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ÁR塔爾》(TÁR, 2022)|權力與取消文化下,「指揮」與「被指揮」的鼓掌之間

更新 發佈閱讀 9 分鐘
raw-image

  站在指揮台上,身為少數德國知名管弦樂團首位女性首席指揮家的塔爾(Cate Blanchett飾演),掌握著時間、節奏,掌握著要把樂團帶往哪裡去的權力;在舞台以外,他同樣也坐享他所擁有的地位,自在、優游,一步步往權力的最高處踏去。他的才華和權謀讓他得以擁有他想要的一切,但玩弄權力與被權力玩弄往往是一夕之間。又編又導的Todd Field在《TÁR塔爾》劇本的鋪陳上相當縝密,雖然私以為時間上偏長(片長158分鐘)、節奏略感虎頭蛇尾稍嫌可惜,但整體而言仍然是對於「權力」、「取消文化」(名人因不當、不妥之言行,其作品和職涯遭到群眾抵制)有著很到位與銳利的批判。


(本文有部分關鍵劇情,請斟酌閱讀)


「指揮」與「指揮」,權力翻轉之易遠超乎我們想像

  紀錄片《瑪琳艾索普:首席女指揮》裡頭有一句話:「在美國,女性成為四星上將的機率甚至比擔任美國一流交響樂團指揮要來得高。」,《TÁR塔爾》電影的最一開始,用一段十分扎實的訪談迅速替對古典樂不甚熟悉的觀眾建立起女性在指揮一職上的絕對劣勢,也凸顯主角塔爾在萬綠叢中一點紅的不容易。那段訪談除了聰明地建立起指揮家的職業背景,也藉由塔爾的侃侃而談,看出他對於女性職場弱勢的觀點。

  為什麼我們要在指揮家前頭加上「女」來區別不同?電影裡,人們喊著擁有耀眼天分的塔爾「大師」,不正是一個不需要強調性別的稱謂。有趣的是,站在頂峰的塔爾,在說出了能力與性別無關的同時,論調中也透漏著靠著「努力」是有機會能夠突破女性在職場的玻璃天花板(glass ceiling,組織中無形阻礙特定族群升遷的現象),然而,這樣將自己的成功歸於努力的歸因,或也忽視了職場上有的隱形障礙。即使並非有心,但「不平等未必存在,而是你不夠努力突破極限」的想法,往往忽略了不同族群在最一開始便是站在不同的起跑點上。塔爾可以在訪談時輕鬆細數現在已經有許多優秀的女性音樂家,而以不夠努力、玩不過遊戲規則試圖解釋其他女性的不成功。這樣的論調,不僅在相對優勢的男性身上可見,更可能出自所謂成功女性口中,間接也幽微地繼續鞏固著不甚平等的的遊戲規則。

raw-image


We're dealing with time.

  訪談聰明的另一個片段,是塔爾自信十足告訴主持人,時間之於管弦樂團有多重要,而他正是掌握時間的那個人。他熱愛權力、熱愛得以呼風喚雨的感覺。他能擁有樂團人士的生殺大權,也能任性提拔他看中眼的樂手,能靠著略施小惠來接近他心儀想接近的人。他熱愛掌權的感受,也可以在他人對自己無益處後甩頭離去,掩蓋自己在關係上的可能錯待,也渾然不覺自己哪裡有錯。劇情裡有寫權力關係不平等的(感情)線很有意思,不免讓人想到影集《晨間直播秀》(延伸閱讀:《晨間直播秀》(The Morning Show, 2019)第一季|直播間的#MeToo浪潮,誰的默許讓這一切發生?)。電影並未細寫塔爾與女學生的關係,但留給觀眾們許多懸念:是塔爾惡意遺棄?又或者是女學生的挾怨報復?我們無從得知真相是什麼,但能看見塔爾如何被權力蒙蔽。可以想的是,若塔爾不在指揮的位置上,這樣你情我願的關係是否還會如此輕易?不能否認的是,涉及權勢不平等時,可能受傷的風險不僅在權力低者身上,權力高者身上亦然。電影裡一段塔爾與恩師的對話,恩師便提到他職涯裡是如何小心翼翼地「明哲保身」,不讓他人有說閒話的可能。雖然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但我們也無法否認,在資訊爆炸的現今社會,黑函、八卦、惡意爆料是多具有殺傷力的。這也帶出《TÁR塔爾》的另一個主題:取消文化


「取消文化」下,我們如何切割才華與品德?

