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找不到靈感?其實我們根本無需那種東西,也能一秒下筆

還在找不到靈感?其實我們根本無需那種東西,也能一秒下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你有曾經擔心沒有尿意這件事嗎?或大腦曾有一秒鐘閃過這種念頭?根本沒有過,對吧,因為當尿意來的時候,你根本不用想就知道,你甚至不可以憋住它,以免發炎、感染,對吧?只要喝下適量的水,誰都會需要排尿,這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請原諒Justin用這種不怎麼正經的比喻當作開頭。


我想說的是,我們永遠不用,也不需要等待靈感降臨的那一刻再下筆,因為,寫作,幾乎是我們從小本來就會的事情,沒有什麼神聖的,更沒有什麼需要仰望的,這就只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對,重點就在於「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把寫作變成生活的一部分。(這個道理也同樣適用於各種你想學會的事物)


關於寫作,其實這邊還是有幾點心得可以分享的。


1、我手寫我口,請把寫作當成是身體的一部分


在我們牙牙學語之後,幾乎是毫無困難的流利使用母語,你能說,你就能寫,你想說什麼,你就寫什麼,問題只在於,你什麼都不想說,那當然就什麼也寫不出來。


國文老師可能對於這樣的寫作方式不太認同,但今天我們寫作又不是為了被打分數,我們寫作只因為我們想寫,我們有話要說,那麼就先別在乎那些修辭法之類的技巧,有話就先試著大聲地說出來(寫下來)吧!


2、吸收、內化後釋放


真的沒有什麼想說的話嗎?你真的,沒有任何,想說的話嗎?也有可能是你還處在吸收、內化的階段。我們吃東西也不是立刻就能消化,得經過咀嚼唾液分泌,吞嚥下食道,然後在胃裡面分泌胃酸蠕動,再往小腸大腸等等,才能慢慢吸收。寫作也是這樣啊。如果真的沒有想排,那只是因為我們可能還在前面的階段。


甚至,內化後再釋放,比吸收直接釋放,還來得更有料


這就好像考試有那種短期記憶、長期記憶,長期記憶的效果就有點像是內化過再輸出。運動也有那種肌肉記憶,如果寫作也能夠被某些部位記憶,那寫作對你來說,就會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技能。


3、就像找到一個生活定錨點


吸毒的人在戒毒後,往往很容易又重複上癮戒不掉,有人就提出要找到「生活定錨點」的概念,對失重的人生,產生積極意義的效果。我以前有一陣子也類似恐慌症,有那種一覺睡醒不想爬起來,因為感到日復一日的人生失去意義,也因此失去了動力。


生活定錨點,就是先養成一個生活上的小習慣或小目標,這件事可以很小,比如說每天去曬太陽或散步10分鐘,覺得10分鐘太長那就改成5分鐘,可以改成你最簡單能達成的最大值。


這樣看似沒什麼,但每天都完成之後,奇妙的效果就產生了,這種點滴小事,居然會對人生產生巨大的積極動力,就像是玩遊戲任務達成,你會去點擊獎勵的那種感覺,接著,你就可以設定再多一個定錨點,秘訣在於每天都要能做得下去。


以寫作來說,你可以制定每天寫一行字(或者字數)。這一行字一定要每天持續執行,你大可不必設定太難,反之你必須要設定你能輕鬆達成的目標,久而久之你會養成習慣,這一行字對你而言絕對是大於一行字本身的奇蹟魔法,強烈建議你一定要試試看,並且試上一陣子(至少三個月吧)。這也是養成寫作肌肉的一個好方法!


