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CRWD和ZS的股價跑輸PANW?軟體股板塊歷史估值變化行情表|20230327更新

2023/03/2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略)
接下來,今天我想討論一個問題,是之前讀者問我的,即為何在資安股中,過去一段時間CRWD和ZS的股價和PANW差異這麼大?
先來看看兩邊的股價表現。
我們從2021年年初開始算好了。
在2021年1月8日,CRWD的股價是224元,ZS的股價是193元。
兩年多後的現在,CRWD的股價是132元,ZS的股價是114元。
CRWD下跌41%,ZS也是下跌41%。
然後我們現在看看另一邊廂的Palo Alto Networks(PANW)。
在2021年1月8日,PANW的股價是122元。兩多年後,現在的股價是193元。
也就是說,同樣的時間,CRWD和ZS下跌41%,而PANW則是上漲58%,相對之下確實是強勢畢露。如果用肉眼看股價走勢圖的話,CRWD和ZS是處於下跌趨勢的巨大壓力下,相反PANW的圖就漂亮得多,距離歷史高點也只有10%而已。
過去兩年多,PANW的股價表現確實滿亮眼的,尤其是相對於其他軟體股的慘況來說,更是如此。接下來要探討的問題是,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
我第一個想法是,過去兩年CRWD和ZS股價下行,主張來自宏觀經濟的壓力,即企業對於科技投資更為謹慎,即使是被視為「剛性需求」的資安領域也是不能夠倖免。不過,我們從營收規模可以看到PANW是遠比CRWD和ZS大的公司,歷史較為悠久,相對於CRWD和ZS是針對雲端安全要求而生的新型資安公司,PANW仍有不少傳統業務,像是企業防火牆。是否這部分的業務更具「防守性」?這是我內心的一個假設,不過我看了管理層在財報電話會議的描述,似並非如此:
I know many of you are wondering about the macro environment, so I want to start with an update there. There's clearly a tougher macro emerging out there as the Fed continues on its crusade to tame inflation. The changing macro is clearly making business leaders more cautious. Some of our customers are seeing signs of a slight slowdown while others are less impacted. I, however, feel that we're not done yet. And while not expecting shocks, I do think we will see more cautious activity over the next few quarters. Clearly, caution is abundant, driving more scrutiny, making customers demand more value from their partners. We've seen some projects get delayed or descoped, none canceled, while most continue on track. We've always maintained that we expect cybersecurity to be resilient, and we continue to see evidence of that.
簡單來說,PANW的業務仍然受到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他們的客戶同樣因為經濟的不確定性而加強預算審查,有部分項目被推遲或削減。換言之,跟行業整體狀況是大同小異。
從財報數據來看,PANW的營收規模遠比CRWD和ZS大,營收增長率較低也是正常的,過去兩年大概維持在同比增長20%到30%之間。而同期CRWD最高一季的營收增長率是70%,ZS則是60%。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506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美股投資十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10.5K會員
561內容數
致力成為美股投資者的市場指南和行情溫度計。透過本專欄,讀者可以:一、掌握投資科技成長股的心法;二、透過「歷史縱向估值法」,追蹤選定企業的財報表現;三、追蹤軟體股估值行情,尋找投資機會;四、掃瞄美股整體市場行情,洞察不同產業的資金流向;五、提供模擬組合紀錄,長期追蹤表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