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配樂大師顏尼歐》--與神同行

2023/04/15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一部2個半小時的電影,我竟然有一個多小時都在流眼淚,純粹是因為音樂本身而震動,才發現,顏尼歐Ennio Morricone的電影音樂,已經跳脫電影本身,獨立存在,直搗靈魂深處。

你也許不知道,義大利音樂大師顏尼歐Ennio Morricone在1960年代即奠定了西部片的音樂配樂類型,《狂沙十萬里》與《黃昏三鏢客》的電影配樂,我們可能都沒看過,但是這些電影音樂,口哨聲等等,你一定都聽過,並且在21世紀的現在,仍然被很多搖滾樂團或戲劇擷取使用。
直到80、90年代,全世界耳熟能詳的《新天堂樂園》、《海上鋼琴師》、《四海兄弟》、《教會》等經典電影配樂都是出自顏尼歐Ennio Morricone之手,可以說他所創造的500首電影配樂,就是一部美麗的電影史。
作為紀錄片本身,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紀錄片,導演是《新天堂樂園》的義大利導演朱賽貝·托納多雷Giuseppe Tornatore,導演對顏尼歐深深的愛,讓這部紀錄片可以真實地貼近顏尼歐的內心世界,補捉屬於他人性的矛盾,也一睹他如神性般美麗的創作靈感。
不似一位千帆過盡、慈眉善目的老朽,顏尼歐閃耀著他炯炯有神的眼睛,80幾歲的他仍像個戰士,這也是最感動我的地方,講到他的任何作品他會活潑地哼出旋律,甚麼音符都在他的腦中。
不管是巴哈的對位法或其他樂理音律,音符跟數理有著極相似處,在排列組合之中創造出無垠的美麗的世界。
鋼琴僅有88個黑白鍵,這有限的五線譜與音符之中,人類竟然可以創造出無限的樂章,萬物都有聲音,有些聲音在五線譜與各種樂器之中,有些則不是,如同宇宙奧秘的、詩意的、神秘的存在,透過顏尼歐之手,流瀉出來。
有著古典音樂正統的訓練,讓顏尼歐有深厚的底蘊去開創新類型的電影音樂,他的音符與畫面完美結合,好像畫面本身就是音樂一般。他曾說:「每部電影只有一種配樂,那就是我的配樂。」
因為古典音樂的學習造就顏尼歐,但也讓他在當時,與義大利古典音樂的大師們因為對他的不理解,而漸行漸遠。
到底電影配樂是不是當代音樂?還是僅是為電影服務?僅僅是配角?
這是顏尼歐一輩子的矛盾,也是他為電影帶出來的提問,而他用他的一輩子去證明電影配樂是一個獨立的存在,電影配樂就是當代的古典音樂。
用他的話來說,這是他(對自己)的復仇,也是他戰勝了他對背離了所謂傳統古典音樂的愧疚感。這股愧疚感,讓他成為一個為了音樂奉獻的戰士,但也可說,因為這樣的矛盾,才有了現在的他。
世間的事物總是有這樣有趣的兩面性,不是嗎?
他的很多作品,例如電影《教會》,其創作過程就像是神在他耳邊說悄悄話,靈光乍現,而我認為這無可說的奇妙之處,就是人類神性的展現。
即使是如此,你很難相信《教會》在當年的奧斯卡中並沒有得獎,甚至顏尼歐在入圍了六次之後,才在2016年以昆汀·塔倫提諾的《八惡人》得獎,當時他已經88歲。(奧斯卡曾在2007年頒予他終身成就獎,之後他仍沒有停止創作。)
這也再次證明,大部分的時候,世間人是不會了解真正的天才的,用世俗的、權威的主流眼光,是不會懂得欣賞跨時代的寶藏,所以當昆汀公開說他是現代的貝多芬、舒伯特時,他自己則回答;「那也要等200年後才會知道我是不是!」
其實命運的巧手也是非常有意思,當年他叱吒風雲所有西部片的電影配樂,多年後以西部片《八惡人》得奧斯卡獎,顏尼歐自己顛覆當年的顏尼歐,不再沿用所謂的西部片的音樂類型(他自己開創的),他寫了磅礡的交響樂,集一生的大成,圓滿了電影配樂與古典音樂的疆界,也圓滿了他自己。
永遠堅持原創的他,在他的電影作品裡,不容許有任何不是原創的音樂。
在人類已經踏入AI人工智能的時代,不懂樂理如我,仍在這部紀錄片中窺見了人類靈魂之中的神性,那是AI沒有的質地,即使AI資料庫中擁有人類歷史裡的所有樂譜,即使AI自我學習,定是無法取代人類。前提是,只要人類沒有放棄自己的靈魂。
「神性」可以幹嘛?「神性」並不能讓你得到人人稱羨的奧斯卡,卻會讓我們建立靈魂的殿堂,證明人類的存在。
在電影的尾聲,他自述;「音樂要想好才能寫,這是一個問題。在你面前是一張白紙,而你永遠不知道會寫出甚麼。」
這句話是創造的本質,也是生命存在的本質。跳脫已知的框架,在白紙上,一輩子都不停止地創作,一輩子都與自己戰鬥。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