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身心的方法-不念自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今天參加法鼓山的清明佛七活動,我太太太...法喜了!心情無比的平靜與安定。
第一次參加這樣的念佛,活動內容有念佛禪修、念佛的慢步經行、念佛跑香、以及誦經早晚課,最後一個懺悔及迴向。
我就是坐不住的人,妄念超多,邊誦經的時候,想個煩惱ABC....邊想邊念,還會一堆x@#$%^亂七八糟的幻想跑出來劇情豐富有精采!
到最後,心中好平靜,好安定、有一種被佛陀包圍著我,我也包圍著佛,佛在我心中,我也是未來佛,我和佛合二為一的感覺,所以我身口意都要學佛,因為我就是菩薩、未來佛。
沒有我剛來的時候,雜亂紛飛的煩惱!回家只有一個想法,把參加法鼓山佛七,寫出文章分享給更多的人!
心收攝到拜佛或虔誠的姿勢)、口(念佛)、意(觀想佛)」一致之處,只剩下一個「念」有集中心的佛號,真是禪修!
【法師開示:隨時生活保持,心中都是充滿佛號,練習到能不念自念是最好!】
收穫了什麼?
  1. 當有煩惱時,慚愧與感恩,就可以把它消融之,更好地負起責任!
慚愧:可以看看因緣的我,過去所造諸惡業,太佛學了(XD感覺這樣寫字比較高級),簡單來說,就是自己壞習慣,讓別人的印象殘存擺蕩蕩蕩.....不知道盪多久。
感恩:一個人一個事件,提醒你什麼?自己有什麼沒有處理好的地方影響別人什麼?感恩對方有壓力下讓你煩惱下,才有辦法去處理它,平常舒服服日子過太久,我待在舒服圈太久,就懶得處理了@@
晚間的懺悔,從別人的錯、變成自己的錯。實在太翻轉了!
明明白白,拜佛懺悔實在太重要了!
懺悔文
往昔所造諸惡業,
皆由無始貪瞋癡;
從身語意之所生,
一切我今皆懺悔。
──《華嚴經》
可以應用在生活上,可以只要有煩惱,用拜佛的方式,然後邊念懺悔文,煩惱就會慢慢消融,知道自己錯在哪裡?該改進什麼?該道歉道歉?該處理就怎麼處理!以前習慣性用【忍、放鬆】來解決事情,或是事情自己會慢慢好起來,(哈,好像就像,電視機壞掉敲一敲就好了),或是阿彌陀佛會保佑,護法龍天庇佑我....@@,這就是一個字 《其實,我覺得應該是要找到問題的根源,因緣的產生的源頭是什麼?是自己?還是他人?老天爺的事?
  • 如果是「他人」,我可以做些什麼?影響他人也一起學習,重點放在自己能做的事情,他人的事情,改變不了,重點是別人有想改進嗎?別人覺得是問題嗎?如果對方真的不能改,我可以為對方做什麼事情呢?(也可以找到一件善事可以做,何樂而不為)
  • 如果是「我自己」,就應該好好調整自已的行為!
  • 如果是「老天爺」(可替換成個人的信仰),那就可以練習安定身心、安住當下,讓自己的行住坐臥,都有功德隨時可以迴向給世界的角落,讓世界也能享受安定的力量,隨時發散菩提心,讓這份愛的力量傳遞出去,蕩漾開來!!
有煩惱是好事,有改進的機會、與成長的機會,不怕煩惱,不怕犯錯,犯錯懺悔道歉承擔後果,調整後,前面到錯誤,是下次跳板的資糧
有外境的來讓你進步,豈不是很感恩!?因為我我實在感謝那些不舒服的事情人和事。
-
2. 念到最後,觀想出自己是未來佛,所以我要學著做著佛樣子要莊嚴,注意自已的身儀、口儀、心儀
若能好好的安定自己、也可以將這安定的力量擴大給身邊的人,讓人感到舒服的氣場、擴大安定的力量分享給其他人、安定的力量就帶回家中,加倍的傳遞更遠過大,不吝設說愛語、關懷他人、分享自己的好的行為與收穫讓別人也一起學習!
自己的行為端正、會影響別人、精進用功、無形之中,教會別人正確的做法!
題外話:我之前看的新少林寺電影(成龙、刘德华、谢霆锋、范冰冰)的收獲是行為會互相傳遞和模仿,自已行為一但端正,可以無形中影響別人向善,不要淪為影片中最後的存活下來的壞人一樣,周圍的好人都犧牲死光了,才喚起這個壞人的菩提心,學佛是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喚起自己的菩提心愛心善心、也不要讓別人犧牲生命來喚起你菩提心、這個代價好大喔!真正愛你的人都遠離你了!
