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閱讀】李碧華《霸王別姬》:婊子有情,戲子有義,命運裹挾難逃!

2023/05/01閱讀時間約 11 分鐘
作者:李碧華/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久仰《霸王別姬》的大名,最初接觸還是因爲高中老師播影片給我們看,倒是沒看完,畫面太過沖擊,也沒敢看完,就一直懸在心頭,上不去,更放不下來。最近好不容易下定決心,找了小說,每一字細細讀,不由得佩服作者文字的功力,細膩卻也曖昧模糊,似在寫景,又在寫人,或是隱隱昭示著結局,意涵實在豐富,每次咀嚼,都能有意想不到的新體會。
看完小說後,我稍微回想了一下電影,發現它們名字雖相同,但劇情稍有變化,對於程蝶衣人物塑造的著重點也有差別,不過因為我沒看完整部電影,不好評說,以下只論小說,不論電影,更不比較。

人生如戲唱,人生真如戲?

小說《霸王別姬》整本書本身就是一齣戲,一場名為人生的殘忍戲。小說一開頭這麼寫:
如果人人都是折子戲,只把最精華的,仔細唱一遍,該多美滿啊。
單看這句話,或許一眼就會略過,不會為此多加停留思考,但若把注意力轉個方向,放在目錄上,一眼便能明瞭這句話的重要性,這是整本書的構成體現,每一篇章都是一齣折子戲,而篇名也可說是每齣折子戲的戲名,自然都是作者仔細揀選唱詞,配合情節,兩相呼應,恍若真正一齣戲,但實際還是小說。
如同常言「人生如戲唱」,可以說這本小說對此詮釋得很完整,但奇特的是小說並非把人生與戲融合,反倒有意區分出來,來寫命運的殘酷、人生的缺憾,而這在蝶衣身上尤其深刻。
文革時,戲子被批鬥,蝶衣受盡屈辱,被揭傷疤,囚在牛棚中,深陷絕境,只有絕望相陪,「君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蝶衣本想向虞姬一般,把脖子一抹赴死,可惜被紅衛兵擋下來,死不成。小說裡這麼寫著:
蝶衣並沒有虞姬那麼幸運,在一個緊要的關頭,最璀璨的一刻,不想活了,就成功地自刎——他沒這福分。還得活下去。
求生不得,求死不能。這就是人生,不像戲,可以轟轟烈烈,在應該結束時就結束,容不得一點拖沓。
平反後,迫於黨的好意,蝶衣還是將「情」給放下,不再堅持,結婚了,妥協了,原本那麼鮮明的面孔模糊了,如同小說開頭所言:
一般的,面目模糊的個體,雖則生命相騙太多,含恨地不如意,湖塗一點,也就過去了。
蝶衣終究還是成了一般人,面目模糊的一般人,當不了一輩子的虞姬。
人生確實如戲,可以如戲那般波折迭起,就像蝶衣的一生,風光一時,屈辱一時,上上下下,起起伏伏,但依舊無法成為戲,無法在該結尾處,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更多時候只能隨水流,一路茫茫,不知被帶向何方。
縱使人生如戲唱,亦無法真正成為戲。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

婊子無情,戲子無義。婊子合該在床上有情,戲子只能在台上有義。
翻開第一頁,便是這句話。婊子真的無情,戲子真的無義嗎?若真是這樣,又為何會發生接下來的故事,難道這句話存在的意義僅僅是為了被反駁?
其實不然,倒不如說恰恰是因為有這句話才串起整個故事。
在文本中,婊子明顯指菊仙,戲子自然是指小樓與蝶衣,他們難道無情無義?這明顯就是個笑話,他們有情有義,否則菊仙與蝶衣又為何要爭,小樓也不必去保護蝶衣與菊仙。
所以重點不應放在「婊子無情,戲子無義」,而是在後面那一句——婊子合該在床上有情,戲子只能在台上有義。反過來看,婊子若在床外也有情,戲子若在台下也有義,那又會發生什麼事呢?

