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共讀《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

2023/04/02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各式的告示牌上寫著各種警語,警告大家不要打開這本書,因為書裡有猴子,打開書就會讓猴子跑出來,而裡面的猴子似乎很危險。
喔不!你竟然不聽勸告,把書打開了!看那些潑猴到處搗蛋,把這裡畫得亂七八糟,連「字」都差點被搬走了!後面可能還會更糟喔!所以拜託你不要再翻到下一頁了!
什麼!你竟然又翻!看吧!現在不只猴子,連大嘴鳥都來了……等等你聽到那個聲音了嗎?完了!是鱷魚!還有什麼比這更糟糕、更可怕的嗎?
我們該要好好來解決問題了,你必須設下一個完美的陷阱。計畫是這樣:因為鱷魚喜歡大嘴鳥和猴子,大嘴鳥和猴子喜歡香蕉,所以我們可以用一根漂亮的大香蕉來做誘餌,然後把他們全關回書裡面。
現在保持安靜,不要打草驚蛇,等一下當我說「開始」的時候,你就把書本闔上,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
(以上為故事簡介,引自繪本內文)
文/亞當.雷哈普特;圖/馬修.佛賽;翻譯/郭妙芳;阿布拉教育文化出版。
從封面到封底都在說故事了,完整提供讀者沉浸式閱讀體驗,一不小心就會被嚇到不敢再看!
本書最大的特色就是採用第二人稱敘事,說故事的人直接與讀者對話互動,藉著發問或發號施令將讀者帶進故事裡,甚至讓讀者擔任一個重要的角色,如果沒有讀者繼續讀下去、往下翻,這個故事就無法成立了,讀這本書更像在參與一場主持人頻頻邀你當助理的表演。這種敘事類型的繪本較為少見,不過用上這種敘事手法的繪本多半都是很有互動性、好玩又有趣的繪本。
不只是敘事手法上的特別,本書在「蝴蝶頁」和「翻頁設計」上也有特別之處。書中前後蝴蝶頁設計了不一樣的插圖,最有趣的是蝴蝶頁完全可以當作故事內頁來讀,它們還是故事的某一重要橋段,超越了蝴蝶頁傳統上的裝訂和裝飾的功能。在看這本書的時候,「翻頁」就像在穿越層層關卡、步步深入禁區,且讀者的翻頁動作正好跟故事中強調的「不要翻頁!」互相矛盾,創造出超級搞笑的戲劇效果。
咪咪家有一段關於《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的小故事,在好好三歲多時我們就曾經共讀過這本書,可能是咪咪把那些警告標語講得太可怕,導致好好兩年多來都不敢看,他甚至不肯讓這本書放在他的書架上。直到最近發生桃園狒狒脫逃事件,咪咪藉機遊說好好「要不要看看是不是從這本書裡面跑出來的?」他才勉強同意再次閱讀。沒想到這次共讀之後,他居然說「我以前覺得好可怕,可是現在覺得很好笑耶!」咪咪很好奇好好為何會有此看法上的轉變,於是開啟了我們的討論。
「好好,你以前在怕什麼?」
「怕那些警告牌還有猴子。」
「那你現在覺得哪裡好笑?」
「我覺得猴子畫畫和睡著那裡很好笑!」