我想成為一個愛我的人都能在我的身邊也開心又幸福的人!
3. 感恩家人讓我有機會來佛七,祝福我媽媽健健康康地活著,她活著一天我就感恩她陪我一天!

avatar-img
1會員
6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思儀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背景知識: 有因緣,簡單來說,有因果。種豆得豆,種草得草! 輪迴,就是一直有投胎轉世的概念。 兩個概念下: 時間是無限的,總有一世會成佛! 一直循環不斷的輪迴下,投胎六道都有可能,但,別害怕! 聽法師曾經說,佛陀也有每一道都待過的可能性....,也某經在某一世曾經下地獄,某一世當國王、平民、奸臣
背景知識: 有因緣,簡單來說,有因果。種豆得豆,種草得草! 輪迴,就是一直有投胎轉世的概念。 兩個概念下: 時間是無限的,總有一世會成佛! 一直循環不斷的輪迴下,投胎六道都有可能,但,別害怕! 聽法師曾經說,佛陀也有每一道都待過的可能性....,也某經在某一世曾經下地獄,某一世當國王、平民、奸臣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善導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23) 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 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菩薩為調伏自己的煩惱習氣,求菩薩道時會要求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目標而發願,「自行願」的「自」表示自己,「行」表示行動、修行,「願」表示誓願或目標,因此可理解為「自己發願並實行的誓願」,以期達到心靈和行為上的進步與提升,圓滿自身的智慧。
Thumbnail
「是心作佛」,你想佛,就是你這個心在作佛。你這個心本身,「是心」,這個心就「是佛」。所以諸佛正遍知海,從心想生,從你心的想念裏頭就産生了。我們這起心在念佛,我們念念之間念佛,這就是「是心在作佛」,你在修。你作佛的心就本來是佛嘛,這我們自己就是「妙明真心」,就是「佛心」,就是「法性」。
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會有種種焦慮不安——我希望得到什麼,我希望遠離什麼,一直不斷攀緣,最後搞得自己焦慮不安。這個時候我們要練習一下能夠寬心,提醒自己要放下。 所以,我們修行人瞭解自己很重要。我自己能夠做到幾分?我的優點在哪裡?我的缺點在哪裡?對自己的認識很重要。
好樂修學正道,不放逸,時常守護自心,才能夠拔除身的苦(要拔除身的苦,其實是從心下手的),就如同大象能夠脫離陷阱、泥沼一樣。
我們想一想,前面講的凡夫心,不斷地作繭自縛,自己障礙自己,自己傷害自己,那種苦是沒有意義的,是苦上加苦。 反過來我們修行止觀,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慢慢修行到一個階段,有了突破之後,那就不再是累,而是法喜。你會很期待每一次功課的到來,靜下來拜佛、經行,然後靜坐。它決定是有真實功德、真實義趣的。
當你靜坐修止修觀之後,心很寂靜,然後在寂靜心當中去思惟空性的道理,這個時候再用空性的道理去破除我執,不斷地破除我執,慢慢在你心中就會產生空性的覺受,這個時候人我對待的心自然而然就能夠放下來。這個就是「無諸惱熱」。貪瞋癡的煩惱不斷牽纏羈絆我們的心,就不會再有這個事情。
Thumbnail
二、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日想觀」,行者若「自見業障輕重之相
Thumbnail
本文分享了佛教修行的心得與方法,包括唸佛、淨念相續、咒子求財求愛、以及具體的修行方法。藉由正確的意圖及頻率,來達到提升靈性意識的效果。
善導師-念佛與懺悔(象山慶24.3.23) 禪觀與念佛(觀/念二宗) 之滅罪      如上所述,善導師的淨土思想,本疏與具疏、解義與行儀之中,關於「念佛與懺悔」的關係,可先分別探討,而後歸納一個總結。 (一)《四帖疏》 善導《四帖疏》中提及「懺悔」,多視為「修觀」的前方便[1];如定善義的
Thumbnail
智諭法師:【什麼是念佛中的聞而不聞】  念佛的人,心要注意到「平」。所謂心平,就是心清淨,心清淨,就是心無所住,樂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苦的時候,心要平,不忘念佛。大家要注意到。  樂的時候,要不忘一個「捨」字;苦的時候,要不忘記一個「忍」字。苦樂是平常的事,凡聖都要遭受到的。不要說是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