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當個安全用路人這檔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臺灣地狹人稠,尤其在臺北地區,人在江湖總是在開APP找停車位,現場發現這個停車場停滿了只好趕緊再打開找下一個停車場,無奈卻又不得不為。身為安全固執用路人,就算只是去7-11買杯咖啡,我也真心不認同停紅線這個做法,尤其是停在路口紅線的那種做法。儘管常常被認為這樣的我又癡又傻,無奈卻又不得不為,因為,身而為人應該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

結論:這世上不想當人的真是太多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Reaxy的沙龍
9會員
9內容數
Reaxy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3/29
關於墨西哥文化,我知道的不多,除了短居AZ時接觸的墨西哥鄰居(他家的貓非常迷人)外,就是遊玩《古墓奇兵:暗影》時走過墨西哥街巷感受眼界新奇,或是透過Netflix節目《黑色旅人Dark Tourist》跟著主持人跟著前毒梟手下體驗暗黑。 文化印象方面,我對墨西哥最深的大約就是塔可餅(Taco)、吉娃
Thumbnail
2023/03/29
關於墨西哥文化,我知道的不多,除了短居AZ時接觸的墨西哥鄰居(他家的貓非常迷人)外,就是遊玩《古墓奇兵:暗影》時走過墨西哥街巷感受眼界新奇,或是透過Netflix節目《黑色旅人Dark Tourist》跟著主持人跟著前毒梟手下體驗暗黑。 文化印象方面,我對墨西哥最深的大約就是塔可餅(Taco)、吉娃
Thumbnail
2023/03/20
領養貓咪的意願已經存在腦海很久了,但身為小學開始就成為狗奴的我,上一次(也是第一次)寵物貓的經驗是3歲母親在路邊撿來的暹羅貓(年紀稍長後在動物圖鑑發現曾經養到品種貓),名喚咪咪。年幼無知,對於她的記憶所剩無幾: 對於咪咪的記憶一:貓爪十分銳利,銳利到我與她的見面禮就是手臂一條長長的血痕,真是慶幸我父
Thumbnail
2023/03/20
領養貓咪的意願已經存在腦海很久了,但身為小學開始就成為狗奴的我,上一次(也是第一次)寵物貓的經驗是3歲母親在路邊撿來的暹羅貓(年紀稍長後在動物圖鑑發現曾經養到品種貓),名喚咪咪。年幼無知,對於她的記憶所剩無幾: 對於咪咪的記憶一:貓爪十分銳利,銳利到我與她的見面禮就是手臂一條長長的血痕,真是慶幸我父
Thumbnail
2023/03/18
因為前有從大學生無縫接軌碩士生,後有出社會數年後自投羅網成為博士生的經歷,研究生梗就如同男性特有的當兵梗一樣,親身經歷過才特別有感覺。 每年春節最討厭的不是話題不是"有準備要生小孩嗎?"而是"快要畢業了嗎?",真希望逢年過節牆上都可以貼個《尬聊十大禁語》...不,也許是《尬聊百大禁語》,難得見面就不
Thumbnail
2023/03/18
因為前有從大學生無縫接軌碩士生,後有出社會數年後自投羅網成為博士生的經歷,研究生梗就如同男性特有的當兵梗一樣,親身經歷過才特別有感覺。 每年春節最討厭的不是話題不是"有準備要生小孩嗎?"而是"快要畢業了嗎?",真希望逢年過節牆上都可以貼個《尬聊十大禁語》...不,也許是《尬聊百大禁語》,難得見面就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臺灣的交通環境混亂且危險,主要原因是荒謬的道路設計。道路設計的歷史背景、寬車道設計、人行道佔用情況、權責破碎、民意影響交通規劃、以及汽機車數量過多等因素均影響著交通流暢與安全。原因分析指出,需要全面且深入的思考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
Thumbnail
雖然說不讓行人現在罰 但台灣交通的本質還是沒有改善 駕駛的心態 道路的規劃 所以在比較小條的馬路 會讓行人的車還是比較少的 今天坐在公車上就一直看左側一堆想回家幫自己老母過頭七的白癡鬼切進來 我本來還以為是圖片中的黑車有問題 結果原來是黑車停下禮讓行人 結果後面的車一、車二
Thumbnail
雖然說不讓行人現在罰 但台灣交通的本質還是沒有改善 駕駛的心態 道路的規劃 所以在比較小條的馬路 會讓行人的車還是比較少的 今天坐在公車上就一直看左側一堆想回家幫自己老母過頭七的白癡鬼切進來 我本來還以為是圖片中的黑車有問題 結果原來是黑車停下禮讓行人 結果後面的車一、車二
Thumbnail
