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影評|《夏日悄悄話》:未說出口的話,在心裡開出繁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女孩正在逃走,她隱身躲在荒草中,卻無法尋獲片刻的寂靜,有家歸不得。

人們或許責備著孩子孤僻寡言、難以親近,但若聽者無心,她又何必言語?課堂上支支吾吾念出的文本,拼湊著她支離破碎的心境:「被丟下的人⋯⋯人們⋯⋯感到悲傷。」

女孩九歲了,卻還是一直尿床──要知道孩子遲遲無法控制排尿,心理壓力也佔了部分成因,原生家庭的貧困,不單只是經濟上的匱乏,更是情感上的欠缺。成員眾多的屋子裡,每個人都自顧不暇。昏暗的室內環境與女孩天生麗質的明亮雙眼形成對比,很快地我們意識到她不屬於自己的所在地,甚至到了需要割捨成員的地步,她也毫不猶豫是被斷捨離的那個。

明明是親生的、卻像是撿來的。說女孩是孤兒或許有些過份,但她確實是個孤兒,而且最令人揪心的是,她並非真的失去家人,但也不曾擁有過就是了。

他們為何要送走女孩?也許是她的寂靜,足以讓同場的其他人感到不適。畢竟,越是無話可說的人們越是傾向喋喋不休,用沒有意義的語言不停堆砌,好讓自己融入在莫可奈何的俗氣裡,自以為能躲避生而為人必將面對的孤寂。

raw-image

好在,寄養在親戚家的暑假,或許是女孩有生以來,第一次見到所謂陽光。雖說這個明媚童話裡的幸福快樂,其實就是些日常瑣事,對部分的孩子們而言,是多麼理所當然,就像文學書裡說過: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但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在「母親」的示範下學會使用吸塵器、熟練地為馬鈴薯削皮、知曉冷凍櫃能保鮮,猶如神話裡的青春之城;「母親」會細心地為她沐浴、再幫她像小公主那樣梳頭,一下、兩下,數到一百也不嫌多;「母女」會伴著綠蔭牽手走向豐盈的井,雖然那甘甜的井水,看起來更像是淚水的集合,映照著她倆各自藏在心底的悲傷。

raw-image

同女孩一樣不善言辭的「父親」,稍後才與她變得親密。先前那些聽來冷漠的言語,實則是對「女兒」的無比柔情。斥責冷戰後,那塊帶餡小圓餅,猶如暖陽般貼近女孩的內心。「父女」培養出了兩人獨有的生活儀式,「父親」會為女孩計時,讓她奔跑去信箱取信,甚至在夏天結束之際,對「女兒」表達出「以後想追到妳的男生,要跑得很快才行⋯」這種老派到不行的父輩親暱。

女孩需要的只是親情──「只是」,這個詞聽起來多麼狂妄。曾經以為親情是如此自然而然的事,卻在看懂世事後才明白,能夠生產的人那麼地多、懂得養育的人卻這樣地少。

可是,恬靜和藹的夫妻,關起門來也有自己的傷心。寄宿的夏天,女孩睡在男孩的床上、穿著男孩的舊衣,她的到來彷彿是某種填補,補足夫妻失去兒子的哀傷,她差點就要成為男孩的影子。直到夏天過半,夫妻帶著女孩去鎮上添購新衣──又是幅再普通不過的家庭風景,但這讓女孩終於能成為她自己──作為凱特(Cáit),而不是任何人的替代品。

raw-image

淡藍色洋裝猶如女孩的憂鬱,最終將浸溼在藏有秘密的井裡;夏末別離時的黃色洋裝,則讓她像朵即將綻放的花,向日而生。

從「逃離」到「奔向」,長腿女孩同樣在奔跑,但目的卻是截然不同。

夏天終究會結束的,當夏天結束的時候,我們會給彼此留下些什麼呢?一切好像回歸原點,卻又什麼都改變了。我們可以成為家人嗎?治癒彼此的人,為什麼不能是長久陪伴對方的人呢?

