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營養品常見迷思,益生菌/葉黃素什麼時候吃?副作用?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許多人每天不只一種營養品要吃,但營養素種類眾多,了解特性非常重要,確保營養食品正確的食用方式和用量。選對、吃對,健康才能加分! 本篇分享營養素每日建議用量,益生菌不能和什麼一起吃,什麼時候吃效果最好!


一、破解營養品常見迷思和正確觀念

國人飲食和生活作息不正常,導致身體營養素缺乏,許多人會開始補充營養品,調節生理機能,吃營養品前,先看包裝上的建議用量和服用方式,但如果你不只吃一種營養品,要怎麼吃才對呢? 營養保健品的食用方式、時機和劑量都很重要,以下分享營養品 5 大正確觀念:
1. 有需要再吃,了解身體狀況:
不要聽信親朋好友說哪個商品好就購買,需針對自己的生活型態、目前生理狀況做了解,每個人適合的營養品都不同。像是若你長期輪班、熬夜,容易缺乏維生素,或是上班族長期使用電腦,對葉黃素的需求比較大。若是特定族群,如:懷孕。營養素的消耗會比一般人更快,更需要補充營養。建議購買前,了解完自己的需求後,可詢問營養師建議適合的營養品。
2. 每日用量,是否符合需求:
不是吃多就有效,身體可能無法吸收。衛福部針對國人營養素,提供每日建議攝取量和上限攝取量,在這範圍內才是足夠且安全的劑量。攝取過量,例如:脂溶性維生素會增加身體的負擔。水溶性維生素攝取太多,身體無法吸收,反而從尿液中排出。攝取不足,無法達到身體所需,固定且長期服用,才會達成保健功效。
3. 吃對時機,發揮效益大:
每個營養素的特性不同,適合服用的時間也不同,記得挑對正確時間,吸收更有效率。可針對目的,決定服用時機。例如:想要精神旺盛,適合早上吃,幫助入睡,適合睡前吃。根據營養素特性,適合空腹吃或飯後吃,像是脂溶性維他命 A、D、E、K,需油脂幫助人體吸收,建議飯後吃,吸收效果更好。
4. 不同營養素會相互影響:
許多人每天不只一種營養品要吃,但營養素種類眾多、特性大不相同。某些營養素和特定藥物會相互抑制,產生交互作用,導致吃進的營養無法有效吸收。例如:抗生素與益生菌,如果擔心可事前詢問醫生。或把營養品與藥物分開服用。另外,酒精、茶葉、咖啡等含咖啡因的食物或飲品,都會干擾營養素 ( 鈣、鎂、鐵 ) 吸收,無法發揮最大功效,兩者至少間隔 2 小時以上再吃。
5. 不要期待短期見效:
市面上的營養食品,如同平常吃的食物一樣,是很棒的營養來源。但不能期待吃了就會恢復健康,也不能想到才吃,需要天天吃正確的用量,適時補充身體缺乏的營養素,搭配配合正常作息和健康的生活習慣:規律的運動、均衡的飲食、充足的睡眠,長期下來,身體會有更好的健康狀況。

二、營養品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大部分的營養品不太會交互影響,有些一起吃反而效果比較好,但特定營養品需特別注意,需要避開一起服用,會相互抑制影響吸收,吃進去的營養反而吸收率不佳,讓好不容易吃下的營養品,一起吃都打折扣很可惜!

