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一個習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看《原子習慣》這本書,之前從Podcast「讀來讀往」中的心得分享獲得一些書中資訊,剛好部門的書架上有這本書,就借來閱讀。
作者前言有點冗長,加上我已經對於這本書有一些概念,剛開始真有一點想要放棄繼續看這本書,但我對於閱讀有一個奇怪的執著,除非這本書真的很難閱讀,不然我都會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的看完,可以是1個月或者6個月,甚至1年才看完,我仍會把書看完。可能有些文字看了就忘記,可能有些章節很無趣會草草瀏覽過,但我沉浸在閱讀文字的過程,它可以幫助我讓我的身體跟頭腦慢下來;對於一個電腦工作者加上手機沉迷者,藉由看書看身心慢下來,可以幫助自己思考,而且當我慢慢閱讀書的文字,其實有很多內容都可以讓我去思辨,和生活中的連結,增加判斷力,也能重拾對文字的敏感度,講話更有意義,心思更加細膩。
《原子習慣》第一章就破題,很多成果或成就,都是由每天細微的習慣跟練習累積而成。人們總是期待在短時間就看到成果,執行力可能只維持3個月、6個月或者1年,其實很多成果得是多年後才慢慢顯現出來。這讓我想到,我可以在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就讀,不是就是從小學的6年,加上國高中的6年,總共累積了12年的學習,從這些累積中,才能選擇更有難度,能進階學習的能力。
然而為何有些人能考上第一志願,有些人只要有學校念就好,都是因為12年x365天=4380天,每日看似微小卻持續且複利累積的結果。小時候自以為聰明找時間偷懶、不愛念書的人,長大後就會發現,為何自己跟別人的差距這麼大,其實就是習慣複利造成的。
作者提到他的自身經驗,如何成為一個作家,先從每周兩篇文章開始,年復一年持續執行,並且自我認同這個身分,習慣複利就會有所回饋,讓他可以成為一位作家。我們總是羨慕哪一個部落客、Youtuber可以靠接業配賺很多錢,或者哪位網紅只要貼出美美照片就可以獲得關注。試想,人家也是經由很長的時間,專注於創作、自我管理,並且還要自律的固定發文,才能透過時間複利累積作品,進而累積人氣。
書中有一個例子,要砍倒一棵樹,並不是只靠三五下的功夫,而是持續了100下、1000下,就在那1001下樹才被砍倒。(這段不是書中的文字,是我看完類似例子自己舉例的)也就是說前面的1000下看似無用,其實都是能量/能力的累積。
我也想來試試看微小習慣的累積,期待我每周在這裡發兩篇文章,幾年後可以成為怎麼樣的自己。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會員
45內容數
「你有多自律 就有多自由」是我的座右銘 喜歡潛水,喜歡空中瑜珈,這兩樣興趣都可以讓我短暫的離開地球表面,我很珍惜和同伴們在相互信任下,度過放電又紓壓的時光。 我是塔羅占卜師「零度」,大學時期開始學習塔羅,累積多年占卜經驗,涉獵吸收各種心理學知識,透過塔羅牌探索生命的奧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零度寫作 的其他內容
之前聽Podcast"聽老小姐的話"聊到育兒,Lucy說他每天晚上會跟兩個女兒說三個今天的感謝,女兒也會說三個感謝。昨晚睡前和兒子聊天,覺得可以來試試看,我說「我們來說三個對對方的感謝」,兒子應該似懂非懂「好」。 我先說「感謝你來當我的小寶貝」,兒子「感謝你當我的小寶貝」並且靠過來抱抱我,親嘴。
一個5歲的小小孩,說出「要怎麼樣牙齒才會撐住」,我當下很驚訝他用"撐住"這個詞,但是人生中就是得經歷無數個大大小小需要"撐住"的時候,我很心疼他因為掉牙而掉眼淚,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他人生中得克服的挫折,他也學會安慰自己「媽媽,牙齒還會再長出來對不對」,我也要機會教育他如何學習好的生活習慣,給他愛,陪
職場是個政治很深的地方,這一次我又學了一課! 「還好是他自己提離職」老闆這麼說。引發了我的無限想像...... 我說「職場上,要嘛會做人,要嘛會做事」,不論你會不會做人,公司裡肯定需要會做事的人;如果你不會做人,又不會做事,沒有公司願意白養一個人。
兒子最近愛上"洗碗"這個工作,不確定是不是阿嬤不讓他洗,還是基於兒童的叛逆,很想要做不能做的事。媽媽我當然要趁機讓他可以參與洗碗的工作,從假日的晚餐開始,先幫他擠好洗碗精,如何拿菜瓜布刷洗、沖水。
7/4晚上兒子下課後,就跟爸爸說他肚子很痛,說是在學校撞到桌子,詢問學校老師的回覆是在學校沒有發生碰撞,而且幫兒子洗澡時也沒有發現外傷。但回到家洗完澡兒子仍然表示肚子很痛,痛到站不直,沒辦法走路。爸爸只好趕快帶他去掛急診,回想上次兒子掛急診是一歲半的時候,在家裡撞到床角,逢了三針。
有了小孩之後,這幾年我的體會是,"人性本淨",每個人出生都是純淨、乾淨的,例如小baby不會有口臭,有些人還特別喜歡嬰兒的奶香味;初到人間,心理也是純淨的,用最自然的方式表達情緒。而善與惡是外人給予的回應,以及環境因素,隨著時間堆疊出來的。
