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現了一件事。
什麼事呢?原來指數化投資根本就是在告訴大家不要去做交易。
「然後呢?這跟其他投資方式有什麼不一樣?很多投資方式不也是告訴我們要減少交易頻率嗎?」
對喔!確實很多投資方式也都在強調不要頻繁買賣。因為頻繁交易就會讓你的財富跟肥皂一樣,只會越洗越小。但是指數化投資又有什麼不同?
我覺得差異在於心態。
大多數的投資方式都會強調使用他們的投資方式能賺到多少錢。通常會帶進許多似有若無的金錢數字來告訴追隨者,如果要成功就該達到怎樣的金錢數字。
這就會帶給投資人一種緊迫感,會讓人想要趕快追上這個數字。
股票要有多少張、每年可以領到多少股息、能不能用投資賺到的錢去買到理想的房子,能不能用股息幫自己換台更好的進口車。
然後能不能提早退休。
所以投資人雖然嘴巴說要降低交易頻率,但總是會因為緊迫感而將自己不斷變換投資組合的行為合理化。
但真的有需要"得到"這麼多嗎?你真的需要這麼多嗎?
或許我們不用像書中的凱西一樣,讓自己只能生活在小小的休旅車中。但你真的需要追求很大的房子、昂貴的家具嗎?
你有想過這些是你需要的,還是因為別人覺得你有需要?
換個角度來想,就算這些高級享受不是必須,而是你想要的。那麼,是真的你發自內心想要擁有,還是因為同事、親友因為你的工作、身分就認為你該擁有?
如果屏除掉這些困擾,或許你就可以省下許多不必要的花費。
現實講,少花錢就代表你不需要過度追求金錢。在投資上你甚至可以因為不需要這麼多錢而降低自己的預期報酬。
降低報酬預期就代表你不必承擔過大風險來換取報酬,也代表你更容易讓投資組合表現符合你的計劃。
講個極端的例子,假設有個投資人每年可以靠投資賺進幾百、上千萬,然後累積出十位數身家。你認為他每年需要多少錢?
如果回歸一個人的基本生活所需再加上更好的品質要求,我相信他目前所賺到的錢絕對夠他用上一輩子。但為什麼還要追求更多?
扣除為了追求成就感這個論點(但真的是嗎?),會不會是因為他身邊的朋友總是以更奢華、更富裕來作為比較的基準呢?
你住敦南、我住信義,你開賓利、我開麥坎倫。但要是我住金山、深坑,搭公車捷運(抱歉,這只是比喻沒有貶低的意思),我想我應該打不進這些人的小圈子裡。
但同樣的意思,當你過度追求奢華、富裕,也就代表你得要更努力地去追求金錢。然後承擔更大風險。而且這裡指的風險不單單只有投資,更多的可能是人生。
現今社會不管是在投資或是人生發展上總會互相"提醒",好還要更好、多還要更多。但沒多少人告訴你,這樣就夠了,不用再更多了!
更難聽到的是,原來更多更好並不代表更快樂,更多更好也不見得能帶給你健康。
或許有人看到這本書會覺得指數化投資、追求財務獨立根本就是魯蛇的象徵。七早八早就放棄賺更多錢的機會,這樣怎麼邁向成功呢!
但我希望這本書可以讓還在汲汲營營的朋友想想,你需要被某些世俗觀點綁架嗎?你能回歸內心,只追求自己所需嗎?
說不定當你減少了無謂的慾望,反而能幫助你得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