  塔爾始終認為「他身為誰」、「他擁有怎樣的思想」,都與他的才華與地位無關。他同樣也認為,創作應著重在作品的本身,不應該被創作者的私德給影響,應該用更開闊的心態看待。電影裡一段在茱莉亞音樂學院課堂上,塔爾與一位厭棄巴哈學生爭鋒相對。有趣的是,塔爾與學生都不是所謂的「主流」,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對立觀點:身為少數,我們可以喜愛「霸權」的創作者嗎?塔爾對於學生激進追求政治正確感到不以為然,也呼應了他在電影最一開始受訪時提到的:「在當今社會,多元性(variety)已經是個髒話」。然而,塔爾口沫橫飛說著該如何切割才華與私德,卻也萬萬沒有想到,他所厭棄的取消文化也已悄悄地纏上他……。

  這段戲以一鏡到底的手法,從課堂的最一開始,到兩人對話、塔爾至鋼琴前用不同手法彈出巴哈的〈C大調前奏曲〉,以及最後雙方爭執的最高點,一氣呵成、毫無拖沓又張力十足,Cate Blanchett那看似開放實為保守捍衛己身觀點的演繹令人拍案叫絕(更不用說扎實的琴藝),攝影手法讓雙方的爭執更為緊張且充滿懸念。最後,看似有一方在爭論中「勝出」,卻又隱隱埋下了可能引爆後續野火的線索,是整部電影裡非常精彩的一段戲。

raw-image


  《TÁR塔爾》劇本聰明之處在於,編劇花了非常大的篇幅鋪陳塔爾對於權力和取消文化的觀點,無論是他滔滔不絕談的,又或者是他用行動捍衛的,最後卻都燒回他自己身上。劇中幾項爭議事件,導演似乎也刻意淡化了「真相」,而更聚焦於他自己如何看待、身邊的人如何詮釋、輿論如何野火燎原等。觀眾或許會問:塔爾真的是這樣的人嗎?輿論寫的他是我們在兩個多小時看到的他嗎?身邊其他角色與他的互動和評價真的是他嗎?真相是什麼?塔爾倒底是怎樣的人?最後通通丟回觀眾思考,手法上很後設也很值得玩味。

  回到取消文化,看完電影的我也在思考,導演的觀點是什麼?好像一時間也說不明白,更像是透過這部電影,丟出很大的叩問:我們要如何看待才華與私德的關係?作者是否要如此「張揚」著我們在乎的意識與理念?閱聽者又該如何選擇我們所欣賞的藝術?有趣的是,電影也用了許多新聞媒體、社群軟體上的資訊來寫塔爾身陷的風暴。資訊的快速傳遞,很大程度也加速了整個潮流、風向變動的速度。電影前三分之二非常細膩的鋪陳的線索,塔爾人生的分崩離析快速地讓人難以想像。雖然能理解導演的手法,但對我而言沒有更足夠的篇幅寫整串風暴的後座力,又有不少像是反應塔爾內心狀態的虛實轉換,讓後三分之一的電影風格驟變、劇情變得破碎,節奏上也有頭重腳輕之感,稍嫌可惜。

言之有物,但需要一定心理準備來欣賞的佳作

raw-image


  非常喜歡 Cate Blanchett  在《TÁR塔爾》裡的演出,看完之後可能覺得他惹人厭的要命,但還是不免對他最後的結局有些許憐憫,能夠穩健地駕馭這樣集強大、自信、傲慢、脆弱與癲狂的角色,當今演員中,Cate Blanchett 絕對是數一數二的翹楚。電影中他流利的德語、全身是戲的指揮表演,彈琴也看不太出太大破綻,完全能感受到他在這個角色上下了多大的功夫。雖然個人不太喜歡電影中語焉不詳、似是反應心理狀態的幻覺,但不得不說凱特女王在情緒的轉換切換速度快速精準到令人錯愕。本來就非常喜愛凱特,想不到他已經精湛的演技還能再有所突破,也萬萬想不到繼《因為愛你》(Carol, 2020)之後,凱特女王還能有更讓人看了心癢難耐的酷兒演出,這部《TÁR塔爾》絕對稱得上是他生涯新的巔峰代表作。

