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恐怖所留下的痕跡—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位於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人權紀念碑。紀念碑上的方塊是當時受難者的姓名

位於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人權紀念碑。紀念碑上的方塊是當時受難者的姓名

現在我們可以隨意的把政治人物做成迷因、梗圖,又或是公開批評政府,我們擁有著很自由且能展現人權的生活。

但在台灣曾有一段時期,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自由是完全不存在的,只有政府高壓的統治。

這個時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色恐怖時期」。

而過去位在新店的軍事看守所,如今改為白色恐怖紀念園區,保留了當時受難者的生活環境,可以認識過去政府對人權的各種迫害。

不公不義的審判

位於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第一法庭。曾為美麗島事件的審判地點

位於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第一法庭。曾為美麗島事件的審判地點

在白色恐怖時期,雖然政府是採用高壓的手段統治,但在迫害的過程,還是會遵守表面的程序,進行審判的流程。

雖然有進行審判,手段看似很公正,但實際的狀況卻可以說是相當不公義的。

因為你有關係,所以你有罪

在這段時期,政府的調查不會先去收集證據,而是只要你跟案件有關係,就會直接把你抓來做調查,由於這種調查方式,使許多無辜的人因此而受害。

1971年,一位來自馬來西亞的留學生,就因為經常去美國新聞處閱讀原文書,在美國新聞處爆炸後,被騙到看守所接受調查、刑求,且當他進到看守所、案件破案後後,調查人員也不打算放他離開,反而給他一個顛覆政權的罪名,把他關了12年,原因一是不願承認自己抓錯人,二是為了20萬的破案獎金,三是為配合當時政府的政策。

這樣的事情在當時絕對不只這樣一件,很多是政府亂抓人,抓錯了就刑求,逼你編一個假的自白書,整個調查的過程都是不人道、合法的手段,但當時因為資訊的不透明、政府的高壓統治,這樣的事情持續發生了很長一段時間。

判決不是依靠法律,而是依靠長官的建議

除了調查的過程有問題,判決的方式也很有問題。

我們所熟知的判決方式,會是由法官基於某個法條為依據,在做出合理的判決,也就是法治社會所說的依法行事。

但在當時的判決確非如此,法官會先把判決書給上級長官過目,長官則直接在上面寫上自己的建議,例如此人可判無期徒刑、為何不判死刑等,這些建議很多都沒有法律依據,卻可以很大程度的影響判決,只有少數的法官願意去反抗上級,可是更多的法官會選擇服從,甚至加重判決來迎合上級。

因為當時的這些狀況,政府掌權者的權力過於強大,使法律無法保護人權受迫害。

在看守所的另一段人生

位於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看守所內部

位於白色恐怖紀念園區的看守所內部

這些白色恐怖時期的受害者們,在接受判決前的住所就是軍事法庭旁的看守所中。

而他們所居住的空間---「押房」,每間都相當狹小,卻要擠進約6~10人(較小的押房為3~4人),在裡面睡覺幾乎都要與其他人靠在一起;且押房內的設備也並不完善,像是在押房內能流出水的地方只有馬桶(雖然設有水龍頭,但永遠都留不出來),所以在押房中一切要用到水的事情只能從馬桶取水(例如洗澡、刷牙等)。

住在押房中的受害者也不能時常出來外面放風,通常1~2周才可以輪流出來放風,但因為當地天氣時常下雨,所以放風時間也很常取消,且放風時所方為了防止串供,而限制受害者一切形式的交流。

這樣的生活環境,就算可以免費居住,我們也不願意入住進去,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顧慮到人的尊嚴的住所,但當時那些無辜受迫害的人卻是被強制入住,沒有任何拒絕的餘地,就這樣居住在這種非人道的空間中。

看守所裡的勞動工作

位在看守所內的洗衣工廠

位在看守所內的洗衣工廠

在看守所內接受判決的犯人,可以申請到外役區的洗衣廠、燙衣廠、美工工廠等軍法處的營利單位工作,藉由勞動獲得少許的薪資及過上較好的生活。

後記:白色恐怖過後,我們該如何看待人權

在了解白色恐怖下受迫害的情形後,真的會發現我們真的很幸運,生活在一個人權受到保障的時代,可以有尊嚴的活著。

但也因為這份幸運,我們從未經歷那段恐怖的時期,對於人權的議題,往往會選擇忽視,認為台灣如今的社會是民主、自由的,不會有任何人權迫害的問題。

確實現今社會相比過去來的和平,不會隨便就被關到牢裡,但不代表人權不再遭受迫害。

人權的迫害依然存在,只是變成少數人會面臨這問題,像是樂生療養院、三鶯部落的處置等,政府的政策必須要顧慮整體利益及人權保障做平衡,在衡量的過程中,弱勢者往往會成為被犧牲的對象,因為與其他人相比,他們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教差,最後社會上的大眾獲利,但弱勢者依舊過著不被保障的生活。

