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納迪克.安德森《想像的共同體》:被想像創造的民族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譯者:吳叡人/出版社:時報文化

作者:班納迪克.安德森/譯者:吳叡人/出版社:時報文化

最近上課,不知為何一直提到這本書,完全逃不開,出於好奇心作祟,我直接到圖書館借來看,看看到底這本書講了什麼,老師一直推薦。

不看還好,一看我的價值觀都受了衝擊,原來所謂「民族」並不是從古至今的存在,而是近代的人造產物

到底「民族」這個概念是怎麼產生?我們的世界又受其多大影響?

如果對這類問題感興趣,還請一起看下去!

民族共同體

這本書主張所有共同體都是想像出來的,想像並非捏造,作者傾向將其解釋為「創造」,不同共同體的差別在於想像的基礎。

民族便是屬於一種想像的共同體,它是近代才被創造出來的概念,是一種文化人造物。作者對「民族」下的定義是:

它是一種想像的政治共同體——並且,它是被想像為本質上有限的,同時也享有主權的共同體。(p.10)

基於作者的主張,所謂「民族」共有四個特性,它是想像的、有限的、主權的一種共同體。

想像

即使是最小的民族的成員,也不可能認識他們大多數的同胞,和他們相遇,或者甚至聽說過他們,然而,他們相互連結的意象卻活在每一位成員的心中。(p.10)

所謂的想像便是指「相互連結的意象」,可以是血緣、語言、文化、國家、信仰、價值觀……任何可以聯結個人與團體共通性的概念,都可以成為想像的基礎。

有限

民族是有限的,這裡的有限是指民族有邊線,有我族與他族之分,再大的民族,也不可能將全人類都網羅進去,沒有民族會把自己想像成為全人類。

主權

民族誕生的時代,正值啟蒙運動與大革命風波正盛的時代,王朝合法性與正當性備受質疑,宗教方面也面臨多元主義的考驗。

在這種環境誕生的「民族」嚮往著自由,也就是想擁有自主決定我族命運的權利,而最直接的方式,便是成為主權國家

共同體

民族這個被想像、被創造的共同體,即使內部不可避免地會存在不平等,甚至是剝削,卻總是會被設想成平等的同胞愛,被驅使屠殺他族,抑或甘願為民族而死。

民族產生的文化背景

民族為何可以被創造出來,是什麼原因促使我們想像出一個又一個的民族?

我們應該將民族主義和一些大的文化體系,而不是被有意識信奉的各種政治意識形態,聯繫在一起來加以理解。(p.18、19)

作者認為想要瞭解「民族」的形成,就必須先理解先於民族主義的文化體系,即宗教與王朝。

宗教霸權的衰弱

宗教共同體的基礎與語言有關,作者將其稱為「神聖語言」,例如古典阿拉伯文、拉丁文、巴利文、中文。藉由神聖語言的聯結,宗教共同體將自己設想為宇宙的中心,建立權力秩序。

在中世紀後期時,宗教共同體開始走向衰退,有兩項因素。第一,歐洲開始對外面世界展開探索,例如馬可波羅曾到過中國,並寫下其所見所聞,這些探索迅速擴大了歐洲的文化與地理視野,促使人們想像新生活的可能。

第二,神聖語言地位的衰頹,受印刷業與資本主義的影響,歐洲方言崛起,拉丁文霸權消亡,再加上後來的宗教革命,原本被視為古老且神聖的宗教共同體逐步分裂,走向多元化,不再是唯一的霸權。

王朝正當性的消退

舊時的王朝代表著國家,國家的維繫或擴張大多靠聯姻戰爭,也就是以血緣、武力支撐國家的穩定。

到了十七世紀,革命風波開始,再加上後來的啟蒙運動,嚴重影響舊政權的正當性,王朝的統治逐漸被瓦解。

同時性

除了宗教與王朝外,作者還提出另一項促使民族誕生的因素——同時性。

同時性,是一種世界理解的方式,簡單說就是人與人雖不相識,卻深信同時有關聯,例如遇見同個母校,或是同個學校的陌生人,雖沒見過,心裡卻幫彼此建立連結;抑或擁有相同地緣的兩個人,會因為來自相同地方,心裡產生連結。

互不相識,卻同時存有關聯,便是同時性。

民族意識的起源

資本主義、印刷科技與人類語言宿命的多樣性這三者的重合,使得一個新形式的想像共同體成為可能。(p.55)

