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菜市場觀察:食衣住行育樂,市場的無所不能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菜市場的價值,對《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製作人劉志雄來說,「就像是社會的縮影,從以前到現在,生老病死人生各階段所需,市場幾乎全都包了!」市場是市井小民的舞台,上演人生百味,當中有太多故事在此流動,是最接地氣的旅行方式。

--來源:菜市場旅行心法,不秤斤兩 論心意,上演當日新鮮的台味風景

如同引言所說,菜市場就像是社會的縮影,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育樂,市場幾乎都賣,除了日常生活層面,我更從中發現族群移民歷史、人口密集度、營業時段、飲食變化,及各殖民時期的建築面貌。這次將從五大面向分享菜市場生活的多樣化。


【人們】頭家.消費者人情味

賣魚賣肉的老闆,通常專注於手上的刀子,刮魚鱗、去骨、剁肉、分裝,相較於菜販話少一些,招攬客人通常不會說來看看喔,而是「你好,今天想吃什麼」,客人根據料理內容請老闆推薦部位。

raw-image
raw-image

消費者的年紀落在35歲以上,帽子、墨鏡、側背包、環保袋、買菜車、嬰兒車是他們的經典穿搭,室內多為徒步買菜,大街上可精彩了,機車、代步車、單車,逛街同時要閃車閃人,沒有秩序可言。

raw-image
raw-image

傳統市場無法被超市、量販店、線上點餐軟體取代的原因之一是「人情味」,越傳統的消費型態越多人工、手工、互動、交流的層面,老闆會看客人長的可愛多送一把蔥或是折價,買太多東西也順手幫你搬上車。

逛市場有時是問候朋友、老闆閒聊的方式,這些情感是無法被資訊科技模仿。


【故事】兒時的回憶.衰退新生命

隨著消費型態改變、居住環境改變、周邊新市場的建立、建築老舊等因素,造成市場衰退,如今所剩零星老店舖持續經營。

raw-image

位於基隆田寮河旁的惠隆大樓,屬於住商混合建築,在1970年的風光時代,一樓為惠隆市場,販售魚肉、蔬果、麵食、魚丸、肉羹、民生用品、修改衣服,還有美容事業的理髮廳、美甲、保養品銷售,相當多元,二樓有保齡球館、戲院、證券行、飯店,現在的基隆育樂城位置是早期的新生戲院。

raw-image

後來信義市場興起,採買人潮與攤販逐漸流失,現存店家較屬工廠類型,有包子饅頭、製麵廠、魚丸豆干包。

raw-image

清代來自福建漳州的移民開始進入雞籠開墾,日治時期日本招募溫州人前來基隆採運煤礦,過去經歷多元移民史,至今留下各種菜系在地方。

推薦閱讀|溫州大餛飩其實來自基隆?5種台灣發明外地料理

raw-image

從愛七路進入市場,你會發現左手邊有間非基隆風格的咖啡廳「SOH Espresso Cafe」,走進店裡,牆上掛著紐西蘭裝飾品與畫作,老闆娘是台灣人,老闆是紐西蘭人,餐點傳達著家鄉文化,有紅蘿蔔堅果蛋糕、迷你水果帕芙洛娃、希臘優格巧克力蛋糕、紐西蘭咖啡,整體氛圍很微妙,但是家舒服享受的咖啡廳,在惠隆市場開啟獨特的生活風格。

raw-image


【時間】各營業時段辛勤的人們-金門東門菜市場篇

2022年11月在金門打工換宿期間觀察到東門菜市場與台中市場不同之處是「早市開始營業時間」,台中早市約清晨四點開始販售,金門偏晚,約早上五六點準備開店作業,能發現機車、貨車一輛輛駛入卸貨,地上凌亂的菜籃、保麗龍箱,廣東粥店忙著磨粥,如果習慣吃米粒感的粥,可以在早晨前往,此時粥的米粒還沒磨得很碎。

