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ns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學設計是一段崩潰的過程。
「沒有sense。」
對設計相關科系學生而言,這個幾乎和沒有天分、沒有創意是差不多的打擊。
只能努力去感受,什麼是清晨照進房裡的第一道光,開口在牆面地板暈出什麼樣漂亮的光影,風吹動的方向,機能性之外的美感……………
一切都沒有標準答案。
每次覺得差不多可以了,老師就會改出更好的方案,而且是大改!
等等,那我畫好的圖,已經開始做的模型怎麼辦?下週就要總評怎麼辦?
改改改、重做重做……………..

寫小說實在太像這種過程了。

當有人問我文字流暢是什麼,我實在很難具體說出那種感覺。
就是讀起來很順、很流暢啊........
多看多寫,多去感受。
就和學設計的人感受風光雨水,體會後覺得怎樣更好一樣。
而且每個人覺得的好很多時候並不一樣,但這些人自成一格後都是大師。
人生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學習也是。
感受、學習、進步,不斷重複,不斷累積。同時保持輕鬆的心情,反正急不來,急也沒用。
avatar-img
3會員
5內容數
紀錄寫作時的體會、感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今晚,就來和訂閱制讀者分享新書楔子的三分之一。原本想要把楔子整個貼上來,卻發現楔子就有六千多字,所以決定還是放三分之一就好。其實現在看這些,都覺得和自己判若兩人,有的地方連自己都不敢看下去——原來高瑞希,過去活得這麼不開心。 前天訂閱制讀者表達課第二期開班,因為感冒無法帶課,所以事先錄製了講解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覺得美感是天生的才能,會說自己沒有天分啦,沒辦法從事藝術、設計類工作,但我的經驗與知到的一些真實案例來看,美感是可以後天加強的。 如果你真心喜愛設計這件事,但覺得自己缺少一點美感,請不要放棄,我這邊會分享一點我的經驗跟方法,來告訴大家如何讓自己更進步。 下會分享幾個我長時間下來
Thumbnail
許多人夢想成為藝術家、作家或音樂家,但實現夢想後,卻發現生活單調重複,難以滿足。這種困境源於規劃思維,認為人生可以像工程一樣精確計劃,但這種思維忽視了變化和成長。隨著經驗和視野的擴展,我們的目標也會改變,堅持錯誤的道路只會讓我們越走越遠。這本書提出了設計思維,鼓勵我們像設計師一樣動態解決問題,找到多
Thumbnail
其實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發作到底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那些學霸們懂不懂,反正我是覺得當時的我不算懂 但是真的經歷,你才真的理解,雖然沒有說一定要去經歷,但是常常你們給我一種根本不願意去理解的感受。這句話你們會直接總結我 就是同理心不夠。 我說的話都是多餘。 說不清楚我早上經歷了什麼,但是我就po了一
我認為設計不是一段時間就能生成的,因為它是一種生活了。或許, 應該讓它成為一種生活中思考的習慣,那也就不用這麼累得花時間不停的折磨精神。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創意跟思維大概也有關係。 以前很難去接受新穎的思維,連帶創意也無法更新。思維轉換之後,有許多以前認為不可能、無法實行的事,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這個還需要一點時間。要從原本的思維轉換成跳脫思維,可能一時之間轉換不來。 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謙虛。自己一直以來都抱持著這樣的信念走下去。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沒有靈感很常見 創作者沒有靈感是很常見的。像今天這個情況,午睡剛起,腦袋一片空白,一點想法都沒有,只有覺得咖啡的苦澀,靈感也好像被堵塞一樣。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呢?就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小眾的議題來說,要仔細地談論,持續地談論,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關心的人也很少,但其實是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有些人可能覺得美感是天生的才能,會說自己沒有天分啦,沒辦法從事藝術、設計類工作,但我的經驗與知到的一些真實案例來看,美感是可以後天加強的。 如果你真心喜愛設計這件事,但覺得自己缺少一點美感,請不要放棄,我這邊會分享一點我的經驗跟方法,來告訴大家如何讓自己更進步。 下會分享幾個我長時間下來
Thumbnail
許多人夢想成為藝術家、作家或音樂家,但實現夢想後,卻發現生活單調重複,難以滿足。這種困境源於規劃思維,認為人生可以像工程一樣精確計劃,但這種思維忽視了變化和成長。隨著經驗和視野的擴展,我們的目標也會改變,堅持錯誤的道路只會讓我們越走越遠。這本書提出了設計思維,鼓勵我們像設計師一樣動態解決問題,找到多
Thumbnail
其實在課本上學習到的發作到底是什麼感受,我不清楚那些學霸們懂不懂,反正我是覺得當時的我不算懂 但是真的經歷,你才真的理解,雖然沒有說一定要去經歷,但是常常你們給我一種根本不願意去理解的感受。這句話你們會直接總結我 就是同理心不夠。 我說的話都是多餘。 說不清楚我早上經歷了什麼,但是我就po了一
我認為設計不是一段時間就能生成的,因為它是一種生活了。或許, 應該讓它成為一種生活中思考的習慣,那也就不用這麼累得花時間不停的折磨精神。
Thumbnail
從資策會結訓後至今快4年的時間了,可以來初步談談轉職的這段心路歷程了 其實在學習的時候都不是最艱苦的,最艱苦的是該怎麼用短短的履歷以及作品即告訴人家你很行,然後你得到這份工作後,你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不符合你能力的工作 很多時候我們都只能做中學,在資策會學的東西非常粗淺,就算你得到這份工作了,離你被
開始說之前,先介紹自己,我只是一個平凡的大學生,就讀設計相關科系,目前讀到二年級。 然後我讀的此科系,卻不是我心中喜歡或是有在關注這個領域很久的東西,所以我大一一開始在學時,因為理解程度差和經驗過少的關係,所以讓我讀得很辛苦又很痛苦,甚至最近又因自己在乎的事情太多,導致心理和精神的狀況變得不好,睡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創意跟思維大概也有關係。 以前很難去接受新穎的思維,連帶創意也無法更新。思維轉換之後,有許多以前認為不可能、無法實行的事,是有可能發生的。 但這個還需要一點時間。要從原本的思維轉換成跳脫思維,可能一時之間轉換不來。 越是優秀的人,越是謙虛。自己一直以來都抱持著這樣的信念走下去。
Thumbnail
  對於大學念建築的人來說,建築的哪個階段最讓人覺得有趣呢?概念發想?基的分析?空間配置?還是畫圖、做模型?我認為是設計的過程,將概念建築化的過程,更精確的說,是在苦思已久的某個時刻突然蹦出靈感的一瞬間。那種出其不意的感覺比想出數學答案還要爽;數學的答案是神說了算,建築設計的答案則是我說了算
Thumbnail
沒有靈感很常見 創作者沒有靈感是很常見的。像今天這個情況,午睡剛起,腦袋一片空白,一點想法都沒有,只有覺得咖啡的苦澀,靈感也好像被堵塞一樣。面對這樣的情況,你會怎麼辦呢?就文化創意產業這個小眾的議題來說,要仔細地談論,持續地談論,其實是非常困難的。關心的人也很少,但其實是大多數人生活的一部分,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