路上的資料又眾說紛紜,感覺好像錄個Podcast沒有先花個幾萬都不能上傳。對於怎麼弄一個好的錄音室以及架設麥克風,還有剪輯軟體選擇有疑惑嗎?歡迎來看看這篇文章喔!
實況主可以說是這幾年來許多人想要從事的工作,但卻很容易因為網路上的資料四散,又沒有一個完整的體系介紹,弄一弄煩了就覺得要放棄。有鑑於此,本文簡單整理了一下初次成為實況主的時候使用的軟體、Twitch前後台的設定等等的資訊,希望提供給想要入門實況主的朋朋們,第一篇比較有系統且完整的實況技術整理文。
本來只是因為想考甲級空污但是考不到,在當時真的有點無聊的時候隨便找了一張證照來考一下。沒有想到在一邊上課的過程中,突然發現這一張證照其實滿有用的,而且整體來說在學習跟準備考試的時候,意外地也補足了以前求學時期所沒有的遺憾。好奇怎麼準備環訓所的考試、上課都是怎麼上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的資訊YO。
對於不符合的事項要進行改善,並且讓整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越來越好,是整個PDCA流程或者甚至是說依照系統理論的運作,最想要做到的事情。總算來到這個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了!
辛苦規劃跟執行的管制措施,如何能夠知道他的成效是否跟我們預想中的是相同的?那勢必就要靠績效評估。ISO 45001給了不少績效評估上面的注意事項,但對於如何進行績效評估,並沒有給予比較具體的建議流程。本文參考了CNS 14809的相關流程,配合ISO 45001對於績效評估的要求,形塑了相關的方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簡介 — 我如何停止浪費時間的故事 幾年前,我意識到我花在“做事”上的時間比實際在專案上取得進展的時間要多。我醒來時有無休止的待辦事項清單、回復電子郵件、參加會議、審查檔,但到一天結束時,我覺得我實際上沒有在任何重要的事情上取得進展。 有一天,一個朋友告訴我: 忙碌並不等同於有效。 這讓
Thumbnail
如果您要管理telegram 社群,那您需要一個群管機器人,群管機器人可以把您設定歡迎信息,和初入群的群友打招呼,做基本的驗證,並且說明群規。 今天,「bot.學習.人」就說明一下如何用GroupHelp群管機器人 一、把群管機器人加到您的群 二、把它變成群管理員 三、變成群管理員之後,
對於旅遊業務來說,提升銷售是一個永恒的目標。而一個強大的CRM系統,正是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標的秘密武器。 CRM系統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顧客的需求。你可以根據顧客的歷史預訂、搜索記錄和偏好進行分析,這樣你就可以為他們推薦最符合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無論是個性化的旅行計劃,還是定制化的優惠券,這些推薦都能提
Thumbnail
想提升行銷效率又不想花大錢?了解如何用 Looker Studio、ChatGPT、Mailchimp 等免費工具取代昂貴的付費方案,小品牌也能做自動化行銷,省錢又高效。
引言 在當前資訊氾濫的時代,各種觀點與數據充斥於媒體與網路之中。尤其在核能發電這一備受爭議的議題上,部分文章常常僅停留在表面數據與片面論述,導致整體論述的正確性僅約 60 分。這類文章在論據、數據來源、論證邏輯等方面存在明顯漏洞,但卻常被部分讀者或群體所接受,使得公共議題討論變得混淆不清。 與此
現在看到自己的Podcast突然想到去年有段時間突然就想試試看錄Podcast,所以就來覆盤一下那時候的熱血XD 雖然只有錄了三集,但那時候做了蠻多功課,想說也來覆盤順便分享給也有興趣做Podcast的人! Podcast 推薦 之前有嘗試錄製 podcast 以來,我發現了許多值得推薦的節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最一開始錄podcast ,是因為覺得一事無成、原地打轉的自己,隨便找一件事情做都好。於是就開始錄起了podcast來。 但我其實口才很差,要自說自話的錄pocast,真的要克服種種阻礙。所以最一開始,我錄製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簡介 — 我如何停止浪費時間的故事 幾年前,我意識到我花在“做事”上的時間比實際在專案上取得進展的時間要多。我醒來時有無休止的待辦事項清單、回復電子郵件、參加會議、審查檔,但到一天結束時,我覺得我實際上沒有在任何重要的事情上取得進展。 有一天,一個朋友告訴我: 忙碌並不等同於有效。 這讓
Thumbnail
如果您要管理telegram 社群,那您需要一個群管機器人,群管機器人可以把您設定歡迎信息,和初入群的群友打招呼,做基本的驗證,並且說明群規。 今天,「bot.學習.人」就說明一下如何用GroupHelp群管機器人 一、把群管機器人加到您的群 二、把它變成群管理員 三、變成群管理員之後,
對於旅遊業務來說,提升銷售是一個永恒的目標。而一個強大的CRM系統,正是幫助你實現這一目標的秘密武器。 CRM系統能幫助你更好地了解顧客的需求。你可以根據顧客的歷史預訂、搜索記錄和偏好進行分析,這樣你就可以為他們推薦最符合需求的產品或服務。無論是個性化的旅行計劃,還是定制化的優惠券,這些推薦都能提
Thumbnail
想提升行銷效率又不想花大錢?了解如何用 Looker Studio、ChatGPT、Mailchimp 等免費工具取代昂貴的付費方案,小品牌也能做自動化行銷,省錢又高效。
引言 在當前資訊氾濫的時代,各種觀點與數據充斥於媒體與網路之中。尤其在核能發電這一備受爭議的議題上,部分文章常常僅停留在表面數據與片面論述,導致整體論述的正確性僅約 60 分。這類文章在論據、數據來源、論證邏輯等方面存在明顯漏洞,但卻常被部分讀者或群體所接受,使得公共議題討論變得混淆不清。 與此
現在看到自己的Podcast突然想到去年有段時間突然就想試試看錄Podcast,所以就來覆盤一下那時候的熱血XD 雖然只有錄了三集,但那時候做了蠻多功課,想說也來覆盤順便分享給也有興趣做Podcast的人! Podcast 推薦 之前有嘗試錄製 podcast 以來,我發現了許多值得推薦的節目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製作Podcast的過程,從硬體到軟體的選擇,包含錄音設備的選擇以及遠端錄音的方式,以及節目後製的軟體選擇。作者也提到了在製作過程中碰到的一些問題和注意事項。如果你對Podcast製作有興趣,可以參考一下作者的經驗分享。
Thumbnail
EP33精華重點: 1.為什麼錄製Podcast: Podcast是一個方便的平台,聽眾可以隨時隨地收聽 製作成本相對較低,卻能達到良好效果 可透過聲音建立與聽眾更緊密的關係 2.製作Podcast的經驗分享: 運用AI工具如ChatGPT、Claude等,協助構思主題和生成內容
Thumbnail
最一開始錄podcast ,是因為覺得一事無成、原地打轉的自己,隨便找一件事情做都好。於是就開始錄起了podcast來。 但我其實口才很差,要自說自話的錄pocast,真的要克服種種阻礙。所以最一開始,我錄製總是有一集沒一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