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讓女性故事被遺忘|《風再度吹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恐懼並不可怕,真正重要的是你在恐懼之時仍努力做出的抉擇是什麼。
風再度吹起|The Four Winds|Kristin Hannah

風再度吹起|The Four Winds|Kristin Hannah


初讀這本書時我有點疑慮,不太熟悉的1920年代、美國大蕭條時期、中西部草原區、一個出身富裕卻不被愛、看似囁嚅的女主愛瑟被愛情沖昏頭,結果迎來了有些八點檔的慘劇,以為差不多要有轉機了吧居然沒有!等等,該不會最後才要塞給我空泛的相信自己相信愛這樣的雞湯吧!

沒想到在走過開頭我以為不能再更悲慘的故事後,帶出一個個人物在那個非常時期,所做出看似合乎常理、但也會傷害到所有人的抉擇,在這個幾乎沒有角色一出場就是討喜的,卻如何在最後行動中彼此扶持讓人哽咽。更帶出美國在黑色風暴時期的歷史,你會發現,說同種語言、有同樣膚色的同胞互相迫害的程度,並不亞於我們所熟知的種族歧視。

raw-image


向歷史中平凡而偉大的女性致敬

風再度吹起》是由美國暢銷作家Kristin Hannah,以美國大蕭條時期的「黑色風暴」為背景,鋪寫出一個個夢想破碎的家庭與急遽生態浩劫的故事。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後,又迎來連年的旱災摧殘,使得美國中部大草原地區被徹底擊垮。愛瑟在經歷了被趕出家門、嫁給心不在她身上的丈夫、恨她入骨的女兒、還要死守這個她已經視為家,卻總是帶來失望與恐懼的農場。一次又一次的黑色沙塵暴後,帶走了心愛的人,迫使她帶著兒女上路前往號稱「奶與蜜之地」的加州。

故事從這邊開始我就沉浸其中,「愛」這個字看似抽象,然而卻具體透過愛瑟對兒女的愛,克服不得不上路的恐懼;透過對同路人相惜的愛,在最艱困的時期與阿琴無私照顧彼此;透過想要所有人平等的愛,讓原先囁嚅的愛瑟,成為在那黑暗時期,挺身而出的代表。

愛的多種形式,讓這件歷史事件背後不只是多少人流離失所的冷冰數字,而是一個個飽滿立體、有血有肉的人物,她們一開始或許是憎惡彼此,然而她們卻又如此相似,撐起了一個個蕭條時期夢想破碎的家,漢娜流暢的文筆將女性情誼如何互相扶持描寫得動人。

在這樣的故事背後,其實是作者找到紀實攝影師多羅西.蘭格所拍攝「大草原上的女人」照片所啟發,「她如此疲憊、恐懼,卻又展現著英勇。」然而在重要的歷史事件背後,女性聲音往往被消失匿跡,漢娜的書寫,也是為這些女性在黑暗逆境中生存的能力致敬,讓她們的故事不被遺忘。


raw-image

百年前的美國夢樣貌

「四面的風將我們吹到這裡來,大夥兒從全國各個角落,來到這塊遼闊土地的邊緣上,如今我們終於表明自己的立場,為我們所知道對的事情而戰。我們為我們的美國夢而戰,讓這個夢想能再次變得可能。」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愛瑟一家前往加州的經歷,我以為我在看《自由之心》或《地下鐵道》這樣描述當年黑奴逃亡的故事,完全不然。他們對付自己同胞(但說到底,現在我們不都是一體的嗎?)也不把他們當人看,中間有許多讓人氣得牙癢癢的移民政策,更探討工會與罷工歷史。讓我們得以窺見百年前的美國夢樣貌。

「她想像過自由的模樣,但和眼前的景象完全不同。自由是群體為了極其罕有的美好事物而齊力奮鬥。」這段摘自《地下鐵道》,也套用於《風再度吹起》中愛瑟心心念念想找到的勇氣,更是這些移民在被不公平對待的情況下所齊力奮鬥的目標。美國夢隨著時代兜轉,仍有著閃閃發亮的吸引力,但從各式書寫中呈現出的美國夢,是否只是換個形式的偏見?