民族想像的建立除了上述三個背景因素外,也跟工業化後科技與思想的變遷有關,即印刷業與資本主義結合的印刷資本主義,以及語言本身的多樣性。

印刷資本主義

印刷資本主義,分開來看便是印刷業與資本主義,印刷業使知識可複製且傳播出去,而資本主義所主導的市場更加速了傳播的速度,造成了革命性的方言化

方言化的造就還涉及了三個因素,第一,原本作為神聖語言的拉丁文變成書寫用的語言,使之變得神秘難解,不利於傳播;第二,受到宗教革命的影響,馬丁路德以德文書寫宗教性論文,大大提升德文出版書籍的數量;第三,方言被用作專制君王行政集權的工具,使方言躍升至權力語言的地位,創造出不同種類的權力語言。

語言多樣性

人類的語言不可能完全統一,只說只用一種特定語言,所以才會擁有多種方言,在神聖語言當道時,才沒有被完全覆蓋、滅絕。

正因為擁有各式各樣的語言,印刷資本主義才能依靠機器複製各種語言,利用市場將其傳播出去,造成方言化,乃至民族的誕生。

民族主義的四波思潮

民族主義共有四波,第一波、第二波分別在美洲與歐洲,第三波則出現在帝國或王朝之上,最後一波則發生在殖民地。

第一波:美洲的民族主義

第一波民族主義,作者將其定義於美洲的歐裔海外移民身上明明說著相同語言,同樣流著母國的血,為何歐裔海外移民會自成一個民族,想要獨立?

在委內瑞拉、墨西哥、和祕魯這幾個重要的個案裡面,最初激發了他們想從馬德里獨立出來的動力的關鍵因素,非但不是想要「將下層階級引進到政治生活之中」,反而是對「下層階級」政治動員——即印地安人或黑奴的暴動——的恐懼。(p.60)

除了對暴動的恐懼,在當時母國對於這些歐裔海外移民也不甚友善,使他們社會與政治地位的流動被限縮在殖民地上,官員的仕途重重受阻,而移民後代大多是在殖民地出生,並非母國,對於母國的認同感進一步銳減。

雖然這些歐裔海外移民在語言、宗教、家世或許各有不同,但基於被母國排斥的共同經驗,他們逐漸將殖民地想像成祖國,想像自己是民族。

第二波:歐洲的民族主義

第二波民族主義,與前一波民族主義不同,語言在其中佔有無比的重要性。

古老的神聖語言,如拉丁文、希臘文、希伯來文,地位不再是從前的高高在上,已經被方言拉下神壇,沒有孰高孰低,大家地位必須持平而論,特定語言只對特定母語的使用者而言重要。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學校林立,中產階級興起,閱讀階層擴大,資產階級透過印刷語言相互聯繫,不同語言促進不同母語使用者對於共同體的認同,從而催生出民族主義。

第三波:官方民族主義

第三波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有一定關連,此時期民族國家取代了王朝,帝國變成民族。

王朝的權力地位,在近代已逐漸走向衰頹,人們受眾多運動、革命影響,質疑王朝的合法性與正當性,再加上民族主義的衝擊,迫使歐洲諸多王朝不得不走向「歸化」。

所謂歸化,意指使舊的政權依附在民族的名義身上,這樣既可保存王朝本身的權力,當王朝歸化為新的民族,也能理所應當打著民族的口號治理國家,獲得人民的認同,鞏固自身權力,而這就是「官方民族主義」。

第四波:殖民地民族主義

最後一波民族主義出現在殖民地。二十世紀運輸發達,殖民母國人才缺乏,再加上現代教育的擴散,尤其是殖民地的學校體系更是最後一波民族主義的重大推手。

除了教育這個重大因素外,另有三個要素,塑造殖民地的人對於民族的想像,那就是人口調查地圖博物館

  1. 人口調查:看似只是在算人口數,實際上它賦予了每個人清楚具體的位置,掃清了模糊的範疇,建立起界線,有了區分我們與他們的可能。這就像是戶籍,通常出生報哪一地的戶籍,很高機率會認為自己就是那一地的人。
  2. 地圖:劃清領土的範圍,使領土從原本不可見的空間有了想像國家的可能。
  3. 博物館:不只收藏文物,同時也是統治權威的標誌,代表著歷史與文化的流變。

所以說殖民地對於民族的想像,其實很大程度是源自於殖民地政府。

結語

整理完有關民族的種種定義,不知怎麼想起另一本我正在看的書《和平戛然而止》,裡面就有談及一戰發生的眾多因素中,其中一項就是民族主義帶來的壓力。

「民族」這個概念究竟是福是禍?它既能團結人心,也能帶來戰爭。

換個問題問,建立認同感是否一樁好事?