婊子有情終一死

對於婊子有情的假設,或許小說中有一句話可以當作解答。
那時菊仙還做著「花滿樓」的妓女,小樓正好要去找她,一進去,菊仙便從房間裡逃出來,後頭還追著一位趙七爺,原來是趙七爺過分了,硬逼著菊仙嘴對嘴飲酒,菊仙哪裡肯,只好求助小樓,而小樓也真是仗義,霸氣一喊:「菊仙——我包了。」,菊仙聽了,一愣,接下來小說寫道:
他(段小樓)來過幾回,有些人,是一遇上,就知道往後的結局。但,那是外面的世界,常人的福分。她是姑娘兒,一個婊子,浪蕩子在身畔打轉,隨隨便便地感動了,到頭來坑害了自己。「婊子無情」是為了自保。
婊子為何無情?無非是為了要自保。
無情若是為了自保,那反過來說,一旦有情了,便會傷害到自己,把自己逼到絕境,下場肯定不會好到哪裡,就如菊仙的結局——自縊而死。
菊仙登場時,故事裡寫她是「風貌楚楚卻帶著一股子傲氣」,而就是這股不屈的傲氣,使她對於「情」更堅定,認定了就不離,死也不離,就算是黨的壓迫也不能使她屈服,她始終鍾情於小樓一人,但這份鍾情反倒將她給毀了。
因為她愛上的是一個「浪蕩子」——浪蕩於菊仙與蝶衣兩邊的浪蕩子。
相處了這麼多年,浪蕩子小樓真的不知道蝶衣對他的情深嗎?
若不知道,那他也不配做浪蕩子,蝶衣只能恨他是個木頭,而菊仙的結局或許也不會只剩自縊一條路可走,但作者偏偏就是沒那麼仁慈。故事快結尾處,正值勞改結束,小樓逃至香港,冥冥中與蝶衣相遇,兩人話當年,聊著聊著,小樓希望能尋回菊仙的骨灰,拜託著蝶衣,蝶衣不答,於是小樓對蝶衣說:
我——我和她的事,都過去了。請你——不要怪我!
小樓從頭到尾都知道蝶衣對他的情,但他卻一直裝作不知道,處在蝶衣與菊仙的戰火中,視若無睹,只當他是兄弟,不刻意疏離撇清,反倒親熱的很。
到這裡就有一個問題,為何小樓這麼一個坦蕩蕩的人,察覺到蝶衣的心意,卻什麼也不說,就這樣卡在蝶衣與菊仙的中間?難道就不難受嗎?
這就要從小樓的性格說起,小說中他是個重情重義的人,因重情,所以文革時,為了避免菊仙被連累,而忍痛說要離婚,而菊仙恰恰因此自縊而死,只為他做永遠的妻子;因重義,所以在蝶衣被流氓地痞羞辱時、被紅衛兵打及吐口水時、因劍而被問罪時,處處護著他不受人欺,但他也只當蝶衣是師弟而已。
在被下放勞改時,小樓想著蝶衣,他原諒了蝶衣在批鬥大會上說的那些難聽話,認為他一定是為他好,想著:
到底是手足。沒錯。
從頭到尾,小樓都只認蝶衣是兄弟,而非情人。
一邊是情,一邊是義,重情重義的小樓當然哪個都捨不了,所以縱使他知蝶衣的情,卻也不說,假裝不知道,只怕毀了他們師兄弟的關係,但正因他誰都無法捨去,反倒造成了蝶衣的痛苦、菊仙的終局,而這是最諷刺的一點。
所以說,婊子無情是為了自保,有情便會傷害到自己。若菊仙沒對小樓動情,死心踏地愛著他,也不會苦著與蝶衣爭,為護小樓而流產,更不會落到只剩自殺可選的地步。

戲子有義終無義

婊子無情既是為了自保,那戲子無義何嘗不也是為了自保?
無義才能自保,有義便會傷到自己,這一點在小樓身上尤其明顯。
前面已經談論過小樓,他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對於蝶衣十分重義,對於國家也是忠心耿耿,因此在被日軍佔領時,小樓與蝶衣正唱到「別姬」精彩橋段時,日軍突然湧現,進入戲場,霸佔了戲園子前面幾排,趕走了其他觀眾,小樓一見,氣不過,怒道:
不唱了!不唱了!媽的!滿池座子都是鬼子!
小樓不給「鬼子」唱戲。有勇無謀的魯莽,只會招來殺機,小樓一下台就被日軍抓走,他被關進囚室,拳打腳踢,小樓咬牙撐著,死也不肯求饒,直到蝶衣唱戲給日軍聽,他才被放出。
這麼一位富有國家大義的人,國家卻是不領情,背叛了他。
從小擁有鐵頭功的小樓,一直以來不曾倒下的霸王,第一次被打破頭,第一次被打到倒下,竟就是自詡為了國家、為了毛主席的紅衛兵。小說這段這麼寫著:
從來不曾倒下的霸王——孩提時代、日治時代、國民黨時代⋯⋯都壓不倒的段小樓,終受不了,精神和肉體同時崩潰。
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恰恰是國家,豈不可笑?
國家對他不義,那他幹嘛還要堅持對國家的義,所以小樓在菊仙死後,下放勞改時,他沒有選擇自殺,而是苟活。小說裡這麼形容末路霸王:
現實中,霸王卻毫不後顧,渡江去了。他沒有自刎,他沒有為國而死。因為這「國」,不要他。但過了烏江渡口,那又如何呢?大時代有大時代的命運,末路的霸王,還不是面目模糊地生活著?留得青山在,已經沒柴燒。
霸王最終也成為「面目模糊的個體」,逃不過命運。