雖然媽馬也覺得這書好笑,可是我們的笑點不一樣,好好喜歡看的是調皮猴子亂畫,然後累了小睡一下的的畫面。事隔多年再看這本書,發現這些「可怕」猴子的「撒野」,也不過就是畫畫而已,猴子們集體畫了一棵大樹,在上面玩耍、嬉戲和休息。媽馬覺得還真像一群孩子玩著共同想像的遊戲,在想像中一起開創好玩有趣的世界,他們儘管不聽大人的話,瘋起來很失控,可是其實他們不壞,而且他們很快樂。莞爾之餘,好像也在說孩子就是要玩呀!他們只是想玩,不是想使壞。
猴子畫樹、猴子睡覺的畫面,是不是看起來也沒那麼壞?
「如果跟我們平常看的故事相比,這個故事講話的方式有什麼不一樣?」
「嗯……這本書一直翻頁翻頁,然後他又說不要翻頁!不要翻頁!不要翻頁!」
「對耶,你有發現耶!好棒喔!還有其他發現嗎?」
「想不到了。」
「書上說『你應該把書放回去。』、『你為什麼要打開這一頁?』和『你沒看到警告嗎?』故事裡有很多『你』,感覺就像直接跟我們講話;剛剛講的那本《餃子十兄弟》就幾乎沒有用到『你』,比較像是在告訴我們另一個人的故事。」
「喔喔。」好好似懂非懂地點點頭
故事中的敘事觀點不容易判斷,媽馬也沒有打算要教會好好,只是想讓他感覺一下這個故事跟其他故事的差異,感受一下用第二人稱敘事觀點說故事的有趣。不過,好好能自己發現敘事者叫我們「不要翻頁!」的趣味,算他厲害!
「媽馬跟你說,書翻開來,在硬紙板封面的裡面這一頁、旁邊這一頁叫做『前蝴蝶頁』,封底的就叫『後蝴蝶頁』,幾乎每本繪本都有。這本書的前後蝴蝶頁跟別本書很不一樣喔!」
「哪裡不一樣?」
「你回想一下之前看過的書,他們的『蝴蝶頁』長什麼樣子?」
「很多都是一張紙,沒畫東西,但也有一些有畫。」
「嗯,像《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和《餃子十兄弟》都是有畫的,不過《餃子十兄弟》前後是一樣的圖,《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前後還不一樣喔!」媽馬順手翻開手邊的兩本書
「不要開!」好好迅速闔上《警告:不要打開這本書》
「什麼嘛,你還是有點怕吧!哈哈哈!」
「才沒有呢!哼!」
「你要不要試著翻家裡的書,分分看有幾種『蝴蝶頁』?你先拿一疊書出來。」
「喔,要怎麼做?」好好搬了幾本出來
「先翻開蝴蝶頁,然後先試著分成兩類。」
「⋯⋯媽馬我不會。」
「比如有洞的一類,沒洞的一類;或是沒蝴蝶頁一類,有蝴蝶頁的一類。換你試試看。」
「嗯⋯藍色的一類,不是藍色的一類?」
「可以呀!那如果分有圖案的一類、沒圖案的一類呢?你能幫我分開擺嗎?」
「這樣?」
「對,但是有圖案的呢,還能分前後圖一樣和前後圖不一樣的,你翻一下再幫我分成兩堆。」
由右至左、由上至下:沒圖案但有顏色、沒圖案且純白色、有圖案且前後不一、有圖案但前後一樣,和沒有蝴蝶頁的繪本。
大致分類完後,媽馬找了幾本過去共讀過的繪本,問問好好怎麼解讀這幾本書的蝴蝶頁。媽馬覺得學會分類和歸類固然重要,但是能不能看懂,對作繪者的設計心領神會也一樣重要!
《說到做到!》蝴蝶頁設計帶出繪本主要顏色。好好說這片紅色代表的是恐怖,因為小狼抓到獵物時後面(背景)就會變紅。
《印度豹大拍賣》的蝴蝶頁設計反應出主角特色。好好:「這就是印度豹的斑點啊!這麼簡單!」
《小鈕扣》的蝴蝶頁透露了一些故事主線沒寫出的延伸情節。好好說,這可能是小女孩安娜做的夢吧!他不是會抱著熊熊睡覺?
《我們的星期六》的蝴蝶頁放了與故事相關、但並未出現的小元素。好好說:「這是月曆,艾娃把要做的事寫在那天的格子裡。而且前蝴蝶頁他還沒把『30號』和『木偶戲』打叉,後蝴蝶頁他就打叉了。」
我們共讀已經好一段時間了,好好看的繪本也不少,媽馬想應該可以讓好好認識一下除了繪本故事本文和圖像以外的東西,這次就先跟他介紹「蝴蝶頁」。實際帶好好認識蝴蝶頁才發現「分類」的概念對他來說,其實頗為困難,還是需要媽馬在旁邊引導和舉例,不過在詮釋蝴蝶頁的設計上,好好多半都能看懂,也很能提出自己的想法。

親子共讀小技巧:欣賞蝴蝶頁的設計
大部分的繪本都有蝴蝶頁,本來是因為裝訂才產生的頁面,但如今卻有越來越多的繪本創作者賦予此一頁面額外的設計。咪咪認為有設計的蝴蝶頁,讓繪本看起來更完整、更有意思,有時還會更耐人尋味。
親子共讀時,家長可以主動帶領孩子去留意蝴蝶頁,透過一些問題讓孩子去觀察和思考,比如「蝴蝶頁什麼顏色的?有沒有插圖?插圖是繪本出現過的圖案嗎?前後蝴蝶頁是一樣的嗎?猜猜看繪者為什麼會這樣設計?」等等。如果想要稍微挑戰一下蝴蝶頁設計的分類和比較,可以請孩子翻閱家中的藏書,自己分類、整理、說出自己的分類方法、比較不同設計的差異,當成一個解鎖任務的小遊戲來玩,會很有趣喔!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25會員
130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