4、練習觀察力


觀察力其實人人都有,只是我們有沒有專注於觀察的過程,在腦袋分析然後得出怎樣的結論而已。有玩過那種第一人稱劇情類的遊戲就知道,我們要一一去點擊(觀察)畫面上的物品,得到分析的幾句話,最後看能不能從中找到推動劇情的關鍵。


這邊提供一種練習方式:你可以找一個咖啡廳,座位面對大片落地窗,看來往的人們,嘗試寫他們的小劇本。可以從他們的外觀、衣著、姿態、說話方式下手,試試看推敲他們可能是從裡來,又將往哪裡去,他跟身旁那人是怎樣的關係,他們埋藏著怎樣的秘密。另外,你也可以打開耳朵,偷聽隔壁桌的人到底都在聊些什麼話題,然後再猜那些對話之間人物的關係,或者由外觀來推理他們的生活習慣之類的⋯⋯


你生活所見的一切都將是你寫作的題材


如果不想出去看人,那也可以在網路上大量瀏覽各種新聞或文章,看到什麼有趣的,甚至可以存下來當作日後的素材。話說,我雖然常常這麼做,但是真的要寫的時候,卻不太會先去翻我存過的東西,真的是蠻奇怪,但你要相信,只要內化之後就沒問題了,存與不存,差別只在於你到時萬一想找出來對照、確認時,有個資料庫會稍微省事,大不了你還能關鍵字google。



5、左腦與右腦會打架嗎?


據說我們的左腦擅長處理邏輯、分析、推理,然我們的右腦偏藝術、跳躍式、意象。若多用點左腦,可能寫出來變成論文,條列式,要有證據、推演的過程,要符合邏輯。但我們的右腦比較像在寫詩或者做夢,不太需要什麼數學,偏向直覺,聯想,意象的堆疊,有意義或者無意義都不重要,感覺對了最重要。


如果左腦跟右腦的方式都可以同時使用(確實腦袋也是這樣運作的),那是最好的,如果按照ABCD寫不下去的時候,不妨放開那些ABCD的順序,試著對同一個題目發散式的聯想,暫時不用去想它們之間的連結,把想寫的東西先寫下來就對了,反正之後再整理就好。



6、從自己的生活或對於未來生活的想像,開始下筆


我記得我第一個情慾書寫的,就是我當時產生慾望的對象,我就把所有想對他做的事情,通通都run過一輪,這樣就已經好刺激了。寫作一定是先跟自己有關,然後才會跟他人產生關係。生活就是你最好的寫作土壤,也是你最好下筆的題目,先拋開什麼言之有物,要能寫得出東西才是真的。


寫日記其實是很好的練習,雖然最後會變成流水帳居多,但那又如何?重點是,你在這個過程之中磨利了你的筆尖(天啊現在的人還有在削鉛筆嗎),多多練習才是王道!沒有人第一天去打籃球就變成林書豪,但也大概沒有人只打幾個月就變成林書豪的⋯⋯你只能不斷地寫持續地寫,會變成什麼不知道,但這個過程你是快樂,你是享受的就好。


當然,你不可能對於未來生活完全沒有想像的吧?


有吧,有吧,這個時候,你要鍛鍊你的想像力,把未來生活的一景一物都描繪得更加具體,譬如,無人機在天空飛來飛去運送的一袋袋外賣與生活日常品,路上的汽車都已經無人駕駛或至少半自動駕駛。


然後,我有一個AI助理,可以完成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並且我終於做著夢想中的工作──簡直就是電影《全面啟動》裡面的造夢者──我能創作劇本,讓客人進入虛擬實境,體驗任何他想體驗的人事物⋯⋯


喂!醒醒吧!

你根本沒有夢想⋯⋯

你就是條鹹魚⋯⋯魯蛇⋯⋯


閉嘴。我就算是條鹹魚,我也是一條能夠對AI下指令要他幫我寫色文畫色圖的鹹魚。


你說是不是?


