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天內四家銀行關門,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風控長出了大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投資理財內容聲明
raw-image

歐美金融圈在三月初時遭遇了信心危機,3月8日,先是專注於加密貨幣產業的銀門銀行(Silvergate Bank)宣布結束營業、進行清算,3月10日,與新創科技產業友好的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被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3月12日,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被紐約金融主管機關關閉,這股悲觀氣氛飄到了大西洋彼岸,3月19日,近來被醜聞籠罩的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在主管機關強力斡旋下,賣給了瑞士銀行(UBS)。

12天之內,四家銀行結束營業或被併購,其中包括了矽谷銀行是全美第16大銀行,瑞士信貸更是被認定「大到不能倒」的「系統性重要金融機構」(systemically important financial institution),它們看似有著不同的背景和規模,但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風控長出了大問題。

在銀門銀行,風控長一度是由Tyler Pearson擔任,他是銀門銀行執行長Alan Lane的女婿,2022年11月時加密貨幣交易所FTX宣布倒閉,就在同一週銀門銀行宣布風控長改由曾任營運長的Kate Fraher轉任,但它們在三月初結束營業時,Pearson依然掛著副風控長的頭銜。

當Lane在國會聽證會上被參議員問到轉任的決定時,他說這是「管理階層的重要改組,與特定經理人的工作表現無關,而且不僅僅只是Pearson受影響」,「Pearson依然是銀門銀行風險控管團隊很重要的一員。」

在矽谷銀行,有長達八個月的時間找不到人擔任風控長,當Laura Izurieta在2022年四月辭去風控長職位後,該銀行直到當年12月才找到Kim Olson接任。

Izurieta在2021年底賣掉了價值400萬美元的公司股票,不久後銀行就開始討論她的卸任,最後她離職時拿到了超過200萬美元的包裹。

根據媒體揭露,舊金山聯邦儲備銀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早在2019年一月,就對矽谷銀行的風險控管系統發出警訊,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追蹤利率風險的方式,2022年七月和2023年初,矽谷銀行先後接受了聯邦儲備銀行的「監管檢查」(supervisory review)和「水平檢查」(horizontal review),但是仍無法阻止最後走向被接管的命運。

在標誌銀行, Keisha Hutchinson在2021年六月成為風控長,但就在三月時,她還是畢馬威會計師事務所(KPMG)的審計人員,標誌銀行正是她的客戶。

為了避免審計人員和客戶公司過於親近、產生利益衝突,審計人員要加入客戶公司負責督導財務報表工作前,必須先經過一年的冷卻期(cooling off period),所謂督導財務報表,是指該人員可以對公司的財務報表產生影響力。

根據內部人員所述,Hutchinson在標誌銀行的確有一年的時間未接觸與財務相關工作,不過根據銀行網站,她負責督導全行風險管理、法令遵循和資訊安全工作。

在瑞士信貸,他們與Archegos資本間的交易最後虧損55億美元,Greensill供應鏈融資包裝出售的基金則讓客戶損失100億美元。根據媒體報導,這一切都是源自於瑞士信貸對於風險管理的輕忽。

擔任瑞士信貸風控長的Lara Warner是證券分析師出身,她在2002年加入瑞士信貸時負責有線電視和電訊產業,並且一路升到投資銀行的財務主管,最後在2015年被時任執行長的Tidjane Thiam拔擢為法令遵循主管。

時任瑞士信貸董事長的Urs Rohner和Thaim認為「你可以指派聰明人去做任何工作,他們都會成功,即便之前毫無經驗……但那對風控和法遵來說並不適當。」一位經理人這樣說。

Warner不希望風控部門被看作是學術象牙塔,可以不假思索地阻斷業務運作,她和其他經理人希望風控和法遵部門更商業化,和前台的交易員及業務人員更一致,她將某些市場風險單位從隸屬於獨立的風管團隊,改為向前台科技部門主管報告,而且砍掉了超過20位資深風控經理人。

