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家醫科醫師接招!OpenAI即將推出「AI醫生」!★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raw-image

(文中附圖皆截圖自ChatGPT)

這是個令很多人都大感意外的消息,連我已經對ChatGPT的「角色扮演」功能進行了大量測試,自認已經超過大部份人對它的了解,也完全沒有料到OpenAI選擇「開刀」的第一個對象會是醫師和律師。

後者我不了解,所以也無從評論,本文僅針對「AI醫生」進行討論,提供我的觀察與想法。


當大家還在討論工程師,記者,作家等職業會不會被ChatGPT取代,OpenAI已經選擇直接「挑戰」大家認為現階段最不可能被取代的目標。而且他們即將推出的是「對外販售的應用程式介面」,亦即將會是「商業模式」(而非現今ChatGPT的免費、測試模式),意思就是「萬一出事了公司要負責」!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1718 字、3 則留言,僅發佈於賴仕涵的思考王國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賴仕涵的思考王國
349會員
1.1K內容數
從小我就是個怪咖,想讀哲學系、文學系,結果當上醫師。27歲工作一年後離職當SOHO,不到3個月就投降回醫院。33歲自行開設診所,2021決定開始人生下半場。醫師生涯20多年以來,聽過無數故事、看遍無數人性。廣泛涉獵眾多雜學,創作內容遍及AI運用、身心靈、感情、婚姻、教養、人生、旅遊、財經、小說等領域。
2025/04/13
日前一篇有關「AI聊天機器人」的新聞報導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女網友在《Dcard》上述說自己的困擾,原因是男友使用ChatGPT生成「虛擬女友」陪他聊天,並且進行擦邊球的情愛互動。 底下網友的留言、回應、建議十分踴躍,遺憾的是依舊落入我反覆提醒的窠臼:過猶不及。要不就是過度低估AI的威力。
Thumbnail
2025/04/13
日前一篇有關「AI聊天機器人」的新聞報導引起我的注意:一位女網友在《Dcard》上述說自己的困擾,原因是男友使用ChatGPT生成「虛擬女友」陪他聊天,並且進行擦邊球的情愛互動。 底下網友的留言、回應、建議十分踴躍,遺憾的是依舊落入我反覆提醒的窠臼:過猶不及。要不就是過度低估AI的威力。
Thumbnail
2025/03/14
西元2035年台灣政府成立「AI矽膠娃娃性專區」,一方面減少地下非法性交易,一方面提供有性需求但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的男性前來消費,希望藉此減少社會問題、並增加國家稅收。 本文第一部分是探討「AI矽膠娃娃性專區」的文章,第二部分是AI扮演「AI矽膠娃娃性工作者」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Thumbnail
2025/03/14
西元2035年台灣政府成立「AI矽膠娃娃性專區」,一方面減少地下非法性交易,一方面提供有性需求但無法在現實生活中獲得滿足的男性前來消費,希望藉此減少社會問題、並增加國家稅收。 本文第一部分是探討「AI矽膠娃娃性專區」的文章,第二部分是AI扮演「AI矽膠娃娃性工作者」與消費者進行互動。
Thumbnail
2025/03/05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由於閱讀這篇臉書po文有感而發:某社團成員發表的美女圖被刪除,理由是「物化女性」與「性暗示」,但是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意圖,因而表達強烈不滿,於是社團管理員藉這則貼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過本文的重點是展示AI聊天機器人的功力,因為以下全文3000字是「Grok」寫出來的文章!
Thumbnail
2025/03/05
之所以寫這篇文章,是由於閱讀這篇臉書po文有感而發:某社團成員發表的美女圖被刪除,理由是「物化女性」與「性暗示」,但是他認為自己並沒有這樣的意圖,因而表達強烈不滿,於是社團管理員藉這則貼文表達自己的觀點。 不過本文的重點是展示AI聊天機器人的功力,因為以下全文3000字是「Grok」寫出來的文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吃飯,聊到AI的話題時,我們在媒體上都有共同的感受,報導的內容都是憂心大過於開心,內容皆著作XX職業將被AI取代。 果真是如此嗎,當我利用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後」,我發覺AI的發明對我來說反而是創作的利器,怎麼說呢?