raw-image

七點天亮,客人陸續上街採買,早市產品類型有:蔬菜水果、漁貨(多為在地捕撈,漁民會在攤位旁處理漁網,分類漁貨)、肉類(印象深刻是老闆帶著沾板菜刀地墊,從完整形體動物就地支解販售)、包子饅頭、燒餅油條、廣東粥、柴燒豆漿、五南北貨、魚丸肉丸、海鮮乾貨、服飾配件,忙碌到約下午一點收攤。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午後的市場步調緩慢、人潮鬆散,觀光客、旅行團都在此時出沒,手拿相機,嘴裡嚐著卡滋卡滋的蚵嗲、芝麻球、甜甜圈,這是在地絕佳的下午茶,個人私心喜愛滿煎糕。

raw-image

下午四點位在代天府牌樓旁的魚攤,又下一批新魚貨,螃蟹、白蝦、黃魚、小鯊魚、花蛤、石蚵,五點後陸續有上班族、主婦來採買晚餐食材,此時攤位增加了熟食如:烤魚、烤雞、鹹豬肉。

來當小幫手的第一天就被夥伴提醒「晚餐要早點買」,金門是早睡早起的城市,約七點半店家陸續收攤,太晚吃只剩下鹹酥雞和俊輝燒烤可以選。

推薦節目|【我在市場待了一整天】 EP5金門東門市場


【地域】建築型態多功能性

市場的範圍與該地的人口/建物稠密度息息相關,以台北、基隆為例,兩地皆屬都市,大樓密集,寸土寸金,市場常見立體化,如:住商混合、純市場、市場結合休閒娛樂,位在基隆的信義市場,一樓販售生活雜貨、熟食、蔬果,後方是小吃巷,推薦炒麵、米苔目、米粉湯,二樓為魚貨、海鮮、肉類。

台中有放射狀建築型態的公有第二市場,有進駐百貨商場結合展覽、文化推廣的第六市場,有與社區共存無明確範圍的水湳市場,在市場能觀察地區的歷史脈絡、政府商業規劃、建物設計工法、在地人生活習性,非常有趣。


【事物】招牌文宣飲食

「吃」是認識地方最入門的方式,同樣的料理(菜名),在不同地域,有不同詮釋,例如油條,在台北,口感脆硬,屬料理中的配角,油條被夾在燒餅,包在飯糰裡,灑在粥上當配料,放入火鍋煮軟吃,在金門,口感扎實,吃的到麵心,屬料理中的主角,可直接當早餐吃,或整條沾著廣東粥啃,增加飽足感,我自己很喜歡金門油條。

raw-image

蔥油餅也值得一提,在基隆是早餐,形狀為有厚度的小塊圓餅,先煎後烤把油逼出來,讓餅吃起來不油膩,價格約10-20元,搭著餛飩湯、豆漿一起吃,其他地區當作下午茶、點心,小片的會放在鐵板煎,可加蛋、九層塔、起司、豬排,大片的放在鐵鍋煎,能品嘗蔥香與麵的嚼勁。

