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屋|教育手札01|20230404】教育概要家族與社會學資本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連假快結束了。但學習沒有結束的一天。

一、教育概要

(一)教育概要的大致涵納學科

  1. 教育概要有幾大科目:
  • 教育哲學肯定是老大。畢竟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嘛。
  • 教育是分在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探究「人」,而人能組成「社會」,所以教育社會學誕生。
  • 社會學偏重群體,那麼偏重個體的是......?答對了,教育心理學。
  • 社會學、心理學都談到人,但是教育的主要特性有「工作——成效導向」(代表教育不能紙上談兵,一定得有實務層面),一旦要施行,人能亂放、亂做事嗎?不行,必須「管理」,因此,以管理學、行政學為理論基礎的教育行政學誕生。

2. 同樣很重要的學科:

  • 教育的目的很多,目標是「認知、技能、技能(與情意)」,但講這麼多,要靠什麼才能達到?沒錯!正是「教學」,而教學要靠什麼達到?正是「課程」!所以「課程與教學」誕生了!
  • 而且無論是什麼學科,要有學科,先得研究,要能研究,先要有資料,那資料哪裡來?自然,教育測驗學、教育統計學也接連助陣。
總之,念教育的人實在是辛苦的,除了本源的課程與教學,還混合哲學、社會學、心理學、行政學、測驗統計學等,是一條相當漫長的路。

二、教育社會學

(一)社會學的基本預設

  1. 規範性 vs 驗證性(一場和諧與衝突的競爭!)
  2. 社會學就是假定社會的本質,而其本質,正是「階層的流動或複製」。
  3. 階層的有何組織?人有聲望,才能進政黨、升階級。
  4. 階級複製的根本原因在於文化差距——台灣大學有一半的學生皆出生自雙北,是有道理的。
  5. 階層流動的根據?不是個人能力,就是家庭贊助。誰才是真正的流動?

(二)社會學中的資本概念

  1. 經濟資本(金錢收入)
  • 抓到根本概念:「近貧線」。代表著家庭的必要支出,若必要支出也無法滿足,則近乎貧窮。
  • 食衣住行是家庭的必要支出,其最小值之地區總和,正是近貧線。
  • 食衣住行滿足,才能討論「育」樂:親代對子代的投資意願才會增高!

2. 文化資本(教育資源)

  • 物質性(高級電子設備、豐厚學習資源)
  • 內涵性(氣質,大多藉由閱讀而來)
  • 制度性(如皇家貴族的傳統)
所以,朋友們,大多數人並沒有豐厚的家庭資源,但只要有一台簡陋的手機或平板,與一點點個人的時間,先去註冊線上電子書平台、開放式課程等,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投資自己的文化資本(應該說,也只能是如此了,畢竟家庭也不能交換)。
換言之,朋友們有沒有發現一處巧思?當一人的經濟資本可滿足必須支出,代表其可動用支出足夠,但此人若將其皆轉換至「樂」而非「育」,則不論經濟資本多麼龐大,文化資本仍舊單薄!

3. 社會資本(人際資源)

  • 當我們有一定文化資本,或是直接進入學校就讀,就會開始累積社會資本。
但,我個人的見解是:內涵性文化資本還是比社會資本重要(儘管社會資本又更高一層),因為權責若要相符,「專業能力」是唯一考量——一位炫燿認識官商政要的建築師,和一位熟讀建築理論,並積極實踐所學的建築師,你更相信誰蓋的房屋一些呢?

4. 象徵資本(背景資本)