「你什麼都不用說,要記住這點,很多人沒能把握保持沈默的機會,因此失去了許多⋯⋯」夜晚的海邊,「父親」對「女兒」叮嚀道。

raw-image

女孩的童年仍在繼續,她依舊會安安靜靜、不被理解地待在角落,當一朵稱職的壁花。但好在、好在她有被好好愛過了,這是不幸中的大幸,就算只是一個夏天。

從今往後,她會懂得認出愛的模樣,明白幸福不容易但是真實存在──雖然在所謂的幸福裡,也會有困惑、有失去、有憂傷,這是愛的重量、是鹽的代價。

「爸爸⋯⋯」、「爸爸。」

就讓那些沒有說出口的話,在女孩的心裡開出繁花。

全文劇照:好威映象

raw-image

釀電影|奧斯卡 2023 專題請往此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葉-avatar-img
2023/05/21
好喜歡小圓餅是暖陽的形容~~~~~
王韻雅-avatar-img
2023/04/02
我也想看這部!
avatar-img
釀電影,啜一口電影的美好。
4.8K會員
2.0K內容數
我們知道影癡如你,要的不只是「N 分鐘看完一部電影」。《釀電影》有最精心慢釀的深度電影專題,一解你挑剔的味蕾。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20
《猜火車》就像人們站在月台,看一列列火車進站、離站,卻從未真正踏上任何一班。他們只是站在原地,任由一切呼嘯而去。選擇毒品、逃亡、背叛,人生看似掌握在手中,實則不過是在一次次的選擇裡,繼續固守著新的執迷——Choose Life,到底是選擇了生活,還是選擇了體面的虛無?又或者,兩者自始至終是一體兩面?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8
瑞典裔導演馬格努斯・馮・霍恩以《帶針的女孩》,藉由「女巫」元素發展出社會寫實的恐怖類型電影,除了成功地以古喻今,以黑暗童話故事讓觀眾反思現今在各國依舊是切割政治族群的墮胎議題,更直指川普 2.0 時代再次串連的父權體制「傳統」下,積極背離厭女社會的「女巫」,實為令父權恐懼,為女性自我賦權的化身。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2025/04/17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則關於觀看暴力與慾望塑形的寓言。男性在其中成為受難者,凝視的權力回到自身,引發對父權位置的裂解式自覺,而這不只是對色情與影像暴力的控訴,更揭露觀看本身的暴力結構。身體在性別與媒介交織下不再承載慾望,而成為符號暴力的現場;其崩解,是讓男性親歷自我幻象崩潰的女性主義式反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她叫做小雨,是一個孤兒。她從小就住在一個老舊的孤兒院裡,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她的唯一慰藉,就是每天晚上爬到閣樓上,看著窗外的月亮,想像自己有一個溫暖的家庭。 有一天,她在閣樓上發現了一個木箱,裡面放著一些黑白的照片。她好奇地拿起一張,看到了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一個嬰兒。她覺得那個嬰兒很像自己,心中
Thumbnail
她叫做小雨,是一個孤兒。她從小就住在一個老舊的孤兒院裡,沒有親人,也沒有朋友。她的唯一慰藉,就是每天晚上爬到閣樓上,看著窗外的月亮,想像自己有一個溫暖的家庭。 有一天,她在閣樓上發現了一個木箱,裡面放著一些黑白的照片。她好奇地拿起一張,看到了一對年輕的夫婦,抱著一個嬰兒。她覺得那個嬰兒很像自己,心中
Thumbnail
人生非要那麼戲劇化對嗎? 才溫馨地與嘴饞吵著要吃披薩的孩子勾起小指頭:「不能告訴媽咪,我們吃披薩,這是秘密唷!」 然而,孩子再也沒有與妳說話的機會了。 猶記得那天發個訊息想告訴妳,晚點要帶孩子出門。 緊接著,手機畫面出現妳的來電,很快地接起,才聽到是一個陌生的男聲說:「妳發生意外了」 接著,他詢
Thumbnail
人生非要那麼戲劇化對嗎? 才溫馨地與嘴饞吵著要吃披薩的孩子勾起小指頭:「不能告訴媽咪,我們吃披薩,這是秘密唷!」 然而,孩子再也沒有與妳說話的機會了。 猶記得那天發個訊息想告訴妳,晚點要帶孩子出門。 緊接著,手機畫面出現妳的來電,很快地接起,才聽到是一個陌生的男聲說:「妳發生意外了」 接著,他詢
Thumbnail
有位朋友說:「我理解了為什麼我一直都不太喜歡小孩,我想我不喜歡的是童年時期那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不喜歡的是必須無條件服從似是而非卻深植於心的規則,不喜歡的是小時候那個不敢高聲質問大人的自己。」對於沒有幸福童年的人來說,小時候的每一天都是場難熬的刑罰。《夏日悄悄話》的主角凱特(Cáit)就是這樣的女孩。