所以在白色恐怖過後,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人權依舊在遭受迫害,只是在與社會利益衡量下,一切迫害只發生在不容易被發現的社會的角落,我們只是必較幸運罷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鄒存恩的沙龍
5會員
14內容數
在日常生活中,總是存在著我們感到好奇的事情,像是為什麼要工作、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制度、為什麼我們會存在這樣的偏見,我們有好多想了解的為什麼。這個專題就是從這些為什麼出發,去了解及認識這些問題。
鄒存恩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9/06
在談判、溝通時,很常遇到自己說了A事情,這件事情感覺是大家都會知道的,但對方偏偏就是不知道,或是對於A事情有不同的理解,然後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爭論誰對誰錯、事情做到一半才發現雙方的理解都不一樣,讓所有事情都卡住,無法繼續下去,甚至爆發衝突....
Thumbnail
2023/09/06
在談判、溝通時,很常遇到自己說了A事情,這件事情感覺是大家都會知道的,但對方偏偏就是不知道,或是對於A事情有不同的理解,然後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爭論誰對誰錯、事情做到一半才發現雙方的理解都不一樣,讓所有事情都卡住,無法繼續下去,甚至爆發衝突....
Thumbnail
2023/09/05
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談判,只要為了爭取更多我們想要做的事、想要的目標,談判就會成立。 而說到談判,我們很理所當然的會認為這是很理性的事情,我們要用實際的現實去讓對方知道我們是對的,這樣選擇會是最好的結果。 好像只要「事實」如此,談判就會成功。 但作者卻給出了意想不到的觀點。
Thumbnail
2023/09/05
我們生活中無時無刻都在談判,只要為了爭取更多我們想要做的事、想要的目標,談判就會成立。 而說到談判,我們很理所當然的會認為這是很理性的事情,我們要用實際的現實去讓對方知道我們是對的,這樣選擇會是最好的結果。 好像只要「事實」如此,談判就會成功。 但作者卻給出了意想不到的觀點。
Thumbnail
2023/04/08
在求學階段最有壓力的事情,上台報告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它不向紙筆測驗一樣只要答案寫對、敘述完整就可以拿分,還必須要考慮報告內容、簡報設計、上台表現等很多個面向,複雜程度完全不能相比。 上了大學後,上台報告的次數變得更多,報告內容變得更多、難度更高,報告對象也變成更專業的大學教授,報告的難易度急遽提升。
Thumbnail
2023/04/08
在求學階段最有壓力的事情,上台報告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它不向紙筆測驗一樣只要答案寫對、敘述完整就可以拿分,還必須要考慮報告內容、簡報設計、上台表現等很多個面向,複雜程度完全不能相比。 上了大學後,上台報告的次數變得更多,報告內容變得更多、難度更高,報告對象也變成更專業的大學教授,報告的難易度急遽提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人生第一次踏上綠島,不是為了潛水或觀光,而是為了走訪那曾囚禁無數靈魂和身軀,位於火燒島的監獄。 五月,參加了由陳文成基金會舉辦的人權之路之綠島人權走讀,前往位於綠島的白色恐怖園區,走訪當年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並由兩位曾在這被關過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分享親身經歷。一般是以25歲以下青年為主的營隊,我參
Thumbnail
人生第一次踏上綠島,不是為了潛水或觀光,而是為了走訪那曾囚禁無數靈魂和身軀,位於火燒島的監獄。 五月,參加了由陳文成基金會舉辦的人權之路之綠島人權走讀,前往位於綠島的白色恐怖園區,走訪當年關押政治犯的監獄,並由兩位曾在這被關過的白色恐怖受難者分享親身經歷。一般是以25歲以下青年為主的營隊,我參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許多人對白色恐怖受害者的印象,多是知識分子。這不只忽略了其他階層的受害者,對於知識分子的想像也頗為片面。基於台灣現在所處的國際情勢及威權時代的教育,我們往往將共產黨視為壓迫者,而忽略了共產黨及被牽連者同為受害者的面向。 本影片所介紹的大江屋事件,就是確實抓到真的共產黨,但同時牽連許多無辜民眾的案例。
Thumbnail
《無法離開的人》觀眾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走入位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蠟像館,藉由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以及虛(政治受難者)實(蠟像)交錯的敘事手法,重現1950年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們的故事⋯⋯