  • 以上三種資本相加,就成為一個人的「背景」。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安全屋:人生避風港的沙龍
0會員
4內容數
2023/04/04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2023/04/04
一、〈可以不要根據文本嗎?〉 (一)思考看看,「不根據文本會發生什麼事?」 你以為在畫重點,但沒畫的部分不代表不重要! 每字每句,都是作者的安排,並免武斷地擷取訊息。 個人的理解脈絡也很重要,但不能直接替換作者的想法。 2. 文本的完整性建立於什麼條件? 再次強調,文本代表的是作者的想法,自然而然
Thumbnail
2023/04/04
概念.〈從零開始的閱讀〉 (一)哈佛大學夏爾教授:閱讀學習六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如何閱讀 早期閱讀階段。零到六歲對於閱讀的第一印象。建議繪本,能強化學童覺知到文字、語言,是故事(資訊)的載體。 初始閱讀(學習解碼)階段。孩童至六、七歲,字詞能力提升,以此基礎始能從繪本的極短文字,擴增為簡短且完整的
Thumbnail
2023/04/04
概念.〈從零開始的閱讀〉 (一)哈佛大學夏爾教授:閱讀學習六階段 第一階段:學習如何閱讀 早期閱讀階段。零到六歲對於閱讀的第一印象。建議繪本,能強化學童覺知到文字、語言,是故事(資訊)的載體。 初始閱讀(學習解碼)階段。孩童至六、七歲,字詞能力提升,以此基礎始能從繪本的極短文字,擴增為簡短且完整的
Thumbnail
2023/04/04
各位好,我是Muse。去年大學畢業,目前浮沉於教師甄試及國家高考。 建屋宗旨:幫助自己再讀一天書,陪伴他人再走一步路。
Thumbnail
2023/04/04
各位好,我是Muse。去年大學畢業,目前浮沉於教師甄試及國家高考。 建屋宗旨:幫助自己再讀一天書,陪伴他人再走一步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每當在國內的公共平台上討論有關各類政治議題時,總是不時地會跳出一種聲音直指台灣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是由於國民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足所致。
Thumbnail
每當在國內的公共平台上討論有關各類政治議題時,總是不時地會跳出一種聲音直指台灣各種社會問題的形成是由於國民的人文素養教育不足所致。
Thumbnail
自從加入線上教育產業後,開始能看得見後台數據後,發現為了「職業而學習的人」非常多,是一股強勁的購買動力,一方面因為職業與個人發展、薪資成長等密切掛鉤,而學習本身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兩方面成本,因此可以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這裡沒有批評意思,我個人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精進工作,但也因此,我一直有
Thumbnail
自從加入線上教育產業後,開始能看得見後台數據後,發現為了「職業而學習的人」非常多,是一股強勁的購買動力,一方面因為職業與個人發展、薪資成長等密切掛鉤,而學習本身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兩方面成本,因此可以很容易理解其中的原因,這裡沒有批評意思,我個人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在精進工作,但也因此,我一直有
Thumbnail
連假快結束了。但學習沒有結束的一天。 一、教育概要 (一)教育概要的大致涵納學科 教育概要有幾大科目: 教育哲學肯定是老大。畢竟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嘛。 教育是分在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探究「人」,而人能組成「社會」,所以教育社會學誕生。 社會學偏重群體,那麼偏重個體的是......?答對了,教育心理學。
Thumbnail
連假快結束了。但學習沒有結束的一天。 一、教育概要 (一)教育概要的大致涵納學科 教育概要有幾大科目: 教育哲學肯定是老大。畢竟哲學是科學的科學嘛。 教育是分在社會學科,社會學科探究「人」,而人能組成「社會」,所以教育社會學誕生。 社會學偏重群體,那麼偏重個體的是......?答對了,教育心理學。
Thumbnail
今天,我要來整理去年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非學校化社會英文版https://monoskop.org/images/1/17/Illich_Ivan_Deschooling_Society.pdf)
Thumbnail
今天,我要來整理去年島島阿學讀書會討論的內容。 我們閱讀的書籍是由奧地利克羅埃西亞裔的哲學家伊利奇所著作的《非學校化社會》 (非學校化社會英文版https://monoskop.org/images/1/17/Illich_Ivan_Deschooling_Society.pdf)
Thumbnail
每週一更新:教育文化、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要了解台灣教育對未來產生的問題,應該去看現在台灣 社會運作的邏輯跟經驗,再來想可以怎麼解決問題, 而不是只看了某個現象覺得不公不義,就非改變不可。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Thumbnail
每週一更新:教育文化、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最新一集《王立第二戰研所》! 要了解台灣教育對未來產生的問題,應該去看現在台灣 社會運作的邏輯跟經驗,再來想可以怎麼解決問題, 而不是只看了某個現象覺得不公不義,就非改變不可。 點此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方格子電台-王立第二戰研所》
Thumbnail
對我來說,雖然僅是大學階段少有的簡報經驗,可是每當答應了一次之後,就會很認真的要把每次出場的機會做好。當然,這可以很市儈的說,是名利的一環,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Thumbnail
對我來說,雖然僅是大學階段少有的簡報經驗,可是每當答應了一次之後,就會很認真的要把每次出場的機會做好。當然,這可以很市儈的說,是名利的一環,不過我更在意的是「還有沒有下一次」。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Thumbnail
社會往往被認為是一群具有連帶感的人所形成的共同體,這樣的共同體小至一個家庭,大至國家、文明與全世界,這種將人群關聯起來的思維模式也同樣適用在文化認知上,文化是每個人日常大大小小選擇的聯繫,其所聯繫起來的群體可以說既是文化也是社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