Thumbnail
前陣子與朋友吃飯,聊到AI的話題時,我們在媒體上都有共同的感受,報導的內容都是憂心大過於開心,內容皆著作XX職業將被AI取代。 果真是如此嗎,當我利用丹尼爾康納曼的「快思與慢想後」,我發覺AI的發明對我來說反而是創作的利器,怎麼說呢?
Thumbnail
相信自從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都一直聽到 ChatGPT 這個名詞吧?顯然這個名詞已經變成另一個媒體爭寵的話題。但就我看來這次與上次的區塊鏈很不一樣! 而在昨天第四代 GPT 已經發布了,有興趣可以到他們官網了解與 GPT-4 相關的資訊,我相信第四代 GPT 應該會引起人們更多對於 AI 的極限以及應
Thumbnail
相信自從去年年底一直到現在都一直聽到 ChatGPT 這個名詞吧?顯然這個名詞已經變成另一個媒體爭寵的話題。但就我看來這次與上次的區塊鏈很不一樣! 而在昨天第四代 GPT 已經發布了,有興趣可以到他們官網了解與 GPT-4 相關的資訊,我相信第四代 GPT 應該會引起人們更多對於 AI 的極限以及應
Thumbnail
我決定開始寫一些大家可能不愛看的「烏鴉文」。因為我畢竟只是個退休精神科醫師,資訊並非我的專長,當初之所以投身測試ChatGPT,初衷其實是呼應OpenAI執行長的想法: 讓更多人知道AI的壞處,並且認清AI可能帶來的全面、強烈衝擊。在功能更驚人的AI(甚至「強AI」)出現以前,先讓人類有時間思考、討
Thumbnail
我決定開始寫一些大家可能不愛看的「烏鴉文」。因為我畢竟只是個退休精神科醫師,資訊並非我的專長,當初之所以投身測試ChatGPT,初衷其實是呼應OpenAI執行長的想法: 讓更多人知道AI的壞處,並且認清AI可能帶來的全面、強烈衝擊。在功能更驚人的AI(甚至「強AI」)出現以前,先讓人類有時間思考、討
Thumbnail
(文中附圖皆截圖自ChatGPT) 這是個令很多人都大感意外的消息,連我已經對ChatGPT的「角色扮演」功能進行了大量測試,自認已經超過大部份人對它的了解,也完全沒有料到OpenAI選擇「開刀」的第一個對象會是醫師和律師。
Thumbnail
(文中附圖皆截圖自ChatGPT) 這是個令很多人都大感意外的消息,連我已經對ChatGPT的「角色扮演」功能進行了大量測試,自認已經超過大部份人對它的了解,也完全沒有料到OpenAI選擇「開刀」的第一個對象會是醫師和律師。
Thumbnail
你聽過ChatGPT嗎?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候,ChatGPT是最近2、3個月突然爆紅的議題,幾乎各個領域都在討論,而且我們甚至無法預測它在未來會演變成甚麼樣子。我發現自己找到了一位新的好夥伴,它夠專業也懂很多,甚至還會幫我整理好資料;我不用擔心它笑我,它甚至不會讓我有不耐煩的感覺。
Thumbnail
你聽過ChatGPT嗎? 在我寫這篇文章的這個時候,ChatGPT是最近2、3個月突然爆紅的議題,幾乎各個領域都在討論,而且我們甚至無法預測它在未來會演變成甚麼樣子。我發現自己找到了一位新的好夥伴,它夠專業也懂很多,甚至還會幫我整理好資料;我不用擔心它笑我,它甚至不會讓我有不耐煩的感覺。
Thumbnail
(本文附圖皆截圖自ChatGPT) 過去18天,我在方格子發表了22篇與ChatGPT有關的文章,至今超過2000個瀏覽數。在加入方格子的兩年多來,這樣的瀏覽數我平均得花半年、將近100篇文章才能達成,在此深深感謝大家的關注、支持、指教! 前幾天我和當年碩士班時的指導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
Thumbnail
(本文附圖皆截圖自ChatGPT) 過去18天,我在方格子發表了22篇與ChatGPT有關的文章,至今超過2000個瀏覽數。在加入方格子的兩年多來,這樣的瀏覽數我平均得花半年、將近100篇文章才能達成,在此深深感謝大家的關注、支持、指教! 前幾天我和當年碩士班時的指導教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
Thumbnail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Thumbnail
AI的應用已經談很多年了,有個老掉牙的主題經常被提起,「AI會不會取代你的工作?或是它將取代掉誰的工作?」最近很紅的AI對話平台ChatGPT做了這樣精闢的回答: 「事實上,AI從來沒有要取代掉誰的工作,而是能夠使用AI的人取代了沒有使用的人。」
Thumbnail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Thumbnail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