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母乳含有益生菌!嬰幼兒什麼時候適合補充益生菌?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嬰幼兒出生時已經有細菌存在。透過母乳的哺餵,含有豐富的益生菌,促進幼兒菌群的發展,從而幫助建立保護系統。4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菌相漸漸開始變複雜。可視兒童健康狀況,決定是否補充益生菌,調整健康體質。

一、嬰幼兒益生菌怎麼來的?

人體中的細菌數量很大,一般估計為人體細胞的 10 倍以上,可能達到幾百兆甚至上千兆。其實嬰幼兒出生時,就已經有細菌存在。
當嬰兒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媽咪的益生菌透過胎盤交換轉給嬰兒,這時嬰兒已開始與益生菌有所接觸,為健康打下了基礎。出生後透過母乳的哺餵,含有豐富的益生菌,能夠促進幼兒菌群的發展,從而幫助建立保護系統。
出生後嬰幼兒通過接觸周圍環境,來接觸到其他的細菌,需要注意的是,嬰兒的機能系統尚未發育完全,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4 個月後,開始添加副食品,生活環境、飲食狀態開始多樣化,人體菌相也會漸漸開始變複雜。這時可視兒童的健康狀況,來決定是否開始補充適合的兒童益生菌,幫助增加體內好菌,調整健康體質。

二、母乳含益生菌 4 大好處

母乳是送給寶寶最珍貴的禮物,因為母乳中含有豐富的益生菌,可以幫助建立原生菌群生態,形成完整保護罩,對嬰幼兒的健康有許多好處,包括以下 4 點:

1. 改變細菌叢生態

益生菌幫助調節生理機能,促進有益細菌的生長,減少有害細菌的繁殖,多喝母乳維持菌相平衡,幫嬰幼童健康打底。

2. 維持消化道機能

菌相健康特別重要,攸關於消化吸收能力。母乳內含的益生菌,讓吃進去的食物,營養能被好好吸收。

3. 排便順暢

新生兒及嬰兒消化比較慢,母乳含益生菌,幫助排便。特別注意:母奶轉配方奶,或 4-6 個月開始添加副食品,此時可適時補充兒童益生菌,加強排便順暢。

4. 調整體質,增加保護力

菌相主要建立在 0-3 歲,是調整體質黃金期,爸媽抓準時機為孩子調整體質。美國兒科醫學會建議母乳至少哺餵到1歲,透過哺餵母乳,可以為寶寶增加好菌,打下較好的健康基礎。
因此,母乳中含有的益生菌,對嬰幼兒的健康非常重要。如果無法母乳餵養,則可以考慮使用添加益生菌的嬰兒奶粉,或是針對嬰幼兒體質設計的益生菌,補充特定功能的益生菌菌株和適合的菌數,增進健康。

三、如何挑選嬰幼兒益生菌?和成人不一樣!

不同的益生菌對人體的效果也有所不同。應根據自身需求,來選擇適合自己的益生菌。尤其針對嬰幼兒,挑選益生菌 4 大關鍵,和成人不一樣!

嬰幼兒益生菌挑選關鍵 1:益生菌總菌數不宜過多

人體只能容納固定的菌數,活菌是有體積的,而每個菌種的定殖數量有其上限,建議嬰幼童每日 30 億~250 億益生菌數,是較佳的活性定殖範圍,最適合吸收。
菌數超過,兒童無法適應,吸收效果變差,反而降低益生菌功效。黃詩茵營養師提及:補充足夠的量就好。每天固定持續補充調理才是重點!

嬰幼兒益生菌挑選關鍵 2:挑對國際專利菌株

因人體細菌叢生態相對複雜,存在著超過 400 種益生菌,只靠單一菌株無法見效。黃詩茵營養師表示:每一種菌株皆有「菌株特異性」的功能,各司其職去調整健康,多元化菌種,更有利於兒童體內好菌的平衡,加強益生菌功效。
建議選購前,先上網查詢專利菌株編號 ( 例如:BR03 ),若獲得國際期刊刊登的文獻量越多,代表這菌株的功效性越廣泛,值得國際上的醫療界專業人才,花精力與時間去研究並驗證此菌株的功效,擁有多篇人體臨床實驗文獻,就是更值得信任的益生菌。
卡蘿琳全系列商品經台大食品科學團隊研究,採用國際專利益生菌,每一種桿菌皆有臨床期刊的菌株編號 & 國際文獻期刊認證有效。

嬰幼兒益生菌挑選關鍵 3:每批益生菌安全檢驗

選擇嬰幼兒益生菌時,不應只關心菌數高不高、菌株多不多,要特別注意益生菌的安全性,有可靠的國際期刊研究報告、完整的產品檢驗報告,才是有品質保證的益生菌!
以益生菌來說,最基本的檢驗報告:塑化劑、重金屬和微生物檢驗,要注意是否有定期更新,出示完整檢驗報告,才能代表每批產品都有通過檢驗,對兒童更有保障。
卡蘿琳全系列益生菌,每批商品皆有安全檢測報告,最新報告皆在今年,點我看報告,安全把關放心信賴。

