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蛋危機

2023/03/0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台灣缺蛋已經一陣子了,財經人也花了一點時間去探尋國外友人們的狀況,所以本周就來聊聊蛋去哪了

台灣缺蛋

新聞媒體已經發酵了一陣子,關於蛋價的漲幅、缺蛋的原因等各面向都大致講解過了一輪,也逼得農委會和行政院馬上搬出各項解套方案。財經人自己上市場和超市等地方也是十分有感。當然,除了蛋價以外,台灣各項物價的漲幅和通膨大概除了央行和政府官員以外,一般人都非常有感。通膨相關的議題在歷來的文章,財經人都有約略的提過,比較詳細可以觀看台灣央行升息升太少?|方格子 vocus
財經人在這邊也稍微整理一下幾項主要的原因:禽流感、天候異常、飼料及能源等原物料價格、雞隻年齡、蛋商控制價格。
禽流感和天候異常應該不用財經人多講,前幾年台灣缺蛋的時候就是因為禽流感大量撲殺蛋雞導致,而台灣基本上定期都會發生禽流感的疫情,只是規模大小會不會直接影響缺蛋而已。而天候異常也是近年來常見的議題,包含國際氣候變遷會議、聯合國SDGs目標等相關指標都是在針對氣候變遷做出改變,因為各國政府深知,不只畜牧業,如果氣候持續異常,各行業都會受到程度不一的衝擊。能源和飼料(如玉米)等原物料價格也是肇因於物價通膨的影響,無形中增加許多蛋農的成本。
雞隻年齡的方面,一來因為蛋雞每年會固定換羽,傳統上蛋農會在農曆過年時期讓蛋雞固定換羽,所以農曆過年期間產蛋量都會降低。二來台灣進口蛋雞的數量有限制,而台灣本地的蛋雞每年生產的數量也不足,導致蛋雞平均年齡逐漸成長,產蛋量也逐步下降。
蛋商的部分,台灣蛋農長期受到蛋商壓制價格,無法真實反映成本,而農委會也長期凍漲蛋價,導致台灣蛋農產蛋的意願持續降低。當然還有其他問題,例如蛋農找不到接班人接手、雞舍改造成本高昂無法負擔等,各種問題堆疊起來導致缺蛋危機一觸即發。
再加上台灣主要產蛋區在中南部,而北部又是媒體關注的焦點,因此當北部開始有缺蛋跡象時,受到的渲染就會特別大。

國外也缺蛋

財經人本來以為只有台灣缺蛋,但是在和國外友人們聊天的過程中發現,原來國外也在缺蛋!鄰近的日本,因為對雞蛋料理的喜愛和需求,向來都將雞蛋視為民生必需品,且是平穩物價的首要指標。然而就連產蛋大國的日本,雞蛋價格也開始上漲,雖然不至於買不到雞蛋,但民眾也開始感受到物價的壓力。遠一點的美國和歐洲,也依樣遭遇蛋價上漲的壓力,甚至在部分地區也開始和台灣一樣有買不到蛋的現象。
關於缺蛋的原因其實和台灣也相去不遠,主要也是來自於禽流感、氣候變遷等影響。可是因為歐美及日本本身都是產蛋大國,所以即使蛋量減少,也不至於和台灣一樣直接進入缺蛋危機,不過蛋價的上漲仍然引起各政府小幅度的關注。

蛋蛋要消失了嗎

以農委會和行政院的說法,三月就會穩定雞蛋供給,同時農委會也砸大錢推出多項措施來補救蛋量,財經人就挑幾個比較大型的措施,來說明為甚麼雞蛋短期內還是不會出現。
首先,禽舍重建補助,內容主要是在未來3年提供10.5億,輔導小規模的傳統禽舍,改建升級為高級的非開放式禽舍。只要申請通過,農委會就補助一半,但訂有補助上限。這項政策看起來立意良好,的確將傳統禽舍改建可以提升衛生環境、減少禽疫傳染,可有效提升產蛋量。但問題是,改建的成本這麼高,蛋農們拿得出來嗎?即使農委會補助一半,仍然至少需要拿出三四百萬,考量蛋農的財務狀況及接班問題,有多少小規模養殖場願意改建呢?
第二,提升蛋雞進口數量,從原先的二十萬隻提升到三十萬隻。問題在於,本來蛋雞進口就塞車了,很多蛋農不是配不到雞,而是等不到雞。再者,蛋雞從進口後到可以產蛋也需要時間,雖然農委會宣布會直接進口產蛋即戰力,但多數蛋農認為口號大於實際,緩不濟急。
第三,暫時從日本及歐美進口蛋救急,並且持續找其他國家支援,而進口的前提是檢疫一定要符合要求,以及有打疫苗的蛋就不行進口。問題在於,進口只能治標不治本,且如同前段提到,國外蛋價也在上漲,所以進口蛋的價格其實比台灣現有的蛋價相差無幾,只是純粹增加供給量。假如增加供給後,蛋價會下降嗎?而蛋價下降的話,進口蛋的成本差距要由農委會全額吸收嗎?
其他措施財經人就不一一敘述,大致來說,財經人贊成農委會提出改善措施,穩定增加供給量並控制價格,但這些措施的持續性,以及對根本原因的解決成效,可能要再多方思考。
另外,財經人在這邊呼籲千萬不要囤蛋,蛋很容易腐敗,只會造成更多的浪費。每次財經人看到隔壁大嬸們幾盒幾盒的搬,都會想說買這麼多吃的完嗎?如果吃不完又要丟掉不是很可惜嗎?本來就不多的蛋,因為這樣而浪費,不就缺更多蛋了嗎?希望大家將心比心,珍惜資源阿。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很實用,請幫忙按愛心、追蹤我和我的文章,並且把它分享出去(可以贊助當然更好XD)!如果有任何意見也歡迎留言與我討論,我們下一篇文章見!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每周五分鐘,財經人挑選一則國際時事,透過簡單的財經解說,帶你了解背後的故事。注意:內容皆為財經人自主觀察及歸納之意見,不代表任何立場,亦無任何投資理財建議,如有相關操作,請自負風險。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