raw-image

觀察招牌對我來說是一種樂趣,斑駁的招牌,早期的手寫字體,搭配鮮豔的紅色(紅色是招牌常見配色),垂掛在屋頂的各式文宣,強調大特價、免費、台灣製造,這就是台灣市場的宣傳風格。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離子燙浪貓的時空
15會員
49內容數
台中人,藝文工作者,投入藝術管理、田野調查、平面攝影、離島生活,專欄收錄金門、馬祖、基隆、宜蘭、彰化的移住生活經驗,包含:地方觀察、工作內容、生活感受、美食旅遊推薦、田野調查、專題攝影。
2023/08/21
台中在地藝術節「菜市場藝術節」即將在10/28(六)、10/29 (日)於第四市場登場,距離開演還有兩個月,努力排練外,當然是用力推票讓大家認識在地故事,今天團長庭溦與藝術大使來到新民街市場一帶,走訪演出場域,感受菜市場的人潮、聲響、氣息,認識日治時期鐵道脈絡。
Thumbnail
2023/08/21
台中在地藝術節「菜市場藝術節」即將在10/28(六)、10/29 (日)於第四市場登場,距離開演還有兩個月,努力排練外,當然是用力推票讓大家認識在地故事,今天團長庭溦與藝術大使來到新民街市場一帶,走訪演出場域,感受菜市場的人潮、聲響、氣息,認識日治時期鐵道脈絡。
Thumbnail
2023/03/16
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與在地人或店家聊天,及瀏覽文史地圖,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
Thumbnail
2023/03/16
2022年底開始至台灣離島流浪,至今居住過高雄>台北>台中>鹿港>金門>基隆,在不斷遷徙的過程中,我覺得融入「地方生活」與蒐集「地方獨有情報」是移住最重要的事情。對於地方的歷史、產業、周邊環境較不認識,我們可以透過與在地人或店家聊天,及瀏覽文史地圖,探索地方,進一步認識有力人士。
Thumbnail
2023/02/01
今年很開心能擔任鹿港學哥的小幫手,打開大門讓我體驗「鹿港人拜天公的一日」,紀錄從採買供品、供桌擺設、燒金紙、大街各戶店家觀察,寫下外地人對於祭祀文化的好奇。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鹿港人特別重視拜天公的日子,當天宛如小過年,上午市場湧入採買人潮,晚上聽見各家熱鬧的鞭炮聲,感謝上天的保佑。
Thumbnail
2023/02/01
今年很開心能擔任鹿港學哥的小幫手,打開大門讓我體驗「鹿港人拜天公的一日」,紀錄從採買供品、供桌擺設、燒金紙、大街各戶店家觀察,寫下外地人對於祭祀文化的好奇。農曆正月初九是玉皇大帝的誕辰,鹿港人特別重視拜天公的日子,當天宛如小過年,上午市場湧入採買人潮,晚上聽見各家熱鬧的鞭炮聲,感謝上天的保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汐止菜市場 描述一個充滿歷史與人情味的菜市場,讓人聯想到過去繁華的街景與熱鬧的集市。這個位於中正路的菜市場,曾經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地方,範圍廣泛,兩旁滿是古老的住家,其中一些仍保留著舊式建築的風貌,而有些則已經改建成現代化的樓房。這樣的對比,讓人感受到時光流逝與城市變遷的痕跡。 重要地點 在過去
Thumbnail
汐止菜市場 描述一個充滿歷史與人情味的菜市場,讓人聯想到過去繁華的街景與熱鬧的集市。這個位於中正路的菜市場,曾經是一個熱鬧非凡的地方,範圍廣泛,兩旁滿是古老的住家,其中一些仍保留著舊式建築的風貌,而有些則已經改建成現代化的樓房。這樣的對比,讓人感受到時光流逝與城市變遷的痕跡。 重要地點 在過去
Thumbnail
市場,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對我來說,它帶來了濃濃的熟悉感。每當我踏進傳統市場的門口,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光,那是一個充滿美味和回憶的地方。
Thumbnail