「當你砍掉這麼多人,會將一種恐懼感帶進組織,風管的文化不再是要對業務單位說『不』。」

根據媒體報導,風控長這個職位來自於三十年前的奇異資本(GE Capital),當James Lam加入一個新成立的部門時,他發明了「風控長」(Chief Risk Officer)這個職位。

對任何金融機構來說,風控長都是一個最不討喜的職位,當金融機構賺大錢的時候,風控長通常是暗自站在沒有人關注的角落,更不用說得到感謝了,但是當金融機構出了問題時,風控長和風控單位常常是千夫所指。

理論上,風控長應該隨時辨識、監控金融機構的風險,並且在風險增加時提出預警,並且採取必要措施降低風險,但這些都建立在具備充足資源和良好系統的前提下,而這通常不會發生在現實世界裡。

另一方面,擁有一個風控長也不見得就代表可以高枕無憂。

風控長的職位起源於2000年代,又因為安隆(Enron Corp.)破產導致大家更加重視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控管,所以風控長也更加受到關注,但是根據社會學家Kim Pernell、Jiwook Jung和Frank Dobbin研究大銀行在2008年金融風暴前的行為發現,這反而導致交易員承擔更多風險。

風控長的存在,製造出妥適監控的外觀,並且讓主管機關滿意,但是當有人在監控風險時,交易員反而會覺得可以不再需要對風險那麼提高警覺,因此承作了更多複雜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最終因為次貸危機釀成更大的災難。

「即便是最精密的風險管理模型,也沒辦法防止銀行惹出麻煩。」這三位學者寫道:「假使風控長相信他們將報酬最大化的責任,要比將災難最小化的責任更重要時。」

學者發現,在金融風暴前,風控長將注意力慢慢從風險控管,轉為在提高收益時優化風險,但這不是他們的錯,「在一個重視股東價值的年代,作為一個風控長真的很難。」Pernell這樣說。

因為說到底,真正要為金融機構所面對的風險負責的,不是風控長,而是執行長和董事會。

根據法律規定,總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的銀行應該要成立董事會層級的風險管理委員會(risk committee),委員會的成員中至少要一個具備「辨識、評估、管理大型金融機構風險的經驗」。

但是根據曾在花旗銀行消費者信貸部門擔任風控長、現在是馬里蘭大學商學院教授Clifford Rossi的說法,很多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委員會就只有一位真正有經驗的成員,而且有時缺乏和管理階層對抗的經驗,他認為風險管理上的缺失常常是先前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

在矽谷銀行,風險委員會的成員之一是納帕的酒莊老闆,還有一位先前的工作領域都是在顧問業,而委員會的主席是創投業者,曾任財政部副部長的Mary Miller是具備風管經驗的委員。

根據去年11月所做的調查,現在銀行業者更加重視風險管理,三成的美國銀行財務長將改善風險辨識和減緩列為優先事項,相較之下前一年只有18%。在經歷過驚心動魄的三月後,金融機構將會讓更有風險管理經驗的人選擔任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成員,但是更重要的是金融機構有沒有把它們的期待說清楚。

「對於董事會層級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期待,說實話,才剛剛開始發展。」專精於風控和法遵人才招募的顧問公司ZRG Partners 董事總經理Robert Iommazzo說。

曾任財政部,現在是南加大商學院負責風險管理教育學程的Kristen Jaconi則說,要斷定銀行破產或被接管的原因還太早,很多銀行都已經強化了風險管理,但能否成功還是取決於文化。