認同雖能凝聚人心,但在認同的同時「我們」與「他們」也就出現了,有了排他、歧視與壓迫他人的可能。

但閱讀完這本書,我感覺到「民族」出現的必然,就像人一定會組成共同體,不管是家庭、班級、工作群,有人的地方就有群體,每個共同體定會有所差異,有差異就有衝突,這些都是無可避免的。

我想,對於民族,不應該過度肯定或否定,重要的是必須接觸與理解,理解不同民族構成的基礎,他們處在什麼環境、文化之下,認同什麼,不認同什麼,如此才有創造包容的可能吧。

5會員
12內容數
一切流年皆在此處累積沉澱,陳釀一壺歲月。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葬流年 的其他內容
最近我總是心煩氣躁,不能好好做事,坐個一兩分鐘,屁股就想逃離椅子,心思早已盪向遠方,做事效率與品質極差。 為了改善現狀,我突然想起以前好像聽說過番茄工作法,於是上網查查,網路上很多教學,看完後,雖知道大概用法,但心裡總感覺不踏實,索性直接找書來看,收穫果然頗豐。 以下是我對本書的記錄,以及使
4/5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你一進教室,眾多視線朝你射來,疑惑中,你坐定位置,隔壁的座位莫名有成堆的紙鶴盤據在桌上,彷彿在跟你開玩笑似的。 你一看到,眉頭折出幾層皺,不滿道:「誰那麼無聊!宇煊,我這就幫你丟了。」話一落,你起身,攏起全部紙鶴,不由分說便扔進垃圾桶,連臉上的不悅也一起。 隨著你的動作,四下一片譁然。 「他在
為課堂習作做個記錄。 雖然知道哪些地方寫不是很好,但實在想不到要如何修改,就乾脆維持原樣,也許這就是現階段能力的極限吧。 詩 七律〈值雨〉 遊子歸鄉道遠陰,千軍破境壓天沉。 一聲厲吼驚雷現,萬點懸兵碧草吟。 驟雨招搖殘日盡,飄風浩蕩有時臨。 獨聽打葉張狂奏,且待曲終任爾淋。 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背景 此闋詞為悼亡詞,蘇軾於1075年正月二十日,在密州夜夢妻子王弗所作,此時王弗已
再續前緣 前兩年,有幸拜讀韓江《素食者》,當時只在圖書館借借,讀得還是千日老師翻譯的版本,能感覺作者文筆細膩,讀來很是壓抑又帶點絕望,現在回頭想想,只想得出「暴力」二字。 最近,碰巧又看到《素食者》這本書,索性買來再讀一遍。這次細細的讀,又嚼出了許多新滋味,把第一遍讀不明白的也給明白了,於是就有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艣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尊還酹江月。 背景 此闋詞作於蘇軾貶謫黃
最近我總是心煩氣躁,不能好好做事,坐個一兩分鐘,屁股就想逃離椅子,心思早已盪向遠方,做事效率與品質極差。 為了改善現狀,我突然想起以前好像聽說過番茄工作法,於是上網查查,網路上很多教學,看完後,雖知道大概用法,但心裡總感覺不踏實,索性直接找書來看,收穫果然頗豐。 以下是我對本書的記錄,以及使
4/5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
你一進教室,眾多視線朝你射來,疑惑中,你坐定位置,隔壁的座位莫名有成堆的紙鶴盤據在桌上,彷彿在跟你開玩笑似的。 你一看到,眉頭折出幾層皺,不滿道:「誰那麼無聊!宇煊,我這就幫你丟了。」話一落,你起身,攏起全部紙鶴,不由分說便扔進垃圾桶,連臉上的不悅也一起。 隨著你的動作,四下一片譁然。 「他在
為課堂習作做個記錄。 雖然知道哪些地方寫不是很好,但實在想不到要如何修改,就乾脆維持原樣,也許這就是現階段能力的極限吧。 詩 七律〈值雨〉 遊子歸鄉道遠陰,千軍破境壓天沉。 一聲厲吼驚雷現,萬點懸兵碧草吟。 驟雨招搖殘日盡,飄風浩蕩有時臨。 獨聽打葉張狂奏,且待曲終任爾淋。 詞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 背景 此闋詞為悼亡詞,蘇軾於1075年正月二十日,在密州夜夢妻子王弗所作,此時王弗已
