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向匠人學做稻草工藝品「注連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休息日,恰好我有機會探訪地方技藝,向74歲的稻草工藝師李龍學習製作日本神道信仰祭祀道具「注連繩」(しめなわ)。

師傅拿手的稻草編織技術,源自童年的農家生活。每當稻子收割後,他與鄰家孩童從田邊的稻草堆抽取編織,巧手之下成為掌中玩具,或塑型飛禽猛獸。而師傅出社會後擺過水果攤、從事貨運、水電修繕已及成衣販售等工作,繞了一圈,他輾轉踏入傳統民俗技藝領域,製作捏麵人、草編雕是他的興趣,也是吃飯傢伙。後來因緣際會在2010年設代工廠接單,手工製作以稻草為主材料的「注連繩」半成品銷日。

師傅在2022年以草編工藝獲中華文化總會頒「匠人魂」,其作品正在屏東演武場展出。展覽之外,他也開了幾場體驗課程,我有幸報名到其中一場,學習製作「注連繩」。

在面對現場20位學員,師傅不疾不徐,重複講解示範。我問師傅在製作上,比方編織排序、飾品擺放位置,有沒有什麼要遵守的做法或留意禁忌等。師傅笑說,怎麼放怎麼擺,都是個人創意呈現出來的作品,現在科技進步,都有機器人了,沒有什麼是一定要遵守的規則。

raw-image

後來我從新聞報導得知,無論是從前擺攤時捏ET造型販售,或是後來我在演武場中,見到融入客家花布的「注連繩」,都顯示師傅在面對傳統民俗技藝,所保持開放的心,同時不忘與時俱進,並願意將這項技藝推廣與傳承給感興趣的民眾。