Thumbnail
有位朋友說:「我理解了為什麼我一直都不太喜歡小孩,我想我不喜歡的是童年時期那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不喜歡的是必須無條件服從似是而非卻深植於心的規則,不喜歡的是小時候那個不敢高聲質問大人的自己。」對於沒有幸福童年的人來說,小時候的每一天都是場難熬的刑罰。《夏日悄悄話》的主角凱特(Cáit)就是這樣的女孩。
Thumbnail
女孩過早見識了生活的暗面,知曉母親的辛勞、父親帶來的痛苦,變得安靜,知道有些事情不該說。 直到女孩來到新家,獲得無限的耐心與包容。養母(讓我借用這個詞)教導她這個家不需要秘密,沒有需要隱藏的暗面。
Thumbnail
女孩過早見識了生活的暗面,知曉母親的辛勞、父親帶來的痛苦,變得安靜,知道有些事情不該說。 直到女孩來到新家,獲得無限的耐心與包容。養母(讓我借用這個詞)教導她這個家不需要秘密,沒有需要隱藏的暗面。
Thumbnail
夏天終究會結束的,當夏天結束的時候,我們會給彼此留下些什麼呢?一切好像回歸原點,卻又什麼都改變了。我們可以成為家人嗎?治癒彼此的人,為什麼不能是長久陪伴對方的人呢?
Thumbnail
夏天終究會結束的,當夏天結束的時候,我們會給彼此留下些什麼呢?一切好像回歸原點,卻又什麼都改變了。我們可以成為家人嗎?治癒彼此的人,為什麼不能是長久陪伴對方的人呢?
Thumbnail
2021年的春天,是我憂鬱症最嚴重的時期。那時,我遇到了一個女孩,她與我同年,有著一頭清爽的短髮和深邃的五官。 她和我一樣,深受精神疾病所苦,生活也是差不多的糟,但她的家庭狀況複雜許多。她的父母分居,她和父親住,雖然沒有離婚,但她父親時常帶著女人回家,讓她徹底厭惡她的「家」。 於是我逃家了。 -
Thumbnail
2021年的春天,是我憂鬱症最嚴重的時期。那時,我遇到了一個女孩,她與我同年,有著一頭清爽的短髮和深邃的五官。 她和我一樣,深受精神疾病所苦,生活也是差不多的糟,但她的家庭狀況複雜許多。她的父母分居,她和父親住,雖然沒有離婚,但她父親時常帶著女人回家,讓她徹底厭惡她的「家」。 於是我逃家了。 -
Thumbnail
草叢之中,她被原生家庭的壓抑所綑縛,林蔭之下,她被寄宿家庭的溫情所釋放。收放之間,導演找到了敘事最佳的平衡點,似孩童視角的畫幅比例那般精緻,配樂的運用多以自然之聲佐以人的無聲,本以為這樣的做法會推遠角色與觀眾的距離,實則是靜得詩意也靜得令我著迷。女孩與寄宿家庭的關係,如井水之上泛起的漣漪,落下的水珠
Thumbnail
草叢之中,她被原生家庭的壓抑所綑縛,林蔭之下,她被寄宿家庭的溫情所釋放。收放之間,導演找到了敘事最佳的平衡點,似孩童視角的畫幅比例那般精緻,配樂的運用多以自然之聲佐以人的無聲,本以為這樣的做法會推遠角色與觀眾的距離,實則是靜得詩意也靜得令我著迷。女孩與寄宿家庭的關係,如井水之上泛起的漣漪,落下的水珠
Thumbnail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Thumbnail
感到孤獨的時候,你都怎麼面對它呢? 這是一個女孩的故事,沒有家人、沒有朋友、也沒有伴侶,經歷著人生最孤獨的處境。
Thumbnail
於是她選擇遺忘。 這一切,好像真的已經無所謂了。 在閉上雙眼的那一刻,也將自己的心門緊閉。 她終於明白了,自己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這片深海。 落下的淚水,流進這沒有盡頭的藍色之中,寂靜無聲。  
Thumbnail
於是她選擇遺忘。 這一切,好像真的已經無所謂了。 在閉上雙眼的那一刻,也將自己的心門緊閉。 她終於明白了,自己唯一能去的地方,就是這片深海。 落下的淚水,流進這沒有盡頭的藍色之中,寂靜無聲。  
Thumbnail
白天,我在學校開心地迎向陽光,感受著上學路途上的陽光燦爛,感受著學校同學們的嘻笑吵鬧聲;夜晚,我在黑色房子裡像空氣般流動著,我與媽媽是2條不同的空氣能量在黑色房子裡流動,我觀察著她流到哪裡,我便往另一方向去.... 國小畢業了,上國中的新鮮事很多,我很忙,忙著念書忙著玩樂,有這些藉口我可以少待在低氣
Thumbnail
白天,我在學校開心地迎向陽光,感受著上學路途上的陽光燦爛,感受著學校同學們的嘻笑吵鬧聲;夜晚,我在黑色房子裡像空氣般流動著,我與媽媽是2條不同的空氣能量在黑色房子裡流動,我觀察著她流到哪裡,我便往另一方向去.... 國小畢業了,上國中的新鮮事很多,我很忙,忙著念書忙著玩樂,有這些藉口我可以少待在低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