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書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我因工作業務需要,有機會讀到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文件,電腦化之前的手寫簿冊不易判讀,剛開始接觸時頗為吃力,時常為了讀懂內容弄得灰頭土臉。

熟悉業務後開始有了餘裕,將手寫文件當作書法作品來欣賞,畢竟數千年來書法家是鳳毛麟角,留下來的碑帖後人皆悉心保存與流傳,而書法在於常民,不為追求藝術,僅是生活實用的工具,寫成的契約書或調查表等文件,除了當事人外,其他人大概不會關心內容,更何況書法字體美醜。

raw-image

前陣子參加研習,獲知一個供公眾線上閱覽的管道—「國史館臺灣文獻館」的「文獻檔案查詢系統」可查找到許多有趣的歷史文件,書法愛好者也能欣賞常民藝術,有興趣的話可以去挖寶喔!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https://www.th.gov.tw/new_site/01archives/01file_archiv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徑藝文+的沙龍
28會員
67內容數
學習書法需要保存作品以檢視自己是否進步,過去隨意堆置書法習作的習慣,造成翻閱的困難,將書法作品數位化,方便檢視習字的軌跡,同時也紀錄寫書法時浮現的種種心得體悟,給書法同好聊作參閱。
小徑藝文+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小女Mia是左撇子,她用左手寫硬筆字,右手寫毛筆字。右書者大抵寫中文字時,筆畫會順勢向右上傾斜,這點對左書者很費力
Thumbnail
2025/03/04
小女Mia是左撇子,她用左手寫硬筆字,右手寫毛筆字。右書者大抵寫中文字時,筆畫會順勢向右上傾斜,這點對左書者很費力
Thumbnail
2025/02/23
整理2024秋冬季篆刻習作印拓。
Thumbnail
2025/02/23
整理2024秋冬季篆刻習作印拓。
Thumbnail
2024/08/29
長年寫書法,每當作品需要用印時,一知半解沒有把握。心想不懂就多看吧,看篆刻展覽、篆刻作品集,而每每看篆刻比賽的首獎和入選作品,在我這門外漢看起來不相上下,都十分美麗,專家們都是如何評鑑優劣的呢?這激起我的好奇心,幾經思考後,終於決定學習篆刻,以提升自我的鑑賞力。 篆刻時以刀就石,需要瞬間使力,
Thumbnail
2024/08/29
長年寫書法,每當作品需要用印時,一知半解沒有把握。心想不懂就多看吧,看篆刻展覽、篆刻作品集,而每每看篆刻比賽的首獎和入選作品,在我這門外漢看起來不相上下,都十分美麗,專家們都是如何評鑑優劣的呢?這激起我的好奇心,幾經思考後,終於決定學習篆刻,以提升自我的鑑賞力。 篆刻時以刀就石,需要瞬間使力,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跟學生聊到自己學習書法,偶有意想不到的用處。 有時機關首長在公文上的修改和批示意見字跡潦草, 承辦人不好去問,只能幾個同事湊在一起討論, 試著用上下文意和字形判讀長官的意思。 我常常能認出那些不易辨認的筆跡, 協助同事「解開謎團」。 學生有些懷疑地問,妳說的是真的嗎? 孩子似乎
Thumbnail
跟學生聊到自己學習書法,偶有意想不到的用處。 有時機關首長在公文上的修改和批示意見字跡潦草, 承辦人不好去問,只能幾個同事湊在一起討論, 試著用上下文意和字形判讀長官的意思。 我常常能認出那些不易辨認的筆跡, 協助同事「解開謎團」。 學生有些懷疑地問,妳說的是真的嗎? 孩子似乎
Thumbnail
我因工作業務需要,有機會讀到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文件,電腦化之前的手寫簿冊不易判讀,剛開始接觸時頗為吃力,時常為了讀懂內容弄得灰頭土臉。 熟悉業務後開始有了餘裕,將手寫文件當作書法作品來欣賞,畢竟數千年來書法家是鳳毛麟角,留下來的碑帖後人皆悉心保存與流傳,而書法在於常民,不為追求藝術,僅是生活實用的工
Thumbnail
