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重要?不重要?

成績重要?不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週六參加兒子幼兒園的家長座談會,在等候跟老師一對一面談的空檔,隨意搜尋著教室內有沒有兒子上課的蛛絲馬跡,走道門口聽到隔壁班,應該是大班老師在跟多位家長做進入小學前的準備說明。簡報中列舉了大約10項屬於學習基本能力,我看到最後一項「成績重要?不重要?」;我認為身為現代家長,應該會覺得成績不重要,學習過程才是重要的。在老師還沒解說到這一項時,我的第一個想法是"重要",因為那是檢視該階段學習過程中的成果。

老師將這題開放性的讓家長思考,但他舉了一個例子,有個小學生原本成績都很好,有一次的考試突然不想認真準備,當然拿到了不好的成績,當被問及為何這次的成績變差了,小學生回答「因為爸媽說成績不重要」。的確,成績不是人生的重點,而那是在"大人"的生命經驗中,所獲得的成熟認知,「成績不重要」這句話背後有其隱含的意思,在不同的大人身上也有不同詮釋意義,但對於一個小學生來說,他聽到、認知到的,可能就只有字面上的意思;然而這卻會影響到當下的他做出判斷和行為。是說做為家長跟孩子溝通也是一門很深的藝術,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思維去片面的解釋一句話,但又希望孩子不要重蹈覆轍我們小時候或年輕時候的遺憾。

試想如果我的孩子上了小學,成績總是落後,我該如何處理?我覺得根本不需要說出「成績重要或不重要」這樣的絕對性話語,我會說「你的考試成績讓你可以知道這段時間的學習,你學會了多少」,也許孩子會說「可是我會的沒有考,都考我不會的呀」,這又是另一個可以引導學習的面向了。考試是一個評測,當你的學習有效吸收了,就不會存在只考你不會的題目,當我們發現我們在總體評量上是落後的,應該先檢討反省自己的不足,而不是去怪老師的出題。

從這兩個面向來看,我認為是態度的問題,成績重不重要?態度才是重點!學習當然不是為了考試,考試只是階段性的確認自己吸收了解了多少,儘管老師會用成績來評量學生的程度,學生何嘗不能也用成績來衡量自己的強弱特點呢。沒有人喜歡被打分數,要跳脫分數的限制,不需要提早否定它,能否試著從分數去找出自己的強項跟興趣。再說,現階段需要被學習的技能,在幾年後的將來都可能被AI取代,現代孩子要學習的東西遠遠比我們要多得多,找到生活/人生的學習目標,也許會是不斷的改變,更重要的是適應環境變化,適者生存的道理是不會變的。

