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心流
外婆106歲駕鶴西去後,2019年開始,相對比較多的機會帶媽媽出來走走,吃飯,喝咖啡,聊天,有我們單獨相處的時間。
回想過去根本沒有機會,如果有,大部分的時間也只能忍受媽媽回放她的「錄音帶」,重複的播放著”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的戲碼。
記得三十多歲時,有時候和朋友閒聊,有個話題是:如果讓我再選一次大學的主修,我潛意識及內心的回答是:心理學,因為,我發覺我擁有傾聽的耐心和能力,能夠充分了解對方想法的”能力“。如果我了解了對方的心事及想法,是否就可以幫助他們走出心裡的霧霾呢?
開始聽樊登讀書之後,讓我開始有信心嘗試著驗證我的想法:可以利用我從樊登讀書聽到的每一本書,「現學現賣」分享書中知識,說不定就可以拯救心裡受到創傷的每一個人,完成我多年“從新再選一次主修”的想法。
就從我家裡的成員開始,媽媽,她是我最關切的人也是我覺得需要從新認識的人,回想小時候的媽媽,其實是一位話不多的人,可以說是內斂的人,對於人,事,物的拿捏是很到位的。說真的,我從美國搬回台灣後,突然發覺,媽媽這些年和以前比起來大不一樣了...
寫贈緩的目的,就是把失去的媽媽找回來,把真正的媽媽找回,還贈給她。這似乎是個不可能的工作,或者,在別人的看法是沒有什麼意義的,但是對我而言這是對媽媽的回報,感恩她把我帶來這個美麗的世界,用無私及無條件的愛把我養育成人,希望媽媽在人生的最後旅途能夠找回當年的她,靜下心來享受人生的無憂無慮的旅程。
媽媽到機構也快一個月了,一開始媽媽還是有點不適應,還是必須讓她了解她的身體狀況是需要專業照顧,以及每天去機構復健的。經過了機構星期的適應期,她終於有些明白她身體的真實狀況還是受到腦溢血的影響,導致身體行動的不便及虛弱情況。
二姐和我會輪流經常去探望她,因此,我訂了一個SOP(標準探望流程):1,帶安慰食物給她吃 2,幫她整理房間 3, 給她看動物星球頻道 再加上今天我去看她之後,決定有助於媽媽復健的事,一定要安排在SOP裡,包括之前在醫院每天陪她做的平甩功(一定要她自己數1,2,3,4~5),我發現媽媽做平甩功,是一件會產生「心流」之重要的事情。
這些照顧媽媽的日子,我一直引導媽媽思維,要請她找回小時候的自己,開始培養一些互動的動作,例如,出去吃飯時,開始吃前,她已經開始會舉杯和我乾杯,這當然是我影響她的。還有,每一次我們聊到一些具有共識的事情,為了確定她真正的了解及和我有共識,我們開始會互看之後,舉起手High Five(擊掌)一下。還有,她開始耍脾氣時,我會說:你有選擇的,你自己選!,一般聽到這句話時,她真的會“靜下心來”想一下,但是常常還是選她自己的“感覺”,雖然,我常常無語面對...但是,我還是會秉持著正面思考的思維,希望她會開始選邁向天堂的那一條路,頓時,我開始感覺「真實」媽媽要快要回來了,回想起來,我這幾十年面對的媽媽,不是我的媽媽,而是整個新竹市大部分的人都認識,並稱呼她老闆娘的“媽媽”。
2019,“退”吧!老闆娘!真實的媽媽要回來了...每一次想到和媽媽說「退」這一個字,心中總是湧出暖暖的一股力量,彷彿書中所描述的心流...
