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創意隨身「包」】系列之2──是框限?還是突破!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鬍子老師 某豪

究竟是框架?還是突破?

我對「框、格、架」等具有「結構性」的造型,以及玻璃、鏡子等光滑、反射的介面有特別的偏好。回想自己就讀新竹師專美勞科(1981)時,莫名地喜愛描繪有框、透明的玻璃以及反射光影的視覺現象,當時並不清楚為何如此迷戀,但經歷過藝術教育與人生際遇之後,才發現這不僅是個人的潛在意識,更是在我思想困頓或毫無靈感之際,為我帶來了不可思議的創造力。

以下是我對這兩種不同屬性的物品結合後,所造成的美感經驗與創思心得,希望與各位一同分享。

「框、格、架」具有規律、秩序、與嚴謹的意味;玻璃、鏡面因著光線的影響,導致物象投映在介面上產生一種虛幻、浮光掠影的景象。這兩種視覺元素加在一起,形成一種既拘謹又浪漫的感覺。

兩者雖然互為對比,但卻造成一股心象的張力,這種張力正代表自己對藝術的追求吧!或許多少投射出自己的人生境況也!

框與玻璃的組合,用具體事物來比擬的話,就是「窗」。

從實體上來看,「窗」一個是「框限」,卻也是一個無形的「屏障」。而從象徵性來解讀的話,「框限」除了是限制,也可以視為規範,「屏障」亦作保護來解。透過「窗」的例子,我了解到看待事物可以以不同的視角、觀點,就如同創造力的「變通」一般,讓人不會陷入焦慮的泥淖,因此,我也時常利用「變通」的方式,從膠著的思慮中脫困,重獲新生,產生無窮的動力。

我喜歡透過「窗」來觀看世間萬物。自己也建構一扇「窗」,作為心靈與外界之間的一道屏障。在這屏障内,我可以過著舒適寧靜的生活,同時也藉由這道屏障,阻隔外界紛擾的雜音,讓我得以專注凝視窗外的景致。

當我看膩了、疲累了,想要吸收一點外界的氣息時,我就可以打開窗,讓禁錮已久的靈魂探出去透透氣!

隔著窗有很多好處,像是遇到不喜歡的事物就可以把窗關上,也可以隨著自己的心情與意象,把窗打開迎接順意的景物。我想,每個人都擁有一扇窗來屏障自己的心靈天地。窗代表著封閉與開放、禁錮與自由等兩種對比的力量同時存在,個人也時常處在這兩種極端中掙扎與拉扯。

我們時常會聽到別人說:「這件作品的畫面好美!」、「這段音樂令人感動!」、「這樣的表演方式很有張力!」等等,其實藝術的創作就是再現人生際遇中的對比與張力。當兩種相對的力量互相衝撞時,起初你會感覺到劇烈的動盪與搖擺,但經過你的智慧、你的耐力、你的能力調整狀態後,讓擺盪逐漸地平穩下來,你便可以與這些力量抗衡,和平共處,更重要的是,在過程中,培養自己的智慧、陶冶自己的心性,淬鍊成為一位思考周延、思路清晰的人。


小結語:

好好善待自己的窗,也能適時地打開窗,迎接……

可謂:大海有真能容之量,明月以不常滿為心!

