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報報】跨越時空的三方會談: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raw-image
在不長的台灣歷史當中,原住民、漢人,以及中國官府這三個角色,撐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台灣歷史與文化。

食衣住行,生活上的點點滴滴都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同時也默默的影響與其他民族交流互動的既定印象。台灣位處歐亞大陸邊陲海域,前有西班牙人與荷蘭人占領,後有清朝政府納為領土管轄,在這塊土地上來去的人們,為了商業、為了生存、為了治理互相接觸、影響,造就了如今台灣的豐富文化內涵。

什麼樣的展覽可以把全台清宮藏品最豐富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許多原住民文物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以及鑽研各方面的臺灣歷史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聚在一起?或從三個博物館各自的收藏與專長便可見一二。


三館聯展,讓原、漢、官交會,也與當代相遇

一踏進展區,深色為底的空間搭配高低橫豎不同的展示櫃、從天花板懸掛而下的主題背板或是紅磚色、灰色、黃色等色線交疊錯落的編織意象,建構出一個獨特的展覽宇宙。

在那個多方競逐、互相角力,爭奪著主導權的時代,原住民、漢人以及官府的關係,一直都是劍拔弩張的嗎?如果不是,那他們的關係又是如何?展區右側「關係的距離感」將主題聚焦在「關係」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許多層次,溝通、想像,以及控制是這當中的三個面貌,於是在這三種面貌下,展區又分成三個小子題:看不懂的文字、他者的凝視,與禮物政治。

「禮物政治」這個子題,我相信對絕大部分的人來說並不陌生,畢竟在電視戲劇中經常會看見皇帝「賞賜」、「御賜」多少寶物或精品給功臣的橋段。人們送禮,有時候除卻傳達心意以外,也包含了關於社會關係的拿捏與操作手段在內。而在官場上,來自特定的場合與身分的禮物,更是一場不見血的權力政治展現,一如中國皇帝會藉由賞賜外族、邊疆社會「御賜的禮物」,或是給予官銜,都是在藉由送禮來表達己身的文化優越與攏絡人心。收到皇帝禮物的人則常憑藉「御賜」之名來獲取在部落或家族內的地位提昇,讓這份禮物成為自身勢力得到上位者重視的重要符碼。

這裡便展出了一件清代的寶藍絲緞盤金刺繡蟒袍,衣服上金光燦燦、華麗非常的紋飾屬於清末時期龍袍的紋飾特徵,傳為光緒皇帝御賜給台灣有功的地方要員的禮物。雖然不知道受賞者的身分,因為什麼原因而得到獎賞,但這對於在清代屬於大清帝國版圖邊陲的台灣,無疑是一個充滿政治性的禮物。

raw-image

如果說送禮是間接性的權力政治符碼,那麼形體相異便難以解讀的文字,更是代表了不同文化間的合作或競爭的最直接證據。當你看不懂漢字的橫豎撇捺,猜不透道教符籙的龍飛鳳舞,讀不出拼音文字的拗口,自然也就對眼前的異族文化產生了好奇想像,或是輕微排斥。

「看不懂的文字」展出篆書字帖、新港文書,和道教文物等與字有關的文件與器物,藉由這些有字天書,我們也可以看到不同文化群之間的互動,例如寫了漢字與新港文書的雙語合約,就讓身處現代的我們可以透過上面的文字對照,試圖了解當年的原漢互動關係與方式。除了人和人需要經由文字跟語言進行溝通,人和神之間也無疑需要媒介來遞傳祈願與神旨,看不懂與神溝通的符文,便找看得懂的人幫忙吧!

raw-image
raw-image

然而,如果都以可以委由他人代辦的文書與送禮來維繫互動關係,那麼彼此對於另一方的形貌或許就只能全靠刻板印象與想像了。在「他者的凝視」中,展出了原住民對於他者形貌的雕刻、漢人根據外族人形貌印象的琺瑯器等物件。從這些風格迥異的展品中,我們看到了來自外人的「異類眼光」,以及自己人的對他者的想法,從中互相構築出想像與真實的共構和競合。

