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不會在行人地獄的台灣觀光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庸置疑

不是不能走

不是不願意走


是根本沒有一條路可以走

台灣有哪個觀光區的交通是有規劃的嗎?

是沒有摩托車在你身邊穿梭的嗎?

我不知道

如果你知道

請告訴我


台灣距離正常都市規劃

還有一段很長的距離


最大的問題不在車不在民眾

而是懶散又惡劣的交通部跟警政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溺水鯨魚的沙龍
2會員
40內容數
溺水鯨魚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23
他媽的我在做專案報告 你為了一個廢話叫人來找我 你是不會叫他寫信喔 媽的 專案不重要 專案才是養活你們這些廢物的關鍵 垃圾人
2023/11/23
他媽的我在做專案報告 你為了一個廢話叫人來找我 你是不會叫他寫信喔 媽的 專案不重要 專案才是養活你們這些廢物的關鍵 垃圾人
2023/11/06
打完卡後兩個人都去買早餐咖啡 國立公務體系的辦公人員真的超爽 爽到令人傻眼
2023/11/06
打完卡後兩個人都去買早餐咖啡 國立公務體系的辦公人員真的超爽 爽到令人傻眼
2023/08/27
A女一直嘲笑B女不會用公司裡的某套系統 但是我知道A女其實也都是拜託另外一個同事完成的(她的小僕人) 然後有一次我就故意問A女那個系統怎麼使用 因為他不是一直嘲笑其他人嗎 那不就代表他會用 而且很會 結果A女根本就不會 媽的 垃圾人
2023/08/27
A女一直嘲笑B女不會用公司裡的某套系統 但是我知道A女其實也都是拜託另外一個同事完成的(她的小僕人) 然後有一次我就故意問A女那個系統怎麼使用 因為他不是一直嘲笑其他人嗎 那不就代表他會用 而且很會 結果A女根本就不會 媽的 垃圾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一開始在沖繩開車 我還覺得路面怎麼一片空 怎麼不種樹多減碳愛地球 回來台灣後才察覺 分隔島他媽的危險左轉看不清對向來車是日常 這種愚蠢惡質的道路規劃不知道在台灣已經奪去多少用路人的生命 真的是很壞很糟糕 台灣交通部
Thumbnail
一開始在沖繩開車 我還覺得路面怎麼一片空 怎麼不種樹多減碳愛地球 回來台灣後才察覺 分隔島他媽的危險左轉看不清對向來車是日常 這種愚蠢惡質的道路規劃不知道在台灣已經奪去多少用路人的生命 真的是很壞很糟糕 台灣交通部
Thumbnail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
Thumbnail
以下兩張圖是神戶溫泉街的景色 乍看之下好像全是行人天國 但不是,旁邊是車道 右邊有台白色車輛正在行駛 如果是在台灣 人行道上會塞滿機車 然後窄窄的馬路旁應是畫出雙向停車格 台灣人在台灣觀光時總是好像腿斷掉似的 一定要開到店家門口購買東西 但是這些腿殘的台灣人到了日本 就能一天走二十幾公里逛街賞花 無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分享一些自己在台灣騎單車遇到的事情,以及發現的危險。之前只依賴走路和大眾運輸工具,不理解為什麼總聽到有人說台灣交通很糟。雖然我還是沒有機車與汽車駕照,單就騎單車的經驗,描述我眼中的交通問題。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天龍國趣事 前幾週,因被推上參加研習,不得不去。 幾次去北部都是搭高鐵,算是方便,只是,人多,車多,人擠人比較不舒服。 這次北上有專人開車,開高速公路,我開,最後一個休息站(西湖),換手開。 一開出西湖交流站沒多久,便開始塞車,老天,再多的的線道、再寬都無法立即開出車陣中,好在我們都不是趕時間。 進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一則被推爆的對話,大意是說,被外國朋友問到台灣人為何乖乖遵守口罩規定,卻不甩交通規則時,完全答不出來。之前也有被外國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我不騎機車也不開車,出門大抵就是走路跟大眾運輸工具,一趟出門起碼會遇到好幾次機車汽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經驗,每次出門返家,都有那種「幸好無事生還」的疲
Thumbnail
在網路看到一則被推爆的對話,大意是說,被外國朋友問到台灣人為何乖乖遵守口罩規定,卻不甩交通規則時,完全答不出來。之前也有被外國媒體形容台灣是行人地獄。我不騎機車也不開車,出門大抵就是走路跟大眾運輸工具,一趟出門起碼會遇到好幾次機車汽車不禮讓斑馬線行人的經驗,每次出門返家,都有那種「幸好無事生還」的疲
Thumbnail
日前一則 CNN的新聞將臺灣描述成行人地獄,而那陣子也同時發生了幾件交通事故憾事,行人都走在斑馬線上了,卻仍遭汽車撞傷或死亡的意外。 臺灣地狹人稠,行人的路權被嚴重擠壓,尤其是在都會區,上班尖峰時刻人車爭道,每天開車上路都是挑戰,不只自己要小心,還要小心別人不小心。 我曾在金門小住過一星期左右,我發
Thumbnail
日前一則 CNN的新聞將臺灣描述成行人地獄,而那陣子也同時發生了幾件交通事故憾事,行人都走在斑馬線上了,卻仍遭汽車撞傷或死亡的意外。 臺灣地狹人稠,行人的路權被嚴重擠壓,尤其是在都會區,上班尖峰時刻人車爭道,每天開車上路都是挑戰,不只自己要小心,還要小心別人不小心。 我曾在金門小住過一星期左右,我發
Thumbnail
台灣騎樓的面貌可追塑到日治時期「巿區改正」計劃,留下現今在北中南部城區常見的騎樓建築。樓上為住家或倉庫,地面臨街展店,騎樓則為走廄通道。
Thumbnail
台灣騎樓的面貌可追塑到日治時期「巿區改正」計劃,留下現今在北中南部城區常見的騎樓建築。樓上為住家或倉庫,地面臨街展店,騎樓則為走廄通道。
Thumbnail
感覺過了好久 才到了住的地方 這已經是隔天拍的了 每天早上起來 用完餐都要先到外面看看 每天天氣都很好 天都好藍 感覺四周都是非常漂亮的山景 有溪水 有農舍 交通也非常的好喔 這裡不會有車子 在十字路口相撞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圓環 我覺得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而且直行車要讓轉彎車 遠遠看到行人
Thumbnail
感覺過了好久 才到了住的地方 這已經是隔天拍的了 每天早上起來 用完餐都要先到外面看看 每天天氣都很好 天都好藍 感覺四周都是非常漂亮的山景 有溪水 有農舍 交通也非常的好喔 這裡不會有車子 在十字路口相撞的問題 因為所有的地方都有圓環 我覺得這是台灣要學習的 而且直行車要讓轉彎車 遠遠看到行人
Thumbnail
在台灣「獨步全球」的車種分流政策之下,幾乎所有較為長大、跨縣市的公路橋樑,都有機車專用道的設置,但在這當中,近年來在不知不覺中儼然成了國際級景點的橋樑,似乎只有連接台北市與新北三重的台北大橋。
Thumbnail
在台灣「獨步全球」的車種分流政策之下,幾乎所有較為長大、跨縣市的公路橋樑,都有機車專用道的設置,但在這當中,近年來在不知不覺中儼然成了國際級景點的橋樑,似乎只有連接台北市與新北三重的台北大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