avatar-img
6會員
6內容數
媽媽的名字有個緩字,大家都叫她緩緩。 媽媽,感謝她給我了生命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我也要回贈她一個美好的自我人生! 因此,我想寫一些文章回贈給她,題目就叫做「贈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Joseph Tai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聽樊登讀書最讓我覺得立即要分享給媽媽的一本書,就是「恰如其分的自尊」這一本書,長久以來,我隱隱約約感覺媽媽的言行舉止相對「異於常人」,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奇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和朋友的媽媽一起吃飯,當朋友的媽媽在炫耀她的老公有多麼疼她,每一次她老公煮鮑魚粥給家人吃時,都會偷偷的多放幾片鮑魚在她
剛剛安養院和我打電話說媽媽想和我通話,看到安養院來電其實心理是忐忑的,還好是媽媽要和我通話,那應該就沒什麼事了,果然,她的一句話就是說她房間裡有幾十年的酒,當時是花了幾十萬買的,要我知道並替她保管好,她不是第一次說這樣的事情,我可以理解老人家總是有捨不得情節,他們的成長背景及週邊的親戚朋友是會直接影
台灣老一輩的人生深受封建制度的影響,尤其是家人喜歡看歌仔戲,儼然生活竟也充滿了歌仔戲的故事和情境,可能因為當時的社會還長期屬於封建思想所影響,我外婆就是生於清末民國初年時,想一想她出生時還有中國的末代皇帝呢!再加上當時的教育沒有現在這麼普及,一般的人大部分都沒有讀書上學,於是,當時的人們所能接觸的文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媽媽的名字有個緩字,大家都叫她緩緩。 媽媽,感謝她給我了生命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我也要回贈她一個美好的自我人生! 因此,我想寫一些文章回贈給她,題目就叫做「贈緩」。 我每天早上跑3公里,一邊跑一邊聽樊登讀書app,聽完後再去照顧媽媽時,我就把我聽到的書的重點內容分享給她聽,也是起心動念想幫媽媽建立自
聽樊登讀書最讓我覺得立即要分享給媽媽的一本書,就是「恰如其分的自尊」這一本書,長久以來,我隱隱約約感覺媽媽的言行舉止相對「異於常人」,就是一般人所說的「奇葩」,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和朋友的媽媽一起吃飯,當朋友的媽媽在炫耀她的老公有多麼疼她,每一次她老公煮鮑魚粥給家人吃時,都會偷偷的多放幾片鮑魚在她
剛剛安養院和我打電話說媽媽想和我通話,看到安養院來電其實心理是忐忑的,還好是媽媽要和我通話,那應該就沒什麼事了,果然,她的一句話就是說她房間裡有幾十年的酒,當時是花了幾十萬買的,要我知道並替她保管好,她不是第一次說這樣的事情,我可以理解老人家總是有捨不得情節,他們的成長背景及週邊的親戚朋友是會直接影
台灣老一輩的人生深受封建制度的影響,尤其是家人喜歡看歌仔戲,儼然生活竟也充滿了歌仔戲的故事和情境,可能因為當時的社會還長期屬於封建思想所影響,我外婆就是生於清末民國初年時,想一想她出生時還有中國的末代皇帝呢!再加上當時的教育沒有現在這麼普及,一般的人大部分都沒有讀書上學,於是,當時的人們所能接觸的文
前不久突然接到二姐的電話說媽媽被救護車帶到醫院,我立即搭高鐵到醫院看她,到時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她躺在加護病房虛弱的睡著,當下我和二姐真的不知所措,也只能看著她身上插了點滴,尿管,呼吸器,血壓器...看著顯示器的數據但是心裡不知道在想什麼。 接下來的幾天就是只能在規定的時間看她,雖然一身虛弱,媽媽