再續前緣 前兩年,有幸拜讀韓江《素食者》,當時只在圖書館借借,讀得還是千日老師翻譯的版本,能感覺作者文筆細膩,讀來很是壓抑又帶點絕望,現在回頭想想,只想得出「暴力」二字。 最近,碰巧又看到《素食者》這本書,索性買來再讀一遍。這次細細的讀,又嚼出了許多新滋味,把第一遍讀不明白的也給明白了,於是就有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崩雲,驚濤裂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艣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一尊還酹江月。 背景 此闋詞作於蘇軾貶謫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為什麼本書主張語言是否為人類的本能呢?作者一步步提出精彩的案例與論述,並探討語言的演化與發展。語言的能力對於人類,是非常重大的演化突破,也因此才有現今的文明,讓我們來了解史帝芬˙平克這本語言學的經典著作吧!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在學習人類圖的歷程中,有個覺察,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可以用「神化」與「矮化」這兩個極端,來一言以蔽之。 去年,剛上完六階課程,朋友引薦了一位朋友給我,只說對方現在很困惑,想要用人類圖來幫忙看看,能不能解惑。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人類設計揭示了幻象的運作機理,旨在提升你的覺知,剝去蒙蔽雙眼的面紗,讓你開始看見,開始發現自我愛的力量,開始欣賞你本來的美麗。這不僅僅是看見,更是活出你的「特徵」,體驗真正的和平、滿足、成功和驚喜,讓它們豐富你的生命。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為什麼本書主張語言是否為人類的本能呢?作者一步步提出精彩的案例與論述,並探討語言的演化與發展。語言的能力對於人類,是非常重大的演化突破,也因此才有現今的文明,讓我們來了解史帝芬˙平克這本語言學的經典著作吧!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人的生命極其美麗珍貴,看到不自由的人們隨之都被貪婪的原罪侵佔生命時,立刻就知道現實中偶爾呈現出的混亂,是因為原罪在使用我們的生命,活出它自己。 因此當我們說「打造現實」時,我們擁有著自由,而我們天生擁有的創造能力,也來自於此,但自由的來源是什麼? 讓我們透過舉例認識一二。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是我在書展買的書,當時只是大致上翻一下,發現本書理念跟我很合,所以就買回來了。 剛好最近有人在抱怨有小孩已經不知道大禹是誰,這其實跟這本書有點關聯,就一併談好了。 其實這本書大概有兩個核心主軸,一個是創世紀第一章關於宇宙誕生的描述到底該如何解釋才是好的,這部份我的看法與作者非常相近(雖然不完全
Thumbnail
金寶英在這八篇小說中都一再挑戰我們習以為常的視角,她提到:「這就是我們親眼所見的世界。我們只了解自己觀察到的世界,每個人就只活過自己的人生。然而人們上了年紀以後,都會像見過整個世界一樣誇誇其談。」永遠以挑戰你認知,卻也讓生命故事有所連結的哲學,這正是我喜愛科幻小說的本質。
Thumbnail
在學習人類圖的歷程中,有個覺察,是我認為最有價值的。可以用「神化」與「矮化」這兩個極端,來一言以蔽之。 去年,剛上完六階課程,朋友引薦了一位朋友給我,只說對方現在很困惑,想要用人類圖來幫忙看看,能不能解惑。
Thumbnail
當全世界都沈浸於生成式AI的炫風中,另一個主流則是機器對於人類生存的威脅,但在這兩種討論的視角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空間?《一千種藍》這部作品,無疑解答了這個問題。
Thumbnail
人類設計揭示了幻象的運作機理,旨在提升你的覺知,剝去蒙蔽雙眼的面紗,讓你開始看見,開始發現自我愛的力量,開始欣賞你本來的美麗。這不僅僅是看見,更是活出你的「特徵」,體驗真正的和平、滿足、成功和驚喜,讓它們豐富你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