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唱會PA音控所要注意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對於很多不是這行的人來說,控制混音台的人都叫錄音師或音控,其實在唱片錄音室、後製錄音室、母帶後期處理錄音室、廣播電視媒體,或是出租音響公司(專業上我們叫PA,即Public Address公眾廣播的縮寫)工作方式跟內容就有不小的差異,雖然學習上都統稱為錄音工程,但應用上卻有不同。以我的經驗而言,PA是最有挑戰性且心臟要大顆的,因為它充滿著變數,而這些變數有些是不可抗力、無法預期控制的。比方說歌手的無線麥克風吧!也許你在演出前做了很多測試,排除出雜訊或頻率干擾的狀況,但實際演出時,偏偏在最重要的時刻它給你斷訊沒聲音,所有的人會罵當天的PA音控,但電波是看不到的,你怎去掌握有什麼突然外來的電波去干擾到它?面對眾人的怒火音控也只能滿腹委屈吞下。
不久前去參加了文化部主辦的演唱會國際音響大師班,大家跟《Linkin` Park》PA混音師Pooch聊了很多,也得到不少資訊。我僅提一些他特別強調及我觀察到的事來分享給同業或有興趣PA這行的人參考。
1. 好的PA音控專業技術當然要有,但這只佔工作的20%,另外的80%在於跟你合作的藝人、經紀公司、製作單位等相關的人有著良好的溝通與互動。
相信有不少樂團都遇過很不友善的PA。對於PA而言,常會遇到想到聽自己聽得很爽,音量要求過大,造成混音上或別人監聽困擾的樂手;對於樂手而言,有時遇到的PA不了解你的音樂屬性,用自己的想法去判斷樂團或你樂器的聲音,沒試圖了解你希望聽到的東西是怎樣的。這時溝通就很重要,雙方要互相尊重對方的專業去對問題作溝通,另外就是要”誠實”。比如PA不要為了安撫藝人或樂手,即使有問題的要求也通通說好;樂手聽不清楚監聽就誠實反應給PA,看看能否解決?若難以解決時要雙方彼此諒解,不要以為對方不懂你的問題就不去溝通。
2. PA不是只坐在控制台控制混音器而已,事前要做功課了解你要負責的表演內容,研究他們的音樂外,到達現場後要上去舞台確認跟你控制相關的器材有沒問題,了解樂手樂器及歌手的原始聲音。Pooch會隨身帶著三樣工具:手電筒、一支SM57麥克風,跟一條XLR(母)對Phone短線上舞台測試線路與架設位置是否正確。另外就是藝人及樂團來彩排時,Pooch會去聽他們所發出來的原音是什麼樣子,聽到樂團原本的聲音才知道要怎收音?要怎調整EQ?要混出怎樣的樂團音樂。包括歌手他都會請他們在舞台上清唱給他聽(不透過麥克風),了解歌手聲音的特質與習慣(例如:今天嗓子有沒有啞?是不是唱歌音量落差大?等等)。
3. 從自然聲音到喇叭回放出來,聲能轉換成電能第一個階段就是麥克風(或拾音器pick-up),收音一定要收好,而不是靠後面下EQ 加效果器去救回來。Less is more! 越少的修飾調整會降低聲音失真的程度,減少相對衍生的問題!
4. 負責任的PA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保護觀眾的聽力,不要讓任何來欣賞這場表演的人聽力受損!並且讓每個買票進來的人都能清楚地聽到表演的聲音。
Pooch會將外場演出音量控制在102dB-SPL 左右(距舞台前緣100呎 的地方測得每10分鐘的平均音壓為102dB-SPL A-weighted
5. 善用low-pass與high-pass來修飾聲音,區隔出每個聲音在頻譜間所佔的位置,會讓混音更清晰乾淨。
6. 演出空間本身的殘響是演出的一部份,場地聲音若有過多的殘響,混音時就要降低reverb等的音量。
也許這些道理大家都知道,但知道卻不見得能做到。常常大家都在說國外來的PA音控做出來的聲音為什麼比台灣的好?台灣的器材用的都很先進,差別就在很多基本功上面。厲害的大師只要用SM57,58就可錄出混出很棒的作品,好聽力當然是必備的,好音樂品味跟對錄混音的音像藍圖也是很重要的。

謝謝您來到我的聲音研究室,希望您喜歡我的文章,請多多支持幫我按讚、分享、訂閱及追蹤。如果有聲音後製、唱片製作上的需求,也歡迎連絡我的工作室。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們常講音量多少dB?噪音多少dB?有時也會在一些文章或器材資料上看到dBu、dBV、dB-SPL、dBFS等等不同的詞,到底這些詞代表什麼意思?dB的量有不同嗎?