休息日遇到這樣的職人真好。從一位長輩身體力行,以及參與一場有溫度的交流,能讓傳統技藝更為人所知,引發興趣。比方我在活動結束後,現場許多人都想再買材料包回家製作;而展場中,也有人詢問現場是不是有販售注連繩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時遇書店的沙龍
8會員
52內容數
開店荊棘路。記錄我在屏東披荊斬棘和貴人相助的故事。 在籌設書店的日子裡,每天利用半小時,回顧當天發生什麼事(盡量啦)。
時遇書店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3/27
文化部實體書店輔導訪視委員的蔡志浩 03/22 在臉書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淺談個人買書、訪視書店 10 年的心路歷程。由於貼文提到「紙本出版 vs. 永續生活」、「(不)買書習慣」等觀點,引發多面向討論。
Thumbnail
2024/03/27
文化部實體書店輔導訪視委員的蔡志浩 03/22 在臉書發表〈獨立書店:逛與不逛的掙扎〉,淺談個人買書、訪視書店 10 年的心路歷程。由於貼文提到「紙本出版 vs. 永續生活」、「(不)買書習慣」等觀點,引發多面向討論。
Thumbnail
2024/02/27
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即將於02/28結束,展區集中在南門路沿線一帶。文章以藝文愛好者角度分享觀展感想,包括攝影節策展概念、南門路沿途的展覽體驗,最後造訪憫堂書店完美結束臺南小旅行。
2024/02/27
臺南國際攝影節(TIFF)即將於02/28結束,展區集中在南門路沿線一帶。文章以藝文愛好者角度分享觀展感想,包括攝影節策展概念、南門路沿途的展覽體驗,最後造訪憫堂書店完美結束臺南小旅行。
2024/01/06
日子就這樣冷不防地走到2023年最後一個月。 12月,讓人想起什麼?
2024/01/06
日子就這樣冷不防地走到2023年最後一個月。 12月,讓人想起什麼?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實習的第一個活動,是到大明社大協助藺草編織的課程,從一旁觀看讓我學到許多現場與聽眾互動的技巧,也更能進入工作狀態,從夥伴身上我也學到許多在活動中不同角色需要注意的行為,雖然自己沒有表現到非常好,但我能有這樣的經驗,也讓我之後的活動能更好的應對。
Thumbnail
實習的第一個活動,是到大明社大協助藺草編織的課程,從一旁觀看讓我學到許多現場與聽眾互動的技巧,也更能進入工作狀態,從夥伴身上我也學到許多在活動中不同角色需要注意的行為,雖然自己沒有表現到非常好,但我能有這樣的經驗,也讓我之後的活動能更好的應對。
Thumbnail
休息日,恰好我有機會探訪地方技藝,向74歲的稻草工藝師李龍學習製作日本神道信仰祭祀道具「注連繩」(しめなわ)。
Thumbnail
休息日,恰好我有機會探訪地方技藝,向74歲的稻草工藝師李龍學習製作日本神道信仰祭祀道具「注連繩」(しめなわ)。
Thumbnail
下午一點半起,開始大地追蹤及闖關的活動。
Thumbnail
下午一點半起,開始大地追蹤及闖關的活動。
Thumbnail
趁著即將北上的最後一天, 抓緊時間向弟弟學習如何做水苔球。 也去感受做水苔球的樂趣, 照片中你看到的就是我第一棵手作水苔球。 很高興地想與大家分享。 平時弟弟就有受邀講授水苔球及上板課程, 早已是老師等級了, 今天我算是賺到了。 過程中, 弟弟很細心地教導手作的要點, 不愧是手作職人。
Thumbnail
趁著即將北上的最後一天, 抓緊時間向弟弟學習如何做水苔球。 也去感受做水苔球的樂趣, 照片中你看到的就是我第一棵手作水苔球。 很高興地想與大家分享。 平時弟弟就有受邀講授水苔球及上板課程, 早已是老師等級了, 今天我算是賺到了。 過程中, 弟弟很細心地教導手作的要點, 不愧是手作職人。
Thumbnail
我們從這些職人們身上看見夢想與執著,做與怎麼做,締造了這些人生的旅途,都是一件件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
Thumbnail
我們從這些職人們身上看見夢想與執著,做與怎麼做,締造了這些人生的旅途,都是一件件獨一無二的偉大作品。
Thumbnail
莊金水先生是三重埔著名莊屋耆老,也是碩果僅存的民具竹編人,在他身上可見到早年家家戶戶編製民生日用品的常民生活。和老人家仳鄰耕種,常有眼福欣賞莊金水先生神乎其技的竹編技藝。
Thumbnail
莊金水先生是三重埔著名莊屋耆老,也是碩果僅存的民具竹編人,在他身上可見到早年家家戶戶編製民生日用品的常民生活。和老人家仳鄰耕種,常有眼福欣賞莊金水先生神乎其技的竹編技藝。
Thumbnail
文圖/橫山喜市 陳致中、林祐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 斗笠、茶簍、竹籃、竹篩等  打底的基礎編法,自製打底工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小到一般竹籃編織,大至各式生活家具,可看見各式各樣的竹製用品,顯示傳統務農生活與竹子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Thumbnail
文圖/橫山喜市 陳致中、林祐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 斗笠、茶簍、竹籃、竹篩等  打底的基礎編法,自製打底工具 竹編為早期農家傳統必備生活技能之一,小到一般竹籃編織,大至各式生活家具,可看見各式各樣的竹製用品,顯示傳統務農生活與竹子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手作,像是烘焙、飾品、小東西等,前陣子上網看youtube影片自學編織拉菲紙草帽,燃起手作魂,所以上網找有興趣的課程參加,加上夏天在台中吃過草袋飯後,寫臉書粉絲頁後找了不少藺草的資料,就選擇手作藺草的一日課程。 報名成功後會收到一封電子票券的E-mail。報到時需出示這封Mail。
Thumbnail
一直以來都很喜歡手作,像是烘焙、飾品、小東西等,前陣子上網看youtube影片自學編織拉菲紙草帽,燃起手作魂,所以上網找有興趣的課程參加,加上夏天在台中吃過草袋飯後,寫臉書粉絲頁後找了不少藺草的資料,就選擇手作藺草的一日課程。 報名成功後會收到一封電子票券的E-mail。報到時需出示這封Mail。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