我因工作業務需要,有機會讀到清末民初時期的歷史文件,電腦化之前的手寫簿冊不易判讀,剛開始接觸時頗為吃力,時常為了讀懂內容弄得灰頭土臉。 熟悉業務後開始有了餘裕,將手寫文件當作書法作品來欣賞,畢竟數千年來書法家是鳳毛麟角,留下來的碑帖後人皆悉心保存與流傳,而書法在於常民,不為追求藝術,僅是生活實用的工
Thumbnail
隨著現代書寫工具的變遷,甚至近年來親筆書寫的機會降低,都成為「書法」這項技藝在當代受到的挑戰。 所以策展方下了「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作為副標題,去探討、回顧台灣當代書法的發展脈絡,並邀請不同國家、不同世代藝術家對「書」這項技藝的詮釋、思考。 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應該遵循什麼?
Thumbnail
隨著現代書寫工具的變遷,甚至近年來親筆書寫的機會降低,都成為「書法」這項技藝在當代受到的挑戰。 所以策展方下了「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作為副標題,去探討、回顧台灣當代書法的發展脈絡,並邀請不同國家、不同世代藝術家對「書」這項技藝的詮釋、思考。 書法作為一種視覺形式,應該遵循什麼?
Thumbnail
畫家陳丹青為「寫給每個人的書法課」作的序文提到:「古時候所謂的『琴棋書畫』,是官員、門客、各色閒人乃至平民庶子都能來幾下子的手藝,格外聰穎而勤奮者,便成了優異的琴手、書家或畫家。」(中略……)「古典書畫技藝的養成與傳遞,深藏於家庭和社區,構成了世世代代的生活景觀。」 古人將寫和畫根植生活的雅興,
Thumbnail
畫家陳丹青為「寫給每個人的書法課」作的序文提到:「古時候所謂的『琴棋書畫』,是官員、門客、各色閒人乃至平民庶子都能來幾下子的手藝,格外聰穎而勤奮者,便成了優異的琴手、書家或畫家。」(中略……)「古典書畫技藝的養成與傳遞,深藏於家庭和社區,構成了世世代代的生活景觀。」 古人將寫和畫根植生活的雅興,
Thumbnail
「人文瑰寶」、「文化資產」,等字句常常被拿來形容文學在社會上的貢獻,雖然從以前就聽過了,但從沒真正去理解這些話的涵義。 直到前陣子,為了寫故事,我開始蒐集資料去翻看歷史相關資料。 各種困惑湧了上來。 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蜂擁而至,導致我難以下筆。 文學作品,何止是文化瑰寶,也是一台歷久不衰的時光機呢。
Thumbnail
「人文瑰寶」、「文化資產」,等字句常常被拿來形容文學在社會上的貢獻,雖然從以前就聽過了,但從沒真正去理解這些話的涵義。 直到前陣子,為了寫故事,我開始蒐集資料去翻看歷史相關資料。 各種困惑湧了上來。 諸如此類的問題會蜂擁而至,導致我難以下筆。 文學作品,何止是文化瑰寶,也是一台歷久不衰的時光機呢。
Thumbnail
記得之前在新店家有丟過一次,那次很多是抄下來的小紙片,一件事(很小的)寫一張,同類的夾在一起(或用橡皮圈圈成一疊),還有複印的資料。   前幾天整理台北家的書櫃,發現還有,拿出來看一下,通通丟掉,只留了一份「歷代XX對照表」。各種資料都有,影印的、手抄寫的,還有自己畫的地圖,寫的年代對照表,不知道當
Thumbnail
記得之前在新店家有丟過一次,那次很多是抄下來的小紙片,一件事(很小的)寫一張,同類的夾在一起(或用橡皮圈圈成一疊),還有複印的資料。   前幾天整理台北家的書櫃,發現還有,拿出來看一下,通通丟掉,只留了一份「歷代XX對照表」。各種資料都有,影印的、手抄寫的,還有自己畫的地圖,寫的年代對照表,不知道當
Thumbnail
      現在流行故事力,每個人的故事都跟大時代緊緊相扣,收集每一刻的書信就像留存兩個人的日常生活,容易找到生活細節與場景,這就是書信的魅力。   書信精神,深藏在我們的文化中,能帶來無限遐想,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Thumbnail
      現在流行故事力,每個人的故事都跟大時代緊緊相扣,收集每一刻的書信就像留存兩個人的日常生活,容易找到生活細節與場景,這就是書信的魅力。   書信精神,深藏在我們的文化中,能帶來無限遐想,同時也是人類歷史的一部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