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都會生活研究專案
譯者: 許郁文
出版社:遠足文化
出版日期:
2015/08/26(京都)
2015/09/23(東京)
2015/10/28(大阪)
讀墨AP:
這系列好像有很多本,目前有電子化的除了這三本外,還有另一本北海道;但因為我想讀的比較偏向能夠與歷史呼應的內容,所以最初就沒把北海道列入書單。不過讀了之後,我才發現自己再次失策,因為這系列在歷史方面的著墨非常薄弱(但這完全是我再次犯蠢沒看清楚),主要是以「如果在這些地方定居,最好知道什麼民情」這樣的角度來輕鬆切入。
依照作者的解釋,這三個都市的居民都對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懷有驕傲與固執。而因為跟在地生活相關,涵蓋的內容廣泛但淺薄——我現在已知用火,都會先上讀墨查看書的字數大約有多少——這三本都落於三萬字上下,非常輕薄,內容還很多都是居住在台灣、對日本稍有了解的人就常大致耳聞的,因此驚喜的地方較少。不過某些細節或許可以做為旅行前的參考:例如有哪些在地超市可逛、當地人會造訪的老店、特定商店會集中的市町等等。
京都
京都人認為京都是一處安居之地,因此會致力於將地方文化延續下去,也對傳統懷有驕傲。雖然不想出風頭,排他性也強,甚至即使行政區都劃分在京都之內,京都人對不同區域仍有著優劣之判,不一定都會以自己人視之。就好比同樣都在台北,也常有市區與市郊之分。
以下引文與筆記(未括弧的為原文):
- 日本三大小氣鬼集散地(大阪、京都、名古屋)。
- 京都人於煎餃支出金額僅次於宇都宮、濱松,排名全國前三名。
- (筆記)江戶時代的京都是以間口的寬度來決定稅金的,因此有很多長屋。
- 西陣地區仍保有京都舊街景。
- 夏天常見的「床」(四条附近的餐廳都會在鴨川沿岸鋪設供客人坐在戶外的坐墊)。在鴨川一帶叫作「yuka」,而在貴船、高雄一帶則念作「toko」。 鋪設「yuka」的大多是平價店家,鋪設「toko」的。
- 亂花錢與追求名牌視為壞習慣的文化也一直保留至今。
東京
東京是匯聚各方人流之地,因此人們能夠意識到彼此的差異,並以「不造成他人困擾」為前提來行動;但因為位於首都,思想上常有「東京中心」的偏差,因此不甚在意其餘地方。若以台灣來比喻,大概就像是忽略了外島這樣吧(心虛)。
以下引文與筆記(未括弧的為原文):
- (筆記)因為東京有很多外地人,所以迷路時最好別對路人抱有太大期待;而且因為東京實在太大了,就連本地人常常都不知道該怎麼搭車。除此之外,《別傻了,這才是大阪》裡,另有提到東京人認為「既然開口了就得說個正確」是一種禮貌,所以在不清楚正確答案的情況下,是不會輕易回答的。
- 東京的「高速」公路,原則上是速限六○公里。
- 東京的公車幾乎都是從前門上車的,而且採上車收費。不管乘坐幾站,都是付同樣的車資。
- (筆記)在東京提到「肉」的話,如果沒有特別註明,就是指豬肉。與關西相反。
- (筆記)東京人很重視私人空間,因此在街上看見藝人時,也要假裝沒看見;搬新家時雖然會帶著小禮物拜訪鄰居,但只是為了聲明「我不是壞人」,並讓對方知道「我不會打擾您的,請放心」而已,打完招呼之後就會馬上抽身,後續不太會主動交流。
- (筆記)針對烏鴉過多及亂翻垃圾的現象,東京都前知事石原慎太郎曾經在任內發表「不然把烏鴉做成肉派,然後當成東京名產來賣,說不定能解決問題」的言論……我好愛這種無聊小知識!
- (筆記)日本的榻榻米規格並非統一,東京常見的榻榻米稱為「江戶間」,較京都、大阪、中國、四國、九州一帶使用的「京間」為小,因此所謂「六疊」的大小也可能不同。
- (筆記)東京的水很難喝,所以很多東京人都喝礦泉水,據說是常識……可是我每次都是喝自來水耶!有一種被背叛了的感覺!早點說啊,你們這些東京人(咦
大阪
大阪啊就……很像台灣。(完)
(欸)
總而言之就是很我行我素。老實說我本來對大阪的興趣沒那麼高,這本一直在我的書單邊緣遊走,結果它是三本裡面讓我看得最開心的一本。
以下引文與筆記(未括弧的為原文):
- 在日本認為「大阪(人、腔)很麻煩」、身為反大阪派的人不少。
- (筆記)江戶屬於武家文化,著重大道理與權力,因此東京人非常嚴守法律及秩序。但大阪以商業起家,商人文化重視的是「該如何行動才合理」,所以大阪人對法律、上位者或是統治百姓的威權,或多或少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也就是說,規則什麼的都只是參考用的而已啦!
- (筆記)承上,公路交通很亂,而且計程車有很多新手駕駛。
- (筆記)在大阪提到「肉」的話,如果沒有特別註明,就是指牛肉。與關東相反。
- (筆記)日本人忌諱談錢,認為滿口都是錢的話題很丟臉;江戶人素有「不留過夜錢」的俗語,意旨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應為錢煩惱。因此直到現代,關東人還是會認為買便宜貨很羞恥,所以避談價錢與折扣是一種禮貌。
不過在大阪人的觀念裡,追求CP值才是王道,所以都會把價錢與折扣當成話題之一來聊。書裡提到:「大阪人就是會有種『買得比別人便宜就開心』、『便宜買到好東西就很滿足,感到自豪』的傾向。」哇塞這根本我啊!
- (筆記)大阪人會從小就從電視節目裡培養幽默感及說話節奏,而且會將「有趣」視為一個很棒的特質,並以此為目標來努力精進自己,甚至是立志成為搞笑藝人。又因為日本的搞笑文化裡很注重裝傻,在大阪如果罵對方「傻瓜」,反而是一種稱讚與疼愛的表現……我本來還以為罵「傻瓜」單純以為只是為了段子效果而已……
相反地,如果被旁人判定成是一個「無趣的人」,對大阪人的打擊似乎非比尋常。
- (筆記)承上,面對是不認識的路人,大阪人隨時都可能發揮他們的幽默感搭上幾句話。而被問路時,即使不清楚位置,也會盡可能幫忙指出一個方向。另外若在街上遇到藝人,則是會很熱情地打招呼、或是乾脆跟著一起走;除了人情方面的應對之外,也包含了CP值方面的考量——「難得可以搭訕藝人,很划算嘛」這樣的感覺。
最後再記錄一則俗語:阿吽的呼吸,意即無須多言、默契極佳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