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東農莊生活隨筆 (10):我們在台東自耕自食的農場長這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雖然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希望農莊」,但其實只是一塊亂種各樣蔬菜和果樹、想要自耕自食的農地而已。大多數時候雜草叢生,往往要等到草長到讓人受不了,才會設法挪出時間來砍草。務農的生活,永遠忙得團團轉,一刻不得閒,更別說我們還需要工作賺錢養家、還債,四個孩子還要在家自學!

最近看到一段話說:

Farming is saying “but after this week things will slow down a bit” over and over till you die.

何等貼切!何等傳神啊!

務農的工作,只有忙到死,沒有片刻閒工夫。

但是與泥土接觸的工作是迷人的,會讓人上癮。老三今天問我,老在種東西,不會厭煩嗎?我說不會,因為看見種子發芽、作物成長,那種生命力令人著迷,樂此不疲。我每次凝視自己親手種植的作物,都會貪婪得不想走開,想要一直站在那裡,把一切綠意收進眼底。

春天來了,再沒有更棒的季節了,好多植物都甦醒了!

一年半前種下的甜桃小苗,今年開花了,美到令人目不轉睛。

raw-image

連我這種原本對種植一竅不通的人,都能夠這麼享受田園生活,更別說天生有綠手指的人。夢想田園生活的朋友,別再等了。

在此分享我們的教會老友「老外爸爸」一家兩度來訪拍攝的影片,看看我們單純的農莊生活...

2021年夏天:「老外爸爸」一家來訪,採香檬、榨香檬汁、喝香檬汁…(中文發音)

This is a tour of our farm in May 2021 plus a demonstration of how we make our citrus juice. In Mandarin but with English subtitles.



2022年夏天:「老外爸爸」一家再度來訪,有空中鳥瞰農場的景色(英語發音)