  整體而言,《TÁR塔爾》的劇本慧黠細緻,能讓對權力、取消文化有興趣的觀眾,更進一步去思考它們對你我生活帶來的影響。片長與節奏,雖然說能明白導演的用意,但實在不夠友善,鬼影幢幢又似主角內心紊亂的蒙太奇片段更打亂電影節奏(或許也是導演目的?)。《TÁR塔爾》是部優異的作品,但可能部是以娛樂性見長的電影。不過,如果熱愛凱特女王、喜歡看演技,拜託不要錯過在大銀幕前臣服於凱特女王(演技爆棚)的機會。




  《TÁR塔爾》官方預告片(環球影片代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賽黑黑曬曬字的沙龍
10會員
10內容數
一部電影或是一部影集都是扇窗,我們透過不同的創作者看見不同的世界,而這是我看到的世界、留下的足跡。
2023/08/02
  Margot Robbie 監製與主演,Greta Gerwig 執導並與(她的肯尼/丈夫)Noah Baimbach 一同撰寫劇本。這樣的組合,對他們有些許瞭解的影迷便會知道,這個芭比不會僅僅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典型芭比故事。這個芭比,好玩又具批判性,有省思之處又不全然淪為說教。
Thumbnail
2023/08/02
  Margot Robbie 監製與主演,Greta Gerwig 執導並與(她的肯尼/丈夫)Noah Baimbach 一同撰寫劇本。這樣的組合,對他們有些許瞭解的影迷便會知道,這個芭比不會僅僅是你想像中的那個典型芭比故事。這個芭比,好玩又具批判性,有省思之處又不全然淪為說教。
Thumbnail
2023/03/05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Thumbnail
2023/03/05
《日麗》寫快樂與悲傷,也寫我們終難真正理解另一個人的無奈和遺憾。父女在土耳其走的這段旅程,雖然有些不那麼美好的齟齬與彆扭,不總是如天氣般陽光普照,那又如何?
Thumbnail
2022/10/05
  他們看到恐龍跨越了六千五百年後出現在自己眼前,化不可能為可能,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除了科技特效,更多是歸功於 Steven Spielberg 對於觀眾心思的細膩掌握。   獻給 Steven Spielberg。
Thumbnail
2022/10/05
  他們看到恐龍跨越了六千五百年後出現在自己眼前,化不可能為可能,就像我們看電影一樣。除了科技特效,更多是歸功於 Steven Spielberg 對於觀眾心思的細膩掌握。   獻給 Steven Spielberg。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本片描述一位已退休公務員LARA(柯琳娜哈佛克Corinna Harfouch飾),在60歲生日當天一天之內的故事。當天的壓軸,是參加由其一手栽培的兒子維特(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飾)的鋼琴音樂會。而LARA之所以有能力教兒子鋼琴,除了她小時候曾經學過鋼琴外,更重要的是她的音
Thumbnail
  本片描述一位已退休公務員LARA(柯琳娜哈佛克Corinna Harfouch飾),在60歲生日當天一天之內的故事。當天的壓軸,是參加由其一手栽培的兒子維特(湯姆希林Tom Schilling飾)的鋼琴音樂會。而LARA之所以有能力教兒子鋼琴,除了她小時候曾經學過鋼琴外,更重要的是她的音
Thumbnail
以下來自Disney+文案分享 在這個僅有5%的指揮家是女 性的世界裡,車世音大師脫 穎而出,成為業界最優秀的 指揮家之一。雖然車世音表 面上看似完美,活在音樂的 世界裡,但她有一個深藏的 秘密。她揭開了管弦樂團的 神秘面紗,同時也隱藏著自己的秘密。 以下感想雷 ------------
Thumbnail
以下來自Disney+文案分享 在這個僅有5%的指揮家是女 性的世界裡,車世音大師脫 穎而出,成為業界最優秀的 指揮家之一。雖然車世音表 面上看似完美,活在音樂的 世界裡,但她有一個深藏的 秘密。她揭開了管弦樂團的 神秘面紗,同時也隱藏著自己的秘密。 以下感想雷 ------------
Thumbnail
