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出乎我意料的好看。原本偷瞄簡介又翻了幾頁之後,因為看不出是一個甚麼類型的故事而不是太期待,沒想到看到一半完全被情節吸引,急著想看完。儘管書中很多議題像是戰爭、納粹歷史與女性壓迫等都只是點到為止,並未有過多發揮,但單純以情節發展來看,結尾還是很令人滿意。
★
1930年二戰前,小說中虛構的紐約作家茵嘉.卡爾森年紀輕輕即以一部出道作品《萬事皆有終》暢銷全球,各地書迷皆為她瘋狂。而當茵嘉準備出版她的第二部作品《每日,每分》時,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火毫不留情地奪走她與出版社老闆的生命,更一併燒毀了《每日,每分》所有印刷版本,燒剩的書頁殘片完全無法拼湊出完整的字句,留給書迷與出版業無限遺憾。對書迷來說,失去一名喜愛的作家也許就像失去一名親友一樣令人悲痛,而當文學圈哀傷茵嘉的逝去時,也對大火懸案產生各種說法,卻始終未能給出一個合理解釋,火災自此成了一個難解的謎,書迷則永遠失去了閱讀這本書的機會。
午後的陽光 / 一杯熱茶 / 東妮.喬丹《失落手稿》
★
時間來到1986年的布里斯本。茵嘉的出道作在戰後再度熱賣,收刮了一群卡爾森狂熱分子。熱愛文學的書店店員凱蒂.沃克即是其中一位。這天,茵嘉手稿殘片的展覽來到了布里斯本,凱蒂在參觀展覽時遇到一名叫瑞秋的老婦人,兩人聊起茵嘉手稿殘片裡最喜歡的句子時,老婦人竟接在凱蒂的句子後又朗誦出一句:「我們在世上過的每一秒,以及其中真正有意義的瞬間。」
凱蒂聽到後為之一震,因為熟悉每一張殘片的凱蒂並不記得有任何一張殘片上寫著這個句子。而這句子聽起來就像出自茵嘉之手。到底瑞秋是誰呢?凱蒂不可自拔的陷入調查,試圖想從殘片中拼湊出當年大火的真相。而最重要的,當然是想釐清瑞秋與茵嘉的關係。
★
在凱蒂一步步解開大火謎團時,茵嘉的故事也隨之展開。作者以雙主角敘事,帶領讀者穿梭在1930年代的紐約及1986年的布里斯本。平常閱讀遇到這種並行的雙敘事時我都得提醒自己要有耐心,因為故事線跳來跳去的,常會中斷原本某條故事線的閱讀樂趣,或是閱讀之後就會發現自己特別偏好某一條故事支線,而讀這本書時,我則是完全陷入1930年代有關瑞秋的故事,甚至一度想先把這條故事線讀完。
★
生長在貧窮農家的瑞秋,在父親決定放棄農場生活,選擇搬到城裡之後,她也被迫放棄求學,開始在紡織廠當女工,賺錢補貼家用。由於父親脾氣陰晴不定,經常因為母親隨口無心的一句話而出手暴打她,家裡氣氛時常愁雲慘霧,顯見當時女性地位低下,完全沒有自主性與說話權。如同瑞秋母親告誡她的:「女人的一生就是苦痛,沒有別的,苦痛和流血。我生妳的時候以為會痛苦而死,我猜我的母親想過同樣的事,她的母親也是。輪到妳的時候,妳也會這麼想。」就在某次瑞秋也遭受父親嚴厲暴打後,她決定帶著她買的小說《萬事皆有終》到紐約市投靠姨婆 — 紐約之行促成了瑞秋認識茵嘉的契機。
「我們在世上過的每一秒,以及其中真正有意義的瞬間。」
★
茵嘉與瑞秋在後者工作的餐廳相遇之後,立即陷入一段緊密友好的關係,幾乎是形影不離。當時茵嘉正密集投入創作《每日,每分》,並準備安排新書上市。某天收到出版社老闆兼編輯的一通電報,要求茵嘉與瑞秋趕往放置《每日,每分》印刷品的倉庫後,兩人的關係也在那天突發的火災中畫下句點。耐人尋味的是,電報真的是出版社老闆發的嗎?火災又是怎麼發生的呢?真的只是一場意外?
另一方面,循線追查茵嘉葬身火窟真相的凱蒂,最終發現線索似乎就掌握在瑞秋手上。越過層層關卡最終聯繫上瑞秋本人後,瑞秋毅然決定將自己保存多年的《每日,每分》印刷稿交給凱蒂處理。然而,凱蒂眼前的這位老婦人真的就是瑞秋嗎?她又是如何從大火裡逃出的呢?故事結尾藏著滿滿洋蔥啊!
儘管小說提到某些議題與歷史並未多做說明,但是以追尋喜歡的作家生平並想拼湊出火災真相為核心的故事發展來說,相當好看。
🏷「我活了這麼久,得到的結論是,認識任何人都是莫大的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