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西紀錄54—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犯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阿卡西紀錄54—我與大師導師的對話】—《關於犯罪》


Q:我想知道人為什麼會有犯罪的動機?當他知道犯罪後會得到懲罰,為什麼他還是明知故犯呢?

A:

犯罪對你們來說是在做一件眾人不可饒恕的事。他脫離常軌,他做出擾亂社會的行為,他讓你們的生活不得安寧,讓你們經常處在恐懼害怕的狀態。孩子,那麼你想一想,如果你活在一個不需要恐懼的世界裡,你的生活只有一片光明,那麼你會珍惜光明嗎?那些自願從事犯罪行為的人他們就是來提醒你,這個世界不永遠是這麼美好的。

這就好像你有一塊布,它如此的潔白,因為它太潔白了,太無瑕了,你覺得你已經分不出這個世界究竟有什麼差別,這個世界就像一塊純潔的布,不管你往哪個方向看,它都是如此。每天你晾著這塊布,在陽光下曬著它,你看著它光潔明亮的樣子,風吹動著這塊布,你想:『日子就是這樣子過下去了吧?!』在你想著這件事的時候,有一個人他就從這一塊布的後頭把布戳了一個洞,你嚇一跳,你心裡面痛極了,你心裡想:『不!這是一塊我願意用生命去換來的潔白,不能有人就這樣子傷害了他,毁損了他。』

孩子,你是在他破壞了你的美好的同時,你才發現,你願意用生命去換它,那麼在他沒有做這件事情之前,你可知道該如何珍惜你這一片純潔與美好呢?那個破壞這塊白布的人走了,你留著眼淚去縫補你這塊白布。你這塊光潔明亮的白布上,留下了一個疤痕,你每天曬著這塊白布,你看著那疤痕,你有點心痛,但是你又覺得它雖然不完美,但是好像不一樣了,它被點綴了。雖然它變醜了,不是那麼完美了,但是又顯得其他的部位是那麼的不可傷害:『我要繼續守護著我其他的那些部分。』

沒多久,這個破壞者又來了,他又去傷害你這一塊布其他角落的純潔,於是,你又將它縫補起來。過沒多久,你這一塊布就佈滿了疤痕,有的疤痕多,有的疤痕少。在你曬著白布的草原上,還有其他人也曬著他們的白布,有些人的白布純潔無瑕,沒有被傷害過,有些人的白布上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傷痕,有些人的多,有些人的少。你在那裡想:『之前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張自己純潔的白布,每個人都在草原上曬著他們自己的白布,這些白布好漂亮。這一長串的白布,這一整列的白布,整個草原上的白布都好漂亮。但是現在每個人的白布上或多或少都布滿了一些傷痕,這些傷痕讓我們認出這是誰的白布,因為每個人的白布上,得到的傷痕是不同的,因此我們能夠辨認出這是誰的。但是在以前 ,這些白布就算混在一起再分開,我們仍然無法分別這是誰的白布。

孩子們,你們透過這些個別化,去看見你們自己。個別化讓你們看見你們是如此的獨特,你們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這個世界。在你們沒有成為這樣子的型態之前,你們每個人看起來都是一樣的,你們每個人純潔的像一塊一塊的白布一樣,你們分不出彼此,你們覺得彼此沒有什麼不同,因此你們選擇這樣的方式來認出自己是誰。現在草原上有好多的白布了,那麼這個製造傷痕的人又在哪裡呢?孩子,他們沒有辦法像你們擁有一塊這樣光潔的白布,但是他們手上都有一把刀,他們拿它去破壞你們的白布。他們這一生都要躲躲藏藏,因為如果他們和你們一樣站在大草原上的話,就顯得太奇怪了。

在這一串飄揚的白布裡,在這一整片有著傷痕的白布下,你們還能夠允許兇手的存在嗎?他們不被允許擁有那一片白布,你懂嗎?既然他們不配擁有那片白布,他們就不能和你們一樣在草原上曬著白布。是誰決定他們有或沒有這個白布的呢?是你們說好的呀!你們說你們想要看見彼此:『我們想要看見自己是誰,我們要來玩一個遊戲,但是這個遊戲必須要有人願意先放棄他的白布。』有幾個孩子舉手了,他們說:『我們願意穿上黑色的衣服,去扮演這個破壞者!』