之前聽Podcast"聽老小姐的話"聊到育兒,Lucy說他每天晚上會跟兩個女兒說三個今天的感謝,女兒也會說三個感謝。昨晚睡前和兒子聊天,覺得可以來試試看,我說「我們來說三個對對方的感謝」,兒子應該似懂非懂「好」。 我先說「感謝你來當我的小寶貝」,兒子「感謝你當我的小寶貝」並且靠過來抱抱我,親嘴。
一個5歲的小小孩,說出「要怎麼樣牙齒才會撐住」,我當下很驚訝他用"撐住"這個詞,但是人生中就是得經歷無數個大大小小需要"撐住"的時候,我很心疼他因為掉牙而掉眼淚,換個角度想,這也是他人生中得克服的挫折,他也學會安慰自己「媽媽,牙齒還會再長出來對不對」,我也要機會教育他如何學習好的生活習慣,給他愛,陪
職場是個政治很深的地方,這一次我又學了一課! 「還好是他自己提離職」老闆這麼說。引發了我的無限想像...... 我說「職場上,要嘛會做人,要嘛會做事」,不論你會不會做人,公司裡肯定需要會做事的人;如果你不會做人,又不會做事,沒有公司願意白養一個人。
兒子最近愛上"洗碗"這個工作,不確定是不是阿嬤不讓他洗,還是基於兒童的叛逆,很想要做不能做的事。媽媽我當然要趁機讓他可以參與洗碗的工作,從假日的晚餐開始,先幫他擠好洗碗精,如何拿菜瓜布刷洗、沖水。
7/4晚上兒子下課後,就跟爸爸說他肚子很痛,說是在學校撞到桌子,詢問學校老師的回覆是在學校沒有發生碰撞,而且幫兒子洗澡時也沒有發現外傷。但回到家洗完澡兒子仍然表示肚子很痛,痛到站不直,沒辦法走路。爸爸只好趕快帶他去掛急診,回想上次兒子掛急診是一歲半的時候,在家裡撞到床角,逢了三針。
有了小孩之後,這幾年我的體會是,"人性本淨",每個人出生都是純淨、乾淨的,例如小baby不會有口臭,有些人還特別喜歡嬰兒的奶香味;初到人間,心理也是純淨的,用最自然的方式表達情緒。而善與惡是外人給予的回應,以及環境因素,隨著時間堆疊出來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第一次嘗試聽書 用零碎時間 1.25 倍速 大約兩週時間聽完全本 摘錄要點如下: 重點是建立系統而不是結果與目標 直接成為自己身分認同的人就能直接建立相應的習慣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萊爾,此書內容主要在講述如何通過細微執行,從而練成長久的習慣。書中提供系統性方法幫助大家養成習慣,這個思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閱讀《原子習慣》後,我開始從六月起培養好習慣,通過習慣堆積策略,早上靜心和晚間寫作,形成日常規律。書中提到,成功最大的威脅是無聊,持續的練習和自律是培養好習慣的關鍵。我相信,這些小改變會帶來長遠的積極影響,最終實現自我提升與成長。
Thumbnail
第一次嘗試聽書 用零碎時間 1.25 倍速 大約兩週時間聽完全本 摘錄要點如下: 重點是建立系統而不是結果與目標 直接成為自己身分認同的人就能直接建立相應的習慣
Thumbnail
引言: 《原子習慣》是一本革命性的自我提升指南,深入探討了如何有效地建立良好習慣和打破不良習慣。這本書的核心理念是通過專注於微小的、持續的改變(即"原子習慣"),我們能夠在長期內實現顯著的個人成長和成就。 習慣的形成: 習慣形成的四個階段:提示、渴望、反應和獎勵,並圍繞這個框架提供了一系列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如果每天都能進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最後你會進步三十七倍;相反地,若是每天退步百分之一,持續一年,到頭來你會弱化到趨近於零。起初的小勝利或小倒退,累積起來會造就巨大差異。 原子習慣的力量:微小改變,非凡成果。 ——《原子習慣》
Thumbnail
今天這本書不只是2019年必讀,我覺得它根本應該納入人生必讀。無論你的起點在哪裡,想要改變什麼,增進健康、金錢、人際關係等等...這本書給的四大法則都能完整解惑,倘若你真的這輩子只能讀一本對自己有幫助的書,就是它了《原子習慣》。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我期望透過這本書學習到‘’一日一行動‘’的習慣養成方法,但可惜...
Thumbnail
《原子習慣》Atomic Habits: An Easy & Proven Way to Build Good Habits & Break Bad Ones作家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詹姆斯·克萊爾,此書內容主要在講述如何通過細微執行,從而練成長久的習慣。書中提供系統性方法幫助大家養成習慣,這個思
原本是覺得自己的思路塞住了, 才去看書​後來就感覺, ​書中作者的想法,跟我有什麼關係? 我看書,是想解決自己的什麼問題?​ 後來就參加了邱奕霖老師的圖解讀書會。 2024年第一本讀的書是原子習慣 ​大家都想培養好的習慣,但經常都夭折,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