最後我想說書名取得很好,那再度吹起的風,或許是帶來破壞的致命沙塵,也可能是來自四面八方所吹來、大家鼓起勇氣表明自己立場而改變一切的風,更是當蘿芮妲再度看見大草原上搖曳生輝的的麥稈,帶來希望的風。(最後的結尾嗚嗚嗚嗚)

raw-image


歡迎到畫說IG聊更多,也能看見那張啟發作者寫出這段故事的「大草原上的女人」照片~

紀錄最近看完,且好希望讓你們也知道的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這次也不想用書的類別來分,而是於我來說,成為影響的主題性。快來看看有沒有合你口味的!
《明日明日又明日》正是一段由不完美的人們(你或許還會對他們氣得牙癢癢)所走出的不完美故事。 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向獨裁者說不》著實是現在人手一機,留戀在社群上最好的一記警鐘,這類的書在社群上實在不好推,但這更是這本書該存在的理由。如果我們所長期浸泡的社群,已然成為我們的真實,又為何不好好選擇並思考我們每一次的觀看與點擊呢?
為了一個看似夢幻的自由一詞,你做了好多將來可以享受的「目的性準備」,但其實,可以從你正在做的工作上、這個時間點上「隨時準備」。自由其實回到根本,就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而不是物質或他人眼光。
【時間會帶給你所有解答,所以「現在」就是解答的過程。】 科幻小說之所以迷人,在於它常常勾勒出我們看不見的「時間」,那或許是未來我們現在所不能及的科技,也或許是讓我們幻想過無數次卻無法穿越的過去。當時間被可視化、具體化後,你會感到當下的你其實看似渺小,但所做的每個決定,也足以成為左右一切命運的關鍵。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在於看似末日科幻小說,卻不著重在任何新科技發展或疫情傳染人體變化的聳動,有的只是當下人心在面對這一切本身,相較其他科幻作品似乎「安靜」了些,卻不斷讓人思考什麼是恆久不變與萬變?
撰寫此文的同時,早已進入下半年第一個月了,時間永不留情,但閱讀紀錄會留下這些吉光片羽。這次直接回顧今年上半年的愛書與必推,每次到這種時刻永遠就是甜蜜又困難的人生選擇。 這次也不想用書的類別來分,而是於我來說,成為影響的主題性。快來看看有沒有合你口味的!
《明日明日又明日》正是一段由不完美的人們(你或許還會對他們氣得牙癢癢)所走出的不完美故事。 就是因為如此真實,才真正打動我們心中,其實知道這世界總不如我們所願,卻總會因為一丁點快樂就找到繼續活下去的理由。
《向獨裁者說不》著實是現在人手一機,留戀在社群上最好的一記警鐘,這類的書在社群上實在不好推,但這更是這本書該存在的理由。如果我們所長期浸泡的社群,已然成為我們的真實,又為何不好好選擇並思考我們每一次的觀看與點擊呢?
為了一個看似夢幻的自由一詞,你做了好多將來可以享受的「目的性準備」,但其實,可以從你正在做的工作上、這個時間點上「隨時準備」。自由其實回到根本,就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而不是物質或他人眼光。
【時間會帶給你所有解答,所以「現在」就是解答的過程。】 科幻小說之所以迷人,在於它常常勾勒出我們看不見的「時間」,那或許是未來我們現在所不能及的科技,也或許是讓我們幻想過無數次卻無法穿越的過去。當時間被可視化、具體化後,你會感到當下的你其實看似渺小,但所做的每個決定,也足以成為左右一切命運的關鍵。
讓我喜歡這本書的原因,在於看似末日科幻小說,卻不著重在任何新科技發展或疫情傳染人體變化的聳動,有的只是當下人心在面對這一切本身,相較其他科幻作品似乎「安靜」了些,卻不斷讓人思考什麼是恆久不變與萬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如果問我為何會喜歡《零度分離》,我的答案會是,因為這部小說不是那種,讀者想要一邊閱讀,一邊喬當偵探,想要揣測作者的下一步到底要布什麼局,就真能成功預期得到下一頁的內容會有什麼,的那種奇妙故事。換句話說,《零度分離》的故事,就是許多人期待在電影中看到的「神展開與奇連結」。
