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長的台灣歷史當中,原住民、漢人,以及中國官府這三個角色,撐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台灣歷史與文化。
食衣住行,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默默的影響與其他民族交流互動的既定印象。台灣位處歐亞大陸邊陲海域,前有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占領,後有清朝政府納為領土管轄,在這塊土地上來去的人們,為了商業、為了生存、為了治理互相接觸、影響,造就了如今台灣的豐富文化內涵。
什麼樣的展覽可以把全台清宮藏品最豐富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許多原住民文物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以及鑽研各方面的臺灣歷史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聚在一起?或從三個博物館各自的收藏與專長便可見一二。
三館聯展,讓原、漢、官交會,也與當代相遇
一踏進展區,深色為底的空間搭配高低橫豎不同的展示櫃、從天花板懸掛而下的主題背板或是紅磚色、灰色、黃色等色線交疊錯落的編織意象,建構出一個獨特的展覽宇宙。
在那個多方競逐、互相角力,爭奪著主導權的時代,原住民、漢人以及官府的關係,一直都是劍拔弩張的嗎?如果不是,那他們的關係又是如何?展區右側「關係的距離感」將主題聚焦在「關係」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許多層次,溝通、想像,以及控制是這當中的三個面貌,於是在這三種面貌下,展區又分成三個小子題:看不懂的文字、他者的凝視,與禮物政治。
「禮物政治」這個子題,我相信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在電視戲劇中經常會看見皇帝「賞賜」、「御賜」多少寶物或精品給功臣的橋段。人們送禮,有時候除卻傳達心意以外,也包含了關於社會關係的拿捏與操作手段在內。而在官場上,來自特定的場合與身分的禮物,更是一場不見血的權力政治展現,一如中國皇帝會藉由賞賜外族、邊疆社會「御賜的禮物」,或是給予官銜,都是在藉由送禮來表達己身的文化優越與攏絡人心。收到皇帝禮物的人則常憑藉「御賜」之名來獲取在部落或家族內的地位提昇,讓這份禮物成為自身勢力得到上位者重視的重要符碼。
這裡便展出了一件清代的寶藍絲緞盤金刺繡蟒袍,衣服上金光燦燦、華麗非常的紋飾屬於清末時期龍袍的紋飾特徵,傳為光緒皇帝御賜給台灣有功的地方要員的禮物。雖然不知道受賞者的身分,因為什麼原因而得到獎賞,但這對於在清代屬於大清帝國版圖邊陲的台灣,無疑是一個充滿政治性的禮物。
如果說送禮是間接性的權力政治符碼,那麼形體相異便難以解讀的文字,更是代表了不同文化間的合作或競爭的最直接證據。當你看不懂漢字的橫豎撇捺,猜不透道教符籙的龍飛鳳舞,讀不出拼音文字的拗口,自然也就對眼前的異族文化產生了好奇想像,或是輕微排斥。
「看不懂的文字」展出篆書字帖、新港文書,和道教文物等與字有關的文件與器物,藉由這些有字天書,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群之間的互動,例如寫了漢字與新港文書的雙語合約,就讓身處現代的我們可以透過上面的文字對照,試圖了解當年的原漢互動關係與方式。除了人和人需要經由文字跟語言進行溝通,人和神之間也無疑需要媒介來遞傳祈願與神旨,看不懂與神溝通的符文,便找看得懂的人幫忙吧!
康熙60年(1721)下淡水社土官阿里莫等仝立雙語合約字,為現藏新港文書中第三早的契字,也是下淡水社(現屏東萬丹鄉香社村一帶)現存唯一的新港文書。
兩廣地區法師彩繪道服(左),貼有淨符的南投竹山福順宮官將首羽毛扇(右)。
然而,如果都以可以委由他人代辦的文書與送禮來維繫互動關係,那麼彼此對於另一方的形貌或許就只能全靠刻板印象與想像了。在「他者的凝視」中,展出了原住民對於他者形貌的雕刻、漢人根據外族人形貌印象的琺瑯器等物件。從這些風格迥異的展品中,我們看到了來自外人的「異類眼光」,以及自己人的對他者的想法,從中互相構築出想像與真實的共構和競合。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論是禮物、文書,或是獨具民族特色的人物雕刻,這些文物都建構了一個「提供給觀者」的敘述,但同時又保留了很大的彈性空間讓觀者在自己感興趣的物件上,繼續往後多方思考,在今昔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變了,又或是有什麼一直都沒變呢?
