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今天我們續談原住民族與氣候變遷。
Source: NASA Global Climate Change
談到全球氣候變遷問題,我們心頭浮現的圖像,大概總少不了愈來愈細膩深入的科學研究,例如上圖是今年年初美國海洋暨大氣總署的衛星從地球軌道拍攝到的畫面,顯示大量沙塵由非洲西北方吹向大西洋上的加納利群島(Canaries)。這影像對氣候科學家來說極具重要性,因為沙塵的影響不只掩蔽天空和視野,令人呼吸不順、肺部緊張,還會對氣候造成影響。來自沙漠的沙塵又稱礦物塵,富含鐵質,會吸收太陽能量,溫暖周遭環境,一般含黏土較高的淺色沙塵則能冷卻環境。現在科學家加緊腳步研究沙塵的各種型態與作用,試圖釐清這些隨風來去的細小塵埃對氣候變遷造成的影響。
自從氣候變遷問題浮現,這個現象/問題/危機及其成因,一直是科學家壟斷的領域。1985 年天體物理學家薩根(Carl Sagen)出席美國國會聽證,以非科學能夠理解的語言,向美國國會說明全球氣候變遷的原理,是一個著名的例子。
我們這個時代信仰科學,非科學性的知識往往不被認為是知識——除非科學家們開始主張,有一些理解對科學有增益作用,可以算是知識。過去是十年間,科學家們開始主張原住民的傳統也具有知識價值,於是出現「原住民傳統知識」這個詞彙。近幾年還有科學家提出更具體的主張,說明哪裡的原住民・關於哪方面的傳統知識・對什麼問題具有價值。
2017 年,倫敦大學研究者在權威科學期刊《自然》發表
通訊文章指出,過去科學界總認為原住民族是氣候變遷的受害者,卻沒意識到原住民族也是環境保護的推動者(類似的看法在最近兩三年頻繁出現,與全球各地密集遭受重大天災,例如乾旱、野火、颶風、洪水等等)。這些來自科學界的意見支持原住民族取得國際談判上的發言權和決策權,一方面避免原住民族持續淪為氣候變遷受害者,一方面藉助於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彌補現在科學方法的不足。
以上這類意見著眼於原住民族對其他人的「用處」,以此為基礎而主張「利用」原住民族傳統知識,其實是一種相當自私的言論(雖然總好過對原住民族全然視而不見或嗤之以鼻),還有另一半話沒有明說:如果原住民族對大家無用的話,就不必承認他們的傳統活動具有知識的地位和價值,也不必理會他們主張的生存和自決權利。
戒除自我中心
承認他人也有同等的生存權利
是非原住民的主流社會需要建立的基本道德
最後,請大家讀取兩篇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關於《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及立法過程的投書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