本文主題聚焦於憂鬱症患者的悲傷以及處理悲傷及負面情緒的方法。藉著對《憂鬱症自救手冊》關於悲傷的討論,作者也分享自身對悲傷與淚水的經驗,流淚是接納脆弱,釋放情緒不壓抑它的好方式。心理諮商中,個案談及某件經驗時的流淚是值得被重視的,這代表談話內容有觸及到個案內心深層的一面,值得諮商者與個案一起深入探究。
總之呢! 閱讀的張力不會太搖擺,需要時間醞釀像泡茶那樣。 而這趟閱讀是跳耀式且未完成,但明顯的從書本外觀看來,已有了翻閱的溫度與形狀,是一本可以隨手翻來的讀物,真切地療心,很溫暖一如那望去黃澄澄的書封,褪去後書皮有一花瓶豎立;書底有一貓點綴,不曉得是不是虎吉。
「人就是在這樣的年紀結婚,在這樣的年紀生下第一個小孩,在這樣的年紀選擇職業。總有一天,我們會知道、會懂得很多事,可是已經太遲了,因為整個人生已經在我們一無所知的年紀成了定局。」──米拉妲。
分享對閱讀的看法時,經常會提到一點:同一本書,每個人讀到的東西都不一樣。所以,聽一個人介紹書,只能幫助我們認識說書的人,卻不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
英文書名《The Geography of Genius》,可以理解成「天才地理學」,不過這本書涵蓋的層面很廣,更像是側寫什麼樣的社會風氣、文化、環境可以孕育天才。因為天才的誕生除了其個人天賦以外,外在環境的影響同等重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黑色棉花田(Roll of Thunder, Hear My Cry)的作者是美國黑人女作家蜜爾德瑞・泰勒(Milderd Taylor),她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傑克森镇,後來全家搬到北方。    
Thumbnail
《朗夜》是一部充滿愛與痛苦的小說,描述了從曾祖母到主角知妍的四代女性所遭遇的痛苦。故事中透過母女間的對話和理解,呈現了一個關於愛與修復的故事。透過對話和互相理解,四位女性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面對著相似的痛苦和困境。故事充滿溫柔細膩的文字,帶給讀者安慰和力量。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愛瑟自小不受父母疼愛,站在兩個貌美如花妹妹旁邊, 又瘦又高,臉色蒼白,病人模樣的愛瑟就是醜女孩。 父母忽視她的存在,不允許她參加任何活動。 連媽媽整理心愛的玫瑰花圃,都拒絕她幫忙。 愛瑟的生活就是看小說,刺繡,縫紉,打補丁,煮咖啡。 父母已有心理準備,這個女兒注定要孤獨終老。 有天愛瑟去
Thumbnail
《朗夜》可以被輕易的放在「女性書寫」、「家族史」的框架下面,但我想畫的重點會是殖民主義和原住民被迫遷的因果。我看完只想說,戰爭及其傷害,從來沒有離你我很遠。
Thumbnail
隨著女孩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和照顧,她的傷勢逐漸好轉,精神也漸漸恢復。艾莉絲和村民們不斷地照顧著她,給予她溫暖和關愛,讓她感受到家的溫馨。
Thumbnail
這本小說講的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故事,小說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線是在亞歷桑那州,一個缺水小鎮上的女人諾拉,她的丈夫出門買水,遲遲未歸,留下她與孩子苦苦守著家,另一條線則是孤兒盧里,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盧里開始流浪,兩條線看似無關,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兩人才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相遇。