raw-image
raw-image
avatar-img
Justinin♂er
8.7K會員
851內容數
這棟大樓似乎有著各形各色、各種不同的「房間」?身為Justininder,你忽然興起那種想要一一探索的好奇。喂⋯⋯不會吧,這、這未免也太刺激⋯⋯微微的不安油然而生,卻又無法遏止,那潛藏在心底的原始渴望。你,並不寂寞,我們一定是共享了什麼,才會在這裡出沒。雖然還有點害羞,但既然夜幕早已落下,就一起來玩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Justinin♂er 的其他內容
可能有人會想,覺察是什麼?就是發現自己「正在焦慮」,自己正在「為了什麼」焦慮,同樣的,也可以用在其他困擾自己的情緒上。閉上眼睛想像你內在有一雙眼睛注視著「焦慮」的情緒,就是單純注視著,不帶有其他的評價、見解、定論⋯
學弟只好各種場上翻滾、被頂、暗拐,貼身防守時反手不經意的屁股一刷,甚至連「圓柱體」都不放過,看來學長們的口味也是要命,熟門熟路知道要摸哪裡才能觸怒逆鱗,又不至於被裁判喊停。
那抽搐如火的脈搏,顛顫,通過平滑肌群,如鼓膜感官時,有什麼在被浸溼,正似,胴體作果的禁詩。羞恥。流奶與蜜之地,也可以是吸奶舔蜜,果腹之慾。我一直以為,身體是一座神殿,偽善終究是邪魔歪道,就像假裝高潮,終究是一種,自我詐欺。
說牌坊是不是有點怪怪.....不管我就是要在方格子上當寫戴佩妮第一人啦!這是一篇音樂漫談,也是我第一次以素人之姿大聊流行音樂。這小妮子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1999年隻身跟著恩師陳子鴻,來到臺灣出道的。對,1999,腦海不禁響起了旋律...
如果我們把「文學」這東西,搭建了一格一格階梯狀的門檻,那麼想要加入的人,就必須通過層層關卡,最終把99%以上的人都淘汰掉之後,剩下的1%人,在裡面玩文字遊戲?
『可以喔,如果你相信,那就真的可以喔。』有小小的聲音又從右腦囈語著,那些似夢非夢的預言,其實不斷在生活周遭應驗,我該相信嗎?還是我不該?左腦男人的程式寫不完,直到最後,還是無法劃上等號作結。
可能有人會想,覺察是什麼?就是發現自己「正在焦慮」,自己正在「為了什麼」焦慮,同樣的,也可以用在其他困擾自己的情緒上。閉上眼睛想像你內在有一雙眼睛注視著「焦慮」的情緒,就是單純注視著,不帶有其他的評價、見解、定論⋯
學弟只好各種場上翻滾、被頂、暗拐,貼身防守時反手不經意的屁股一刷,甚至連「圓柱體」都不放過,看來學長們的口味也是要命,熟門熟路知道要摸哪裡才能觸怒逆鱗,又不至於被裁判喊停。
那抽搐如火的脈搏,顛顫,通過平滑肌群,如鼓膜感官時,有什麼在被浸溼,正似,胴體作果的禁詩。羞恥。流奶與蜜之地,也可以是吸奶舔蜜,果腹之慾。我一直以為,身體是一座神殿,偽善終究是邪魔歪道,就像假裝高潮,終究是一種,自我詐欺。
說牌坊是不是有點怪怪.....不管我就是要在方格子上當寫戴佩妮第一人啦!這是一篇音樂漫談,也是我第一次以素人之姿大聊流行音樂。這小妮子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1999年隻身跟著恩師陳子鴻,來到臺灣出道的。對,1999,腦海不禁響起了旋律...
如果我們把「文學」這東西,搭建了一格一格階梯狀的門檻,那麼想要加入的人,就必須通過層層關卡,最終把99%以上的人都淘汰掉之後,剩下的1%人,在裡面玩文字遊戲?
『可以喔,如果你相信,那就真的可以喔。』有小小的聲音又從右腦囈語著,那些似夢非夢的預言,其實不斷在生活周遭應驗,我該相信嗎?還是我不該?左腦男人的程式寫不完,直到最後,還是無法劃上等號作結。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
身為一個經常在行天宮發呆兼寫作的人……欸對,我都會坐在廟前一排階梯打限動跟文章,待在行天宮很容易文思泉涌。也包含,我對行天宮的籤詩運作,不敢說真理,但和祂們相處久,抽的籤詩多,對照的現實也多,自然就發現了神明的弔詭之處。 會寫這篇,是來自昨天遇到一位女孩,我認為她的頻率反映了時下人,尤其想要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