1. 益生菌不能跟抗生素 / 熱水一起吃

因益生菌是活菌,不耐高溫,請不要用超過 50 度的熱水沖泡,以免失去活性,效果不佳。另益生菌容易被抗生素清除光光,所以益生菌和抗生素也要避開一同服用,兩者建議至少間隔 2 小時以上。

2. 葉黃素不能跟 β-胡蘿蔔素一起吃

葉黃素和 β-胡蘿蔔素都是屬於類胡蘿蔔素,因為「吸收路徑相似」,建議分開補充,否則會互相競爭吸收。

3. 鈣不能跟鐵一起吃

鈣和鐵都是屬於二價礦物質,因為兩者是相同的吸收管道,同時吃高量的鈣和鐵,會互相競爭影響吸收率,混合在一起吃,反而營養吸收效果不好。建議鈣片和鐵劑,最好是分開吃。

三、營養品什麼時候吃效果最好?早上、睡前、飯前、飯後

依據營養食品的特性,適合服用的時間也不同!到底什麼時候吃最有效?有些適合空腹吃,有些適合飯後吃,有些早上吃,睡前吃,記得挑對正確時間,吸收更有效率。

1. 益生菌什麼時候吃?

一般未包埋益生菌,受環境影響大,不建議飯後服用,因此時胃酸分泌過多,容易導致益生菌死亡,無法順利定殖人體。
專利包埋益生菌,具有更強大的穩定力,擁有胃酸防護罩。因此益生菌飯前、飯後、空腹,什麼時候吃都可以,不影響益生菌存活率。但吃益生菌還是須避免 50 度以上的高溫沖泡。

2. 葉黃素什麼時候吃?

酯化型葉黃素,必須搭配油脂一同服用,在飯後吃吸收效果比較好。
若你挑選的是游離型葉黃素,小分子更好吸收,能提升吸收率及利用率,不需要搭配油脂,任何時間點吃都可以!
不過由於葉黃素需要經由人體吸收代謝,白天整體效能高,吸收效果會更加倍,不妨選擇在早餐後,開始使用 3C 產品前,先吃一包葉黃素。

3. DHA 什麼時候吃?

藻油 DHA 屬於脂溶性營養素,建議飯後吃,隨著食物中的油脂一同消化,更容易吸收。

4. 海藻鈣什麼時候吃?

天然海藻鈣的吸收率最佳,隨時都可以吃。想要維持骨骼健康可以選擇在白天吃,如果想要幫助入睡,適合睡前吃,維持健康。

5. 維生素C 什麼時候吃?

維生素 C 屬於水溶性的營養素,隨時吃都可以。維生素C 具抗氧化作用,建議睡前吃,可養顏美容,促進膠原蛋白的形成。

6. 維生素D 什麼時候吃?

維生素 D 屬於脂溶性的營養素,建議飯後吃,隨著食物中的油脂一同消化,更容易吸收。

7. 維生素B群什麼時候吃?

維生素B 群屬於水溶性的營養素,隨時吃都可以。若想提高身體代謝,維生素B 建議早上吃,精神更好。

四、營養素每日建議攝取量,會不會有副作用?

以下提供各種營養素,國人建議每日攝取量,基本上營養品都是食品,只要不超過上限攝取量,不太會有副作用。卡蘿琳益生菌,針對 0-12 歲嬰幼兒量身訂做的營養品,研究最適合嬰幼童的足量劑量,幫寶寶由基礎開始健康打底。