從現代人的眼光來看,不論是禮物、文書,或是獨具民族特色的人物雕刻,這些文物都建構了一個「提供給觀者」的敘述,但同時又保留了很大的彈性空間讓觀者在自己感興趣的物件上,繼續往後多方思考,在今昔之間,是不是有什麼變了,又或是有什麼一直都沒變呢?

raw-image
吃飯喝酒,再來一口煙,生活文化相似又相異

日常生活總脫離不了維持生命的吃喝飲食,而不同的族群、不同的社會階級在用於飲食的器皿也會有所不同。這些飲食習慣與相應而生的器具不只是各個人群生活文化的縮影,同時也透露出不同人群所希望凸顯的社會文化身分。當他們各自使用自己所習慣的、所喜歡的器物打造屬於自己的生活儀式感時,不知道他們所思考的、所想要呈現的,究竟是「自己喜歡的樣子」,還是「社會期待的樣子」呢?

在展場中央的大展示櫃裡,整齊羅列了許多原住民族使用的大小、形狀不同的碗盤湯匙,材質有木有鐵,好幾支湯匙的手柄上更有可愛精緻的雕刻圖案。這些食器,有的來自岸裡社潘家,有的來自排灣貴族,有的來自達悟族,在他們的餐桌上,或許沒有浮誇奢華的餐具作為點綴,但有最鮮美自然的佳餚野味可以款待家人與客人。

raw-image

而另一邊的圓桌上,則擺放著現代人熟悉、在中式餐館會看到與使用的杯盤碗筷,還有高檔西餐廳會看到葡萄酒瓶與酒杯,以及一本菜單和一張帳單──原來這是百年前高檔臺菜餐廳代表的江山樓的用餐桌面。位於大稻埕的江山樓,在營業期間多是政要、商賈、文人、名流往來匯聚,也成為台灣早期上流社會活動的標誌場所,一間用餐方式仿若西餐廳的高級臺菜餐廳,我想也是一種文化自信的標誌吧!

raw-image

除了飽腹之慾,酒和煙也是人們交際應酬中很少缺席的兩樣消遣。展場內也展出了各式各樣的酒器與煙具,讓我們可以一窺他們在各類宴會、社交場合,以及祭祀上大不相同的物質文化。


為悅己者容,每個族群都有自己的文化時尚

展場左側是這個展覽的第三個主題「身體的慾望」,從「身體」出發,分成「時尚」和「情慾」兩個主題,藉由與身體息息相關的衣飾配件,觀看不同人群如何展現己身文化的裝飾面貌。

說起衣服飾品,自然是女性使用的花樣繁多,展區中也展出許多衣裝和飾品,現場儼然就是個匯集了原住民族耀目的琉璃珠項鍊、清代皇家的各種寶石頭飾、漢人的翠玉金蝴蝶步搖等女子時髦配件的專櫃。

當然,有了首飾,也不能缺少服裝,女子一生最重要的時刻莫過於出嫁時,現場也展示了一件漢人新娘的美麗新娘服與新娘鳳冠,還有排灣族的女子盛裝和泰雅族的新娘禮服,上頭精緻的花紋、繁複的貝殼裝飾,一針一線都紀念著這美好的時刻。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除了裝扮自己的身體時尚以外,「情慾」也是身體本能的慾望之一。在多數人類社會當中,「性」都是隱晦、不可直言的,但這次展覽,三個博物館將「性」光明正大地放進展示櫃中──來自清廷後宮,藏於嫁妝箱箱底的秘戲畫;或是原住民族大方展示的男女裸身雕刻,或是呈現漢人社會中性產業的相關文物,都讓觀者看到一個既隱晦卻又露骨的情慾世界與文化。

走在這交會了三個視角、不同身分與族群的展覽空間中,雖然展覽多數聚焦於原住民與漢人、清人之間的關係,日治時期的相關文物並不多,但從台灣史的進程上看,當官府從清人換成日人、國民政府之後,便又是不同的面貌了。

身處現代的我們,又是如何看待在這個國際交流頻繁的時代,那些「外人」的面貌與文化呢?


