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是過程,自我學習與成長亦是當父母的人生禮物!(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和姊妹淘Jessica家,這幾年陸續有孩子上國中、高中,前陣子我們也找了時間坐下來,聊聊彼此這一路,在孩子小學階段的教養學習歷程。這篇文章也特別適合跟家有國小生的家長們分享!

Jessica說:「走過這些年,其實我還蠻感謝老天爺,當年給了我一個我不知道該怎麼教的孩子。(其實問題不是孩子,是自己不懂得方法)。因為碰到很多難題,就算拼命Google也找不到解決的方法,反而讓我在教養路上認識很多貴人、好老師和好夥伴。也因為這樣,我終於能夠從一位吃盡苦頭、不知該如何是好的媽媽,到現在稍稍能從容面對孩子們的大小事了(還沒試過ChatGPT,但可能會是更大的災難,呵呵)。」

這幾年在市場上,看到有越來越多的父母作家,會透過寫文章和出書,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教養學習歷程。所以跟Jessica閒聊後,我們也整理出自己在陪伴小學時期的孩子成長,大概經歷以下三大階段。

從我們的老大進小學後,撇開瑣碎細節不談,我們姊妹在教養上大概經歷三個重要的成長階段:

首部曲:接受與放下

二部曲:重新定位自己欣賞的人生核心價值

三部曲:以身作則,活出更喜歡的自己💕

************************

首部曲:最難的是接受與放下

Jessica說,其實她也跟所有人一樣,都是在當了父母之後,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的。當年他們家老大在低年級時,在人際關係的課題出現一些狀況,她也一路從各式管教、繪本閱讀、就醫評估、到求助於學校之外的教育團隊……,一樣一樣地去嘗試、希望能找到改善的方式。

「雖然經醫生評估,當時孩子屬於輕微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不需服藥,好消息的背後並不代表我們解決了問題,如何教懂孩子理解人際互動、真正解決他和我們的困境,我仍然需要找到能協助我們和孩子一起改善的方式才行。」

最後,經由校外團隊協助,Jessica找到一個能讓孩子透過遊戲、學習認識自我並逐步建立與他人相處模式的營隊,身為母親的自己,也透過這個過程,慢慢地與孩子有系統地建立起共同的語言。

然而,Jessica說,雖然透過這些寒暑假的營隊,孩子在校與人互動的狀況有慢慢地改善,但當時的她還是常常緊張與苦惱,擔心隨時會接到老師的電話、或是又看到滿江紅的聯絡簿,總覺得孩子會出狀況,代表自己是個「不懂管教」「教養失敗」的母親。

「這感覺我懂。我們的社會給父母很高的要求和標準,卻很少去同理他們遇到什麼樣的困境和難題、他們也需要幫助。這些來自外在的批評,時常會讓已經焦頭爛額、願意負責的父母更加喘不過氣來。而且,身為父母,其實我們很多人在成長階段也是接受很傳統的教養方式與對待,並不知道什麼方式才能真正對症下藥」對此,我深有體會。

「回想當時,我們夫妻時常處於這樣緊張、焦慮、放不下外在眼光的狀況,不知不覺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對孩子過於嚴厲、忘記如何欣賞他與生俱來的優點。」Jessica提到。

Jessica說,直到老大上中年級後,有一回她與安親班的導師閒聊,剛好這位老師具有心理與輔導相關背景,她看到Jessica對孩子的行為表現常感到焦慮,於是和她分享孩子的人格形成其實不單單只是基因和家庭教育,還有他們與生俱來的人格特質(九型人格)。

「每個孩子都有他獨特的天賦特質,那是上帝(老天)早就安排好的,基因和家庭教育並不是孩子個性的全部,希望這樣的分享能讓媽咪慢慢地放下內心的不安與焦慮」。老師和Jessica分享。

透過老師的指點迷津,我慢慢能明白,當父母的功課之一,就是心悅臣服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不管你的孩子擁有什麼樣的特質(有的父母這一生負責陪伴的是特殊兒、天使小孩),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學會理解、接納和欣賞,才能真正看見孩子的亮點和需求,陪伴他長出一對獨特又強而有力的翅膀。

Jessica說,當她認知到這樣的觀念後,終於能慢慢不再把孩子個人的行為和表現和自己劃上等號;當她開始懂得「接受孩子、也放下外在的眼光」後,她更懂得如何站在中立客觀的立場看待每一次孩子遇到的困境和需求,提供給他需要的支持或安慰。🌷(推薦閱讀:一個覺醒的母親,勝過100個治療師─我和我慢飛的寶貝。)

待續。教養是過程,自我學習與成長亦是當父母的人生禮物(下)