Thumbnail
《無法離開的人》觀眾以第三人稱的視角走入位於綠島人權文化園區的蠟像館,藉由一封無法送達的遺書,以及虛(政治受難者)實(蠟像)交錯的敘事手法,重現1950年經歷過白色恐怖的人們的故事⋯⋯
Thumbnail
台灣曾有一段時期,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自由是完全不存在的,只有政府高壓的統治。 這個時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色恐怖時期」。 而過去位在新店的軍事看守所,如今改為白色恐怖紀念園區,保留了當時受難者的生活環境,可以從中了解到過去政府對人權的迫害。
Thumbnail
台灣曾有一段時期,如今我們所熟知的自由是完全不存在的,只有政府高壓的統治。 這個時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白色恐怖時期」。 而過去位在新店的軍事看守所,如今改為白色恐怖紀念園區,保留了當時受難者的生活環境,可以從中了解到過去政府對人權的迫害。
Thumbnail
沒有被訴說的她們的故事, 台灣近代史上的白色黑歷史, 一段應該被傳承的故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沒有被訴說的她們的故事, 台灣近代史上的白色黑歷史, 一段應該被傳承的故事。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白色恐怖時期,那是一個人心惶惶的時期。   電影的背景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當時的《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列》導致人人都可能是匪諜。本劇改編自曹欽榮前輩的《流麻溝十五號女收分隊及其他》,是以女性視角來撰寫的歷史電影。   到底誰是匪諜?
Thumbnail
  白色恐怖時期,那是一個人心惶惶的時期。   電影的背景是1950年代的白色恐怖時期,當時的《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列》導致人人都可能是匪諜。本劇改編自曹欽榮前輩的《流麻溝十五號女收分隊及其他》,是以女性視角來撰寫的歷史電影。   到底誰是匪諜?
Thumbnail
台灣以前有很多冤獄的產生,大概是實質證據不足,而採用嫌疑犯的自白書,這些自白書或許會牽扯出不相干的人,而且自白書也有可能是在刑求或誘導之下所陳述。 至於以前幾乎很難抓到,警察也不太想抓的竊盜案,效果更是驚人,從2000年的三十多萬件,降到三萬多件,破案率從不到五成,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
Thumbnail
台灣以前有很多冤獄的產生,大概是實質證據不足,而採用嫌疑犯的自白書,這些自白書或許會牽扯出不相干的人,而且自白書也有可能是在刑求或誘導之下所陳述。 至於以前幾乎很難抓到,警察也不太想抓的竊盜案,效果更是驚人,從2000年的三十多萬件,降到三萬多件,破案率從不到五成,提高到百分之九十九。
Thumbnail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Thumbnail
熟悉的土地,陌生的歷史。這三十年間,台灣並非沒有其他關於二二八或白色恐怖題材的電影,但引起的回響和反應不大。 電影當然不能將歷史百分之百在觀眾眼前重演,但隨著改編及媒介的變化,能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在視聽者面前,而隨著時代更迭,白色恐怖等威權體制下歷史過往不再是不能提、不能想的禁忌。
Thumbnail
我會說他是個罪人,可是他不一定是個壞人。   看完了台灣本土優質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將我目前三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主題進行比較與深思,發現自己對於社會議題及弱勢群體較有興趣,也終於在議題選擇上有了決心
Thumbnail
我會說他是個罪人,可是他不一定是個壞人。   看完了台灣本土優質連續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之後,將我目前三個性質完全不同的主題進行比較與深思,發現自己對於社會議題及弱勢群體較有興趣,也終於在議題選擇上有了決心
Thumbnail
這個政府的罪行已經罄竹難書,但作為寫作的人,我仍要用文字發聲,控訴暴政和黑勢力的罪行,亦期盼更多寫作同道,以筆桿作武器,反抗這個暴政﹗青年的寫作人,也盼望你們憑良知,以文字來說出人話,不然寫作對你而言,只是人生的點綴品。
Thumbnail
這個政府的罪行已經罄竹難書,但作為寫作的人,我仍要用文字發聲,控訴暴政和黑勢力的罪行,亦期盼更多寫作同道,以筆桿作武器,反抗這個暴政﹗青年的寫作人,也盼望你們憑良知,以文字來說出人話,不然寫作對你而言,只是人生的點綴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