其實,「強迫紅黃牌重機只能停汽車格」,是全世界只有「地狹人稠的台灣」才有的,失能顢頇至極的交通官員,用自己的偏見與惡意所制定的行政命令,可謂世界奇觀。 本文開頭要先法普一下:請不要再說惡法亦法了,這條規則根本不是法,而是「行政命令」,是行政機關不經民意與公開程序,私自決定的「規則」,不具民主基礎。
Thumbnail
其實,「強迫紅黃牌重機只能停汽車格」,是全世界只有「地狹人稠的台灣」才有的,失能顢頇至極的交通官員,用自己的偏見與惡意所制定的行政命令,可謂世界奇觀。 本文開頭要先法普一下:請不要再說惡法亦法了,這條規則根本不是法,而是「行政命令」,是行政機關不經民意與公開程序,私自決定的「規則」,不具民主基礎。
Thumbnail
一開始在沖繩開車 我還覺得路面怎麼一片空 怎麼不種樹多減碳愛地球 回來台灣後才察覺 分隔島他媽的危險左轉看不清對向來車是日常 這種愚蠢惡質的道路規劃不知道在台灣已經奪去多少用路人的生命 真的是很壞很糟糕 台灣交通部
Thumbnail
一開始在沖繩開車 我還覺得路面怎麼一片空 怎麼不種樹多減碳愛地球 回來台灣後才察覺 分隔島他媽的危險左轉看不清對向來車是日常 這種愚蠢惡質的道路規劃不知道在台灣已經奪去多少用路人的生命 真的是很壞很糟糕 台灣交通部
Thumbnail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
Thumbnail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
Thumbnail
我們能不能發明AI紅綠燈,讓沒車的道路不轉綠燈,使有車的道路繼續通行?或當綠燈的車道空了,提前讓下一個車道轉綠燈?既然警政機關已有人臉辨識系統,停車場已可辨識車牌,監控系統已可對任何風吹草動發出訊號,我想,判斷一個路口某車道有無車輛、行人,技術上應該做得到。
Thumbnail
我們能不能發明AI紅綠燈,讓沒車的道路不轉綠燈,使有車的道路繼續通行?或當綠燈的車道空了,提前讓下一個車道轉綠燈?既然警政機關已有人臉辨識系統,停車場已可辨識車牌,監控系統已可對任何風吹草動發出訊號,我想,判斷一個路口某車道有無車輛、行人,技術上應該做得到。
Thumbnail
結束了一件惱人的案子,某周日駕車往大棠,想說練習一下,順便發個呆。誰知道車子誤闖了博愛迴旋處,就知出事。一趟來回一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忽然又發現了香港人「文明」面紗以下的野蠻基因。 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柏油路上散步,是測試運氣最便捷的方法 機車歧視、行人地獄?上路兩個月逃生記事 自從考到駕照以後,窮
Thumbnail
結束了一件惱人的案子,某周日駕車往大棠,想說練習一下,順便發個呆。誰知道車子誤闖了博愛迴旋處,就知出事。一趟來回一小時的車程過後,我忽然又發現了香港人「文明」面紗以下的野蠻基因。 路上行人欲斷魂?在柏油路上散步,是測試運氣最便捷的方法 機車歧視、行人地獄?上路兩個月逃生記事 自從考到駕照以後,窮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日前一則 CNN的新聞將臺灣描述成行人地獄,而那陣子也同時發生了幾件交通事故憾事,行人都走在斑馬線上了,卻仍遭汽車撞傷或死亡的意外。 臺灣地狹人稠,行人的路權被嚴重擠壓,尤其是在都會區,上班尖峰時刻人車爭道,每天開車上路都是挑戰,不只自己要小心,還要小心別人不小心。 我曾在金門小住過一星期左右,我發
Thumbnail
日前一則 CNN的新聞將臺灣描述成行人地獄,而那陣子也同時發生了幾件交通事故憾事,行人都走在斑馬線上了,卻仍遭汽車撞傷或死亡的意外。 臺灣地狹人稠,行人的路權被嚴重擠壓,尤其是在都會區,上班尖峰時刻人車爭道,每天開車上路都是挑戰,不只自己要小心,還要小心別人不小心。 我曾在金門小住過一星期左右,我發
Thumbnail
Photo by ZSun Fu on Unsplash 地鐵,從來都是我的第二選擇。 無他,我寧願塞車都不想塞人。 每天上班甚至非繁忙時間都會出現的人潮、那種與鬥牛場無異的橫衝直衝、還有逆流而上的毅力、以及互不想讓並完美體現不服輸精神的出與入之間角力。 香港的土地問題已經令到年輕男女想敦倫都只能
Thumbnail
Photo by ZSun Fu on Unsplash 地鐵,從來都是我的第二選擇。 無他,我寧願塞車都不想塞人。 每天上班甚至非繁忙時間都會出現的人潮、那種與鬥牛場無異的橫衝直衝、還有逆流而上的毅力、以及互不想讓並完美體現不服輸精神的出與入之間角力。 香港的土地問題已經令到年輕男女想敦倫都只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