大部分擁有白布的人說:『你們好勇敢,我們很膽小,那麼這個工作就交給你們囉!你們要記得,這只是一個遊戲,你不要真的以為你沒有這塊白布,你有的,當你回來的時候,我們會把這塊白布還給你。』這些願意扮演黑色角色的孩子,笑了笑,於是他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他們成為你們眼中的破壞者,他們要破壞你們每個純潔的人的手上那純潔的白布。成為一個犯罪者並不是愉快的,你知道的。

什麼是犯罪的動機呢?犯罪的動機就是犧牲自己,為了別人好的動機。我知道現在你們一定有很多人不能同意這樣的說法,那麼再回到前面,我們告訴你的:如果這個世界是一片美好,你如何知道自己有多美好呢?總是要有一個對照的東西。是你們對這個美好的追求,創造了他們犯罪的動機。他們的善良、他們的意願、他們願意成為這個你們自己都不願意扮演的角色。但是每個角色都是非常投入他們自己的,一旦選擇了這個角色,他們可以體驗到和你們完全相反的世界。你們總是生活在光天化日之下,總是被祝福,他們注定是要住在地底下,那個永遠不見天日的世界裡。

在那個地方,他們可以體驗各式各樣不被光天化日所接受的一切行為,在那裡他們可以體驗墮落,可以體驗難以想像的兇殘,他們的勇氣和忍耐度都遠遠勝過你們,這是他們能夠為你們扮演這樣的角色的原因。他們生來擁有最大的天賦就叫做勇氣,如果沒有勇氣,他們無法執行這麼困難的任務,這樣的勇氣在你們一般人身上是少之又少。他們破壞你們不敢破壞的身體,他們破壞你們不敢破壞的所有資產,他們是社會的破壞者,也是社會的重建者,因為只有破壞,你們才能夠知道,如何讓自己變得比過去更強壯。

孩子,請你由衷的祝福他們,請你接受他們的遊戲,即使他們因為他們的行為而要接受你們的審判,他們也是不害怕的。你可以盡情地用你們社會所知道的規範去規範他們,但是在靈魂的層面,你要知道,你是感謝他們的。如果可以,請你看進他的眼睛,看見他眼睛裡那靈魂深處的純潔,你會在他的眼睛裡看到一個似曾相識的東西,那個在你的身體裡也同樣擁有的東西。你們來自同一個地方,你們來自同一個純潔無瑕的世界,而他只是選擇了扮演那個對立的角色。