「你或我可以在今日走進任何一家銀行,不管是最近破產的或是存活下來的,也許你都可以看到一套精心研擬的風險管理內部規定。但是說到底,一切都要回歸到文化。」Jaconi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融動物園的沙龍
75會員
56內容數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7
他酗酒、她沉默、制度還在那裡——但沒有人阻止這一切發生。 ANZ 銀行最近被重罰 2.5 億澳元,一份外部審查報告揭開了市場部門長期的文化沉疴。問題不是沒制度,而是沒人執行、沒人敢說。這篇長文,記錄了一場金融機構如何在安靜中失控的過程,也是一個文化與風險治理的真實縮影。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5/04/10
2025年4月初,美國公債市場劇烈波動,市場指向基差交易可能是禍首。究竟什麼是基差交易的、2020年危機的教訓,以及2025年市場波動的原因,包含避險基金去槓桿、資金趨向現金為王、政策與財政不確定性上升,以及美債供給壓力激增等。監管機構雖警覺升高,但動作有限,市場信心面臨考驗,潛在風險仍高。
Thumbnail
2024/08/30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消失後三年、也是Micahel 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在交易室待得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然後寫成這本充滿困惑和憤怒的《交易遊戲》。
Thumbnail
2024/08/30
在所羅門兄弟公司消失後三年、也是Micahel Lewis離開約三十年後,另一位倫敦政經學院的畢業生來到花旗銀行在倫敦的交易室。他在交易室待得更久一些,獲得的紅利則是高達數倍,這個叫做Gary Stevenson的年輕人選擇在2014年離開,然後寫成這本充滿困惑和憤怒的《交易遊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1934年瑞士通過聯邦銀行法案,規定金融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客戶資料交給任何人。不管是美國的FBI還是瑞士自己的政府或警察,都無法從瑞士的任何一間銀行取得客戶的種種訊息,包含客戶姓名、存款金額、帳戶往來等資料都在保護的範圍。
Thumbnail
1934年瑞士通過聯邦銀行法案,規定金融業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客戶資料交給任何人。不管是美國的FBI還是瑞士自己的政府或警察,都無法從瑞士的任何一間銀行取得客戶的種種訊息,包含客戶姓名、存款金額、帳戶往來等資料都在保護的範圍。
Thumbnail
美國三月中一連三家銀行倒閉,其中美國第十六大銀行─SVB的倒閉,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銀行規模最大的倒閉事件。銀行倒閉後股市大跌、隔一天Signature Bank 也宣告倒閉成為被波及到的第一個犧牲者。其他銀行繃緊神經,一時之間媒體各版風聲鶴唳,關於此次銀行倒閉風波是否會是金融危機的再現。
Thumbnail
美國三月中一連三家銀行倒閉,其中美國第十六大銀行─SVB的倒閉,是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國銀行規模最大的倒閉事件。銀行倒閉後股市大跌、隔一天Signature Bank 也宣告倒閉成為被波及到的第一個犧牲者。其他銀行繃緊神經,一時之間媒體各版風聲鶴唳,關於此次銀行倒閉風波是否會是金融危機的再現。
Thumbnail
風險暴露達萬億美金的矽谷銀行破產是08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破產。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整起事件的衝擊來看,許多的投資者都將這次的SVB暴雷理解為是雷曼兄弟2.0,有許多的大創投血本無歸。
Thumbnail
風險暴露達萬億美金的矽谷銀行破產是08年來最大規模的一次破產。無論是從規模還是從整起事件的衝擊來看,許多的投資者都將這次的SVB暴雷理解為是雷曼兄弟2.0,有許多的大創投血本無歸。