也許等到我的孩子上小學,我會遇到更多不同的挑戰,到時候再來分享我當下的心得。

avatar-img
零度寫作
5會員
46內容數
「你有多自律 就有多自由」是我的座右銘 喜歡潛水,喜歡空中瑜珈,這兩樣興趣都可以讓我短暫的離開地球表面,我很珍惜和同伴們在相互信任下,度過放電又紓壓的時光。 我是塔羅占卜師「零度」,大學時期開始學習塔羅,累積多年占卜經驗,涉獵吸收各種心理學知識,透過塔羅牌探索生命的奧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零度寫作 的其他內容
最近在看《原子習慣》這本書,之前從Podcast「讀來讀往」中的心得分享獲得一些書中資訊,剛好部門的書架上有這本書,就借來閱讀。 作者前言有點冗長,加上我已經對於這本書有一些概念,剛開始真有一點想要放棄繼續看這本書,但我對於閱讀有一個奇怪的執著,除非這本書真的很難閱讀,不然我都會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的看
之前聽Podcast"聽老小姐的話"聊到育兒,Lucy說他每天晚上會跟兩個女兒說三個今天的感謝,女兒也會說三個感謝。昨晚睡前和兒子聊天,覺得可以來試試看,我說「我們來說三個對對方的感謝」,兒子應該似懂非懂「好」。 我先說「感謝你來當我的小寶貝」,兒子「感謝你當我的小寶貝」並且靠過來抱抱我,親嘴。
一個5歲的小小孩,說出「要怎麼樣牙齒才會撐住」,我當下很驚訝他用"撐住"這個詞,但是人生中就是得經歷無數個大大小小需要"撐住"的時候,我很心疼他因為掉牙而掉眼淚,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他人生中得克服的挫折,他也學會安慰自己「媽媽,牙齒還會再長出來對不對」,我也要機會教育他如何學習好的生活習慣,給他愛,陪
職場是個政治很深的地方,這一次我又學了一課! 「還好是他自己提離職」老闆這麼說。引發了我的無限想像...... 我說「職場上,要嘛會做人,要嘛會做事」,不論你會不會做人,公司裡肯定需要會做事的人;如果你不會做人,又不會做事,沒有公司願意白養一個人。
兒子最近愛上"洗碗"這個工作,不確定是不是阿嬤不讓他洗,還是基於兒童的叛逆,很想要做不能做的事。媽媽我當然要趁機讓他可以參與洗碗的工作,從假日的晚餐開始,先幫他擠好洗碗精,如何拿菜瓜布刷洗、沖水。
7/4晚上兒子下課後,就跟爸爸說他肚子很痛,說是在學校撞到桌子,詢問學校老師的回覆是在學校沒有發生碰撞,而且幫兒子洗澡時也沒有發現外傷。但回到家洗完澡兒子仍然表示肚子很痛,痛到站不直,沒辦法走路。爸爸只好趕快帶他去掛急診,回想上次兒子掛急診是一歲半的時候,在家裡撞到床角,逢了三針。
最近在看《原子習慣》這本書,之前從Podcast「讀來讀往」中的心得分享獲得一些書中資訊,剛好部門的書架上有這本書,就借來閱讀。 作者前言有點冗長,加上我已經對於這本書有一些概念,剛開始真有一點想要放棄繼續看這本書,但我對於閱讀有一個奇怪的執著,除非這本書真的很難閱讀,不然我都會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的看
之前聽Podcast"聽老小姐的話"聊到育兒,Lucy說他每天晚上會跟兩個女兒說三個今天的感謝,女兒也會說三個感謝。昨晚睡前和兒子聊天,覺得可以來試試看,我說「我們來說三個對對方的感謝」,兒子應該似懂非懂「好」。 我先說「感謝你來當我的小寶貝」,兒子「感謝你當我的小寶貝」並且靠過來抱抱我,親嘴。
一個5歲的小小孩,說出「要怎麼樣牙齒才會撐住」,我當下很驚訝他用"撐住"這個詞,但是人生中就是得經歷無數個大大小小需要"撐住"的時候,我很心疼他因為掉牙而掉眼淚,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他人生中得克服的挫折,他也學會安慰自己「媽媽,牙齒還會再長出來對不對」,我也要機會教育他如何學習好的生活習慣,給他愛,陪
職場是個政治很深的地方,這一次我又學了一課! 「還好是他自己提離職」老闆這麼說。引發了我的無限想像...... 我說「職場上,要嘛會做人,要嘛會做事」,不論你會不會做人,公司裡肯定需要會做事的人;如果你不會做人,又不會做事,沒有公司願意白養一個人。
兒子最近愛上"洗碗"這個工作,不確定是不是阿嬤不讓他洗,還是基於兒童的叛逆,很想要做不能做的事。媽媽我當然要趁機讓他可以參與洗碗的工作,從假日的晚餐開始,先幫他擠好洗碗精,如何拿菜瓜布刷洗、沖水。
7/4晚上兒子下課後,就跟爸爸說他肚子很痛,說是在學校撞到桌子,詢問學校老師的回覆是在學校沒有發生碰撞,而且幫兒子洗澡時也沒有發現外傷。但回到家洗完澡兒子仍然表示肚子很痛,痛到站不直,沒辦法走路。爸爸只好趕快帶他去掛急診,回想上次兒子掛急診是一歲半的時候,在家裡撞到床角,逢了三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