展覽資訊

原民、漢人、官府的交織「物」語─故宮、臺博、臺史博三館聯展

展覽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第一特展室

展期:即日起~4/5

票價:全票100元/人,優待票60元/人

喜歡我的文章的話,歡迎按個愛心、追蹤、分享,或是小額贊助支持,也可以到我的首頁去看看其他文章,追蹤一下其他專題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觀影‧看戲‧讀點書‧走段路
54會員
108內容數
一場電影,一齣戲,一本書,一段旅程 在場景與景色的變換,在人物角色的情感中流連,在紙頁的字裡行間, 透過五官感受他們的故事,感情與生命脈動,最後彙整成我流感受的小小心得。
2023/08/21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並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Thumbnail
2023/08/21
《無垠之森》展覽邀請13位/組國內外藝術創作者,並以村上春樹的《海邊的卡夫卡》作為切入點,透過過道、逢魔時刻、薩滿三個主軸意象,讓觀眾走進一座偏僻未知、深不見底的渾沌森林,透過在這座森林中的20餘件作品,引導觀者感受「既不在此、也不在彼」,連結著生與死、真實與幻象、現世與彼岸、此處與他處的幽冥空間。
Thumbnail
2023/07/17
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2023/07/17
在我看來,我們還有很多故事要說。──華特‧迪士尼。 在你的童年裡,陪伴著你成長的動畫是什麼呢?或許是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也或許是皮克斯、夢工廠等動畫公司,而提到美國動畫,佔有一席之地的迪士尼必然也都在許多人童年的動畫清單上,而且佔了極大的比例吧?
Thumbnail
2023/04/16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2023/04/16
出版者作為協調者、創意者,作為比其他人更能承擔風險的角色,作為所有角色之間的橋樑,才能跟作者說:「請把書交給我。」或者跟書店說::「請跟我們一起賣這本書。」──節錄自李屏瑤〈希望得到同行高手真正的敬重:訪新經典文化總編輯葉美瑤〉,《文訊》354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鐘金水先生是台中市梧棲區頂寮里里長,長期關注民間史料搜集和典藏。本次古早賣身契特展內容包括:收養、人身買(典)賣、婚約、認祖歸宗、賣子賣女、過繼、離婚、夫死招婿、夫死改嫁、出妻別嫁(賣某做大舅) 一共九十餘件契約書,時間從清代中期至民國、日據、台灣光復,前後長達兩百年之久。
Thumbnail
鐘金水先生是台中市梧棲區頂寮里里長,長期關注民間史料搜集和典藏。本次古早賣身契特展內容包括:收養、人身買(典)賣、婚約、認祖歸宗、賣子賣女、過繼、離婚、夫死招婿、夫死改嫁、出妻別嫁(賣某做大舅) 一共九十餘件契約書,時間從清代中期至民國、日據、台灣光復,前後長達兩百年之久。
Thumbnail
在不長的台灣歷史當中,原住民、漢人,以及中國官府這三個角色,撐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台灣歷史與文化。 什麼樣的展覽可以把全台清宮藏品最豐富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許多原住民文物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以及鑽研各方面的臺灣歷史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聚在一起?或從三個博物館各自的收藏與專長便可見一二。
Thumbnail
在不長的台灣歷史當中,原住民、漢人,以及中國官府這三個角色,撐起了很大一部分的台灣歷史與文化。 什麼樣的展覽可以把全台清宮藏品最豐富的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許多原住民文物的國立臺灣博物館,以及鑽研各方面的臺灣歷史的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聚在一起?或從三個博物館各自的收藏與專長便可見一二。
