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要聞|古代研究與當代肯亞的氣候變遷・東非桑布魯人與駱駝老照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各位俱樂部的朋友大家好,我們繼續為大家讀報,今天來看關於氣候變遷的新研究和案例,以及上個世紀初的「野地」攝影。春分已過,接下來向夏天倒數:距離夏至還有86天。

  • 適應氣候變遷:古代研究與當代肯亞
  • 東非老照片:桑布魯人與駱駝
raw-image

適應氣候變遷:古代研究與當代肯亞

這些年來,我們已經熟悉氣候變遷導致災難,當務之急在於力挽狂瀾的看法,卻很少有人談論過去的人類怎樣適應氣候變遷。我們不需要任何證據也能知道,我們的祖先一定設法適應劇烈變遷的環境,而且獲得一定的成功,否則人類早已死絕了,因此探討過去人類如何適應氣候變遷,對於當下和未來都很重要,這一點當然也有科學家注意到。2021 年 3 月科學期刊《自然》刊出的論文〈理解社會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就談到這個現象:為什麼氣候變遷的研究,總是集中在「災難」上?

德國普朗克研究所也是這個跨領域研究團隊的一員,最近解釋這項罕見研究獲致的結論:

這項研究主要彙整檢視晚期古董小冰河時代(西元六世紀)以及小冰河時代(十三到十九世紀)的資料,這是兩個最常被研究的氣候變遷時期。結果顯示,環境固然給人類社會帶來困難,但當時的人善用新機會,依賴彈性能源系統,使用貿易帶來的資源,確實能夠有效應對災難,或者遷移他處以為應對。

我們可以在今天的原住民當中找到類似事例。例如東非肯亞向來是放牧地帶,但乾旱導致約兩百五十萬牲口死亡,迫使肯亞西北部的圖卡納人(Turkana)放棄牲口,轉向捕魚。下圖就是克里歐河三角洲(Kerio)圖卡納人的新漁獲,正在太陽下曬乾,之後要送往鄰近聚落的市集交易。

raw-image

東非老照片:桑布魯人與駱駝

下圖出自美國自然攝影家杜格摩爾(A. Radclyffe Dugmore)出版於 1910 年的《非洲野地攝影冒險》(Camera adventures in the African wilds),影像中人是桑布魯人(Samburu),是馬賽人的一支,不過攝影師的重點不是桑布魯人,而是駱駝。他在書中強調,動物都是在自然狀態下拍攝,但沒有提到影像中的人類,又或許他將人類和動物等同視之。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8
上個月,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發布一項保護區管理計畫草案,丘馬什人主張的,北起坎布里亞南到莫洛灣約 33 公里的海岸線,竟然被排除在保護區外。理由是:全美最大離岸風電開發案將以莫洛灣為中心,而離岸風電與海洋保護區不相容。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10/01
布里布里原住民說,哥斯大黎加沒有告訴民眾原住民的存在。把原住民變成隱形的,這是一種歧視。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2023/09/17
澳洲反對黨原住民國會議員普萊斯批評原住民運動組織「將殖民妖魔化」,養成澳洲原住民「自我厭惡」,並說她不認為殖民對原住民有負面影響。被問到殖民對原住民是否有正面影響,她的回答是:「絕對有。現在我們有自來水,有現成的食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際關係的疏離、國際衝突(以巴衝突)和氣候變遷等議題,並反思人類的行為模式和社會現況。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批判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流於形式,缺乏真誠關懷;同時分析以巴衝突的歷史背景,並點出氣候變遷帶來的全球性威脅。文章並探討死亡與生命的意義,以及安樂死等議題,反思人類社會的困境與未來。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人類社會與環境的困境,從氣候變遷、政治極端化、資源浪費、人際關係疏離等面向,批判人類行為對地球生態和社會的負面影響。作者以自身經歷和觀察,反思人類的價值觀和行為模式,並質疑追求物質富裕和科技進步的道路是否可持續。
Thumbnail
Nature 之新文章批判了氣候變遷論述中「臨界點」概念的模糊性及其在政策制定上的侷限性,提出應用更精確的語言來描述氣候現象,強調社會轉型的重要性,並以溫度作為政策基準。建議聚焦於解決方案,推動具體的氣候行動,幫助人們理解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及其潛在風險,以促進更有效的氣候風險管理。
Thumbnail
Nature 之新文章批判了氣候變遷論述中「臨界點」概念的模糊性及其在政策制定上的侷限性,提出應用更精確的語言來描述氣候現象,強調社會轉型的重要性,並以溫度作為政策基準。建議聚焦於解決方案,推動具體的氣候行動,幫助人們理解氣候變遷的複雜性及其潛在風險,以促進更有效的氣候風險管理。
Thumbnail
情緒史專家從媒體政治和社會文化,解讀人性共同的負面根源與心理機制
Thumbnail
情緒史專家從媒體政治和社會文化,解讀人性共同的負面根源與心理機制
Thumbnail
科學期刊《自然》刊出的論文〈理解社會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就談到這個現象:為什麼氣候變遷的研究,總是集中在「災難」上?
Thumbnail
科學期刊《自然》刊出的論文〈理解社會如何應對氣候變遷〉就談到這個現象:為什麼氣候變遷的研究,總是集中在「災難」上?
Thumbnail
作者: 大衛‧奇斯 譯者: 李銘珠 出版社:台灣先智 出版日期:2002/09/17
Thumbnail
作者: 大衛‧奇斯 譯者: 李銘珠 出版社:台灣先智 出版日期:2002/09/17
Thumbnail
我們這個時代信仰科學,非科學性的知識往往不被認為是知識——除非科學家們開始主張,有一些理解對科學有增益作用,可以算是知識。過去是十年間,科學家們開始主張原住民的傳統也具有知識價值,於是出現「原住民傳統知識」這個詞彙。
Thumbnail
我們這個時代信仰科學,非科學性的知識往往不被認為是知識——除非科學家們開始主張,有一些理解對科學有增益作用,可以算是知識。過去是十年間,科學家們開始主張原住民的傳統也具有知識價值,於是出現「原住民傳統知識」這個詞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