Thumbnail
網路上,從中國看了一個長跑的愛情小說故事,原本以為可以到盡頭,後來卻是分飛各東西,世間事並沒有永恆可言,更況是愛情。 云云眾生裡  沒有誰 是誰的唯一卻總有人  是你一生心甘情願的迷失。 截自「陳潔麗 / 前世今生」的歌詞================= 我為這個故事  寫的新詩---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黑色棉花田(Roll of Thunder, Hear My Cry)的作者是美國黑人女作家蜜爾德瑞・泰勒(Milderd Taylor),她出生於美國南方密西西比州的傑克森镇,後來全家搬到北方。    
Thumbnail
《朗夜》是一部充滿愛與痛苦的小說,描述了從曾祖母到主角知妍的四代女性所遭遇的痛苦。故事中透過母女間的對話和理解,呈現了一個關於愛與修復的故事。透過對話和互相理解,四位女性在不同的時代和環境中面對著相似的痛苦和困境。故事充滿溫柔細膩的文字,帶給讀者安慰和力量。
Thumbnail
被稱為「離別的一族」的長壽種伊歐夫人,外表從青少年時期便停止生長。某天,梅薩蒂軍進攻族地,伊歐夫人就此死散流離,而少女瑪琪亞因此開始了無止盡的流浪。她在途中撿到一名襁褓中的孤兒。四季流轉,艾瑞爾抽長為少年,瑪琪亞卻依舊是少女模樣,在動盪的時代與心緒裡,他們相處的時光因而逐漸生變,再度面臨漫長的別離…
Thumbnail
愛瑟自小不受父母疼愛,站在兩個貌美如花妹妹旁邊, 又瘦又高,臉色蒼白,病人模樣的愛瑟就是醜女孩。 父母忽視她的存在,不允許她參加任何活動。 連媽媽整理心愛的玫瑰花圃,都拒絕她幫忙。 愛瑟的生活就是看小說,刺繡,縫紉,打補丁,煮咖啡。 父母已有心理準備,這個女兒注定要孤獨終老。 有天愛瑟去
Thumbnail
《朗夜》可以被輕易的放在「女性書寫」、「家族史」的框架下面,但我想畫的重點會是殖民主義和原住民被迫遷的因果。我看完只想說,戰爭及其傷害,從來沒有離你我很遠。
Thumbnail
隨著女孩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和照顧,她的傷勢逐漸好轉,精神也漸漸恢復。艾莉絲和村民們不斷地照顧著她,給予她溫暖和關愛,讓她感受到家的溫馨。
Thumbnail
這本小說講的是美國西部拓荒時代的故事,小說分成兩條線進行,一條線是在亞歷桑那州,一個缺水小鎮上的女人諾拉,她的丈夫出門買水,遲遲未歸,留下她與孩子苦苦守著家,另一條線則是孤兒盧里,爸爸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過世了,於是盧里開始流浪,兩條線看似無關,一直到小說的結尾,兩人才以一種魔幻的方式相遇。
Thumbnail
網路上,從中國看了一個長跑的愛情小說故事,原本以為可以到盡頭,後來卻是分飛各東西,世間事並沒有永恆可言,更況是愛情。 云云眾生裡  沒有誰 是誰的唯一卻總有人  是你一生心甘情願的迷失。 截自「陳潔麗 / 前世今生」的歌詞================= 我為這個故事  寫的新詩---
Thumbnail
書的最後高潮是愛蓮娜與約瑟夫的見面,對愛蓮娜來說,歸鄉的種種挫敗:朋友對其異國生活的冷淡看待,母親的冷酷和冷漠,與男朋友古斯塔夫的漸行漸遠,一趟旅程成了她流亡人生的清算,更慘的是,約瑟夫完全忘記了她……愛蓮娜最後的一根和故鄉的線就此斷了。書中這段話讓人心碎: 愛蓮娜把自己獻給他,連同她一生的全部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