指揮這個職業的歷史大約200年,有樂譜紀錄的約150年前,算是較為少數人從事的行業。
Thumbnail
指揮這個職業的歷史大約200年,有樂譜紀錄的約150年前,算是較為少數人從事的行業。
Thumbnail
初心地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稍稍回應一年多來恰好有機會多次走訪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以下簡稱TCTO)的音樂會,一路在現場帶給我的感受與不同。 音樂現場的流轉,在指揮與樂手氣息的吐納之間,與空間迴盪與寂靜交織,傳遞到聽者的五感
Thumbnail
初心地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稍稍回應一年多來恰好有機會多次走訪台南市民族管絃樂團(以下簡稱TCTO)的音樂會,一路在現場帶給我的感受與不同。 音樂現場的流轉,在指揮與樂手氣息的吐納之間,與空間迴盪與寂靜交織,傳遞到聽者的五感
Thumbnail
指揮家身體面臨的「存有」,一者是指揮家「站在」交響樂隊前面,再者是指揮作為經典古典音樂的「自我」表達,「站在」觀眾前面。而這兩者要表現的是什麼?這是《塔爾》部署在音樂材料的本質與符號隱喻(政治性)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指揮家身體面臨的「存有」,一者是指揮家「站在」交響樂隊前面,再者是指揮作為經典古典音樂的「自我」表達,「站在」觀眾前面。而這兩者要表現的是什麼?這是《塔爾》部署在音樂材料的本質與符號隱喻(政治性)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交響樂可謂古典樂的藝術殿堂,能夠登到這個舞台的指揮家,都必定名留青史。假如要擠到這樣的頂端,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出乎意料的是,還得越過「性別」設下的藩籬。 . 人們一想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腦海都會浮現出男性的身影,要闖進費時千年打造出來的「男人的天下」,似乎有許多限制。在《首席女指揮:瑪琳艾
Thumbnail
交響樂可謂古典樂的藝術殿堂,能夠登到這個舞台的指揮家,都必定名留青史。假如要擠到這樣的頂端,除了必須要有足夠的「實力」,出乎意料的是,還得越過「性別」設下的藩籬。 . 人們一想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腦海都會浮現出男性的身影,要闖進費時千年打造出來的「男人的天下」,似乎有許多限制。在《首席女指揮:瑪琳艾
Thumbnail
Music Can Name the Unnameable & Communicate the Unknowable. 「音樂可為無以名狀的事物命名,並傳達不可知的事物。」 美國音樂家 李奧納德柏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 ~ 1990
Thumbnail
Music Can Name the Unnameable & Communicate the Unknowable. 「音樂可為無以名狀的事物命名,並傳達不可知的事物。」 美國音樂家 李奧納德柏恩斯坦 Leonard Bernstein, 1918 ~ 1990
Thumbnail
這是一篇12年前的舊文,一樣發表在BLOGGER,後來移轉到探路客後也沒發表過,但因為我已經把BLOGGER網站關了,可是探路客要收掉了,只好移來這邊。
Thumbnail
這是一篇12年前的舊文,一樣發表在BLOGGER,後來移轉到探路客後也沒發表過,但因為我已經把BLOGGER網站關了,可是探路客要收掉了,只好移來這邊。
Thumbnail
身體、手勢、律動、指揮棒、臉部表情等等,所有能用上的一切指示全部來過一遍,而且指揮努力的程度讓台上的演奏家們無不專心看著,深怕一個不小心錯過甚麼...
Thumbnail
身體、手勢、律動、指揮棒、臉部表情等等,所有能用上的一切指示全部來過一遍,而且指揮努力的程度讓台上的演奏家們無不專心看著,深怕一個不小心錯過甚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