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閱書筆記01|20230402】《黃國珍:閱讀素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坂本教授。謝謝您曾來到世上。

概念.〈從零開始的閱讀〉

(一)哈佛大學夏爾教授:閱讀學習六階段

  1. 第一階段:學習如何閱讀
  • 早期閱讀階段。零到六歲對於閱讀的第一印象。建議繪本,能強化學童覺知到文字、語言,是故事(資訊)的載體。
  • 初始閱讀(學習解碼)階段。孩童至六、七歲,字詞能力提升,以此基礎始能從繪本的極短文字,擴增為簡短且完整的內容,熟練後能自行閱讀。此階段的重點是閱讀的流暢性。
  • 顯著提升流利階段。至七、八歲,針對斷句、音高、重讀、語調進一步著墨。重點:字詞基礎重要,但生活經驗對於情境的理解更大,成人(帶領閱讀者)需適度分享自身感受。

2. 第二階段:在閱讀中學習

  • 以閱讀學習新知階段。八至十四歲,前述階段不重內容,以培養基礎閱讀能力為主,但此階段深度進入內容,進階更包含情感;此時能帶入課程主題相關的文本,但應以脈絡明確性為篩選條件。
  • 多元觀點階段。十四至十八歲,文本形式多元化,且多元觀點融入,如政治、歷史等學科內容,且學生應對這些材料始有批判思考。
  • 解構和重新建構階段。十八歲以上,能理解與批判抽象訊息,最重要的環節,在於始能以閱讀備齊材料、支持自身見解。

概念.〈盲人摸象的故事中,盲人只有摸大象嗎?〉

(一)閱讀歷程:有意識的探尋

  1. 與「閱讀」的差異: 「量」與「質」的對決

  傳統上認為閱讀的量愈多愈好,但若沒有閱讀歷程在質的層面予以監控,只會形成留水帳。

2. 「盲人摸象」的啟事

  • 擷取訊息。

每位盲人都摸到某種大象的個別部份(表面上的特徵)。

  • 廣泛理解。

每位盲人分享各自摸索到的個別特徵,形成群體的廣泛理解。

  • .發展解釋。

從個別特徵、廣泛理解,逐漸具體化「大象」的外觀長相。

  • 統整解釋。

知曉個別特徵與整體身形後,進一步探索到內在(個性),統整了外在形體與內在個性。

  • 省思評鑑。

蒐羅一切線索與證據,針對目標(大象)進行評鑑,從而形成深刻認知,再行內化。


概念.〈用文本蓋房子〉

(一)上位概念

  1. 「創作」與「理解」是相對的概念

作者如何創作,讀者就能如何理解,甚至另闢蹊徑。

2. 文本的建構層次

  • 由高至低,作者創作建構歷程由高至低、讀者理解建構過程由低至高:思維、觀點、意涵、脈絡、訊息、文字及數字及符號及圖表、文本。
  • 具上位概念的讀者形同建築師,建構前就能先拆解(解構。即文本分析)。
  • 舉個例子來說......
  • 「媒、石油與天然氣,背燃燒與森林被砍伐的農業與工業活動」(擷取訊息)(人類行為)。
  • 「增加懸浮微粒的濃度,製造出造成溫室效應的氣體」(廣泛理解)(產生影響)
  • 「改變大氣組成,造成氣候變遷」(發展解釋)(導致結果)
  • 「人類的活動」(統整解釋)(歸納原因)
  • 「(作者認為)這段文字的觀點......」(省思評鑑)(作者思維)

(二)跟隨著上位概念......

