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為本的自我探索|課程設計 & 紀錄

2023/03/2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概念為本的課程中,親身經歷整個「概念探索、通則形成、遷移應用」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在這堂課中,設計的引導問題會導引思考的方向,由學生自己探索概念的界線與面向,產出微觀概念(元素)或特性;再從歸納這些元素、特性的過程中,對「學習能力」這個概念產生自己的理解;最後用這個理解(此時理解已經超越那些元素)去對當下的自己進行評量。
這過程裡面包含了三重認知:
  1. 我對學習的理解。
  2. 我對自己的理解。
  3. 我用我對學習的理解來理解我自己。
設想課程時,花最多時間在釐清。釐清學習的概念,釐清這堂課的方向與想要去到的地方。一切是為了建構一個能夠讓孩子自由產出屬於自己的東西,但又不會離題的框架。
簡單來說,我已經設想過學習能力的五個大類,絕對能夠涵蓋學習的所有元素。
所以不論孩子怎麼回應,只要有扣題,那就不會超出邊界。
如此一來,我就不必過度擔心給予孩子自由度會超出我能應對的範圍(雖說我從來沒有擔心過。),只要專注在讓他們能夠產出多到足以進行分類歸納的元素即可。
學習力雷達圖
萬物自然課第二堂,要帶孩子們探討「什麼是學習?學習有哪些元素?」
(這真的是自然課嗎?)
先問問最近在學什麼好了。數學、語文、跳舞......布拉布拉布拉。
果不其然,多數人對學習的想像都很制式,這點是不分自學生還是在校生的;另一點一模一樣的是,提到學習,大家都一樣苦瓜臉。
換個問題好了,最近你有什麼成長?
小孩還是搖搖頭,那換我來說說好了。
「你最近是不是,講的笑話越來越好笑?」
「聽說有人今天是自己搭捷運來的?」
「是不是有人今天是第一次騎 ubike 來上課?」
「原本不會跳的舞變得更會跳了?」
原來學習和成長,只是這樣就可以算喔。
我彷彿從孩子們的表情上讀到這句話,他們開始意識到學習和成長就在身邊。
「我最近越來越會......」小孩們一個一個開始說。
小孩對學習的想像鬆綁了,他們開始能夠察覺各式各樣學習與成長的「案例」。
是時候進一步拆解這些案例,尋找組成其中的「元素」,並且「分類」,這整個過程是「歸納」。
於是我用了兩個引導問題,導引他們的思考方向:
「你用什麼在學習?」
「當你感到成長的時候,是什麼東西成長了?」
對多數人來說,概念性思考並不直觀,也不容易。
「人的思維會追求最便捷、最不費力以及最符合私利的路徑,同時會自然抗拒難以理解、錯綜複雜,以及需要進入別人的思考與預測的思維。」(Elder & Paul, 2010)
更何況是剛起步的孩子,光是拆解元素對他們來說就是一件非日常的、很不容易的事情。因此需要我,協助他們從情境中,慢慢用各種問句引導,剝除過多的主觀、推論、形容,留下閃閃發光的核心。
那些他們都認同的核心。
生活中的雷達圖
我幫忙把他們提取出的元素用一張一張便利貼貼在空白的五角形雷達圖上。他們是一群對寶可夢著迷的孩子,所以雷達圖對他們倍感親切,不用解釋太多。
平時少用這塊腦迴路的他們,到這邊就差不多了,難以再進到「分類」階段。
於是我再把台階縮小,拿出事先歸納好的,我自己認為不僅是能夠涵蓋學習與成長,也是自然課最看重的五個能力:「觀察力」、「思考力」、「發問力」、「實作力」、「分享力」,並且請他們試著將這些元素放入這五個能力之中。
「傻剛,『這個』算不算是『觀察力』?」
小孩一開始大多會這樣問。
「你要向大家說的是,『為什麼』你覺得這個算是觀察力。」
而我通常只會把球再丟回去。
「其他人,你們也是這麼覺得的嗎?」
或是幫忙把球傳給其他人。
於是他們就此開始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解,也發現有些元素是共通的,而有些元素會偏向某一方。
最後我請他們用自己的理解,畫出屬於自己的學習能力雷達圖。
透過這整個過程,孩子們對學習的元素、對「觀察思考發問實作分享」產生了自己的理解,並且用這個理解,去對當下的自己進行評量。
而這只是前測,預計半年後會再做一次自己的學習能力雷達圖。
如此一來,這個對自己的評價,就不再只是「他人給自己的」,而是「自己給自己的」,更是「自己用對學習的理解來理解的自己」
今天結束之後,小孩有分享,透過這個雷達圖「更認識自己」、「沒有想過可以用這種方法來看自己」。
真是太好了呢。
2023.03.23
孩子們自己的學習力雷達圖
以輔自然教育工作室目前是傻剛的個人工作室。位於桃園,常態活動範圍以北部為主。關注自然領域與科學領域課程、野地教育,與自主學習。陪著孩子,開拓空間的廣度,理解時間的深度,並拓展自身的可能性。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