其實任何營養品只要吃足夠的量就好。每天固定持續補充調理才是重點。長期吃約3-6個月,若明顯感受到身體的正向回饋,覺得更有精神、排便順暢、保護力更好,就是適合你的營養品。
人體仰賴每天攝取的營養素運作,除了飲食均衡,搭配營養品健康打底,增強保護力,還要保有良好運動習慣、正常生活作息,才能為健康做好防護。
如果想了解更多益生菌、葉黃素、DHA、海藻鈣、黃金初乳、維他命C、維生素D 好處,歡迎您加入 Line 詢問,讓卡蘿琳衛教師為您解答與說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寶寶隨著年齡日漸成長,剛出生的嬰兒只有黑白世界, 3-6 個月慢慢可以看到紅、黃、藍、綠等顏色、1 歲左右才能看到清楚且充滿色彩的世界!近幾年宅在家,再加上遠距教學,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的時間大幅增加
研究證實:益生菌幫助排便順暢、改善細菌叢生態,達到調整體質的功效。但益生菌可不是數量多代表有效,「吃對」更重要。本篇讓營養師分享:益生菌新概念和益生菌推薦功效,透過菌種與複方搭配,找到適合你的益生菌。
許多人會補充維他命C發泡錠,補水同時補C,喝出自然保護力。到底發泡錠有哪些種類及好處呢?但市面上許多高單位維生素C發泡錠,推薦兒童喝嗎?本篇營養師分享維他命C每日建議攝取量,並推薦維生素什麼時候吃最好
大家都知道補好菌,養好菌的重要性,挑選益生菌還有一重要關鍵:提高益生菌存活率,對人體才有效果。包埋益生菌擁有強大保護層,順利到達消化道定殖,才能確保益生菌帶來的健康功效。本篇介紹益生菌包埋技術3大好處
Omega-3提供健康營養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魚油,但其實還可以選擇藻油。和魚油一樣含豐富Omega-3,主要成分是DHA,特別推薦素食者、孕哺媽咪,幫助兒童成長發育、晶亮學習,DHA 還有哪些好處呢?
新手爸媽第一次遇到寶寶排便不順,因為用力過度而滿臉脹紅,看著寶寶痛的哭不停,結果大出來僅是小小顆的便便,實在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本文整理專業醫師觀點,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並分享排便不順 6 大常見原因!
寶寶隨著年齡日漸成長,剛出生的嬰兒只有黑白世界, 3-6 個月慢慢可以看到紅、黃、藍、綠等顏色、1 歲左右才能看到清楚且充滿色彩的世界!近幾年宅在家,再加上遠距教學,使用平板、電腦、手機的時間大幅增加
研究證實:益生菌幫助排便順暢、改善細菌叢生態,達到調整體質的功效。但益生菌可不是數量多代表有效,「吃對」更重要。本篇讓營養師分享:益生菌新概念和益生菌推薦功效,透過菌種與複方搭配,找到適合你的益生菌。
許多人會補充維他命C發泡錠,補水同時補C,喝出自然保護力。到底發泡錠有哪些種類及好處呢?但市面上許多高單位維生素C發泡錠,推薦兒童喝嗎?本篇營養師分享維他命C每日建議攝取量,並推薦維生素什麼時候吃最好
大家都知道補好菌,養好菌的重要性,挑選益生菌還有一重要關鍵:提高益生菌存活率,對人體才有效果。包埋益生菌擁有強大保護層,順利到達消化道定殖,才能確保益生菌帶來的健康功效。本篇介紹益生菌包埋技術3大好處
Omega-3提供健康營養 ,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魚油,但其實還可以選擇藻油。和魚油一樣含豐富Omega-3,主要成分是DHA,特別推薦素食者、孕哺媽咪,幫助兒童成長發育、晶亮學習,DHA 還有哪些好處呢?
新手爸媽第一次遇到寶寶排便不順,因為用力過度而滿臉脹紅,看著寶寶痛的哭不停,結果大出來僅是小小顆的便便,實在是不曉得該怎麼辦!本文整理專業醫師觀點,從寶寶的便便看健康,並分享排便不順 6 大常見原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益生菌對於維持腸道健康和增強免疫系統的重要性已經被廣泛認可。 然而,許多人在食用益生菌時常常會有疑問:究竟是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有早上吃的說法也有說飯前吃的,到底該怎麼吃呢? 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並列出五大NG吃法,讓你可以將一款益生菌效益最大化。 益生菌的最佳食用時間 益生菌建議服用的時間大
有時候我們某一些成分若與益生菌一起吃,可能會降低益生菌的活性或殺死益生菌,導致益生菌沒辦法發揮原本的效益,影響最終的功效作用。比較常被提起的是"乳鐵蛋白",乳鐵蛋白會抑制某一些益生菌菌種的生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腸胃道健康,讓排便與消化可以更順暢。但其實也聽說不少吃了益生菌卻沒有效果的案例吧~那到底益生菌怎麼吃、怎麼挑才有用呢?