上回發了一篇參加Linkin Park PA混音師大師工作坊的文,造成不少樂手朋友迴響,真是始料未及,看來大家對台灣PA有很多的意見。 綜括PA問題,很多人提到音量常太大、聲音糊糊髒髒的…我想不管是樂手或PA音控都要去了解聲音到底怎傳遞的?音量到底多大叫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錄音也有了一些黑科技,在錄音數位化的過程中,當然DAW、plugin也算是時代的突破性發明,但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除了AutoTune外,近年就是iZotope開發的RX聲音修復軟體最令人驚豔了。
拿CD直接給壓片廠做CD就好了,為什麼要寫DDP母帶?
中譯在聲音工作這行上….也許應說影視技術這塊領域上,一直沒什麼有系統的中文化,現有的中文翻譯書也是各翻各的,甚至譯者不見得有這行經驗,反正先翻先贏也是某種話語權,至於翻的正不正確?合不合原意?是不是最佳的?業界認同?就見人見智了。
送Mastering前混音檔案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混音跟母帶後期處理是兩樣類似,但卻不同的事。類似的是同樣在修頻率,處理音量動態,不同的是著眼點。混音是在處理不同樂器音軌間的平衡,而母帶後期處理是在處理不同歌曲間的平衡,尋求發行時最佳的聆聽效果。
我們常講音量多少dB?噪音多少dB?有時也會在一些文章或器材資料上看到dBu、dBV、dB-SPL、dBFS等等不同的詞,到底這些詞代表什麼意思?dB的量有不同嗎?
上回發了一篇參加Linkin Park PA混音師大師工作坊的文,造成不少樂手朋友迴響,真是始料未及,看來大家對台灣PA有很多的意見。 綜括PA問題,很多人提到音量常太大、聲音糊糊髒髒的…我想不管是樂手或PA音控都要去了解聲音到底怎傳遞的?音量到底多大叫大?
隨著科技的進步,錄音也有了一些黑科技,在錄音數位化的過程中,當然DAW、plugin也算是時代的突破性發明,但發展的過程中,我覺得除了AutoTune外,近年就是iZotope開發的RX聲音修復軟體最令人驚豔了。
拿CD直接給壓片廠做CD就好了,為什麼要寫DDP母帶?
中譯在聲音工作這行上….也許應說影視技術這塊領域上,一直沒什麼有系統的中文化,現有的中文翻譯書也是各翻各的,甚至譯者不見得有這行經驗,反正先翻先贏也是某種話語權,至於翻的正不正確?合不合原意?是不是最佳的?業界認同?就見人見智了。
送Mastering前混音檔案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混音跟母帶後期處理是兩樣類似,但卻不同的事。類似的是同樣在修頻率,處理音量動態,不同的是著眼點。混音是在處理不同樂器音軌間的平衡,而母帶後期處理是在處理不同歌曲間的平衡,尋求發行時最佳的聆聽效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幾天的講座,有一段我示範了不拿麥卻讓全場聽清楚我在說什麼,場地有多大,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那麼我有刻意放大音量,或是提高音高嗎? 並沒有,只是像跟旁人聊天的聲量而已。 這宛如魔術般的表演,有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聲音的亮響度,第二是聲調的起伏。 第一,聲音的亮響,決定在發聲者有無歌手共振
Thumbnail
決定聲音的魅力與專業感,大抵就只有四個面向,音質、音量、音域與節奏,今天只聊"音量"與"音域"所組成聲音情緒的量域矩陣。 四個組合,音量大、音域高的”激情”感;音量小、音域高的”柔情”感;音量小、音域低的”理性”感;以及,音量大、音域低的”氣勢”感。在擁有”歌手共振峰”的響度前題下,這些音量與音域
Thumbnail
過兩週要去一家基金會做聲音講座,只要有外出演講、教學,我都會請承辦的夥伴拍一張上課教室的音響設備給我看看,這家用的混音器頂複雜的。 這一堆旋鈕、推桿就令人卻步了,所以主辦方的朋友跟我說同事們都不敢動這台上面的東西。 說起混音器,在進入比較專業的討論前,先給大家看一個影片,大家對混音師的幻想,頂好
Thumbnail
教”鴨嗓音”需要勇氣,很多人都覺得搞笑、難聽,遇到美聲的合唱團、聲樂老師還會警告你”嗓子會壞掉!”這麼不受待見的”鴨嗓音”,為什麼有個好嗓音,足以在聲音訓練騙吃騙喝的我,還是要以它做為發聲教學的重心呢? 因為它是最有效的發聲訓練方式,沒有之一。 要說有效,要先由人類聽覺的特性談起,圖中的最下方有
Thumbnail
很多時候,音樂製作人都會追求音質一定要最好,混音混到完美、錄音一定要用最頂尖的錄音室,雖然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音質好,音樂真的一定好嗎?