(後記:我在閱讀「傷害」這一類主題時,經常會得到顛覆常識認知的答案,我總是非常震撼。「犯罪的動機就是犧牲自己,為了別人好的動機」這是一句多麼令人難以想像的答案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朵莉的阿卡西花園的沙龍
260會員
234內容數
1折折扣碼doristory。自2021年底,朵莉順著生命之流開始了阿卡西的工作與服務,並在為個案閱讀的過程中持續發掘有趣的生命故事,朵莉將這些故事改寫發表後獲得了很大的迴響,讓許多尋找這些故事的人找到療癒他們自己的方法。這個專題將乘載更多生命的故事,留給喜愛聽故事的你。
2024/11/13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4/11/13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2024/11/06
「真正的靈修從不以『特異天賦』為焦點。比如耶穌⋯他被看成靈性導師的原因,在於他啟迪與激勵人們認知自身的內在之光。觸動人們內心的,是他的智慧與清明的心智,以及他散發的那種充滿愛的能量。」
Thumbnail
2024/11/06
「真正的靈修從不以『特異天賦』為焦點。比如耶穌⋯他被看成靈性導師的原因,在於他啟迪與激勵人們認知自身的內在之光。觸動人們內心的,是他的智慧與清明的心智,以及他散發的那種充滿愛的能量。」
Thumbnail
2024/10/30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2024/10/30
從精神病學的角度來看,她的大腦錯亂失常,她確實患了精神疾病。但從靈性角度來看,「這個經歷是我靈魂成長之路的一部分,是一種內在需求,是將黑暗與無意識帶入意識之光裡的必要途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那個使我們感到自我卑微的外在狀態,並不能阻擋我們建立起自性偉大的內在心態;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怎麼對待你,那是他的業;你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怎麼對待別人,則是你的業;真正有能力使你感到卑微的人,向來只有你自己。
Thumbnail
    那個使我們感到自我卑微的外在狀態,並不能阻擋我們建立起自性偉大的內在心態;別人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怎麼對待你,那是他的業;你怎麼想、怎麼看、怎麼說、怎麼對待別人,則是你的業;真正有能力使你感到卑微的人,向來只有你自己。
Thumbnail
如果這個世界是一片美好,你如何知道自己有多美好呢?總是要有一個對照的東西。是你們對這個美好的追求,創造了他們犯罪的動機。
Thumbnail
如果這個世界是一片美好,你如何知道自己有多美好呢?總是要有一個對照的東西。是你們對這個美好的追求,創造了他們犯罪的動機。
Thumbnail
看 # Netflix 影集《模仿犯》,每一集的進展都是揪心,不知為何,生命傷口的淌血,會讓我想起這一本 #陳曉唯 述說的20個黑洞,《只說給你聽》。 其中一個「輪迴」的故事最契合,作者提問:「民眾的想法是公允無私的嗎?媒體的報導是公正客觀的嗎?如果是,那為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看見得知事情的全貌?...
Thumbnail
看 # Netflix 影集《模仿犯》,每一集的進展都是揪心,不知為何,生命傷口的淌血,會讓我想起這一本 #陳曉唯 述說的20個黑洞,《只說給你聽》。 其中一個「輪迴」的故事最契合,作者提問:「民眾的想法是公允無私的嗎?媒體的報導是公正客觀的嗎?如果是,那為什麼我們仍然無法看見得知事情的全貌?...
Thumbnail
社會上每天都不斷發生著殘暴兇惡的事,他人的惡意造成別人的傷害,以致於失去生命是最極致的展現,人們始能警覺惡意的生成和蔓延,原來一直就在身邊。 在善惡之前最可貴的選擇是真實、如實地選擇的,然後用力的演繹,這也是這場宇宙大戲數千百億年來歷久不衰。
Thumbnail
社會上每天都不斷發生著殘暴兇惡的事,他人的惡意造成別人的傷害,以致於失去生命是最極致的展現,人們始能警覺惡意的生成和蔓延,原來一直就在身邊。 在善惡之前最可貴的選擇是真實、如實地選擇的,然後用力的演繹,這也是這場宇宙大戲數千百億年來歷久不衰。
Thumbnail
罪有應得 「他們會可憐也是因為自己選擇要可憐啊,(有什麼好同情的,反正是罪有應得)」 突然我開始意識到,什麼是「罪有應得」 什麼是「罪」,什麼不是「罪」 真的有「罪」的事情嗎? 誰規定什麼是「罪」什麼是「不罪」? 「我是內向的人」 我不能讓他人發現我是內向的人,那不符合邏輯 我無法做最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罪有應得 「他們會可憐也是因為自己選擇要可憐啊,(有什麼好同情的,反正是罪有應得)」 突然我開始意識到,什麼是「罪有應得」 什麼是「罪」,什麼不是「罪」 真的有「罪」的事情嗎? 誰規定什麼是「罪」什麼是「不罪」? 「我是內向的人」 我不能讓他人發現我是內向的人,那不符合邏輯 我無法做最真實的自己
Thumbnail
孩子,只有當你願意去看見每一件事背後的意圖,去接受它,去看見它帶來的美好,你們才是真正願意拋棄那個名為羞恥心的虛假外衣,讓你們無條件的愛成為真正的主角站上這個世界舞台,那才是真正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的時候,無分別、無批判,這時候你們才是真正能進入彼此的內心交流、穿透、接納、包容,迎來真正的世界大同。
Thumbnail
孩子,只有當你願意去看見每一件事背後的意圖,去接受它,去看見它帶來的美好,你們才是真正願意拋棄那個名為羞恥心的虛假外衣,讓你們無條件的愛成為真正的主角站上這個世界舞台,那才是真正每個人都一模一樣的時候,無分別、無批判,這時候你們才是真正能進入彼此的內心交流、穿透、接納、包容,迎來真正的世界大同。
Thumbnail
K. Mitch Hodge on Unsplash 想像你是在什麼樣的情境看到什麼樣的環境,人是被環境所影響,想像你是電影裡的那個角色,不管是不是主角,還是配角,或者根本只是走過螢幕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你可能都沒有想過人之間的心境是怎麼樣?在流行病學的領域中,在公共衛生的領域中,維持手部清潔
Thumbnail
K. Mitch Hodge on Unsplash 想像你是在什麼樣的情境看到什麼樣的環境,人是被環境所影響,想像你是電影裡的那個角色,不管是不是主角,還是配角,或者根本只是走過螢幕中的一個不起眼的小角色,你可能都沒有想過人之間的心境是怎麼樣?在流行病學的領域中,在公共衛生的領域中,維持手部清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