Thumbnail
SVB中文叫矽谷銀行,它的目標客群就是矽谷的新創公司。 矽谷有許多創立時間短、資本較低甚至尚未獲利的新創企業,但是他們擁有強大的創造力以及足以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對於摩根大通這樣的大咖來說,服務新創公司實在吃力不討好,提供存款服務他們也沒多少錢可以存、要借錢給他們還不如借給巴菲特安全。
Thumbnail
SVB中文叫矽谷銀行,它的目標客群就是矽谷的新創公司。 矽谷有許多創立時間短、資本較低甚至尚未獲利的新創企業,但是他們擁有強大的創造力以及足以改變世界的新技術。對於摩根大通這樣的大咖來說,服務新創公司實在吃力不討好,提供存款服務他們也沒多少錢可以存、要借錢給他們還不如借給巴菲特安全。
Thumbnail
銀行營業的基礎就是信心,而在爆發一次又一次的問題之後,投資人、存戶和主管機關對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信心終於損害殆盡,就這樣,一家有著167年歷史的國際金融機構走向盡頭。以下是瑞士信貸在這幾年所陸續爆發的醜聞......
Thumbnail
銀行營業的基礎就是信心,而在爆發一次又一次的問題之後,投資人、存戶和主管機關對於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的信心終於損害殆盡,就這樣,一家有著167年歷史的國際金融機構走向盡頭。以下是瑞士信貸在這幾年所陸續爆發的醜聞......
Thumbnail
美國SVB矽谷銀行倒閉震驚了美國跟國際社會,讓我們用這篇懶人包,了解事件始末跟發生的時空背景吧!
Thumbnail
美國SVB矽谷銀行倒閉震驚了美國跟國際社會,讓我們用這篇懶人包,了解事件始末跟發生的時空背景吧!
Thumbnail
繼上週矽谷銀行(SVB)拋出破產震撼彈,1865年於瑞士起家的老牌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下簡稱瑞信)也傳出了財務危機,引發全球投資人的恐慌。 瑞信於15日表示,將透過擔保貸款向瑞士央行週轉500億瑞郎(約537億美元,等同於1兆6,500億元台幣),以期恢復瑞信之流動性,緩解崩
Thumbnail
繼上週矽谷銀行(SVB)拋出破產震撼彈,1865年於瑞士起家的老牌銀行—瑞士信貸(Credit Suisse,下簡稱瑞信)也傳出了財務危機,引發全球投資人的恐慌。 瑞信於15日表示,將透過擔保貸款向瑞士央行週轉500億瑞郎(約537億美元,等同於1兆6,500億元台幣),以期恢復瑞信之流動性,緩解崩
Thumbnail
美國自SVB倒閉後,仍餘波盪漾。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又驚傳內控跟虧損問題,直接被賣到熔斷。 本文帶你一看瑞士信貸外部環境、內部因素,以及專屬於瑞士銀行界的小秘密。
Thumbnail
美國自SVB倒閉後,仍餘波盪漾。瑞士第二大銀行瑞士信貸又驚傳內控跟虧損問題,直接被賣到熔斷。 本文帶你一看瑞士信貸外部環境、內部因素,以及專屬於瑞士銀行界的小秘密。
Thumbnail
去年開始的升息循環與估值修正,讓熱了十年的矽谷資本市場終於開始放緩緊縮,但誰也想不到熱錢存款跟購債利差,成為風險債專家的矽谷銀行自己沒躲過的風險。即便資產大於負債,卻因為市場的恐慌情緒、客戶類型過於單一的體質,讓撐過了達康股災與金融海嘯的矽谷銀行,成為第二次量化寬鬆與升息啟動後第一個倒下的金融機構。
Thumbnail
去年開始的升息循環與估值修正,讓熱了十年的矽谷資本市場終於開始放緩緊縮,但誰也想不到熱錢存款跟購債利差,成為風險債專家的矽谷銀行自己沒躲過的風險。即便資產大於負債,卻因為市場的恐慌情緒、客戶類型過於單一的體質,讓撐過了達康股災與金融海嘯的矽谷銀行,成為第二次量化寬鬆與升息啟動後第一個倒下的金融機構。
Thumbnail
大家係咪等緊我寫 Wirecard 最新嘅消息? 大佬呀, 7 月 1 日紅日嚟㗎嘛,畀我抖下都好吖。 嚟,已經申請破產嘅 Wirecard 呢,就已經交託畀破產管理人出售公司嘅業務。準確啲講,就係將集團拆骨囉。
Thumbnail
大家係咪等緊我寫 Wirecard 最新嘅消息? 大佬呀, 7 月 1 日紅日嚟㗎嘛,畀我抖下都好吖。 嚟,已經申請破產嘅 Wirecard 呢,就已經交託畀破產管理人出售公司嘅業務。準確啲講,就係將集團拆骨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