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樂大師顏尼歐》帶領觀眾來到了未關緊的聖殿門前,窺探大師一生譜寫電影配樂的熱愛,也是學生時期的他,從門縫中見得音樂老師對他的啟發,柏納多貝托魯奇導演將顏尼歐的音樂作了巧妙的比喻,足以為世人蓋出無數座雄偉的教堂,時而神聖莊嚴,壯觀若瀑布的曲勢,在《教會》這部作品中就已完美地體現了,曲中的經文歌與原住民音樂形成了有力的對話,相互競逐、相互交融,激昂的樂曲成了十字架上的火光,成為角色們與觀眾的指引,或許這就是神蹟了吧!
從75分的作曲到95分的激動落淚,這是顏尼歐的音樂學習歷程跨出的一大步。父親從小要求他學習吹小喇叭的嚴厲態度,顏尼歐始終無法認同父親以此養家的生活方針,殊不知多年後,自己也靠著音樂與妻子撐起了整個家,母親則是反覆叮囑他寫的歌務必要「優美動人」,也成了大師創作風格的一環,總有幾首歌令人止不住眼淚,甚至是無法輕易忘懷(《新天堂樂園》),最浪漫的莫過於妻子之於他的影響,他總會將寫好的曲子先放給太太聽,因為她最懂得守護他的才華,給出的回應也最直率,他們相伴一生的情誼如此珍貴,也是他得獎時第一個致謝的對象。
「他創造了一個全新的語彙。」
有意思的,本片也讓觀眾「聽見」了他配樂作品的「多樣性」,當年他來到德國的當代音樂節,為他開啟了實驗性音樂的大門,大師成為了「新即興合音樂團」的團員之一,他們講求的「創傷式發聲」,這些元素也被挪用在往後的作品中,罐頭與打字機創造出的「噪音」竟能成為寫曲的引子,就連海水的鹹味都能用音樂呈現。作為大師配樂生涯的第一道分水嶺,即是《荒野大鏢客》的口哨聲,為西部電影注入了真正的靈魂,搖晃的木梯聲則成了《狂沙十萬里》主題曲的靈感,片中其他導演還偷偷透露了一個秘密,也就是顏尼歐第一次看電影時總會睡著,卻總能像西部片中對決的牛仔,拔槍(放出音樂)就是一槍斃命。不僅如此,顏尼歐編曲總能像下西洋棋時擁有「精準」的直覺,將《四海兄弟》導演堅決放入的排笛用在對的時機點,或是《教會》開場主角在原住民面前演奏的雙簧管旋律,甚至在《對一個不容懷疑的公民的調查》放入了詭譎的琶音。這些都是一般人無法做出的革新,卻是顏尼歐才能做到的,將純音樂與電影配樂放在了同一個高度。
大師執筆在白紙上書寫每顆音符,帶有過去工匠追求藝術的穩健,《配樂大師顏尼歐》同樣以此等技巧來敘事,每一筆都帶著強勁而柔美的力道,寫下深刻又細膩的樂曲,一揮手就是能與影迷共振的主旋律,我帶著迷影的敬仰之心走進戲院,沒有被電影的情懷牽著鼻子走,反倒看見了大師作為人的思考歷程。大師對於配樂生涯的自白,從一開始認定的恥辱走向了當代配樂的先鋒,他總能用幽默自然的口吻侃侃而談,十足展現了他的個人魅力與風采,為神壇上的這尊傳奇賦予了人性,對於奧斯卡獎的埋怨以及最終獲獎時的感慨與激動,影壇確實欠了他太多座獎項了,搭配著本片神一般的剪輯,縮短了體感的時間長度,如此暢快的觀影體驗,結束時我仍意猶未盡。關於顏尼歐莫利克奈大師,我有太多話想訴說,卻有太多話無法精準說出口,所以請去大銀幕見證這部作品吧!片中採訪的導演們與配樂家們,他們都來來回回聽著他的音樂一輩子,我想,我也能帶著他的音樂進到下一輩子,百年之後,他仍是船上那位屹立不搖的音樂巨人。
延伸聽歌: #李榮浩 《#作曲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