嬰幼兒益生菌挑選關鍵 4:適口性的重要性

為嬰幼童挑選益生菌時,適口性佳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因兒童味蕾比較敏感,對於食物口味較為挑惕,容易因為益生菌口感不佳而拒絕持續使用,造成家長的困擾。
黃詩茵營養師提醒:需特別注意益生菌成分,不應選用蔗糖、人工甜味劑、人工色素及調味劑,才能避免增加兒童身體上的負擔!
因益生菌需長期吃,避免孩童拒絕持續使用,兒童益生菌需選擇適口性佳且無糖成分,接受度較高。
若不知道如何挑選,營養師諮詢也很重要,協助針對妳的體質,提出專業的建議和解方,期望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益生菌產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最新研究: 長新冠3年+ 長新冠或稱新冠急性後遺症 (PASC),在2024年初科學告訴我們: 新冠確診患者在急性感染 24 個月後(2年後)仍會出現長新冠症狀。現在,《自然醫學》5月30日針對超過 130,000 名患者的最新研究說: 在3年後仍然會遇到與感染相關的新健康問題,這些症狀。。。
Thumbnail
avatar
A.H.
2024-05-31
最新科研成果:撓場效能對細胞生理現象的影響 | 李嗣涔前校長與 Aqive 氣機科技的研究合作Aqive嘗試與許多學術和科研機構合作,但遇到不少阻力。最終國防醫學院接受了這個挑戰,並與 Aqive 一起完成了關鍵的雙盲實驗。 實驗結果:
Thumbnail
avatar
我是傑森 Jason
2024-05-05
別再用「168斷食法」了!美最新研究:恐增91%心血管死亡風險 近年來「168間歇性斷食法」相當火紅!不過,近期最新健康研究指出,採用「168斷食法」減肥者死於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出91%,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者來說,每天只在8到10小時內進食,則會導致心臟病或中風死亡風險增加66%。來源:LINE TODAY HK 根據外媒《Newsweek》報導指出,「間歇性斷
avatar
Tsz So
2024-03-22
杏仁酸革命,成為肌膚保養達人!專業最新臨床研究「30%杏仁酸凝膠」去痘煥膚使用方式,保養重點大公開《「謝銘峻 醫師 2024.01.17」》 掌握最前沿的肌膚保養科技!透過專業臨床研究,達特醫小編們即將揭開「30%杏仁酸凝膠」的神奇煥新面紗,教您如何有效運用,徹底改善痘痘問題、實現煥膚奇蹟。從清新去痘到煥膚重生,每一個保養步驟都有著關鍵的保養技巧,立即揭示肌膚保養的重要秘訣,綻放自信美肌!
Thumbnail
avatar
Dr.Hsieh達特醫
2024-01-17
貓咪可以嗅出人類的情緒?最新研究先說結論: 貓咪對人類情緒敏感,人好貓才會好,人貓共好 嗅覺對貓咪很重要,家中環境務必尊重貓咪嗅覺: 避免太香或味道太濃的東西 寵物用品盡量使用無香味,特別是不要用有香貓砂 精油很多對貓咪有毒務必謹慎使用 讓貓咪保留他的氣味於環境中,例如身體喜歡磨蹭的牆角,有他味道的窩換洗要分批 貓
Thumbnail
avatar
Alone.long.cat
2023-09-03
從最新心理學研究看「三思而後行」新聞報導總是說,我們生活在一個「兩極化」的世界(polarised world),不論在網路上或現實生活中,總是充斥著爭論、分歧、糾紛,然而實情真是如此嗎?「三思而後行」這句流傳了數千年的古諺(這句話其實來自《論語》),在現今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又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Thumbnail
avatar
賴仕涵
2023-02-06
關於教養,你一定要知道的兩個最新研究結果9月初在〈養小孩有可能FIRE嗎?〉一文中,我曾提出「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符合FIRE精神的教養觀念,其中包括了接近大自然、減少3C使用兩個重要原則。正好近期有兩篇新發表的科學研究證實了這些概念,今天就提出來和各位分享。
Thumbnail
avatar
賴仕涵
2022-10-31
華盛頓國家美術館最新研究發現!《帶長笛的女孩》並非維梅爾所繪華盛頓特區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 of Art in Washington, DC)在最新10月8日開幕的維梅爾特展「Vermeer’s Secrets」中,公佈了該館最新發現!
Thumbnail
avatar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
2022-10-11
長新冠的腦霧成因?最新研究:也許和失智症有點像醫界相信,最常見的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肇因於類澱粉蛋白Amyloid-beta的不正常堆積。而長新冠的腦霧,也有可能是新冠病毒蛋白質,在腦中產生另一種類澱粉蛋白的堆積,進而對腦細胞產生毒性所致。
Thumbnail
avatar
廖晉緯醫師|神經學的腦霧大開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