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淡忘的曾經是孩子深刻的如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跟小孩說話的過程,常常會有些因「認知不對等」而出現的有趣情況......
1.有天我們全家去吃火鍋。
現場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成員,爸爸媽媽帶小朋友,有些阿公阿媽也一起來,
一大家子齊聚一堂,吹著冷吱吱的冷氣,吃著熱呼呼的火鍋。
貢貢看著現場的狀況,突然問我:「馬麻,有一個人自己來吃火鍋的嗎?」
這可是一個好問題,早在我自己二十歲左右不甘寂寞的年齡,
曾覺得,任何事情若是自己一個人去做,那是多麼淒涼的景況啊,自己吃飯、自己看電影、自己逛街,沒有人可以即時分享看到的風景與發生的事情,這樣不是很難過嗎?
當我跟朋友分享這樣的想法,朋友反而有不同意見:「一個人很好耶!不用互相牽制等待,不用在意別人的喜好,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啊。」
當時的我真有一種被敲醒的感覺,對呀,一個人也很好,能學會自己與自己相處,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課題。我們要灌輸孩子,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無論身邊有沒有人,都能怡然自得。

回到一個人吃火鍋的話題,我回答貢貢:「當然可以一個人吃火鍋啊。」
貢貢掃視了現場的四人座位、六人座位、八人座位,
回頭問我:「哪裡有『單位』呀?」(意指「單人座位」)
我瞇著眼用一種神秘的語調回答:「哪裡都有『單位』~~~」
#我一個人吃飯旅行到處走走停停(葉子-阿桑)

2.帶著小孩到親子遊樂場去,玩樂了一會兒,嘟嘟跟我說:「馬麻,我要尿尿。」我帶著嘟嘟往洗手間,待他上完廁所後,逕自走往設計較低的兒童洗手台洗手。洗手台是設計以掌壓的省水裝置,五歲的嘟嘟使盡全力壓下水龍頭,水慢慢流出來,但還沒有洗乾淨,很快又彈回去,他又再一次的用力壓下,再次的搓搓小手,但動作不似大人快速,水龍頭又彈了回去。我見狀,上前去幫他快速壓下,帶著他洗乾淨,嘟嘟一看驚訝到:「哇!媽媽妳的『壓力』好大喔!」
媽媽本人邊幫他搓手,邊清清淡淡的回答:「對~媽媽的『壓力』很大......」
語畢,淚流滿面。
#多得是你不知道的事(你不知道的事-王力宏)


以上兩段對話,說起來會有趣,都是因為大人明白那些語詞所有的不同意義,但還有一個重點是「孩子的觀察力」。

孩子一百公分的視線,是我們身為大人所淡忘的曾經的自己,我常常驚訝於孩子觀察到的事實,曾經對我來說也是那麼的驚喜與意外,現在對我而言已經是稀鬆平常的小事,自從有孩子以後,我提醒自己不能將孩子的發現等閒視之,因為不管再小的事,都是他們前所未有的發現,大人若希望孩子持續保有對事物的好奇,與高度觀察的能力,在這一點上就必須要仔細工作,肯定孩子在人事物上的觀察,並且與其討論或提問再深入思考,如此一來,不僅是孩子的觀察力被增強,他的口語能力、對話能力、邏輯力甚至幽默感,也都在不知不覺中滋養了。