Thumbnail
舞臺音響在音樂呈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專業舞臺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文將介紹專業舞臺音響的分類及作用, 包括音響效果處理器、功放器、麥克風、監聽系統和控制系統。音響設備在塑造音樂氛圍、增強表演效果、彌補聲音缺陷、傳達情感和創造空間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基本上,自從有另類的同理心之後,最重要的,是因為能藉甲嗓音,來聽出人的善惡。 其實,不只,因為,我到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聲音,都有準。 今天在園藝活動,我反而有聽出〝三分鐘熱度〞 事實上,阿謄的被動性,過強。 因為,阿謄父在世的時候,早有過量的依賴性。 相對的,一個人住的阿謄,反而什麼都要自
Thumbnail
即使是專業攝影師在演場會現場,也需要面臨光線不足、噪點過多、快速動態模糊等問題,使得在拍下的影片畫質可能不盡理想,想要拍攝出高水準的演唱會紀錄片,攝影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與經驗,及影片後製軟體的幫忙,提升影片畫質。
Thumbnail
在聊聊怎麼讓你的聲音更乾淨以前,我們先來談談作曲家的工作內容。 如果你參與的作品是電影規格的話,可能音樂製作的流程就會分開,有專業的錄音師幫你錄音、有混音師幫你混音…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前幾天的講座,有一段我示範了不拿麥卻讓全場聽清楚我在說什麼,場地有多大,大家可以看看下圖: 那麼我有刻意放大音量,或是提高音高嗎? 並沒有,只是像跟旁人聊天的聲量而已。 這宛如魔術般的表演,有個重要的因素,一個是聲音的亮響度,第二是聲調的起伏。 第一,聲音的亮響,決定在發聲者有無歌手共振
Thumbnail
決定聲音的魅力與專業感,大抵就只有四個面向,音質、音量、音域與節奏,今天只聊"音量"與"音域"所組成聲音情緒的量域矩陣。 四個組合,音量大、音域高的”激情”感;音量小、音域高的”柔情”感;音量小、音域低的”理性”感;以及,音量大、音域低的”氣勢”感。在擁有”歌手共振峰”的響度前題下,這些音量與音域
Thumbnail
過兩週要去一家基金會做聲音講座,只要有外出演講、教學,我都會請承辦的夥伴拍一張上課教室的音響設備給我看看,這家用的混音器頂複雜的。 這一堆旋鈕、推桿就令人卻步了,所以主辦方的朋友跟我說同事們都不敢動這台上面的東西。 說起混音器,在進入比較專業的討論前,先給大家看一個影片,大家對混音師的幻想,頂好
Thumbnail
教”鴨嗓音”需要勇氣,很多人都覺得搞笑、難聽,遇到美聲的合唱團、聲樂老師還會警告你”嗓子會壞掉!”這麼不受待見的”鴨嗓音”,為什麼有個好嗓音,足以在聲音訓練騙吃騙喝的我,還是要以它做為發聲教學的重心呢? 因為它是最有效的發聲訓練方式,沒有之一。 要說有效,要先由人類聽覺的特性談起,圖中的最下方有
Thumbnail
很多時候,音樂製作人都會追求音質一定要最好,混音混到完美、錄音一定要用最頂尖的錄音室,雖然這麼做當然沒錯,但是音質好,音樂真的一定好嗎?
Thumbnail
舞臺音響在音樂呈現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在專業舞臺上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本文將介紹專業舞臺音響的分類及作用, 包括音響效果處理器、功放器、麥克風、監聽系統和控制系統。音響設備在塑造音樂氛圍、增強表演效果、彌補聲音缺陷、傳達情感和創造空間感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Thumbnail
在聲音後製業界,不論是配樂家或是音效師,很多人都有蒐集聲音的習慣,蒐集聲音就像攝影師一樣,大家都想捕捉到一些特別的當下,而這些靠自己採集到的聲音,也是非常好用的作曲、或聲音設計素材哦。
基本上,自從有另類的同理心之後,最重要的,是因為能藉甲嗓音,來聽出人的善惡。 其實,不只,因為,我到目前為止,所聽到的聲音,都有準。 今天在園藝活動,我反而有聽出〝三分鐘熱度〞 事實上,阿謄的被動性,過強。 因為,阿謄父在世的時候,早有過量的依賴性。 相對的,一個人住的阿謄,反而什麼都要自
Thumbnail
即使是專業攝影師在演場會現場,也需要面臨光線不足、噪點過多、快速動態模糊等問題,使得在拍下的影片畫質可能不盡理想,想要拍攝出高水準的演唱會紀錄片,攝影師需要具備一定的技巧與經驗,及影片後製軟體的幫忙,提升影片畫質。
Thumbnail
在聊聊怎麼讓你的聲音更乾淨以前,我們先來談談作曲家的工作內容。 如果你參與的作品是電影規格的話,可能音樂製作的流程就會分開,有專業的錄音師幫你錄音、有混音師幫你混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