市場,是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地方,對我來說,它帶來了濃濃的熟悉感。每當我踏進傳統市場的門口,就仿佛回到了童年時光,那是一個充滿美味和回憶的地方。
Thumbnail
菜市場就像是社會的縮影,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育樂,市場幾乎都賣,除了日常生活層面,我更從中發現族群移民歷史、人口密集度、營業時段、飲食變化,及各殖民時期的建築面貌。這次將從五大面向分享菜市場生活的多樣化。
Thumbnail
菜市場就像是社會的縮影,生老病死、食衣住行育樂,市場幾乎都賣,除了日常生活層面,我更從中發現族群移民歷史、人口密集度、營業時段、飲食變化,及各殖民時期的建築面貌。這次將從五大面向分享菜市場生活的多樣化。
Thumbnail
以前逛菜市場,總是提菜,找菜,找路的小助手。 曾幾何時,以小廚娘身份上菜市場,挑貨色(哈哈)。 除了疫情時,菜市場總是熱鬧,想看人,可以去菜市場看形形色色的人(難怪鄰居老愛逛菜市場,除了看東西,還想看各種人的對話)。 菜市場裡,有著親切的小老闆(是有多久沒上菜市場,有新攤子)。有著你100年後再度上
Thumbnail
以前逛菜市場,總是提菜,找菜,找路的小助手。 曾幾何時,以小廚娘身份上菜市場,挑貨色(哈哈)。 除了疫情時,菜市場總是熱鬧,想看人,可以去菜市場看形形色色的人(難怪鄰居老愛逛菜市場,除了看東西,還想看各種人的對話)。 菜市場裡,有著親切的小老闆(是有多久沒上菜市場,有新攤子)。有著你100年後再度上
Thumbnail
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初到一個市場,不知選那攤買東西,挑人多的地方準沒錯,一定是物美價廉才會有這麼多顧客。
Thumbnail
根據我的經驗法則,初到一個市場,不知選那攤買東西,挑人多的地方準沒錯,一定是物美價廉才會有這麼多顧客。
Thumbnail
小時候,菜市場裏,風情多樣。 菜販瞇眼看著桿秤上的斤兩,手指頭微調著秤鉈,分寸挪移。 買菜的婦人也瞇眼盯著秤桿和秤鈎上自己買的菜, 為了桿尾些微高低,爭斤鬥兩, 你一嘴 ,我一舌。 秤鉈總會在多次上下搖擺後定住,主顧双方滿意一笑。給錢,收錢,找錢。 「 你賣那麼貴,我改吃鴨肉了。」
Thumbnail
小時候,菜市場裏,風情多樣。 菜販瞇眼看著桿秤上的斤兩,手指頭微調著秤鉈,分寸挪移。 買菜的婦人也瞇眼盯著秤桿和秤鈎上自己買的菜, 為了桿尾些微高低,爭斤鬥兩, 你一嘴 ,我一舌。 秤鉈總會在多次上下搖擺後定住,主顧双方滿意一笑。給錢,收錢,找錢。 「 你賣那麼貴,我改吃鴨肉了。」
Thumbnail
舊家附近就是菓菜市場,一週採買一次蔬果,至於肉品和海鮮,就下班時順手在全聯買,上了樓直接進鍋子,省去退冰麻煩。 剛搬到新家時,對周遭環境不熟悉,還是維持著開車回舊家採買的習慣,順便重溫一下舊家的巷弄美食等習慣的老味道。
Thumbnail
舊家附近就是菓菜市場,一週採買一次蔬果,至於肉品和海鮮,就下班時順手在全聯買,上了樓直接進鍋子,省去退冰麻煩。 剛搬到新家時,對周遭環境不熟悉,還是維持著開車回舊家採買的習慣,順便重溫一下舊家的巷弄美食等習慣的老味道。
Thumbnail
雖然超市買食材很方便,也可以很優雅的推著菜籃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比較喜歡傳統市場那種感覺(當然,也會到超市採買)。 從小就跟伯母或媽媽逛市場的我,到現在還是喜歡去傳統市場晃晃,不知道大家會喜歡逛傳統市場嗎? 此篇曾於2021/4/20發佈於探路客
Thumbnail
雖然超市買食材很方便,也可以很優雅的推著菜籃逛,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比較喜歡傳統市場那種感覺(當然,也會到超市採買)。 從小就跟伯母或媽媽逛市場的我,到現在還是喜歡去傳統市場晃晃,不知道大家會喜歡逛傳統市場嗎? 此篇曾於2021/4/20發佈於探路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