請你蹲下身來,以孩子的眼光重新看世界。

請你蹲下身來,以孩子的眼光重新看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Ella老師的5678的沙龍
9會員
15內容數
育兒暖手 親職夥伴 創意分享 記錄生活 以溫暖與爆笑點綴日子 用思考及學習豐富生命 podcast頻道「Ella老師的5678」主持人 https://reurl.cc/dLApj6 演講與撰文邀約:pika0201@gmail.com
2024/06/21
午休時轟隆一聲 有的小朋友在熟睡中挫一跳 起床後大雨滂沱 孩子若要問 啥是滂沱 Ella會說 這是滂沱 帶寶寶們出來大門口觀察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室 雷公爺爺也來助陣 實在是太好的教材 話說雨棚上個月才換新的......
Thumbnail
2024/06/21
午休時轟隆一聲 有的小朋友在熟睡中挫一跳 起床後大雨滂沱 孩子若要問 啥是滂沱 Ella會說 這是滂沱 帶寶寶們出來大門口觀察 大自然是最好的課室 雷公爺爺也來助陣 實在是太好的教材 話說雨棚上個月才換新的......
Thumbnail
2024/06/20
午餐的紅蘿蔔不僅是創意,更是對孩子的愛。文章建議適當、創新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進食蔬菜,並提出七個落實的方式。親愛的家長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4/06/20
午餐的紅蘿蔔不僅是創意,更是對孩子的愛。文章建議適當、創新的方式來引導孩子進食蔬菜,並提出七個落實的方式。親愛的家長們,一起加油!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2023/07/31
畢業季。 再送走一批孩子離開中心。 當年的嫩嬰如今各個活蹦亂跳, 同學們開心互相贈送禮物, 約定著一些真心宣示但明顯不能實現的約定, 「有空再一起回來找老師哦。」
Thumbnail
2023/07/31
畢業季。 再送走一批孩子離開中心。 當年的嫩嬰如今各個活蹦亂跳, 同學們開心互相贈送禮物, 約定著一些真心宣示但明顯不能實現的約定, 「有空再一起回來找老師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跟小孩說話的過程,常常會有些因「認知不對等」而出現的有趣情況...... 有天我們全家去吃火鍋。現場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成員,爸爸媽媽帶小朋友,有些阿公阿媽也一起來,一大家子齊聚一堂,吹著冷吱吱的冷氣,吃著熱呼呼的火鍋。貢貢看著現場的狀況,突然問我:「馬麻,有一個人自己來吃火鍋的嗎?」
Thumbnail
跟小孩說話的過程,常常會有些因「認知不對等」而出現的有趣情況...... 有天我們全家去吃火鍋。現場都是以家庭為單位的成員,爸爸媽媽帶小朋友,有些阿公阿媽也一起來,一大家子齊聚一堂,吹著冷吱吱的冷氣,吃著熱呼呼的火鍋。貢貢看著現場的狀況,突然問我:「馬麻,有一個人自己來吃火鍋的嗎?」
Thumbnail
等到玩夠了以後,我就去把冰箱打開,看看有什麼零食、飲料,把所有好吃的全都拿出來,像洋芋片、冰淇淋、可樂……等,自由自在的大吃特吃。不過要偷吃冰箱的食物也是有技巧的,第一是要記得擺放的位置,不然媽媽會覺得為什麼冰箱那麼亂;第二個技巧是不要全吃完,不然媽媽會覺得為什麼之前那麼多,現在卻全吃完了。
Thumbnail
等到玩夠了以後,我就去把冰箱打開,看看有什麼零食、飲料,把所有好吃的全都拿出來,像洋芋片、冰淇淋、可樂……等,自由自在的大吃特吃。不過要偷吃冰箱的食物也是有技巧的,第一是要記得擺放的位置,不然媽媽會覺得為什麼冰箱那麼亂;第二個技巧是不要全吃完,不然媽媽會覺得為什麼之前那麼多,現在卻全吃完了。
Thumbnail
今天,我甦醒時,已經六點五十八分了,本想趁著女兒尚未起床,偷跑去運動,豈料,我才剛梳洗完畢,女兒就在尋找我的身影,這下只好帶著她去公園裡散步了。 在散步的過程中,女兒一直嚷嚷著:「好累、好想回家。」 我對她說:「那不然我先送你回家,我自己再出來運動。」
Thumbnail
今天,我甦醒時,已經六點五十八分了,本想趁著女兒尚未起床,偷跑去運動,豈料,我才剛梳洗完畢,女兒就在尋找我的身影,這下只好帶著她去公園裡散步了。 在散步的過程中,女兒一直嚷嚷著:「好累、好想回家。」 我對她說:「那不然我先送你回家,我自己再出來運動。」
Thumbnail
【親子文章】究竟怎樣和小朋友解釋,甚麼是『動態清零』。久違了的童言集。還以為小朋友已經長大了,沒有機會再寫,但原來除了牙牙學語,語言學習上也會有值得記錄下來的有趣話題。 *場地:家裡的飯枱(疫情下,比以往更多同枱食飯時間) *年齡:哥哥將近九歲,細佬六歲。 *背景:小朋友近日因為時常聲到一個新穎⋯⋯
Thumbnail
【親子文章】究竟怎樣和小朋友解釋,甚麼是『動態清零』。久違了的童言集。還以為小朋友已經長大了,沒有機會再寫,但原來除了牙牙學語,語言學習上也會有值得記錄下來的有趣話題。 *場地:家裡的飯枱(疫情下,比以往更多同枱食飯時間) *年齡:哥哥將近九歲,細佬六歲。 *背景:小朋友近日因為時常聲到一個新穎⋯⋯
Thumbnail
說到家庭教育, 就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一段記憶. 之所以記得, 因為那家人的對話太經典. 哇!! 那位媽媽一次指責了好多人, 婆婆, 老公, 還有兒子. 狠角色. 我彷彿感受得到, 他們家的東西, 應該都是會物歸原處的.
Thumbnail
說到家庭教育, 就不由得想起之前的一段記憶. 之所以記得, 因為那家人的對話太經典. 哇!! 那位媽媽一次指責了好多人, 婆婆, 老公, 還有兒子. 狠角色. 我彷彿感受得到, 他們家的東西, 應該都是會物歸原處的.
Thumbnail
大人和孩子談話常會落入誤區:和孩子解釋! 阿建老師常說:「不用滿足孩子的期待,好奇他、看見他即可。」 透過好奇對話,就能讓孩子自我覺察,情緒得以梳理,轉而看見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家長便不用忙著滿足孩子的每個期待。 但,這有那麼容易嗎? 小米兄弟愛吃泡麵愛到痴迷的程度,每回出遊ㄧ定吵著要吃。兄弟堅
Thumbnail
大人和孩子談話常會落入誤區:和孩子解釋! 阿建老師常說:「不用滿足孩子的期待,好奇他、看見他即可。」 透過好奇對話,就能讓孩子自我覺察,情緒得以梳理,轉而看見自己內心真正的渴望,家長便不用忙著滿足孩子的每個期待。 但,這有那麼容易嗎? 小米兄弟愛吃泡麵愛到痴迷的程度,每回出遊ㄧ定吵著要吃。兄弟堅
Thumbnail
當疫情將世界的大門關起後,我與孩子,就這樣,開始專心地在與自己父母的家中生活,少了平常喜歡的外出活動後,除了要找更多活動跟孩子玩之後,我發現,更多了與自己以及父母之間的覺察。
Thumbnail
當疫情將世界的大門關起後,我與孩子,就這樣,開始專心地在與自己父母的家中生活,少了平常喜歡的外出活動後,除了要找更多活動跟孩子玩之後,我發現,更多了與自己以及父母之間的覺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