霸王別姬,姬別霸王

如果蝶衣是虞姬,那霸王是誰?
這整齣戲究竟是霸王別姬,抑或姬別霸王?
讀完整本書,想都不用想,這兩個問題自然浮現於我的腦子,揮之不去,想了許久,我發現這整齣戲既可以是霸王別姬,也能是姬別霸王,不衝突,而這關鍵點在於誰在當「霸王」。

姬別霸王

所謂「姬別霸王」,指的是虞姬主動告別大王,而非霸王欲別虞姬,所以虞姬才別霸王。在這裡的霸王明顯指的是段小樓。
實際上,「姬別霸王」這詞也有在小說中出現,小說中是袁四爺對於小樓與蝶衣上演《霸王別姬》的評價,他評:
霸王與虞姬,舉手頭足,絲絲入扣,方能人戲相融。有道「演員不動心,觀眾不動情」。像段小樓,心有旁騖,你倆的戲嘛,倒像姬別霸王,不像霸王別姬吶!
小樓心有旁騖,整個人沒有真正入戲中,霸王無心與虞姬道別,倒是虞姬瘋魔似地以死相別,確實是姬別霸王,不過這邊只是袁四爺的評點,還不是最直觀的描寫。
姬別霸王最直觀、最精彩的一幕就在故事的最後——小樓與蝶衣最後一齣的《霸王別姬》。
蝶衣與小樓在香港相遇,兩人閒談,蝶衣最後得知,小樓其實一直知道他對他的情,但他卻阻止了小樓繼續說下去,他不想面對,決定割捨,於是他拉著小樓共唱最後一首《霸王別姬》。
兩人年老,身子龍鍾,到最後「別姬」經典橋段時,蝶衣用寶劍將自己的脖子抹出血來,不過他沒死,而是驚醒,他知道這「華麗的情死」只是假象,爬起來後,蝶衣對小樓說:
我這輩子就是想當虞姬。
蝶衣說完這句話,作者下一句接著殘忍地寫:
他用盡了力氣。再也不能了。
蝶衣一輩子就想當個虞姬,但是他怎麼也當不了,在最該畫句點時沒能死成,現在年紀大了,手指又少了一根,霸王也不再是當年意氣風發的霸王,他是再也當不成虞姬。
這齣《霸王別姬》已經是最後一齣,是為了告別以前種種而上演的最後一齣,同時也是能彌補蝶衣心底願望的最後一齣。
姬別霸王,別了對於霸王的情,別了虞姬這層身分,別了過去的種種愛恨情仇。
姬別霸王,是不得已的放下。

霸王別姬

所謂「霸王別姬」,是霸王主動告別虞姬,而在這本小說中,霸王哪裡別虞姬?霸王又是誰呢?
若將霸王直接當成段小樓,那這答案可能就要走到死胡同,無解。不過很幸運地,作者幫我們提了一個新的方向:
青春才是霸王。
真正主動告別蝶衣,告別虞姬,不是小樓,而是青春,青春才是霸王。
蝶衣之所以能當成旦角虞姬,外貌佔了很大的原因,而維持外貌、身段,青春不可缺少,但人終會老,老了,身子僵硬了,旦角自然再也當不成,更遑論虞姬。
青春別了虞姬,虞姬就死了,蝶衣當不成一輩子的虞姬,只能說「霸王別姬」,是命運的必然吧。

結語

從「人生如戲唱」到「婊子與戲子」,再到最後的「霸王別姬」,故事主要三人(蝶衣、小樓、菊仙)的形象至此已經很明顯地展現出來,誰都沒錯,只是命運殘忍,誰也逃不過時代的風暴,讀完實在令人噓唏不已。
其實《霸王別姬》這部小說可以討論的地方還有很多,如真假霸王、關師父的形象、菊仙與蝶衣的關係⋯⋯真想要探清全部的內容,少不了大費文章,更費的是時間,這不由得使我佩服李碧華的文字,既曖昧,又能描寫畫面與人物的內心,短短幾字便能貫串整個故事,緊密度真的很高,感覺裡面的意象、細節挖都挖不完,肯定還有些我不曾注意到的,值得使我一讀再讀,一翻再翻!
如果大家有興趣,而且也看過同名的電影,不妨讀讀小說,保證趣味橫生!
2會員
5內容數
乘興書樓,乘興遨遊,題材不限,隨意記錄閱讀蹤跡,開闢一座能回味的書樓。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