This is another tour in 2022 with an emphasis on our roselles and the kids' chickens. In English with Mandarin subtitles.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Robin-avatar-img
2023/03/23
好讓人羨慕的生活
avatar-img
我蓋了一間農舍
1.0K會員
341內容數
都市生活的擁擠空間和緊湊步調,讓我們一家六口在2015年底,像逃難似的逃到台東海岸偏鄉,打算永久定居在此。有太多人質疑,在缺乏各樣資源的偏鄉,如何能謀生、孩子如何受到良好的教育、醫療需要如何顧及......習慣都市生活的人,對鄉居生活有種種疑慮和不安。對這些疑問,我沒有標準答案,只有親身體驗的歷程。
我蓋了一間農舍的其他內容
2025/04/27
「假如你有一個很有錢的父親,他對你說:『你只管專心務農,認真學你該學的,努力做你該做的,完全不用管最後有多少收成、農產品怎麼賣、賣不賣得掉……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供應你一切的需要,你只管放手去做,什麼都不用擔心,我是你的靠山。』」上面是先生幾個月前跟我說的一段話。
Thumbnail
2025/04/27
「假如你有一個很有錢的父親,他對你說:『你只管專心務農,認真學你該學的,努力做你該做的,完全不用管最後有多少收成、農產品怎麼賣、賣不賣得掉……不論結果如何,我都會供應你一切的需要,你只管放手去做,什麼都不用擔心,我是你的靠山。』」上面是先生幾個月前跟我說的一段話。
Thumbnail
2025/04/14
前幾天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讀讀陶淵明寫的「五柳先生傳」。先上網找原文,再看看翻譯。翻譯有好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後來我拿出家裡的一本「古文觀止」,發現裡面也收錄了這篇文章,就仔細讀了一下翻譯,覺得譯得不錯。但過去從事翻譯二十餘年,喜歡潤飾文字的職業病改不掉,就順手改幾個字,弄一個自己喜歡的翻譯版本出
Thumbnail
2025/04/14
前幾天突然心有所感,想要讀讀陶淵明寫的「五柳先生傳」。先上網找原文,再看看翻譯。翻譯有好幾個版本,大同小異。後來我拿出家裡的一本「古文觀止」,發現裡面也收錄了這篇文章,就仔細讀了一下翻譯,覺得譯得不錯。但過去從事翻譯二十餘年,喜歡潤飾文字的職業病改不掉,就順手改幾個字,弄一個自己喜歡的翻譯版本出
Thumbnail
2025/04/05
以下是台東縣長濱鄉居民所擬的「長濱鄉反對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連署書,懇請大家一同聲援,阻止廠商違背居民意願,在東海岸設置會破壞生態、破壞景觀、危害動物鳥類、影響居民健康的風力發電機。台東海岸線這最後一塊淨土,需要所有的台灣人一起來守護。
2025/04/05
以下是台東縣長濱鄉居民所擬的「長濱鄉反對東成陸域風力發電計畫」連署書,懇請大家一同聲援,阻止廠商違背居民意願,在東海岸設置會破壞生態、破壞景觀、危害動物鳥類、影響居民健康的風力發電機。台東海岸線這最後一塊淨土,需要所有的台灣人一起來守護。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夏天天氣熱,常8點就熱翻了,所以我們要比太陽公公起得早,五點多就起來,然後從桃園跑到新竹的農地去,除草,做農務,又由於我們兩夫妻是假日農夫,平日還是有工作要做,所以也只能種些水果為主,不需要天天澆水的。 這個地是爸爸的,因為他年紀大了,不想再跑這麼遠,還要做這麼大片,真的很累,我老
Thumbnail
夏天天氣熱,常8點就熱翻了,所以我們要比太陽公公起得早,五點多就起來,然後從桃園跑到新竹的農地去,除草,做農務,又由於我們兩夫妻是假日農夫,平日還是有工作要做,所以也只能種些水果為主,不需要天天澆水的。 這個地是爸爸的,因為他年紀大了,不想再跑這麼遠,還要做這麼大片,真的很累,我老
Thumbnail
我們這六口之家,原本住在台北市大安區,靠近台大校園,生活機能要說有多方便就有多方便。2015年底,我們變賣台北的公寓,買下一塊農地,然後舉家移居台東偏鄉長濱,就此展開一段冒險之旅,直到如今,沒有退路。大都會台北和台東偏鄉,簡直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Thumbnail
我們這六口之家,原本住在台北市大安區,靠近台大校園,生活機能要說有多方便就有多方便。2015年底,我們變賣台北的公寓,買下一塊農地,然後舉家移居台東偏鄉長濱,就此展開一段冒險之旅,直到如今,沒有退路。大都會台北和台東偏鄉,簡直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Thumbnail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開始一步步學習農作,用「流血、流淚、流汗」還不足以形容這七年多來的農耕生活,還要加上體力透支、身體損傷、經濟重擔等等艱難的挑戰。雖然農耕生活如此艱難,我們竟然甘之如飴、樂此不疲!這是因為與泥土為伍,與植物為伴,看著生機盎然的作物,看著美麗的花朵...
Thumbnail
2015年底,我們一家六口從台北移居台東,開始一步步學習農作,用「流血、流淚、流汗」還不足以形容這七年多來的農耕生活,還要加上體力透支、身體損傷、經濟重擔等等艱難的挑戰。雖然農耕生活如此艱難,我們竟然甘之如飴、樂此不疲!這是因為與泥土為伍,與植物為伴,看著生機盎然的作物,看著美麗的花朵...
Thumbnail
雖然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希望農莊」,但其實只是一塊亂種各樣蔬菜和果樹、想要自耕自食的農地而已。大多數時候雜草叢生,往往要等到草長到讓人受不了,才會設法挪出時間來砍草。務農的生活,永遠忙得團團轉,一刻不得閒,更別說我們還需要工作賺錢養家、還債,四個孩子還要在家自學! 最近看到一段話說: Farmin
Thumbnail
雖然取了個好聽的名字──「希望農莊」,但其實只是一塊亂種各樣蔬菜和果樹、想要自耕自食的農地而已。大多數時候雜草叢生,往往要等到草長到讓人受不了,才會設法挪出時間來砍草。務農的生活,永遠忙得團團轉,一刻不得閒,更別說我們還需要工作賺錢養家、還債,四個孩子還要在家自學! 最近看到一段話說: Farmin
Thumbnail
一開始我想說就可以自由的決定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這樣我就很滿意了。想說過著務農那種採收的樂趣,很悠閒的狀態。 因為之前也常帶小孩參加農食教育活動,覺得這樣的體驗很有趣,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做diy方面的手作,因為除了務農很容易會有過盛的問題,所以要利用行銷和活動讓大家來體驗採收的樂趣,也可
Thumbnail
一開始我想說就可以自由的決定什麼時間要做什麼事情這樣我就很滿意了。想說過著務農那種採收的樂趣,很悠閒的狀態。 因為之前也常帶小孩參加農食教育活動,覺得這樣的體驗很有趣,我自己本身也很喜歡做diy方面的手作,因為除了務農很容易會有過盛的問題,所以要利用行銷和活動讓大家來體驗採收的樂趣,也可
Thumbnail
看到那樣的時代背景,感觸相當深。我們一家如今住在台東的農莊裡,以自耕自食為目標,面對步步逼近的糧食危機,不得不為自己當初移居鄉間過農耕生活的決定感到慶幸。 我們幾乎全年無休在工作,雖然累,但還好這是我們想過的生活。這就是自己當老闆的自由業生活,再辛苦都是為自己工作,無怨無悔。
Thumbnail
看到那樣的時代背景,感觸相當深。我們一家如今住在台東的農莊裡,以自耕自食為目標,面對步步逼近的糧食危機,不得不為自己當初移居鄉間過農耕生活的決定感到慶幸。 我們幾乎全年無休在工作,雖然累,但還好這是我們想過的生活。這就是自己當老闆的自由業生活,再辛苦都是為自己工作,無怨無悔。
Thumbnail
生存在台北已有22年,除了每次去Costco揹一大包米回家以外,最接近的米的時候往往是吃飯的當下。這是都市土包子第一次插秧,第一次光著腳丫踩進田中,第一次感覺深陷泥沼,第一次種下稻苗!
Thumbnail
生存在台北已有22年,除了每次去Costco揹一大包米回家以外,最接近的米的時候往往是吃飯的當下。這是都市土包子第一次插秧,第一次光著腳丫踩進田中,第一次感覺深陷泥沼,第一次種下稻苗!
Thumbnail
寒冬來了,在農場上工作,不必再被汗水浸透全身,真是太棒了。更棒的是,台灣大多數的蔬菜,是在冬天播種收成的。這意味著,現在正是我們種植各種蔬菜的季節,收成之後,就能安安心心、大吃特吃自家種的菜。
Thumbnail
寒冬來了,在農場上工作,不必再被汗水浸透全身,真是太棒了。更棒的是,台灣大多數的蔬菜,是在冬天播種收成的。這意味著,現在正是我們種植各種蔬菜的季節,收成之後,就能安安心心、大吃特吃自家種的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