************************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聊聊當父母的難的沙龍
3會員
3內容數
陪伴孩子走過小學、國中、甚至是高中階段,我們這才明白,原來在孩子不同年紀,教養也有不同的重心與收穫。用心陪伴是過程,再次的自我學習與成長,竟是當父母最珍貴的人生禮物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重新思考人生重要價值的課題,看似是為了教導孩子,但對她來說,意義更大的,其實是透過這個教養的機會,讓自己再次整理自己的心念,包括自己人生真正信仰的價值是什麼、自己的目標與在意也重新看得更清楚呢!
Thumbnail
重新思考人生重要價值的課題,看似是為了教導孩子,但對她來說,意義更大的,其實是透過這個教養的機會,讓自己再次整理自己的心念,包括自己人生真正信仰的價值是什麼、自己的目標與在意也重新看得更清楚呢!
Thumbnail
透過指點迷津,我慢慢明白,當父母的功課之一,就是心悅臣服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不管你的孩子擁有什麼樣的特質(有的父母這一生負責陪伴的是特殊兒、天使小孩),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學會理解、接納和欣賞,才能真正看見孩子的亮點和需求,陪伴他長出一對獨特又強而有力的翅膀。
Thumbnail
透過指點迷津,我慢慢明白,當父母的功課之一,就是心悅臣服地接受上天的安排,不管你的孩子擁有什麼樣的特質(有的父母這一生負責陪伴的是特殊兒、天使小孩),重要的是我們是不是能學會理解、接納和欣賞,才能真正看見孩子的亮點和需求,陪伴他長出一對獨特又強而有力的翅膀。
Thumbnail
她很感謝老天爺給了她兩個很不一樣的小孩。不好帶的孩子,讓她在教養路上遇到大挫敗,卻因為向外求援,遇到很多貴人,反而開啟她身為父母的「親職成長之旅」。好帶的孩子,讓她學到謙虛,因為對比明顯,反而看懂每個孩子各有其天賦,對父母這個角色,有了更深層的體悟。
Thumbnail
她很感謝老天爺給了她兩個很不一樣的小孩。不好帶的孩子,讓她在教養路上遇到大挫敗,卻因為向外求援,遇到很多貴人,反而開啟她身為父母的「親職成長之旅」。好帶的孩子,讓她學到謙虛,因為對比明顯,反而看懂每個孩子各有其天賦,對父母這個角色,有了更深層的體悟。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成長」是別人給不起的東西,只有我們自己才懂。 最近一直在思考一件事,大人們總是想要教導孩子們做什麼樣的事情,但是,卻很少人換位思考,在我們身邊的孩子或是晚輩,他們身上也許有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正所謂「萬物皆為我師,學習換位思考,跳脫框架」,以下是我的親身經歷,與大家分享: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阿崴閱讀-如何養出一個成年人 怎麼隨著年紀增長,我們卻開始累加了過多的期望,學著放手,適度的陪伴與表達支持,活出自己的榜樣,才會是最好的示範。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育小孩子要適時地放手,不可過度介入小孩子的生活和學業,才不會造成反效果,如子女變成媽寶無法獨立,或子女長大後遇到挫折不知所措等。」 「東西越容易得到,越不會珍惜;越難得到,越懂得珍惜。」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Thumbnail
以下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教育小孩子要適時地放手,不可過度介入小孩子的生活和學業,才不會造成反效果,如子女變成媽寶無法獨立,或子女長大後遇到挫折不知所措等。」 「東西越容易得到,越不會珍惜;越難得到,越懂得珍惜。」 (分享完畢)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南無藥師琉璃光如來
Thumbnail
憲福年會 親子關係講座~ 作為台下的聽眾,我也自己整理一些心得,目的讓自己日後有所回溯 #其實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的 #父母如果真的要說自己有任務的話我想應該是陪伴與探索 #給予孩子成功的捷徑不如教面對失敗的韌性 #打開手心接受自己的焦慮 #小時候被理解,才能長大後了解自己
Thumbnail
憲福年會 親子關係講座~ 作為台下的聽眾,我也自己整理一些心得,目的讓自己日後有所回溯 #其實我們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習如何當父母的 #父母如果真的要說自己有任務的話我想應該是陪伴與探索 #給予孩子成功的捷徑不如教面對失敗的韌性 #打開手心接受自己的焦慮 #小時候被理解,才能長大後了解自己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從親子衝突驚動警方上門,到母子一同追劇、做家事,吳蕙名老師由自身成功教養情緒障礙兒的經驗出發,結合專業背景與助人歷練,教你驗證有效的教養策略,找到親子共好的互動節奏,擁有無可取代的幸福。
Thumbnail
從親子衝突驚動警方上門,到母子一同追劇、做家事,吳蕙名老師由自身成功教養情緒障礙兒的經驗出發,結合專業背景與助人歷練,教你驗證有效的教養策略,找到親子共好的互動節奏,擁有無可取代的幸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