吃飯喝酒,再來一口煙,生活文化相似又相異
日常生活總脫離不了維持生命的吃喝飲食,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會階級在用於飲食的器皿也會有所不同。這些飲食習慣與相應而生的器具不只是各個人群生活文化的縮影,同時也透露出不同人群所希望凸顯的社會文化身分。當他們各自使用自己所習慣的、所喜歡的器物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儀式感時,不知道他們所思考的、所想要呈現的,究竟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還是「社會期待的樣子」呢?
在展場中央的大展示櫃裡,整齊羅列了許多原住民族使用的大小、形狀不同的碗盤湯匙,材質有木有鐵,好幾支湯匙的手柄上更有可愛精緻的雕刻圖案。這些食器,有的來自岸裡社潘家,有的來自排灣貴族,有的來自達悟族,在他們的餐桌上,或許沒有浮誇奢華的餐具作為點綴,但有最鮮美自然的佳餚野味可以款待家人與客人。
而另一邊的圓桌上,則擺放著現代人熟悉、在中式餐館會看到與使用的杯盤碗筷,還有高檔西餐廳會看到葡萄酒瓶與酒杯,以及一本菜單和一張帳單──原來這是百年前高檔臺菜餐廳代表的江山樓的用餐桌面。位於大稻埕的江山樓,在營業期間多是政要、商賈、文人、名流往來匯聚,也成為台灣早期上流社會活動的標誌場所,一間用餐方式仿若西餐廳的高級臺菜餐廳,我想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標誌吧!
除了飽腹之慾,酒和煙也是人們交際應酬中很少缺席的兩樣消遣。展場內也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酒器與煙具,讓我們可以一窺他們在各類宴會、社交場合,以及祭祀上大不相同的物質文化。
為悅己者容,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時尚
展場左側是這個展覽的第三個主題「身體的慾望」,從「身體」出發,分成「時尚」和「情慾」兩個主題,藉由與身體息息相關的衣飾配件,觀看不同人群如何展現己身文化的裝飾面貌。
說起衣服飾品,自然是女性使用的花樣繁多,展區中也展出許多衣裝和飾品,現場儼然就是個匯集了原住民族耀目的琉璃珠項鍊、清代皇家的各種寶石頭飾、漢人的翠玉金蝴蝶步搖等女子時髦配件的專櫃。
當然,有了首飾,也不能缺少服裝,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時刻莫過於出嫁時,現場也展示了一件漢人新娘的美麗新娘服與新娘鳳冠,還有排灣族的女子盛裝和泰雅族的新娘禮服,上頭精緻的花紋、繁複的貝殼裝飾,一針一線都紀念著這美好的時刻。
新豐庄徐慶瀾家族新娘服(右),新豐庄徐慶瀾家族新娘鳳冠(左)。
除了裝扮自己的身體時尚以外,「情慾」也是身體本能的慾望之一。在多數人類社會當中,「性」都是隱晦、不可直言的,但這次展覽,三個博物館將「性」光明正大地放進展示櫃中──來自清廷後宮,藏於嫁妝箱箱底的秘戲畫;或是原住民族大方展示的男女裸身雕刻,或是呈現漢人社會中性產業的相關文物,都讓觀者看到一個既隱晦卻又露骨的情慾世界與文化。
走在這交會了三個視角、不同身分與族群的展覽空間中,雖然展覽多數聚焦於原住民與漢人、清人之間的關係,日治時期的相關文物並不多,但從台灣史的進程上看,當官府從清人換成日人、國民政府之後,便又是不同的面貌了。
身處現代的我們,又是如何看待在這個國際交流頻繁的時代,那些「外人」的面貌與文化呢?
展覽資訊
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展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第一特展室
展期:即日起~4/5
票價:全票100元/人,優待票60元/人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