創意的過程其實會衍生一股美感的喜悅,嘗試去享受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NANI · 南一教育集團的沙龍
9會員
32內容數
2025/04/09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與數位工具廣泛應用,教育模式正迎來重要變革。作為教育產業的領航者,南一教育集團自2023年起前瞻布局,優先將AI技術導入英語文學習領域,歷經8個月的開發、測試與優化,針對作文和翻譯題型開發AI批閱服務研發「AI Partner批閱系統」。
Thumbnail
2025/04/09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迅速發展與數位工具廣泛應用,教育模式正迎來重要變革。作為教育產業的領航者,南一教育集團自2023年起前瞻布局,優先將AI技術導入英語文學習領域,歷經8個月的開發、測試與優化,針對作文和翻譯題型開發AI批閱服務研發「AI Partner批閱系統」。
Thumbnail
2025/01/02
隨著科技快速進步,教育形式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紙筆教學,數位科技的融入催生了數位教科書的誕生。迥異於傳統紙本教科書,數位教科書透過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數位工具、即時回饋、數據分析等特性,提供了更具互動性、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習能不分時地、學生能以自己的步調和方式學習。
Thumbnail
2025/01/02
隨著科技快速進步,教育形式已不再局限於傳統的紙筆教學,數位科技的融入催生了數位教科書的誕生。迥異於傳統紙本教科書,數位教科書透過豐富的多媒體資源、數位工具、即時回饋、數據分析等特性,提供了更具互動性、多元化的學習方式和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讓學習能不分時地、學生能以自己的步調和方式學習。
Thumbnail
2024/11/15
2024臺灣教育科技展於臺北世貿一館開展,主題為「邁向AI新生活」,南一書局帶來密室逃脫、VTuber直播等互動活動,提升教育的沉浸感與互動性,並宣佈與ELSA Speak合作攻佔2030雙語國家目標。南一書局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走向新的教學未來。
Thumbnail
2024/11/15
2024臺灣教育科技展於臺北世貿一館開展,主題為「邁向AI新生活」,南一書局帶來密室逃脫、VTuber直播等互動活動,提升教育的沉浸感與互動性,並宣佈與ELSA Speak合作攻佔2030雙語國家目標。南一書局致力於推動數位轉型,提供個人化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走向新的教學未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以前在看書的時候,或是在聽別人討論深刻的議題,這四個字總是重覆地出現:「思考框架」。 好比說,我會聽到某人這麼說:「我想試著透過分析這位講者的話,來反推他的思考框架是什麼……」 我坦白承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思考框架」這四個字感到似懂非懂。 「……思考就思考,為什麼要有框子和架子……?」
Thumbnail
以前在看書的時候,或是在聽別人討論深刻的議題,這四個字總是重覆地出現:「思考框架」。 好比說,我會聽到某人這麼說:「我想試著透過分析這位講者的話,來反推他的思考框架是什麼……」 我坦白承認,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對「思考框架」這四個字感到似懂非懂。 「……思考就思考,為什麼要有框子和架子……?」
Thumbnail
*鬍子老師 某豪 究竟是框架?還是突破? 我對「框、格、架」等具有「結構性」的造型,以及玻璃、鏡子等光滑、反射的介面有特別的偏好。回想自己就讀新竹師專美勞科(1981)時,莫名地喜愛描繪有框、透明的玻璃以及反射光影的視覺現象,當時並不清楚為何如此迷戀,但經歷過藝術教育與人生際遇之後,才發現這不僅是個
Thumbnail
*鬍子老師 某豪 究竟是框架?還是突破? 我對「框、格、架」等具有「結構性」的造型,以及玻璃、鏡子等光滑、反射的介面有特別的偏好。回想自己就讀新竹師專美勞科(1981)時,莫名地喜愛描繪有框、透明的玻璃以及反射光影的視覺現象,當時並不清楚為何如此迷戀,但經歷過藝術教育與人生際遇之後,才發現這不僅是個
Thumbnail
你被什麼框住了呢?
Thumbnail
你被什麼框住了呢?
Thumbnail
當苔球已完成,我想了好久下一個願望是什麼?恩!學做畫框。 這個願望有一點難度,要用到一些我沒接觸過的工具,像鋸子及一種斜切對齊的尺,我不知道它的名稱。和專用掛勾等。材料買得到嗎?在這個什麼都買得到的世界,可能必須花時間研究和搜尋就可找到。 為什麼要學畫框,省錢啊!裝框是很貴的,尤其是立體框,至少千元
Thumbnail
當苔球已完成,我想了好久下一個願望是什麼?恩!學做畫框。 這個願望有一點難度,要用到一些我沒接觸過的工具,像鋸子及一種斜切對齊的尺,我不知道它的名稱。和專用掛勾等。材料買得到嗎?在這個什麼都買得到的世界,可能必須花時間研究和搜尋就可找到。 為什麼要學畫框,省錢啊!裝框是很貴的,尤其是立體框,至少千元
Thumbnail
這幾篇分享後,收到一些私訊。有告訴我她好感動的,有跟我分享她也曾經走過這段歷程的,也有謝謝我的真誠。 我要感謝願意給出一點時間,閱讀這些文字和圖的你們。 想看或需要的人,自然會留下來。 謝謝你們。 今天想分享從創作中的改變,發現自己真的越來越認識自己了。 想到「完美主義」,我立刻浮現的是一個方框。那
Thumbnail
這幾篇分享後,收到一些私訊。有告訴我她好感動的,有跟我分享她也曾經走過這段歷程的,也有謝謝我的真誠。 我要感謝願意給出一點時間,閱讀這些文字和圖的你們。 想看或需要的人,自然會留下來。 謝謝你們。 今天想分享從創作中的改變,發現自己真的越來越認識自己了。 想到「完美主義」,我立刻浮現的是一個方框。那
Thumbnail
束縛,是潛意識結晶成的水晶邊框 不知不覺,框住人生長河中,我們想前進的方向 為了過往,為了家庭,為了夢想 為著小小的邊框,心情不免在浮沉裡面迷茫 跳出邊框,即如打開通天高塔的門窗 只要拉遠心靈的鏡頭 看清後的世界,依舊是青青綠草,天空海闊 手機裡導航的無信號區不是限界 地圖上紙張的邊緣不是終點
Thumbnail
束縛,是潛意識結晶成的水晶邊框 不知不覺,框住人生長河中,我們想前進的方向 為了過往,為了家庭,為了夢想 為著小小的邊框,心情不免在浮沉裡面迷茫 跳出邊框,即如打開通天高塔的門窗 只要拉遠心靈的鏡頭 看清後的世界,依舊是青青綠草,天空海闊 手機裡導航的無信號區不是限界 地圖上紙張的邊緣不是終點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Thumbnail
這兩天開始接觸繪畫理論,試圖理解透視法了解空間概念的本質之後(空間是減法視角的世界,以前我空間概念、準確度很差,就是因為不知道可以用減法、幾何的方式來看待世界)突然學生時代無法理解的數學問題突然懂了,數學的魅力與迷人之處也漸漸得以被自己看見。 然後頭腦就開始星爆。發現原來世界是長這樣的,我竟然以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