  1. 理解作者敘述的脈絡
  2. 通透明白作者的思維與觀點
  3. 知曉作者的動機與目的
  4. 摸索深層隱喻
結言:閱讀理解實在很難傳授,但它是人類能與AI競合的關鍵密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全屋:人生避風港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2023/04/04
連假快結束了。但學習沒有結束的一天。 一、教育概要 (一)教育概要的大致涵納學科 教育概要有幾大科目: 教育哲學肯定是老大。畢竟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嘛。 教育是分在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探究「人」,而人能組成「社會」,所以教育社會學誕生。 社會學偏重群體,那麼偏重個體的是......?答對了,教育心理學。
Thumbnail
2023/04/04
連假快結束了。但學習沒有結束的一天。 一、教育概要 (一)教育概要的大致涵納學科 教育概要有幾大科目: 教育哲學肯定是老大。畢竟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嘛。 教育是分在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探究「人」,而人能組成「社會」,所以教育社會學誕生。 社會學偏重群體,那麼偏重個體的是......?答對了,教育心理學。
Thumbnail
2023/04/04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2023/04/04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2023/04/04
各位好,我是Muse。去年大學畢業,目前浮沉於教師甄試及國家高考。 建屋宗旨:幫助自己再讀一天書,陪伴他人再走一步路。
Thumbnail
2023/04/04
各位好,我是Muse。去年大學畢業,目前浮沉於教師甄試及國家高考。 建屋宗旨:幫助自己再讀一天書,陪伴他人再走一步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透過作者對名著的解讀方式,可以看到本書的思考核心所在:學習到多元的知識和觀點,以此掌握不同的「概念」,就能勾勒出「世界觀」,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肉」。
Thumbnail
透過作者對名著的解讀方式,可以看到本書的思考核心所在:學習到多元的知識和觀點,以此掌握不同的「概念」,就能勾勒出「世界觀」,將其轉化為自己的「知肉」。
Thumbnail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概念.〈從零開始的閱讀〉 (一)哈佛大學夏爾教授:閱讀學習六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如何閱讀 早期閱讀階段。零到六歲對於閱讀的第一印象。建議繪本,能強化學童覺知到文字、語言,是故事(資訊)的載體。 初始閱讀(學習解碼)階段。孩童至六、七歲,字詞能力提升,以此基礎始能從繪本的極短文字,擴增為簡短且完整的
Thumbnail
概念.〈從零開始的閱讀〉 (一)哈佛大學夏爾教授:閱讀學習六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如何閱讀 早期閱讀階段。零到六歲對於閱讀的第一印象。建議繪本,能強化學童覺知到文字、語言,是故事(資訊)的載體。 初始閱讀(學習解碼)階段。孩童至六、七歲,字詞能力提升,以此基礎始能從繪本的極短文字,擴增為簡短且完整的
Thumbnail
概念為本的課程中,親身經歷整個「概念探索、通則形成、遷移應用」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設計的引導問題會導引思考的方向,由學生自己探索概念的界線與面向,產出微觀概念(元素)或特性;再從歸納這些元素、特性的過程中,對「學習能力」這個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
Thumbnail
概念為本的課程中,親身經歷整個「概念探索、通則形成、遷移應用」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設計的引導問題會導引思考的方向,由學生自己探索概念的界線與面向,產出微觀概念(元素)或特性;再從歸納這些元素、特性的過程中,對「學習能力」這個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在資訊爆炸的當代,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以及隨處可見的螢幕抓走了絕大多數人的注意力。隨意上網瀏覽文章,觀看新聞時事,我們就可以知道世界上發生的種種故事,可謂是「秀才不出門,能知天下事。」但是,這些佔據我們大多數注意力的資訊,是否能真正成為幫助我們成長的知識或能力?
Thumbnail
文字看似無所不在,但真正要和「心」產生連結,必須要有幾個要素才能達到。比如說:集中的注意力、理解作者的表達進而思考、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寧靜的心境等等
Thumbnail
文字看似無所不在,但真正要和「心」產生連結,必須要有幾個要素才能達到。比如說:集中的注意力、理解作者的表達進而思考、與自身經驗產生共鳴、寧靜的心境等等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在21世紀,掌握知識就是權力。 問問自己: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可以三十分鐘都不看手機,只看書嗎?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呢? 閱讀是後天培養的能力!活到老可以讀到老,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從0歲就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Thumbnail
為什麼要閱讀?在21世紀,掌握知識就是權力。 問問自己:最近一次看完的一本書是什麼呢?可以三十分鐘都不看手機,只看書嗎?是否能用自己的語言重述出一本書呢? 閱讀是後天培養的能力!活到老可以讀到老,不管幾歲,隨時都可以開始,投入閱讀的行列!家中有孩子的,更是可以從0歲就開始進行親子共讀!
Thumbnail
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後的輸出,由於孩子們的見識和經驗未必那麼廣泛,所以在一開始,仍然需要大量的素材來幫助他們寫作,這時候正向的鼓勵、反饋和協助是有助於幫助他們學習的;盡量讓他們的寫作和生活是連結再一起的,這樣他們會更有感、擁有更多素材才做自由發揮。
Thumbnail
寫作是對輸入進行思考後的輸出,由於孩子們的見識和經驗未必那麼廣泛,所以在一開始,仍然需要大量的素材來幫助他們寫作,這時候正向的鼓勵、反饋和協助是有助於幫助他們學習的;盡量讓他們的寫作和生活是連結再一起的,這樣他們會更有感、擁有更多素材才做自由發揮。
Thumbnail
我認為寫作和閱讀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因此,孩子一直到高中時期,大可享受基礎閱讀,而且可多閱讀好的小說作品。學校圖書館的藏書必然要把好的小說作品收納其中,並且在學校裡積極推行閱讀小說的運動。讓孩子自由挑選作品閱讀、發問問題、交流感受和觀點、對作品進行改編或續寫,日子有功,孩子便會不自覺地進行基礎寫作了。
Thumbnail
我認為寫作和閱讀是一體兩面的事情,因此,孩子一直到高中時期,大可享受基礎閱讀,而且可多閱讀好的小說作品。學校圖書館的藏書必然要把好的小說作品收納其中,並且在學校裡積極推行閱讀小說的運動。讓孩子自由挑選作品閱讀、發問問題、交流感受和觀點、對作品進行改編或續寫,日子有功,孩子便會不自覺地進行基礎寫作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