媽媽的名字有個緩字,大家都叫她緩緩。 媽媽,感謝她給我了生命來到這個美好的世界,我也要回贈她一個美好的自我人生! 因此,我想寫一些文章回贈給她,題目就叫做「贈緩」。 我每天早上跑3公里,一邊跑一邊聽樊登讀書app,聽完後再去照顧媽媽時,我就把我聽到的書的重點內容分享給她聽,也是起心動念想幫媽媽建立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人人都有心魔,如果我們平時都保持正向思考,遇到考驗自然就能輕易轉念,往好的地方想,好的念頭是救贖,可以解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有一位優雅的老太太,八十三歲了,十年間,她遭遇女兒、大兒子,以及先生因意外因病痛離開,她用智慧解鎖這些人生考驗,明白無常就是日常。人生八苦,尤其「愛別離苦」最讓人痛徹心扉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我:「我一點,也不想變成我母親那樣。 她的行為對我造成的任何困擾,我都記下來了。 盡我所能不要變成她那樣的人。」
甚至在你認為需要的時候,拿出最誘惑他們的食物,去轉變,轉化這一個能量品質跟愛的品質。 那麼你的父母,你的豬,你的狗,你的愛人,他們就會可愛地睜著大眼睛,伸出舌頭向你咚咚咚的跳躍,吃你手中充滿愛的品質,充滿純粹的奉獻的食物。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我不怕我媽媽了!」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我聽完問她:「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因為你的內氣足了,心靈能量豐盛、身體元氣飽滿,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不再害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媽媽的朋友下午打了通電話給我,說她們一起幫媽媽寫了法會牌位, 因為在北部,所以用很家常的口氣跟我說,有空的話記得去拜拜。 掛完電話我坐在手機前爆哭。 因為能感受到媽媽朋友們用自己的方式想念她,記得她的習慣、愛好, 所以用同樣的方式延續下去,用她們能做到的關愛試著照顧我們。
Thumbnail
公公仙逝後,和婆婆同住已一段時間。婆婆突然身體不適,住院期間引發了作者對婆婆的內疚感和成長。母親分享了她照顧外婆的經歷,讓作者意識到感恩的重要性。最後,作者透過照顧婆婆找到家人之間的連結和情感。 婆婆的疾病引發作者對心結的反省成長,思考家人之間的連結。
Thumbnail
人人都有心魔,如果我們平時都保持正向思考,遇到考驗自然就能輕易轉念,往好的地方想,好的念頭是救贖,可以解救自己於水火之中。 有一位優雅的老太太,八十三歲了,十年間,她遭遇女兒、大兒子,以及先生因意外因病痛離開,她用智慧解鎖這些人生考驗,明白無常就是日常。人生八苦,尤其「愛別離苦」最讓人痛徹心扉
Thumbnail
智者常說,為他人著想,就是為自己著想。多替別人想一分,就是替自己留後路。也許會有一些人不太理解這話的意思,可能是因為每天所思所想都以自己為主,甚少站在別人角度,你我他分得很清楚,沒有灰色地帶,因此礙難體會「捨是得」 、「退是進」的意思。 有一個女人,經歷父親驟世,家中剩下老媽媽,老媽媽一時走不
Thumbnail
我:「我一點,也不想變成我母親那樣。 她的行為對我造成的任何困擾,我都記下來了。 盡我所能不要變成她那樣的人。」
甚至在你認為需要的時候,拿出最誘惑他們的食物,去轉變,轉化這一個能量品質跟愛的品質。 那麼你的父母,你的豬,你的狗,你的愛人,他們就會可愛地睜著大眼睛,伸出舌頭向你咚咚咚的跳躍,吃你手中充滿愛的品質,充滿純粹的奉獻的食物。
Thumbnail
2022.1.3 從12月初媽媽離開到現在,我一直無法放手 不管是走路、吃飯、和阿波羅玩、和朋友聊天,在做每一件事的同時都一直想著:現在做這些事已經跟過去都不一樣了,因為媽媽已經不在這個物質世界、已經不再跟我在同一個世界裡了…。雖然心裡知道她只是意識離開了身體,但怎麼都無法接受這件事
她媽倒在家裡,送來加護病房,她很慌張,她跟一般人一樣難過。 我則是跟平常一樣作著我的工作,一邊協助她到往生室,熟練的講完該說的程序。 後來等她辦完喪禮後,我約她在咖啡廳,是工作上得見面的。 順便聊了一下她跟媽媽的回憶,想要安慰她 她說她很擅長煮飯,因為媽媽會煮飯也教她很多道菜 在她心中媽媽
Thumbnail
  「我不怕我媽媽了!」韻涵帶著笑容描述她如何改變跟媽媽的相處模式,我聽完問她:「那你知道為何會有這樣的轉變嗎?因為你的內氣足了,心靈能量豐盛、身體元氣飽滿,自然就充滿勇氣與力量,不再害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