Thumbnail
益生菌保健品在台灣廣受歡迎,成為許多人保健食品中的首選。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的提升,益生菌因其天然且有效的保養方式,逐漸被認為是維持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手段。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飲食不正常,許多人會透過補充益生菌幫助腸胃保健,卻遇到吃了好一陣子像吃了個寂寞一樣,不見效果,不是你的腸胃特異,而是有可能因為你挑錯了!以下從益生菌的好處探討,及提供五個選購益生菌的原則提供參考!
Thumbnail
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葉黃素的好處、如何挑選合適的葉黃素產品,以及如何正確服用以達到最佳效果。讓我們跟著專業營養師的建議,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葉黃素補充需特別注意葉黃素含量,每日建議劑量為6-18毫克,最多不超過30毫克。遊離型葉黃素不受餐次限制,酯化型葉黃素含有脂肪酸,可隨餐服用增加利用率。挑選葉黃素產品時,重點在於看葉黃素含量,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Thumbnail
我也買過各種不同的葉黃素營養品,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有些吸收率甚至低到連蔬菜也比不上! 葉黃素營養品的劑量與吸收率若不成正比,這怎麼能讓人信服?且又何必堅持要吃這些營養品
Thumbnail
這些葉黃素補充品,究竟是如何讓人費盡心思呢?我們被告知它們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含量...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它們的吸收率時,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益生菌對於維持腸道健康和增強免疫系統的重要性已經被廣泛認可。 然而,許多人在食用益生菌時常常會有疑問:究竟是早上吃好還是晚上吃好?有早上吃的說法也有說飯前吃的,到底該怎麼吃呢? 本文將探討這些問題,並列出五大NG吃法,讓你可以將一款益生菌效益最大化。 益生菌的最佳食用時間 益生菌建議服用的時間大
有時候我們某一些成分若與益生菌一起吃,可能會降低益生菌的活性或殺死益生菌,導致益生菌沒辦法發揮原本的效益,影響最終的功效作用。比較常被提起的是"乳鐵蛋白",乳鐵蛋白會抑制某一些益生菌菌種的生長。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腸胃道健康,讓排便與消化可以更順暢。但其實也聽說不少吃了益生菌卻沒有效果的案例吧~那到底益生菌怎麼吃、怎麼挑才有用呢?
Thumbnail
益生菌保健品在台灣廣受歡迎,成為許多人保健食品中的首選。隨著現代人健康意識的提升,益生菌因其天然且有效的保養方式,逐漸被認為是維持消化道健康的重要手段。
Thumbnail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飲食不正常,許多人會透過補充益生菌幫助腸胃保健,卻遇到吃了好一陣子像吃了個寂寞一樣,不見效果,不是你的腸胃特異,而是有可能因為你挑錯了!以下從益生菌的好處探討,及提供五個選購益生菌的原則提供參考!
Thumbnail
本文將為你全面解析葉黃素的好處、如何挑選合適的葉黃素產品,以及如何正確服用以達到最佳效果。讓我們跟著專業營養師的建議,一探究竟吧!
Thumbnail
葉黃素補充需特別注意葉黃素含量,每日建議劑量為6-18毫克,最多不超過30毫克。遊離型葉黃素不受餐次限制,酯化型葉黃素含有脂肪酸,可隨餐服用增加利用率。挑選葉黃素產品時,重點在於看葉黃素含量,以選擇適合自己的產品。
Thumbnail
我也買過各種不同的葉黃素營養品,但效果卻差強人意。有些吸收率甚至低到連蔬菜也比不上! 葉黃素營養品的劑量與吸收率若不成正比,這怎麼能讓人信服?且又何必堅持要吃這些營養品
Thumbnail
這些葉黃素補充品,究竟是如何讓人費盡心思呢?我們被告知它們含有高濃度的葉黃素含量... 但是,當我們仔細研究它們的吸收率時,事情似乎變得有些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