Thumbnail
想像你家有一個象徵祖先與家族精神的傳家之寶,這個傳家之寶因為太特別、太珍貴、太有藝術感,所以不僅被收藏到離家鄉很遙遠的博物館,還被政府登錄為國家財產,這時候你希望博物館怎麼保存與展示你家的傳家之寶呢?
Thumbnail
想像你家有一個象徵祖先與家族精神的傳家之寶,這個傳家之寶因為太特別、太珍貴、太有藝術感,所以不僅被收藏到離家鄉很遙遠的博物館,還被政府登錄為國家財產,這時候你希望博物館怎麼保存與展示你家的傳家之寶呢?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雲林縣政府於2021年10月底舉辦「1621開台四百年大航海時代顏思齊」故事展,呈現大航海時代開墾的艱辛。看似立意良善的展覽,卻因使用的「開台」等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論述,引起社會不滿......
Thumbnail
雲林縣政府於2021年10月底舉辦「1621開台四百年大航海時代顏思齊」故事展,呈現大航海時代開墾的艱辛。看似立意良善的展覽,卻因使用的「開台」等漢人為中心的史觀論述,引起社會不滿......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很更多人在面對中國(與中華文化)的時候,喜歡拿出一套『台灣人普遍有原住民血統』來做為二元對抗的有力論述。或者,每當有國際友人詢問台灣有什麼文化可以拿出來時(換日線有很多這種文章),多數人多半也不會漏掉『原住民文化』,但當你問這些台灣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了解......?
Thumbnail
很更多人在面對中國(與中華文化)的時候,喜歡拿出一套『台灣人普遍有原住民血統』來做為二元對抗的有力論述。或者,每當有國際友人詢問台灣有什麼文化可以拿出來時(換日線有很多這種文章),多數人多半也不會漏掉『原住民文化』,但當你問這些台灣人對於原住民文化的了解......?
Thumbnail
1920年,距今百年了,孕育我們爺爺甚至曾祖父的年代,更是台灣文化轉變與革新的時代,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社會風氣劇變,人們因而變得戰後的迷惘,在作品上呈現了戰後的黑暗與混亂,並且打破秩序,漸漸開始懷疑舊有的文化風氣,達達主義誕生,女權運動的開端,平權意識抬頭,世界不同於以往的
Thumbnail
1920年,距今百年了,孕育我們爺爺甚至曾祖父的年代,更是台灣文化轉變與革新的時代,奠定台灣文學的基礎。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全球社會風氣劇變,人們因而變得戰後的迷惘,在作品上呈現了戰後的黑暗與混亂,並且打破秩序,漸漸開始懷疑舊有的文化風氣,達達主義誕生,女權運動的開端,平權意識抬頭,世界不同於以往的
Thumbnail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Thumbnail
撰寫:鄭文翔 “台灣文化”是什麼? 若要分析什麼是台灣文化,或許該從對“文化”的定義開始。簡單來看,文化就是社會中的語言、文字、風土民情、生活習慣、思想、以及綜合實力的加總,分別從物質、制度與精神層次構築而成。 比如說,從中國大陸沿襲至今仍在台灣使用的注音符號教學與正體漢字、香火鼎盛的廟宇祭祀
Thumbnail
人一樣、國籍一樣、業務內容一樣,但所依循的條約不同了;誰來負責鋪路、築港、拉管線的責任與權力也不同了。這些歷史課本大概也會寫,但應該只寫一半。因政權轉移導致條約轉變,進而影響城市實體構築環境型態的例子在那段時間的世界各地頻繁地發生著。這是歷史與都市空間之間的聯繫。
Thumbnail
人一樣、國籍一樣、業務內容一樣,但所依循的條約不同了;誰來負責鋪路、築港、拉管線的責任與權力也不同了。這些歷史課本大概也會寫,但應該只寫一半。因政權轉移導致條約轉變,進而影響城市實體構築環境型態的例子在那段時間的世界各地頻繁地發生著。這是歷史與都市空間之間的聯繫。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